2006年,寻乌财政收入首次突破亿元
赣南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7
sansansan 楼主
 2006年,山区小县寻乌财政收入大幅跃升,财政收入首次突破亿元,达1.1亿元,同比增收1850万元,增长20.1%。寻乌财政是如何实现增收的呢?稀土、水电、果品加工“三驾齐驱” 去年,该县稀土等矿产品实现税收1100多万元,同比增长了12倍。 寻乌是水电大县,水能总蕴藏量12万千瓦,年电能4.15亿千瓦时。该县创新机制,打破传统束缚,利用资源优势,借梯上楼,积极鼓励外资、工商资本和民间资本等“三资”投入小水电建设。为吸引投资商,该县积极搞好水电项目的开发与储备,对全县水力资源进行普查,对有开发价值的资源进行勘测论证。到目前为止,该县开发、储备水电项目200多个。去年,该县实现电力税收1690万元,同比增长了70.4%。 在国道沿线设立百里果品加工长廊是寻乌延长产业链条、提高果品附加值、增加财政收入的创新之举。去年以来,该县在206国道澄江—县城—文峰石排沿线统一选址、规划,按“点—线—面”布局,打造百里果品加工长廊。目前,该县已引进规模以上果品加工、仓储企业23户,年加工果品超过8万吨。 实行“三个错位”的招商策略,一是利用劳动密集型企业与“珠三角”规模制造业形成的错位,抓住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时机,大力引进毛织、制衣、小型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群;二是利用资源型产业与“珠三角”地区高新产业形成的错位,大力引进以铁、铅、锌等有色矿产品为条件的资源型工业产业群;三是利用市场选择与“珠三角”区位形成的错位,大力引进以县内市场为导向的农资营销产业群和房地产经营产业群。 随着县内经济发展环境的不断改善,许多外商看中四大产业的发展前景,纷纷涉猎其中,不但拉动了县域经济快速前跑,也给财政收入带来飞速发展。去年,引进的资源型工业企业群为该县财政贡献了1650万;该县引进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投入资金9800多万元,在投资的有力拉动下,实现房地产税收620万元,增长了96.5%,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同时带动了契税、耕地占用税的增长。据统计,该县招商引资企业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由过去的10%增加到30%。 
2007年02月22日 08点02分 1
level 7
不错!
2007年02月22日 08点02分 2
level 0
抓住突破口好!
2007年02月22日 09点02分 3
level 0
好啊。那是我家乡诶。多发发我家乡的事情
2007年02月22日 11点02分 4
level 0
请点击赣南吧内搜索,输入寻乌,就有消息出来...
2007年02月22日 13点02分 5
level 0
寻乌县通过创新机制体制,依托资源优势,深化制度改革,使工业经济呈现蓬勃发展势头。2006年,该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4.46亿元,比上年增长95%,实现利税7624万元,比上年增长249%,工业经济对财政的贡献率由过去的不足10%增加到现在的30%以上。近日,该县被评为全省工业发展先进县。 该县一手抓机制体制创新搞活现有工业,一手抓硬件配套建设引进、发展工业。围绕发挥比较优势,该县根据县情及沿海产业梯度转移的特点,按照“以资源为导向,注重发挥电力优势,注重效益,培植三大工业”的发展战略,将稀土产业、矿产品精深加工、果品食品加工等三大产业列为工业发展的主导产业来培育,充分发挥工业园区的承载、聚集、服务功能,使园区建设与工业发展相适应,基础设施建设与招商引资相衔接,并实行一个产业一套政策、一支招商队伍、一名县领导挂点的办法,努力打造产业群。目前,一个总投资6800多万元、年处理能力达2000吨、具有国际领先工艺技术的浸矿及直接分离项目已落户寻乌。在这一“龙头”的带动下,新舟稀土冶炼公司、南方稀土冶炼公司、稀土发光材料生产线等一批稀土精深加工企业纷纷加盟,从而初步形成了工艺先进、附加值高的稀土产业链工业群。通过整合小水电资源,该县兴建了总装机容量达12万千瓦的近200座股份制电站,年发电量超过3亿千瓦时,每年可为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降低用电成本50万元以上,从而吸引了大批资源导向型企业落户寻乌。 该县还抓住优势产业不放,通过招商引资走内外联合的路子。依托37万亩的果业资源优势,该县在果业密集、交通便利的206国道沿线,打造集果品贮藏、加工、分级于一体的百里果品加工长廊,采取生产、销售、加工一起上的路子进行产业链招商,引进与果业配套和延伸产业链的项目。到目前,该县围绕果业产业化,已引进或签约23户龙头企业,涉及果品流通、分级打蜡、包装、冷藏加工等领域,总投资4亿多元。同时,该县还充分发挥毗邻闽粤的区位优势,优化生产要素配置,主动承接珠三角、闽东南的毛织、制衣、电子、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梯度转移。随着总投资1400万港元的恒强制衣(江西)有限公司的落户,目前,该县已聚集起32家劳动密集型企业。此外,该县不断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盘活企业资产,出台系列优惠政策,吸引民间资本投向工业项目。目前,全县注册民营企业187家,注册资本达6.52亿元。(钟文君、特约记者饶景清)
2007年02月24日 03点02分 7
level 0
发展无污染的轻工业。
2007年02月24日 07点02分 8
level 0
很不容易啊!总算过亿了!好像市政府还奖励了几十万!06年在寻乌和安远都过亿以后,赣州就只剩下石城的财政还是在亿元以下了!
2007年03月09日 12点03分 9
level 0
石城太差了,没工业。
2007年03月10日 01点03分 1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