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之论韩通
续通鉴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0
长河落日8 楼主
韩通足为周之忠臣乎?吾不敢信也。袁绍、曹操之讨董卓,刘裕之诛桓玄,使其不胜而身死,无容不许之以忠。吾恐许通以忠者,亦犹是而已矣。藉通跃马而起,闭关而守,禁兵内附,都人协心,宋祖且为曹爽,而通为司马懿,喧呼万岁者,崇朝瓦解,于是众望丕属,幼君托命,魁柄在握,物莫与争,(会)[贪]附青云之众,已望绝于冲人,黄袍猝加,欲辞不得,通于此时,能如周公之进诛管、蔡,退务明农,终始不渝以扶周社乎?则许之以忠而固不敢信也。
然则通之以死抗宋祖者,其挟争心以逐柴氏之鹿乎?抑不敢诬也。何也?宋祖之起,非有移山徙海之势,蕴崇已久而不可回。通与分掌禁兵,互相忘而不相忌。故一旦变起,奋臂以呼而莫之应。非若刘裕之于刘毅,萧道成之于沈攸之,一彼一此,睨神器而争先获,各有徒众,以待决于一朝者也。无其势者无其志,无其志者不料其终,何得重诬之曰:通怀代周之谋而忌宋祖乎?
夫通之贸死以争者,亦人之常情,而特不可为葸怯波流者道耳。与人同其事而旋相背,与人分相齿而忽相临,怀非常之情而不相告,处不相下之势而遽视之若无;有心者不能不愤,有气者不能不盈。死等耳,亦恶能旦颉颃而夕北面,舍孤弱而即豪强乎!故曰:贸死以争,亦人之常情,而勿庸逆料其终也。
呜呼!积乱之世,君非天授之主,国无永存之基,人不知忠,而忠岂易言哉?人之能免于无恒者,斯亦可矣。冯道、赵凤、范质、陶谷之流,初所驱使者,已而并肩矣;继所并肩者,已而俯首矣;终所俯首者,因以稽颡称臣,骏奔鹄立,而洋洋自得矣;不知今昔之面目,何以自相对也!则如通者,犹有生人之气存焉,与之有恒也可矣,若遽许之曰周之忠臣也,则又何易易邪!
2012年07月24日 10点07分 1
level 10
长河落日8 楼主
欧阳修所修《新五代史》,韩通无传。
2012年07月24日 10点07分 2
level 10
长河落日8 楼主
观王夫之论韩通,初看觉得很有道理,渐渐感觉不是很对味,通篇都是对韩通的猜测。虽然看上去保持了中立的态度,甚至在结尾还有所褒扬,但通篇看下来,很为韩通委屈。
宋朝有个罪名叫“莫须有”,王夫之加在韩通身上的不就是“莫须有”么?
2012年07月24日 10点07分 3
level 10
长河落日8 楼主
王夫之为何如此论韩通,不论不可以吗?因为他要褒扬宋太祖,要褒扬宋太祖必贬韩通。
欧阳修甚至不为韩通立传。王夫之论五代士大夫之贱,于欧阳修等又当何论。
2012年07月24日 10点07分 4
level 10
长河落日8 楼主
通性刚而寡谋,言多忤物,人谓韩瞠眼。其子颇有志略,见帝得人望,劝通早为之所,通不听,卒及于难。
------假若韩通有些许贰心,其子之言焉得不入。
2012年08月05日 02点08分 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