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
不可不察100
楼主
我也讲讲金庸书和古龙书各自长处和短处,我不是刘国重
金庸世界场面大,舞台广阔,具有规模效应,古龙世界舞台狭小,不具备规模效应.
金庸世界武功人士人数虽然众多,可是武功等级分明,人物的武功等级让金庸有效
驾驭,不曾乱了等级.所以金庸贴吧论武从来都是跨书比武,断断没有同一本书里
进行比武的.
而古龙书里,一开头出场人物武功怎么怎么牛逼,古龙大肆渲染了一番,然后不久又出来个
人物,轻松就把开头那人物灭了.过了不一会又来个人物,轻松又把第二个人物灭了,
过一阵又来个人把第三个人灭了,忽然又来个人把第四个人灭了,就这么一路灭下去,
分批太多,除了直接灭和被灭人物以外,弄不清谁的武功在谁的武功之上了,武功等级
乱套了,再说,头一个出场的武功被炫耀了一大通,实质上他是最弱的,最弱的武功还如此
牛逼,后面更强和更更强的武功岂不是达到神级规模了?可是古龙对于后面更强和更更强的武功反而不作渲染了,也没法渲染了,再要渲染就要跟猪八戒这种天神武功相提并论了,
这就如同唱歌,一开始调门起得过高,后来音阶就没法提上去了.
金庸主角性格各异,相差非常大.古龙主角拿出来,头一个"英明神武",第二个英明神武,
第三个英明神武,一连拿出十七个\十八个,全都是英明神武类型的,主角好像全是同一个
类型的,大同小异.
但是,金庸人物千万不要跟古龙人物比人格,比人格金庸人物铁输无疑,古龙人物的仁智勇信,
绝不是金庸人物可以望其项背的,哪怕是古龙正面人群三流人物,随便拽出一个来,人格就
远超金庸一流人物.
举一个例子,金庸里面的张三丰主张"眼见为实",反对道听途说偏听偏信,这在金庸人群里
就算鹤立鸡群了,就算英明睿智了,古龙人群里面光是云铮就有张三丰的思想境界,同样是
主张"眼见为实",同样反对道听途说偏听偏信,只不过古龙世界风浪太险恶,风浪险恶程度
超过金庸世界五十倍,即使是亲眼见到的事情,还有假象呢,必须透过表象看实质才能分出
真假.
哇塞,金庸人物没有一个人能做到这种地步.古龙人物云铮好几次判断失误都是根据
亲眼所见来判断的,没有一次是道听途说偏听偏信的,换成张三丰在此环境照样犯错误.
可是,张三丰环境平和,于是张三丰就算"英明睿智",云铮就算"鲁莽"?
其实,张三丰"英明睿智"智商跟云铮"鲁莽"智商是一个水平的,细细区分起来,云铮
智商还要比张三丰高出一大截呢.
你在飞机群体里面飞得最慢就"显得"你很慢,他在跑马群体里面跑得最快就显得很快,
其实显得很快那匹最快烈马,绝对速度比那飞得最慢的飞机还慢得多.可是人家环境好哇,
绝对速度虽然慢可是显得很快,你的绝对速度再快可是却显得很慢.
古龙人群里,所谓鲁莽的云铮其智力已经超过全体金庸人物了.
还有,金庸人物从来就不知道逻辑推理为何物,他们判断事物从来就不靠理性思维,一味
依赖于感觉,只要你在感官上被他们认可,就算你说的前言和后语不符,后面的又把前面
的给推翻了,他们也不带进行推理的,就相信你眼前说的那一句,至于这一句又把前面
的给推翻了,一律不记得前一句,熊瞎子掰苞米似地偏听偏信.
什么金庸人物朱九真赵敏黄蓉之类的,她们的所谓"骗局"全都是后面的谎言又把前面的谎言
给推翻了,谎言如此拙劣,任何古龙人物都可以轻易揭穿,唯独金庸人物上当受骗.
这些"才女"的骗局"成功"其实就是别人比她们更傻,进行"比烂",没有最傻,只有更傻,
金庸人物群体智商实在惨不忍睹.
还有,古龙人物从来不依靠狗屎运成为人上人,金庸人物狗屎运层出不穷,最为可气的是,
全天下的便宜事全都可着主角一人灌风,这种价值取向非常不健康,可是却能取得把自己
当成主角的某些读者大肆欢迎,觉得非常爽,金庸小说很大一部分内容就是迎合这类读者
的YY心理.
先暂时讲到这里,过后再补充,以免主贴篇幅过长.
2012年07月15日 22点07分
1
金庸世界场面大,舞台广阔,具有规模效应,古龙世界舞台狭小,不具备规模效应.
金庸世界武功人士人数虽然众多,可是武功等级分明,人物的武功等级让金庸有效
驾驭,不曾乱了等级.所以金庸贴吧论武从来都是跨书比武,断断没有同一本书里
进行比武的.
而古龙书里,一开头出场人物武功怎么怎么牛逼,古龙大肆渲染了一番,然后不久又出来个
人物,轻松就把开头那人物灭了.过了不一会又来个人物,轻松又把第二个人物灭了,
过一阵又来个人把第三个人灭了,忽然又来个人把第四个人灭了,就这么一路灭下去,
分批太多,除了直接灭和被灭人物以外,弄不清谁的武功在谁的武功之上了,武功等级
乱套了,再说,头一个出场的武功被炫耀了一大通,实质上他是最弱的,最弱的武功还如此
牛逼,后面更强和更更强的武功岂不是达到神级规模了?可是古龙对于后面更强和更更强的武功反而不作渲染了,也没法渲染了,再要渲染就要跟猪八戒这种天神武功相提并论了,
这就如同唱歌,一开始调门起得过高,后来音阶就没法提上去了.
金庸主角性格各异,相差非常大.古龙主角拿出来,头一个"英明神武",第二个英明神武,
第三个英明神武,一连拿出十七个\十八个,全都是英明神武类型的,主角好像全是同一个
类型的,大同小异.
但是,金庸人物千万不要跟古龙人物比人格,比人格金庸人物铁输无疑,古龙人物的仁智勇信,
绝不是金庸人物可以望其项背的,哪怕是古龙正面人群三流人物,随便拽出一个来,人格就
远超金庸一流人物.
举一个例子,金庸里面的张三丰主张"眼见为实",反对道听途说偏听偏信,这在金庸人群里
就算鹤立鸡群了,就算英明睿智了,古龙人群里面光是云铮就有张三丰的思想境界,同样是
主张"眼见为实",同样反对道听途说偏听偏信,只不过古龙世界风浪太险恶,风浪险恶程度
超过金庸世界五十倍,即使是亲眼见到的事情,还有假象呢,必须透过表象看实质才能分出
真假.
哇塞,金庸人物没有一个人能做到这种地步.古龙人物云铮好几次判断失误都是根据
亲眼所见来判断的,没有一次是道听途说偏听偏信的,换成张三丰在此环境照样犯错误.
可是,张三丰环境平和,于是张三丰就算"英明睿智",云铮就算"鲁莽"?
其实,张三丰"英明睿智"智商跟云铮"鲁莽"智商是一个水平的,细细区分起来,云铮
智商还要比张三丰高出一大截呢.
你在飞机群体里面飞得最慢就"显得"你很慢,他在跑马群体里面跑得最快就显得很快,
其实显得很快那匹最快烈马,绝对速度比那飞得最慢的飞机还慢得多.可是人家环境好哇,
绝对速度虽然慢可是显得很快,你的绝对速度再快可是却显得很慢.
古龙人群里,所谓鲁莽的云铮其智力已经超过全体金庸人物了.
还有,金庸人物从来就不知道逻辑推理为何物,他们判断事物从来就不靠理性思维,一味
依赖于感觉,只要你在感官上被他们认可,就算你说的前言和后语不符,后面的又把前面
的给推翻了,他们也不带进行推理的,就相信你眼前说的那一句,至于这一句又把前面
的给推翻了,一律不记得前一句,熊瞎子掰苞米似地偏听偏信.
什么金庸人物朱九真赵敏黄蓉之类的,她们的所谓"骗局"全都是后面的谎言又把前面的谎言
给推翻了,谎言如此拙劣,任何古龙人物都可以轻易揭穿,唯独金庸人物上当受骗.
这些"才女"的骗局"成功"其实就是别人比她们更傻,进行"比烂",没有最傻,只有更傻,
金庸人物群体智商实在惨不忍睹.
还有,古龙人物从来不依靠狗屎运成为人上人,金庸人物狗屎运层出不穷,最为可气的是,
全天下的便宜事全都可着主角一人灌风,这种价值取向非常不健康,可是却能取得把自己
当成主角的某些读者大肆欢迎,觉得非常爽,金庸小说很大一部分内容就是迎合这类读者
的YY心理.
先暂时讲到这里,过后再补充,以免主贴篇幅过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