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书斋联拾趣】
逾凡木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7
逾凡木 楼主
历代文人都留下了不少书斋名联。他们或把对人生的理解寓于平淡字句之中,或把自己的性情寄托于对联的言外之音,读来富于生活气息又充满哲理。略举数副以资谈趣。 南宋楼大防,孝宗隆兴进士,官至枢密院参知政事,其书斋联是: 门前莫约频来客座上同观未见书 他惜时如金,不愿“频来招惹那些俗气的客”聊天扯淡;但若有奇书异卷,必定要邀请同仁友好共赏。书斋主人对待客人的两种不同态度,体现出楼大防读书求友的一片苦心。 
2007年02月11日 06点02分 1
level 7
逾凡木 楼主
比他稍晚的大诗人陆游的书斋联语是: 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 史载陆游自幼好学不倦,晚年罢官家居,七八十岁了,还研读《资治通鉴》,蝇头小字,日课二万言。“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为鬼雄”(《书愤》),真是一位读书到老不疲、爱国至死不渝的英雄豪杰。
2007年02月11日 06点02分 2
level 7
逾凡木 楼主
与陆游的读书救国观所见略同的明朝末年崇祯进士金声,字正希,在未达时,极端贫困,题书斋联曰: 穷已彻骨,尚有一分生涯,饿死不如读死学未惬心,正须百般磨练,文通即是运通 写得刻骨铭心,悲愤至极。清兵入关,金声组织义师抗清,兵败被俘,坚贞不屈,慷慨就义。可惜他“文通”而未“运通”。
2007年02月11日 06点02分 3
level 7
逾凡木 楼主
朝廷科举取士,读书人若能金榜题名,则是梦寐以求的快事。清乾隆进士彭元瑞的书斋联颇有代表性: 何物动人,二月杏花八月桂有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 原来各省乡试在八月,正是桂花飘香时节;礼部会试在二月,正是杏花开时。彭元瑞一举得中,后步步高升,官至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果真圆了书斋联语之梦。他是幸运者。
2007年02月11日 06点02分 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