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维诺在别处
卡尔维诺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
1985年9月,62岁的作家卡尔维诺因脑溢血猝然去世,全世界都在阅读他的小说,悲伤的意大利如同失去一位心爱的王子。中国读者开始阅读卡尔维诺仅仅只有20多年的历史,大部分读者和评论家只是把他作为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一巨头来阅读,这样的误读使卡尔维诺在中国成为时尚男女趋之若骛的消费符号,似乎谁要是不知道卡尔维诺,谁就要被耻笑。有一位女青年曾智慧地说自己喜欢卡尔维诺的理由,仅仅因他是美男子——卡尔维诺的头颅长得像块圆圆的大石头,十分饱满,高敞的额头又深又长,像某种有光泽的海螺。眼神和唇部及微张的鼻孔都有掩不去的戏谑的温情,显得纯正可爱,完全是童话中的人物。这样细致的洞察,抓住了卡尔维诺的两大特性:智性和寓言。没有人真正分清他的奇妙的作品是小说、诗歌还是冥想的片段。如同阅读博尔赫斯一样,阅读卡尔维诺是对读者智性的挑战。时至今天,没有一个理论家能说清卡尔维诺的师承及特点。你可以在他身上看到许多风格相差甚远的作家的影子,海明威、卡夫卡、博尔赫斯、纳博科夫、鲁尔福、富恩斯特、马尔克斯……,但卡尔维诺就是卡尔维诺。“故事发生在某火车站。一辆火车头喷着白烟,蒸汽机活塞发出的声响掩盖了你打开书本的声音,一股白色的蒸汽部分遮盖了小说的第一章第一段。”这是《寒冬夜行人》的开头,语言开始消失,我们进入电影。“有一座城市,所有的居民都是窃贼。有人拿着钥匙去开邻居家的门。”我已经不记得的小说的名称。他的每一部小说都会给人莫名其妙的惊喜和疑惑。他忧伤得只有冷静地描述浪花走在浪的前面,描述星辰位移、描述交媾的乌龟和通向蜘蛛巢穴的交叉小径。卡尔维诺的医生曾难以抑制而不尽人情的欣喜地说,他的一生从未见过如此精妙复杂的大脑结构;我们也可以以此来安慰自己的愚笨和不知所措——毕竟他的小说来自罕见的大脑。英国韦伯列德文学奖获得者罗什第说:“当意大利爆炸,当英国焚烧,当世界末日来临,我想不出有比卡尔维诺更好的作家在身边。”当9·11事件发生时,卡尔维诺离开这个世界已整整16年了,这个世界不再需要他的冥想和忧虑,但他还在冥想和忧虑着这个世界,以他的作品,可以从任何一页开始阅读的神灵的作品。
2005年05月23日 03点05分 1
level 1
加精~
2006年06月30日 11点06分 2
level 1
``````````上帝,不是我说,我怎么觉得这像青年文摘呢。文章里说的我都在书上看过。`````
2006年07月01日 05点07分 3
level 1
抄袭?
2006年07月02日 08点07分 4
level 5
加精?
2006年07月02日 10点07分 5
level 1
那个,我的意思是说,文章里引用材料我都看过``````当然我第一次看那些材料的时候也觉得很有意思。只是我觉得楼主这个贴子就没他在《金庸武学与卡尔维诺 》那样有个人见解。
2006年07月05日 03点07分 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