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穷人已开始绝望
将夜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1
郎咸平简介: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博士;现任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曾任沃顿商学院,密西根州立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纽约大学和芝加哥大学教授。郎咸平作为世界级的公司治理和金融专家,主要致力于公司监管、项目融资、直接投资、企业重组、兼并与收购、破产等方面的研究,成就斐然。
2012年06月10日 06点06分 1
level 11
2010年,金融危机余波尚存,中国居民的“钱袋子”问题依然引人关注。 2010年1月12日,国际投行瑞信发布的“中国消费者调查报告”称,中国居民家庭收入自2004年以来,至少增长了50%。此报告一出,立刻引发部分市民的强烈质疑,大呼家庭收入“被增长”。一份来自中国社科院的报告披露,1992年至2007年的15年间,职工工资报酬所占GDP比重降低了12%。从大多数市民的实际感受,以及相关机构的调查来看,近年来,中国居民实际收入增速相对缓慢,占GDP的比重不断下降,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隐忧。
2012年06月10日 06点06分 2
level 5
全tm赖吧务
2012年06月10日 06点06分 3
郎咸平在未被警告前 预测的 现在 身为屌丝的我 在重发下
2012年06月10日 08点06分
哦 忘了说明这是郎咸平在2010年发的
2012年06月10日 08点06分
level 11
一、 最长的工作时间VS最低的工资收入
现在有两个有意思的现象,一个是中国居然成为了奢侈品消费的第二大国,另外一个是金融危机的时候,“民工荒”又出现了。你能搞得清楚吗?一个奢侈品的消费大国,2009年它的消费占GDP的比率却只有29%,按照这个数据看的话,中国其实是个消费力严重不足的国家。
为什么消费力严重不足呢?因为中国人太贫穷。我举个例子,把各个国家的薪资收入加在一起,除以这个国家的GDP,然后来作个比较。这个比例欧美最高,平均是55%,日本是53%,澳大利亚47%,韩国是44%,南美洲的阿根廷、墨西哥和委内瑞拉平均是33%,东南亚包括菲律宾、泰国平均是28%,中东包括伊朗和土耳其大概平均是25%,很可惜我们没有详细的非洲数据,应该是20%以下,但是我没把握。那么你认为中国会和谁比较接近?欧美?南美?东南亚?中东?还是非洲?根据我在讲课的时候做的问卷调查显示,大部分听众都认为我们的比例应该和非洲差不多。
笑死我了!如果读者也认为我们这个比例和非洲一样的话,那只能说你有点乐观了。读者猜一下我们的比例是多少?我告诉你,只有8%,是全世界最低的!但以前我们可不是这个样子的,以前这个比例甚至还高达18%,但是到了2008年这个比例就跌到了12%,到2009年却只剩8%了。
那么人均工资呢?每小时人均工资第一名是德国,大概是30美金,第二名美国,大概是22美金。我们比泰国还差,泰国还接近2美金呢,我们才0.8美金一小时,位列全世界最后一名。虽然我们的工资水平不行,在全世界垫底,但是我们有排第一名的,那就是我们的工作时间,我们一年的工作时间竟然高达2200个小时,美国跟我们比差远了,它们只有1610小时,荷兰最低只有1389小时,日本稍高是1758小时,巴西、阿根廷仅次于我们,分别是1841小时和1903小时。你看我们的工人,拿的是全世界最少的工资,但工作时间却是全世界最长的。多么勤劳的民族,多么可怜的民族
2012年06月10日 06点06分 4
我算算我的 2920[怒]
2012年06月16日 13点06分
10*30*12=3600?.....在工地的伤不起,前几天有个老头晕倒了,然后马上被辞退了。不知得的啥病。
2012年09月15日 14点09分
level 11
二、 我们能给贫穷者什么希望
我们前面几个话题说的,已经是中产阶级的生活感受了,再看看那些低收入者的生活,你就会感觉更可怜。我们看看在网络上流传的一个贵州农民家庭的生活账单,账单上有一句话:“既然有盐,还要酱油干啥?”这难道还不足以说明我们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到底有多难吗?此外,包括社科院和很多其他国内外的研究机构得出的结论,也让我们非常担忧。它们说,一方面是我们80%以上家庭的收入没有显著增加,另一方面贫富差距越来越严重。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当财富集中到极少数人手里的时候,社会矛盾就会越来越严重。
我们现在的问题就在于收入低迷,且贫富分化严重,我很担心这些穷苦的人民会失去向上进取的希望,或者说他们开始绝望了。柏拉图曾经探讨理想国的社会等级分流,柏拉图有个金银铜论,说城邦的管理者、守卫者、手工业者就好比是金、银、铜,这三者是不可流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先贤孔圣人尽管也提出过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阶层,但他还说了一个尊贤的理念,这个理念是说要让那些贤达、有才能的人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跃升到社会的上流等级。但这个理念在现在好像很难推动了,因为我们人为地设立了很多瓶颈、很多障碍。举例说吧,中国城市化进程虽然在慢慢加速,还会延续很多年,原因是如果大多数人都流进城市的话,他们怎么生存呢?说个现实的例子,一个打工者的月收入一般是1000块钱,租房子需要200多,一些物业管理费包括有线电视费、水电费什么的大概要300多,吃饭一个月可能要200多,那还剩得下什么吗?老百姓的收入这么低,我请问你,城市化进程的基础是什么?就是你一定要给这些人工作,然后通过提供就业机会来拉动消费。可问题是,我们的工资这么低,他们怎么生活呢?
2012年06月10日 06点06分 5
level 11
头像真的很漂亮 [瞌睡]
2012年06月10日 06点06分 8
level 11
吃饭一个月可能要200多 这是那年的老黄历了 炒个大白菜还要8块呢
2012年06月10日 06点06分 9
13块
2012年06月10日 07点06分
十二块
2012年06月10日 07点06分
三线城市
2012年06月10日 07点06分
神马地方工资1000?这只是打个比方 而已 就是说比例占五分之一 这是郎咸平教授他自己平时的消费
2012年06月10日 08点06分
level 11
2012年06月10日 07点06分 10
level 7

郎咸平简介: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博士;现任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曾任沃顿商学院,密西根州立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纽约大学和芝加哥大学教授。郎咸平作为世界级的公司治理和金融专家,主要致力于公司监管、项目融资、直接投资、企业重组、兼并与收购、破产等方面的研究,成就斐然。
2012年06月10日 07点06分 12
level 7

郎咸平简介: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博士;现任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曾任沃顿商学院,密西根州立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纽约大学和芝加哥大学教授。郎咸平作为世界级的公司治理和金融专家,主要致力于公司监管、项目融资、直接投资、企业重组、兼并与收购、破产等方面的研究,成就斐然。
2012年06月10日 07点06分 13
level 7

郎咸平简介: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博士;现任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曾任沃顿商学院,密西根州立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纽约大学和芝加哥大学教授。郎咸平作为世界级的公司治理和金融专家,主要致力于公司监管、项目融资、直接投资、企业重组、兼并与收购、破产等方面的研究,成就斐然。
2012年06月10日 07点06分 14
level 10
. 。。。。。。。。。。。。。。。。。。。。有
十五字
了吧
2012年06月10日 07点06分 15
level 13
楼主,我们接到电话,您的水费有偏差,请开门,我们来从新给您核实下。
2012年06月10日 07点06分 16
level 11
界仅河蟹有!
15、河蟹z河蟹g农民河蟹进入北河蟹京、深河蟹圳等大河蟹中城河蟹市,“河蟹暂河蟹住”在河蟹中
2012年06月10日 07点06分 17
level 11
被河蟹了试了半个小时发不了 结果下了个有道词典 直接翻译了
2012年06月10日 07点06分 19
level 11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现实呢,答案十分简单:中国财政。
无论是美国的低物价,就是中国的高物价,都是中国财政运行的结果。这就是美国政府比中国人还要关心中国改革开放的根本原因。
首先,就美国低物价来说。中国财政补贴一是通过出口退税的方式按商品发放;二是通过亏损补贴的方式对企业发放。
其次,就中国高物价来说,则是中国实行高额税收和通货膨胀的结果。
2012年06月10日 07点06分 21
level 11
中国税收占消费品价格的比重竟然高达64%,而商品本身的比重只有36%,中国老百姓每购买100元的商品中就包含有64元的税收,超过商品本身近1.8倍。如此惊人的高额税收加到商品价格里面,自然会造成物价高高在上。
如果灾难到此为止也就罢了,可是对于中国老百姓来讲,灾难还远远没有结束,中国老百姓同时还要承担因出口商品造成的巨大通货膨胀的损失。
中国每出口1美元商品,国内就要按照汇率比大约1比7来增发7元人民币来平衡,目前中国外汇储备大约2.3万亿美元,国内由此增发的人民币超过16万亿元,相当于2008年3.4万亿市场货币流通量(M0)的近5倍,这些由出口结汇投放的巨额货币,全部以通货膨胀的方式转嫁到了老百姓头上,造成老百姓手中货币的大幅度贬值,物价自然会相应大幅度上涨。
在此我们看到了一个让中国老百姓欲哭无泪的荒谬现象:中国出口商品越多,赚取外汇越多,老百姓就越倒霉。
2012年06月10日 07点06分 22
level 11
如果中国不出口商品,而是用于国内百姓生活,既能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又不会发生对外财政补贴;或者退一步来说,如果中国出口商品白白送给外国,不收取美元,国内也就不会增发人民币,货币也不会贬值,中国老百姓的损失也会小一些。
可现在却是,生产的商品出口到了国外,由出口商品换取的美元也借给了国外,而把由此增发的人民币留在了国内市场上,变成了没有任何商品做基础的“纯粹废纸”。
由于这些增发的“纯粹废纸”与现有货币一样流通,必然会造成现有货币大幅贬值和物价大幅上涨。结果就是中国老百姓不仅损失掉了出口商品那部分财富,连手里的货币财富都在遭受贬值损失。
反观美国情况恰恰与中国相反,美国市场上的货币流向了中国,中国的商品流入了美国市场,由于市场上货币减少商品增加,必然导致物价下降,美国老百姓手里的钱便能购买更多商品。
再加上流向中国的美元又通过中国购买美国国债的方式回流到了美国财政部,美国财政部可以用中国的这些钱来增加公共品的供给,能够进一步起到降低物价的作用,提高美国老百姓货币的购买力。
2012年06月10日 07点06分 23
level 11
[大笑]我们的居民这么悲催啊
朗咸平的意思是不是要推翻改革开放,重新实行平均主义呢
2012年06月10日 07点06分 24
我一直觉得美国国债是战略物质,中国喊句还钱,美国就蛋疼。希望大家看事情长远点,希腊就是反面教材,把问题留给后代
2012年06月10日 08点06分
再说赚了这么多钱怎么办呢。美元依然是目前全世界最稳健的货币。顺便说一句我不是四毛
2012年06月10日 08点06分
level 11
如果是站在中美两国老百姓的立场上——而不是站在国家立场上——看待这个问题将更加清楚,中国老百姓生产的商品,被美国老百姓用美元买走了,美元被中国政府拿走了;美国老百姓得到了商品,中国政府得到了美元,而中国老百姓唯一得到的,就是手里现有货币的贬值。
2012年06月10日 07点06分 25
回复 渚0000 :咱们的生活极其苦B
这是真的
2012年09月15日 15点09分
1 2 3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