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7
虎皮猫
楼主
假如问一个从无玩过三国游戏, 看过演义或三国志的人关公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一般还有可能答出武圣,关二哥, 桃园结义, 温酒斩华雄, 秒杀颜良文丑, 过五关斩六将, 水淹七军以及单刀赴会。(以上内容大多是演义的)不过其实用单刀赴会来形容张辽只身往三公山也能同样适用! 不要说张辽有识人之明, 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 孔明也有看错马谡的时候, 谁敢保证先后五反的人渣昌豨不会临时变卦?! 事后曹操那些话只是其爱惜手下大将的表现, 将在外军命有所不受, 详细情形还是当是人张辽较清楚, 何况军中还有夏候渊, 就算张辽一去不返也不会导致群龙无首的糟糕状态。这证明了张辽有识人之明和过人胆色。但这是否是豪无实力和时意气率决定的壮言?! 答案肯定是不! 张辽和程昱以七百兵守鄄城一样, 是经过深思熟虑下而得出的结论, 大家的胆色都被比作孟贲和夏育。这个推论是由其一生的表现而得出来的, 看看他的说降技巧:他不是直接亲身前往, 而是先派使者, 知自己的想法无误后动之以利, 无办法, 这种人与他谈义是浪费口水的, 后为安抚他便只身前往他的家拜会其妻子, 古时会见人家的妻室是一种关系亲密的表现, 与吕布和刘备, 鲁粛和吕蒙一样。张辽生于桓帝建宁二年(公元169年), 字文远, 雁门马邑人(今山西朔县) 。是聂壹之后, 因避怨而变姓。少为郡吏, 并州刺史丁原以辽武力过人(同样有时人称之为人中吕布, 马中赤兔的吕布), 召为从事(汉代州属吏有兵曹从事一人, 主兵事<宋书 百官志>; 从上文看, 张辽可能任兵曹从事, 省称从事), 丁原这个人没有野心, 他的军队到了京都后就直接受大将军何进的指挥, 当张辽到河北募兵回到京师后不久, 政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善类一空, 尤其是上头丁原死了), 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他也只是以兵属董卓, 董卓当时把持朝政, 不说其它人, 忠心为汉的如王允不也留在京师继续做官吗?! 所以, 张辽只是没有或者说没有提出自己的政治见解罢了, 况且他当时还无资格(/名声)卷入朝中的权力斗争中。何来不忠之有?! 一来张辽不是陇西人, 二来年纪又轻, 压根子就不是董卓的嫡系, 至于有否参与同关东诸侯的战斗, 暂无资料, 但可用一句话来总结:” 董卓从来就算不得是他的上司, 与吕布的叛董(当然在这件事上吕布是完全正确)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吕布诛杀人神共愤的董卓后可说是一个人民英雄, 张辽的改投吕布也可说是顺应民意。大家既是同乡, 又是在丁原时的同事, 就算没什么交情, 恐怕还是要来得比其它人亲切得多, 于是张辽就这样被提拨为骑都尉。后来西凉兵为董卓复仇而杀入长安, 吕布兵败后张辽也跟随他了。但吕布之所以提拨张辽, 原理和董卓以官职予袁绍和曹操一样, 在本质上恐怕无分别----收买人心! 只是一种拉拢行为矣, 而我们从后面的一系列事件可以看出, 虽然吕布有意拉拢张辽, 但两人似乎始终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不说左右手陈宫和高顺, 在<吕布传>中可以连臧霸的记载都有而偏偏无有关张辽的记载(北地太守张辽与高顺同攻刘备还要出现在<先主传>注引<英雄记>中!), 可想而之他们之间的亲密度有多高。二十八岁的张辽到徐州后领鲁相, 但还是遥领的, 与北地太守一样。所以张辽其实不太算是吕布的直系, 故极有可能不在下邳, 当然, 不排除他和臧霸一样出兵助吕布, 有可能仍在鲁国或者在主战场不远的某处驻扎。因此张辽真正意义上另换新主的只有跟曹操这一次, 并且还是要在吕布被擒后。莫非真的要像日本人剖腹自杀才叫忠?! 不过, 张辽是否真的能力不太行才不被吕布重用? 这个问题与其由无识人之明的吕布和求材若渴的曹操解答比我们解释来得更有信服力得多(张辽与曹操无任何亲戚关系) 。投降后立即被拜为中郎将, 赐爵关内候。建安五年曹操纳荀攸之奇谋以创造优势, 又遣张辽和关羽为先锋以解白马之围(不是只有他们两人, 至少有徐晃, 只是陈寿写史书从简, 所以在<武帝纪>只写两个官位最高的), 其间曹操知关羽无意留便以关羽的好友张辽询问, 他在忠义两难全的情况下最终选择了曹操, 这是公私分明, 与徐晃在襄樊之战时相同:
2005年05月14日 09点05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