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
陈忠信 前言 中国神话由於神话″爱凡麦化″及缺乏系统性的因素[1],使得神话资料较为凌散。美国神话学者杰克.波德於〈中国的古代神话〉一文中便特别强调中国可能是主要的古代文明社会中唯一没有真正创世神话的国家。然就目前所采集的民间神话传说及对古代神话的研究,其说则稍嫌主观。一九九三年在湖北荆门出土的郭店楚墓竹简之〈太一生水〉,主要为道家的典籍资料。笔者试著从混沌神话的视野,重新检视〈太一生水〉中蛰藏的混沌世界,进而管窥其在先秦两汉混沌神话发展中的地位与意义。[2] 全文分为三部分:首章为混沌神话的特质,即本文立论的根据;其次就首章之理论加以论述〈太一生水〉之混沌创世、与《淮南子》之关系及其在先秦两汉混沌神话中的地位与意义;最後为结语、参考书目。 一、混沌的特徵 所谓「混沌」(chaos)是原始神话宇宙观最重要的内容及宇宙生成的方式之一,为对世界形成之初的前宇宙(precosmic)状态描述及创世神话中重要的主题。[3]。以下则论述混沌神话所表现的特徵。(一)水的意象(混沌大水) 《说文》云:「混,丰流也」、「浑,混流声也,从水军声,一曰洿下貌」许慎於《说文》中对於混沌二字主要为水流丰貌及水声等物理现象的叙述,并无神话的说解。混沌最明显的特徵即为混沌大水。大者,言其无边无际。浑沌宇宙生成的水被视为液体状态,为一种原形质的生命力(protoplasmic vitality),同时亦是致命 (lethal) 与新生的力量(regenerative potences)象徵。就宇宙生成过程而言,水常以无垠无涯、澎湃汹涌的海洋 (vast sea and turbulent sea)、或云雾与气的混合物等型态出现,习惯被视为为宇宙生成前的普遍状态。[4]例如《纬书集成.春秋元命包》云: 水者天地之包幕,五行之始焉;万物之所由生,元气之腠液也。宋圴注 曰:天表地里皆有水,互相蒸腾,化为雨露。右 ,以右为尊,所以尊 天地。又云:物得水气而发明… 水者天地之所包幕,五行始焉,万物之所由生,元气之津液也。 此外,在许多神话之中,亦可发现混沌大水的母题,[5]为混沌神话中主要的表达意象之一。(二)秩序的开始(disorder→order): 在希腊语中,chaos一词乃kosmos之相反。所谓的kosmos即宇宙之意,英文为cosmos 原义为″秩序″。[6]此处的 kosmos 代表著世界由混沌的无秩序状态进入到代表著文明的秩序天地。 混沌由一具有生命力的无形质、无秩序,转变为相对世界与价值的有秩序的世界。 天地由混沌未明的空虚无秩序状态演变为具有阴阳四时等相对世界的过程, 即浑沌创世的另一重要特徵为混沌创世的另一特质。 混沌chaos(未形、无形、无秩序)disorder ↓ 阴阳cosmos(有形、秩序、文明)order 《庄子.应帝王》亦曰: 南海之帝为鯈,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鯈与忽相遇于浑沌之 地。浑沌待之甚厚。鯈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以食息, 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庄子经由寓言的方式,传达出中央之帝为宇宙形成之前混沌的象徵。而南海之帝与北海之帝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代表著由混沌无秩序的状态转变为天地相分的宇宙文明世界。[7]此种由混沌无序转为秩序文明的过程即为混沌创世的特徵之一。(三)圆的意象 浑沌的另一特徵即以「圆」的型态出现。在浑沌创世特质中,具有″浑圆″的宇宙卵(cosmic egg)亦为重要的意象。[8]美国神话学者吉拉道特(N.Jgirardot)亦认为宇宙卵或葫芦(gourd)意象为混沌神话主题中经常的类型。[9]瑞士心理分析学者阿.札认为″圆″的符号性质具有生命最重要的″根本的统一″象徵功能。[10]杨儒宾先生则归纳为:
2007年01月01日 05点01分
1
level 1
对於太一与水的关系可分为下列数种:或主太一派生水,水居於第二序位。如李零之〈读郭店楚简太一生水〉、法国贺碧来之〈论太一生水〉、〈陈鼓应之太一生水与性自命出发微〉及庄万寿〈太一与水之思想探究〉等[33]。或主太一与水为化生的关系,如庞朴之〈太一一水说〉。[34]而在武汉大学举办的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湖南省博物馆陈松长先生则引用马王堆帛书刑德乙篇资料, 认为太一生水应解释为太一生於水,进而修改了李零等学者的论点。[35]对於〈太一生水〉的研究,前贤与诸位学者已有丰硕的成果;然对於〈太一生水〉与混沌神话的关系则尚未触及。本文即试著从混沌神话的视野,管窥其混沌神话的世界。 (二)太一生水之混沌论述 在〈太一生水〉的混沌开天辟地中,″太一″实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就太一於先秦的发展过中,大致上有天文学、神话学或宗教学及哲学思想等数个层面的说解。然依混沌神话的视野而言,″太一″在先秦混沌神发展中亦具有混沌的特质。所以《淮南子.诠言训》即云:「洞同天地,浑沌为朴,未造而成物,谓之太一。」《淮南子》作者将天地剖分、造成万物之前的凝然未凿前宇宙混沌状态,称之为″太一″,因此″太一″便具有混沌的特徵,为混沌神话流变演化中的另一异称。 至於〈太一生水〉之″太一″与″水″的关连,庞朴先生认为:「所以太一生出水来以後,水既非外在於太一,太一亦不外在於水,太一就藏在水中,水就是活生生的太一。」然就〈太一生水〉文本而论,文中虽没像庞朴先生所言″太一即水″,然亦可从行文语气中看出二者实具有颇为密切的关系: 大(太)一生水,水反 (辅)大(太)一,是以成天…是古(故)大 (太)一(藏)於水,行於时, 而或□□□□ (万)勿(物)母。 太一既生化为水,并由具有创生性质的水生成天地万物。此外,太一又藏诸於水,周而复始,共为天地万物之母。此种由具有混沌特质的太一,经由混沌大水而生化天地万物的创世模式,亦见於《淮南子》混沌神话之中: 天地未剖,阴阳未判,四时未分,万物未生,汪洋平静,寂然清澄,莫 见其形。」〈俶真训〉 夫道者,覆天载地,廓四方,柝八极,高不可际,深不可测,包裹天地, 禀授无形,原流泉浡,冲而徐盈,混混滑滑,浊而徐清。」〈淮南子.原 道训〉 混沌是原始神话宇宙观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且为对世界形成之初的前宇宙状态描述。混沌的最明显的特徵即为″混沌大水″。混沌宇宙生成的水被视为液体状态,为一种原形质的生命力同时亦是致命与新生的力量象徵。而〈太一生水〉中具有混沌意象的″太一″及太一生化的″水″,亦具有此一体而两面的特质。在创生世界万物方面,〈太一生水〉首段即以有创造生命天地的″水″作为宇宙生成的重要关键位置,并由水而生成天地万物文明。 大(太)一生水,水反 (辅)大(太)一,是以成天。天反 (辅) 大(太)一,是以成 (地)。天 (地)□□□也。是以成神明。神明 复相 (辅)也,是以成 (阴)昜(阳)。 (阴)昜(阳)复相 (辅) 也,是以成四时。四时复 (辅)也,是以成仓(凔)然(热)。仓(凔) 然(热)复相 (辅)也,是以成溼澡(燥)。溼澡(燥)复相 (辅) 也,成 (岁)而止。 水在混沌创世思想中除了生成天地万的原形质特徵之外,亦具毁灭生命的象徵意义,此种特质亦见诸於〈太一生水〉之中。 大(太)一生水,水反 (辅)大(太)一,是以成天。天反 (辅) 大(太)一,是以成 (地)……天 (地)名 (字)并立,古(故) (过)其方,不思相□□□□於西北,其下高以 (强)。 (地)不足
2007年01月01日 05点01分
4
level 1
[32] 魏启鹏:〈太一生水札记〉,《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二期,页24。[33] 李零:〈读郭店楚简太一生水〉,《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七期,页316-331。贺碧来:〈论太一生水〉,《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七期,页332-339。陈鼓应:〈太一生水与性自命出发微〉,《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七期,页393-410。庄万寿〈太一与水之思想探究〉见於《本世纪出土思想文献与中国古典哲学研究论文集》(下册),页297-313。[34] 庞朴:〈太一生水说〉,《郭店楚简研究—中国哲学》,第二十一辑, 196-197。[35] 胡治洪:〈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二期,页40。本篇论文发表於1999年10月15-18日武汉大学主办之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究会[36] 荆门市博物馆:《郭店楚墓竹简》,页126。[37] Mircea Eliade ,From primitives to zen:a thematic sourcebook of the history of religions,new work:harper&row 1967,p83[38] 《晋书.纪瞻传》云:「太极者,盖谓混沌时蒙昧未分。」《资治通鉴.唐纪》第一百九十八卷曰:「太极元气,函三为一,混沌未分,谓之混元。」《明儒学案.诸儒学案下三》亦云:「太极未判,浑浑沌沌,太极初判,一生两分。两抱一立,以为一而两已形,以为两而一方函,不可谓一,不可谓二,第曰不二。不二者,非一非二之名。」混元者,混沌之异称也。《後汉书.班固传》曰:「外运混元,内浸豪芒。」注曰:混元,天地之总名也。《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成玄英注曰:「一,元气也。」李荣云:「虚中动气,故曰道生;元气未分,故言一。」陈景元亦云:「一是元气。」萧兵则认为混沌就是一,就是不断运动流转的混元之气。(叶舒宪、萧兵等著《老子的文化解读—性与神话之研究》,页282。)研究道教道家学者王明曰:「道生一,一指混沌的气,或者是後来所谓的元气。」(王明:《道家和道教思想研究》,页16。)而《说文》中的″一″,实与″太极″同具有混沌神话中的混沌大气的意象,并由此混沌无序的状态,开辟造化成阴阳天地的秩序文明世界。关於《说文》对於″一″字的混沌神话论述,请参考拙著〈试探说文中的混沌神话〉,《第二届全国研究生文学符号学论文集》,南华大学文学研究所,2001年04月29日。 [39] 庞朴:〈一种有机的宇宙生成图式〉,《道家文化》,第十七期,页304。[40]荆门博物馆:《郭店楚墓竹简》,页125。[41] 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台北,商务印书馆,1991年05月十四版),页115。[42] [42]荆门博物馆:《郭店楚墓竹简》,页126。[43] 李学勤於〈荆门郭店楚简所关尹遗说〉一文中认为″太一生水……成岁而止″中的″止″应为″旋″。依李学劝之校定,则太一生水於此亦具有混沌特徵之圆的意象。参见《中国哲学》第二十期,1999年,页161。[44] 混沌大水见於《史记.天官书》:「孙炎云:「困敦,混沌也,言万物初萌,混沌於黄泉之下也。」、《纬书集成.春秋元命包》:「水者天地之包幕,五行之始焉;万物之所由生,元气之腠液也。」凶恶意象见於《史记.五帝本纪》:「昔帝鸿氏有不才子,掩义隐藏,好行凶慝,天下谓之浑沌。正义曰:一本云天下之民谓之浑敦,浑沌即讙兜也。言掩义事阴为贼害而好凶恶,故谓之浑沌也。杜预云:浑沌,不开通之貌」浑圆的宇宙卵混沌神话见於《纬书集成.春秋命历序》:「冥茎无形,蒙鸿萌兆,浑浑沌沌。宋圴注曰:浑浑沌沌,鸡卵未分也。」
2007年01月01日 05点01分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