吧务
level 13
张波起
楼主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第一句:“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这经典其中的“照见”,“照”为观照,即练功时的意念运用,“见”,则是观照的结果。因为“照”,所以“见”,两者是因果关系。
为什么“照”而可以“见”到呢?
我们先来看看“照”的作用。照,即意念的运用,意念如灯光之照耀在身体或身体某部位上,实修经验可知,练功境界中所照的部位呈“实、厚、黑、暗”景况,这也是我们在练功时“见”到的内景。(此原创浏览到这里,师兄弟们可以停下来意念一下自己的身体,看看是不是这样的景况?)
这是真气未起、经脉未通的身体状况,我们的心习惯于多“运动”而少“静止”,故此这样的气脉未起未通的状况是枯燥无趣的,于是我们用意念进行加重、进行引导等,希望这个枯燥无趣的状况发生改变。
从禅学来说,这是我们的无明、烦恼、执着。这样下去,我们练功很容易出偏差的。
禅学要求练者破无明、破烦恼、学会放下,意思是让我们在练功遇上这种状况时,不起烦恼与执着,继续以自己的意念如灯光地照耀着身体。因为这样做,久之会另有一番景况的。
身体在神光照耀下(这时如灯之照耀的意念,有门派称为“神光”),身体如阳光下的冰块那样,慢慢消融,由“实、厚、黑、暗”景况慢慢变得“轻、清、静”的状态。
这个新状态的出现,其中会有真气的出现,引起各种不同的气感反应。真气运行于经脉,一者真气在神光作用下,日益益壮大,二者经脉在真气作用下,日益畅通。
当气足脉通时候,身体出现另一番景况:“轻、清、静”的状态。
在这样的境界中,我们可以“见“到身体虚空,体感是清凉、轻松的。相比起练功开始时“见”到的“实、厚、黑、暗”内景,现在进了大步,“见”到“轻、清、静”的内景。练功人证历至此,已有小成,身体疾病已去得差不多了。
我们再往上修,身体内景,由“轻、清、静”变成另一种更高深的境界“虚空”,这也是我们在练功状态下所“见”到的内景,神光所到之处,皆是虚空,即《心经》所示的“照见五蕴皆空”!
这里所说的“见”字,全是双引号所引括着,这是练功的内视功能,是见而不是见,无法语言表达,故说“见”。
上述的身体内景,由“实、厚、黑、暗”景况在神光作用下提升至“轻、清、静”的内景,再飞跃至“虚空”境界,道门称第一阶段为后天有为的混浊之境,次者称为后天与先天的临界阶段,最后虚空内景是先天清静之境界,此境界所出现的这种“见”的功能,更是一种神通,又人称之为“天眼通”。练功者证历至此,已是中成。
照见照见,先照后见。
这个也是观照贴https://tieba.baidu.com/p/1577656959
2012年05月09日 10点05分
1
这经典其中的“照见”,“照”为观照,即练功时的意念运用,“见”,则是观照的结果。因为“照”,所以“见”,两者是因果关系。
为什么“照”而可以“见”到呢?
我们先来看看“照”的作用。照,即意念的运用,意念如灯光之照耀在身体或身体某部位上,实修经验可知,练功境界中所照的部位呈“实、厚、黑、暗”景况,这也是我们在练功时“见”到的内景。(此原创浏览到这里,师兄弟们可以停下来意念一下自己的身体,看看是不是这样的景况?)
这是真气未起、经脉未通的身体状况,我们的心习惯于多“运动”而少“静止”,故此这样的气脉未起未通的状况是枯燥无趣的,于是我们用意念进行加重、进行引导等,希望这个枯燥无趣的状况发生改变。
从禅学来说,这是我们的无明、烦恼、执着。这样下去,我们练功很容易出偏差的。
禅学要求练者破无明、破烦恼、学会放下,意思是让我们在练功遇上这种状况时,不起烦恼与执着,继续以自己的意念如灯光地照耀着身体。因为这样做,久之会另有一番景况的。
身体在神光照耀下(这时如灯之照耀的意念,有门派称为“神光”),身体如阳光下的冰块那样,慢慢消融,由“实、厚、黑、暗”景况慢慢变得“轻、清、静”的状态。
这个新状态的出现,其中会有真气的出现,引起各种不同的气感反应。真气运行于经脉,一者真气在神光作用下,日益益壮大,二者经脉在真气作用下,日益畅通。
当气足脉通时候,身体出现另一番景况:“轻、清、静”的状态。
在这样的境界中,我们可以“见“到身体虚空,体感是清凉、轻松的。相比起练功开始时“见”到的“实、厚、黑、暗”内景,现在进了大步,“见”到“轻、清、静”的内景。练功人证历至此,已有小成,身体疾病已去得差不多了。
我们再往上修,身体内景,由“轻、清、静”变成另一种更高深的境界“虚空”,这也是我们在练功状态下所“见”到的内景,神光所到之处,皆是虚空,即《心经》所示的“照见五蕴皆空”!
这里所说的“见”字,全是双引号所引括着,这是练功的内视功能,是见而不是见,无法语言表达,故说“见”。
上述的身体内景,由“实、厚、黑、暗”景况在神光作用下提升至“轻、清、静”的内景,再飞跃至“虚空”境界,道门称第一阶段为后天有为的混浊之境,次者称为后天与先天的临界阶段,最后虚空内景是先天清静之境界,此境界所出现的这种“见”的功能,更是一种神通,又人称之为“天眼通”。练功者证历至此,已是中成。
照见照见,先照后见。
这个也是观照贴https://tieba.baidu.com/p/1577656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