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鄙无耻的统治者,忘恩负义的汉王朝
曹操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
日暮恋影 楼主
读历史的人常有“汉家待功臣薄”的感慨,汉高帝刘邦,这个一贯善于耍弄阴谋诡计,背信弃义的无赖,对自己的父亲尚且不讲情面,更何况对功臣呢?杀死了韩信、彭越、黥布;而且都是灭族,彭越还被做成了肉饼,这些人不帮项羽,甘心给刘邦卖命,却都没有好下场,倒是那个投敌卖国的项伯,在刘邦手下却寿终正寝。汉武帝时有飞将军李广,一辈子打匈奴,都没有受到重用。好大喜功,残忍又刚愎自用的汉武帝又十分喜欢任用亲信,疏远元老功臣,重用卫青这样的小人,李广最终被逼无奈,走上绝路,在他拔刀自刎的刹那,他后悔吗? 接着又到了我们仁慈敦厚的使君刘备,刘备没有杀功臣(除了刘封),但是对待赵云…… 赵云自追随刘备后,直到刘备当了汉中王,可说是马不停蹄,无役不予。阿斗确是他在长坂坡救出的,史书虽没《三国演义》写得那么玄,但赵云救阿斗不是虚构的。进军西川,是赵云第一次没随刘备行动而留守荆州。可就是这次留守,他又干出了另一件大事,即“截江夺斗”,也是史有明文的壮举。两次三番救了后主刘禅的小命,赵云对蜀汉的汗马功劳还小么?可刘备得了西川后,对赵云就再没重用了。 定军山之战,主谋是法正,而“亲冒矢石”强攻定军山的是刘备本人,赵云根本没上第一线。 一出祁山,赵云也没当先锋,与邓芝领偏师出斜谷策应主力。街亭失守全线大败,而“云与邓芝勒兵徐徐而退,不致大损。”《演义》中的“不损一人一骑”是罗老先生给英雄带的花环。而战后孔明上表检讨,自贬三级,有功无过的赵云却也糊里糊涂地跟着被贬了级。直至去世,赵云也未获封侯。 刘备临死前搞出一幕让位的闹剧,用来试探诸葛亮。诸葛亮忍着愤怒,承担下了重任。赵云,诸葛亮死后,阿斗不给二人厚待,把二人忘在了脑后。后来,阿斗才想起来给赵云封个侯,二年以后,汉朝灭亡,结束了黑暗的统治。 
2006年12月24日 08点12分 1
level 13
刘备临死前搞出一幕让位的闹剧,用来试探诸葛亮。诸葛亮忍着愤怒,承担下了重任。......敢情作者当时在场
2007年03月13日 09点03分 2
level 1
(李广)一辈子打匈奴,都没有受到重用……呵,这句话本身似乎就有些语法上的矛盾……让李广打匈奴还不是重用么?难道让他做皇帝才算重用?呵呵……当然,李广打了败仗的确有后勤补给方面的原因——但那是和卫青相比而言。就好比,张三捡到300块,李四只捡得30块,我们就可以说李四倒霉吗?呵呵,还有多少人连一毛都没拣到呐……————————————————————
2007年03月13日 10点03分 3
level 1
至于自刎之时有否后悔,请楼主看下文: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意甚愠怒而就部,引兵与右将军食其合军出东道。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大将军与单于接战,单于遁走,弗能得而还。南绝幕,遇前将军、右将军。广已见大将军,还入军。大将军使长史持糒醪遗广,因问广、食其失道状,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广未对,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广曰:“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吾今自上簿。”至莫府,广谓其麾下曰;“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馀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馀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遂引刀自刭……——《史记·李将军列传》。
2007年03月13日 10点03分 4
level 1
读历史的人常有“汉家待功臣薄”的感慨,汉高帝刘邦,这个一贯善于耍弄阴谋诡计,背信弃义的无赖,对自己的父亲尚且不讲情面,更何况对功臣呢?杀死了韩信、彭越、黥布……——————————————————楼主倒是说说看有哪个开国皇帝是靠念“阿弥陀佛善哉善哉”得来的?
2007年03月14日 14点03分 5
level 0
《演义》中的“不损一人一骑”是罗老先生给英雄带的花环。—————————————————— 看看裴注,到底是谁给赵云带的花环。自个不懂史,就不要乱讲话!
2007年03月15日 00点03分 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