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6
我喜欢且擅长购买零食,精美的包装总让我情不自禁。但很满足地买回来之后,却往往感觉“吃不动”了。于是,看着一堆美味,我常常会怀念儿时的情景:我喜爱吃1角8分钱一小块的香草巧克力,3分钱一支的泡泡糖,大白兔奶糖……那时自己口袋里绝少零用钱,家里的零食由母亲按天分配。每每近乎虔诚地从母亲那里接过“定量”,那一刻,我相信是一种幸福的感觉。“定量”很快地被吃完了以后,我会后悔——为什么一下子就吃完了呢?为什么不慢点吃呢?我盼望长大。 可是,真的长大了,却发觉很多感觉已经不再! 很长时间,我以为一切在增多,幸福除外。现在有条件去吃一份哈根达斯的“心花怒放”,可是我真的再也找不回当年对一份单球冰激凌的意犹未尽的眷恋;现在住在这座城市柯.莫里西哀式建筑的大房子里,空调、电视、冰箱一应俱全,可是看到的风景不过是同样的楼房和灰色的天空,儿时那满院孩子的快乐的游戏和大人们亲热的串门却成了一种奢侈;现在有一份不错的工作,有不错的经济来源,可是我就像是一个“城市空心人”,疲乏而厌倦;现在三朋四友常常聚吃聚喝聚唱聚玩,热闹非凡,可是面具后面,裹布里面有只是脆弱而敏感的内心,朋友很多,知己却一个也没有……生命就这样处在顾此失彼的状态。 但是,我也看到: 有一位女友准备结婚,双方家庭条件都很一般,不能给他们什么物质帮助。女友常常会不厌其烦地在发奖金的时候快乐地去存上几百,在月底又无奈地取出一、二百,她和男友每个月都会在留出还贷的钱和基本生活费后,去买一件早就看好了的心仪的家什,看着空房子一点点装饰起来,她自豪,脸上洋溢的满是幸福。 异地还有一位女友,因爱情的缘故,患了忧郁症,甚至自杀过。她喜爱《红楼梦》的黛玉而决意去学古琴,费了很多周折才找到老师,每周上课一次,来回路程有4个小时。现在她弹得很好了。尽管她还是沉默,但已经走出病症,重新有了微笑。 后来,我渐渐明白幸福不过是心底里的一种感觉,它柔软地躲在每一个角落,只要积极地去体会去感受,它便会绽放出美丽的花朵;再后来,我还明白,幸福就是至少我们还要有一个梦想,并且一直执着地追寻。
2006年12月20日 13点12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