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到厌倦
散文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
开始1983 楼主
等待等待再等待,等到不耐烦。不耐烦,活的不耐烦,但是,又舍不得死……    忽然凉下来的天气,让人措手不及茫茫然,无所适从。    那种感觉,仿佛就是六岁那年跟随妈妈上街的小女孩,阳光晃的睁不开眼睛,那么热闹那么好,粉色发夹卡通气球棉花糖还有毛绒绒的小兔子我要带它回家……熙熙攘攘人声鼎沸,妈妈一转身,就不见了。这大街小巷依然是熙熙攘攘人声鼎沸,但是妈妈不见了。留下我一个人在马路上呆呆的站着,不能进亦不能退,不知道怎么样才是对。    好久没有写点像样的文字了。一直浮躁一直不安的生活下去。就像一个朋友说的那样,“既然开始了,那么就让它继续下去好了”。怎么生活不是生活?无论如何都可以活下去,只要你想。我根本就忘记了上一次点燃案头的迷迭香烛是在什么时候了。   开始听音乐。把亲爱偶像的所有CD翻出来,随身带着,一张一张的听。我像一个快要死去的人,拼命地握住眼前的一点活下去的希望,不肯放。怎么样都不肯放。怎么样都不能放。谁给你选择的权力,让你就这样的离去。谁把我无止境的付出,都化成纸上的一个名字……把泪水看成流星,不言不语都是好风景,永远离开了的脸孔永远年轻;把拥挤当作温馨,就靠这一点点小聪明,对一天一地的裂痕闭上眼睛。这些女子通透而婉转的声音在耳畔不断地飘荡着。好的,且让我们闭上眼睛。不说话。   继续看书。英伦才子阿兰.德波顿的《亲吻与诉说》。书中他对于女孩童年时光的一大段细节描述,简直让人惊艳。那种流畅温和却有精准无比的关于一个五岁女孩生活琐事的描述,不禁使我想起了法国的电影精灵《天使艾美丽》中的一段令人莞尔的画面。还记得电影开场时候小艾美丽将新鲜草莓分别放在五个小手指上,然后再一个一个吃掉的淘气模样吗?阿兰.德波顿也正是用这种孩子气的调调对小女孩的五岁往事进行了可爱的描述。实在是很有趣的。喜欢这个清瘦而智慧的英伦男子,是因为喜欢他那种别致幽默的写法,不经意之间的哲学思想宛如暗淡星空下的美丽烟花,充满了灵动活泼的色彩。读到他的书,大约是这个秋天以来我唯一值得高兴的事情了。   书和音乐是最容易让我想起从前的。记忆中那些清晨时分站在学校走廊上谈论音乐和诗词的孩子们,那些下着滂沱大雨守候在收音机前面的漆黑夜晚,那些意气风发神采飞扬的文字和理想……想想当初的这些那些似乎不是很遥远却已没有了温度。如今,当我很少听广播并且难得去一次音像店,当我不再介意所买的CD或者电影是否有某种非主流的思想,当我的文字变得与梦想无关它们彻底沦落为一个私人游戏,我知道那些日子终究远去。虽然我偶尔也会想起它们,想起从前的那一个自己……然而这不过是聊胜于无的一些怀念,淡淡的,清浅并且盲目。   当然,我清楚的知道,如果就这样活下去,也没有什么不好。我固然热爱一切却始终等不到你来爱我。这是必然的。就像很早的时候我就明白,等待到最后也许会落空也许会荡失自己也许会什么都没有。但是我也不难过也不沮丧。就算我极度痛恨这样忙与盲的生活,我也不会绝望。我活的不耐烦,可是又不想死。舍不得死。就这样而已。   每一个人都这样反复无常的活在世界上,拒绝现在的一切,怀念从前的所有。偶尔愤怒。说到底不过是一种发泄罢了。总有一天,现在变成了从前,迫不及待要去怀念的那一个人,仍然是你自己。我们周而复始的怀念,我们周而复始的忘却。一直到厌倦。厌倦消磨怠尽了生命的勇气。如果你问我为什么哥哥要离开,我想,那不过是因为他终于厌倦。   是的,一直到厌倦。最后的最后,不是别离,不是生死,是厌倦。
2005年05月07日 14点05分 1
level 1
就像很早的时候我就明白,等待到最后也许会落空也许会荡失自己也许会什么都没有。但是我也不难过也不沮丧。就算我极度痛恨这样忙与盲的生活,我也不会绝望。我活的不耐烦,可是又不想死。舍不得死。就这样而已。就此而已...
2005年05月07日 15点05分 2
level 0
……………………
2005年05月08日 08点05分 3
level 0
怀念哥哥
2005年07月03日 15点07分 4
level 0
回复:2楼
就这样而已?那么我们自己呢?以前也是这样想的,可是现在不能在这样下去,既然来了,就不愧对自己,我们要开心,而且要不停的开心,这样才能对得起自己,既然来了,就要享受自己,既然我们活着了,嘿嘿……就要我自己快乐!
2009年10月20日 12点10分 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