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松林湾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2
岁月飞霜,枯叶凋谢,时序已进入丙戌年孟冬。中国诗歌两千年,近现代诗百年,平民诗社团诞生两周年。这样的时刻,为平民诗社11月综合月评写点什么呢?我却想得许多,而气候渐寒冷。我更多的是想关注诗歌之命运。尤其是当下种种令人眼花缭乱的创作背景下,文学的出路也在试途打破僵化的模块,进行重新洗牌的时期,文学越来越成为人的精神避难所和灵魂的后花园,我们除了要关注"旧世纪就睡在我们隔壁"之外,更要关注我们自身的发展和进步。这让我们可以再次重温一下《命运》这首短诗: 达里奥:命运 命运 那树是幸福的,因为它几乎没有感觉 那坚硬的岩石是快乐的,因为它对一对一无所知 没有一种痛苦能够象生存那样伟大 也没有什么负担比有意识的人生更加沉重 活着,无知,缺少一条道路 为已经发生的担心也为未来恐惧..... 最真地的恐惧是明日之死 去经历所有的生命,穿越所有的黑暗 穿越那些我们并不知晓也几乎从不怀疑的..... 如同成串的凉葡萄,肉体临时雇用我们 而坟墓却用那葬礼上的花朵把我们等待 不知道现在我们在哪儿离去 也不知道我们来自何处 读着这首诗,从而让我们一起来思考起诗歌的命运,诗歌的明天。一、诗歌抵抗经验 《蛇》作者:寿州樊子 药罐里煎着月光和雨水,蛇有痨病 它青盐漱口,在题诗的荷扇上咯血 春天,桃花落了一地 蛇在夜晚总有着姣好的身段和 锦瑟年华 它小腹胀痛,摇身变团黑风化为一缕轻岚 脸上的香料湿在弹不出韵的古筝上 我怀疑其已有身孕 我鼻若玉柱,四字海口,大耳相衬 一顶青色文生巾,白玉镶嵌 身着黄缎色文氅,内衬青里衣 白袜青履 我燧石燃起大火 一只蝙蝠粘于我腰间的香草囊 俯身去寻丢失的玉佩 佝偻的山坡上 琼楼玉阶总坍塌于远处寒寺的鼎鸣里 皂墙的后面,我月下体埋卷帙 偷翻那些鬼狐的文字 菌子就爬满我的发暗的印堂了 火焰永远烧着一个国家的不第文士 这是一首精美绝仑的诗作,内涵深厚,古典,凝重,诗人把深层的痛疾与忧伤隐藏起来,选用了不被一般人所理解的蛇的形象,说出自己对生活独特的感知与认同。这首诗许多人只感觉其深邃,绚丽,斑斓,但却不能深入阅读,不能不说是一种别样的遗憾。“药罐里煎着月光和雨水”,点明时间,烘托出一种苦难的环境,果尔紧接一句:蛇有痨病----只此一句,不能不让人联想到诗人苦难的童年,少年时代。樊子九年上学,这不是正常的现象,诗进一步深入,用青盐漱口,荷扇上咯血,春天,桃花落了一地,以及“蛇在夜晚总有着姣好的身段和 /锦瑟年华”都在说明,贫寒的经历,并没有夺走或熄灭其美好的追求。 “我怀疑其已有身孕”这是指蛇她蕴含着理想、希望,是苦难历程中,信念坚定的表现,“怀疑”其实是对她的肯定。连着写系列的“我”,这正是古装戏里,聊斋府上,不断出现的青衫男子,他是一个什么形象呢? 我鼻若玉柱,四字海口,大耳相衬 一顶青色文生巾,白玉镶嵌 身着黄缎色文氅,内衬青里衣 白袜青履 我燧石燃起大火 一只蝙蝠粘于我腰间的香草囊 俯身去寻丢失的玉佩 佝偻的山坡上 琼楼玉阶总坍塌于远处寒寺的鼎鸣里 ———先描写外貌,穿着,再述其“腰间的香草囊”,“俯身去寻丢失的玉佩”等动作,再述其地点“山坡上”,所见:琼楼玉阶总坍塌于远处寒寺的鼎鸣里 ———读着这些,让我想到了屈大夫,这短短几句,内涵无不与屈夫子为追求美好理想,寻找精神家园,嫉恶如仇,歌颂玉佩,香草的品质,诉责蝙蝠,小人的忧愤之情,以及精神坍塌的痛苦所带来的伤害的场景。表达不可谓不淋漓尽致。这一节表面写“我”,实则也在写蛇,物与形暗合,意与境妙通。 “菌子就爬满我的发暗的印堂了 火焰永远烧着一个国家的不第文士 ——最后两句,接近主旨,但又暗渡陈仓,自然推出“一个国家的不第文士”,可以说,到了这儿,诗理已熟透,诗象已丰满。水到渠成,“我”是脱颖而出。前面所有的语,都为了这一句,作出烘托和铺张。蛇的形象,轰轰烈烈,又凄凄惨惨,命耶,运耶? 
2006年12月02日 05点12分 1
level 2
现代人们的生活情感,随着时代的高速运转,信息巨量的奔涌,只来越来越细腻,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尖锐,樊子的这首诗,集中体现了诗人的思想境界,表达出诗人丰富而含蓄的内心世界,如波涛,如柳絮,如傍晚的夕阳,将落的时光,对人生的回顾和总括,收到物我两忘,相映成辉的艺术效果。至于在艺术手法上,也只有樊子才这样精耕细作,精雕细刻,几近完美和玲珑,这正体现出美国著名诗评家论述保罗.胡佛的那样:诗歌抵搞经验。意思是说,经验在诗歌中被转换成了类似于事实的东西,突然变得似乎不可避免和必要的事情,在语言中发生了,既使在描写日常生活的诗歌中,诗歌都更接近于神秘,而不是经验。因此,樊子的这首“蛇”她更具有神性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人性,蛇性,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经验的诗歌。至于其它,大家透过其阅读,还会得到更多的认知和体会,以及其收获。 火焰永远烧着一个国家的不第文士 ____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诗人这里所说的"一个国家的不第文士"并不仅仅就指诗人本人,我们不妨再浪费你一点宝贵时间,说说当下诗歌命运:叶匡正在脖子上挂着诗人牌子 ,当街乞讨;苏非舒在夜幕下的广场,当众裸衣,继赵丽华和她的梨花体被恶搞之后,安琪,更是因为她的"中间代"朝前所未有恶攻,她兄长刘诚声嘶力竭为其辩,也精疲力竭.夜,是乎更加寒冷了,特别是我们这些只能在网络上写作的诗人们,作家们,有人称之为"一抹稍纵即逝的云彩,一滴晶莹而又浑浊的晨露.好象能上官刊发表,能在突围中提到一些某某和某某首肯,点点头就会心安之,理得之,这不得不再次想到网络诗人们的命运,不得不再次读到达里奥的"命运”。这首诗是外在形式的美仑美奂与内在品质的高贵清贫的完美结合,是创作过程中可遇而不可求的邂逅.是诗人自省和潜在的自我表达,需要丰富的阅历,渊厚的知识,卓越的技巧,在灵感闪现的瞬间,在目光触及蛇这一物象时,情感一发不可收拾,而创作极不短暂.诗人在用他的对物的感知,创造出一种对生命的节奏,只有经过深入的阅读,才能进入"超过了正常意义的文字"(布拉克墨尔语),“这种文字,不是消息性,陈述性语言,也不是大众的语言,而是一种语义偏离后生成的幻觉语言。这种幻觉,可以毫无意义,或没有明确的价值取向,但她给你一种感动”(陈超语),而樊子这首诗,在语言上给我们立体的幻觉,同时又给予我们文字背后的辛酸。这就是象证,这就是生命,生命并不难懂,但不妨让我们再次去谛听! 整首诗作,通过境的描写,表现出蛇的寒冷,孤寂,荒凉.通过蛇的描写,表达出“我”的寒冷,孤寂,荒凉。虚实相间,渲染有力,衔接慰贴,结尾敬策,意象饱满,音韵沉婉。 需要与樊子共勉的是: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美好的事物,总要经历更多的挫折与坎坷,但美好的事物,经过悲剧之手处理,总能引起强烈共鸣,历久不衰,何林曾说:诗歌是供有灵魂之人赏析的。这话很对。 
2006年12月02日 05点12分 2
level 8
松林湾兄长正把这列开往春天的地铁驶向春天!读到这样深切的诗歌评论,虽然兄长评述的只是榕树下朋友的作品,但这些优秀的作品经过松林湾的评点后,更加丰满起来,引导了我们透过文字读到诗歌深处的东西,从而能更好的赏析到诗歌的魅力。在这点上,松林湾兄长的兢兢业业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我们有幸也坐到了这列列车上,就让我们一起穿过一个个隧道开往春天吧。
2006年12月02日 07点12分 5
level 2
这篇文章,题目就叫开往春天的地铁,本来写完了就删除,想不到雾岚快半步了.只好存放在这儿.谢谢雾岚!
2006年12月02日 11点12分 6
level 1
删除干吗?留在这里供大家学习更好啊我正需要看这样的文章呢!呵呵
2006年12月03日 08点12分 7
level 2
谢谢兄,你这篇写得非常好,要写<<蛇>>可单独成章提出,在原有基础拓宽.我自幼在牛背上度过童年,10岁才上学(9周岁),家境贫苦,从小跟祖父读点古文,受传统文化熏陶较重,自幼就知白蛇的传奇故事,对蛇有种欲望和幻想,也是对爱情的一种宿命的理解.早在96年7月号<<诗歌报月刊>>我就发了一首<<蛇>>,后来李训喜也曾有文在原著名诗刊<<诗歌报月刊>>论及该诗.我的诗歌里出现不少蛇的形象,比如不解11月好诗力荐的<<爱情>>.蛇的形象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是一种文化的沉淀后的觉醒,这种文化意识的觉醒无疑是痛苦的.一首诗不要去过多地说明白一些东西,比如蛇,每个诗人可以有不同的写法,而我寄予的情感的目的是什么?你剖析很好,生存的因素,内心的渴求,对传统文化的眷恋与怀疑,以及对爱的无奈和多情......等等,请兄在原有基础上再重写写,因为平民只有你才能写出我的骨子里.写好发信给我.有关叶匡政等的话题外的就不用了.附樊子96年7月发于原著名诗刊<<诗歌报月刊>>的<<蛇>>: 蛇 蛇昂起火焰的头 才看清自己修长的身子是水做的 蛇不是传说的白蛇 青蛇 蛇其实看上去像岩上的古藤 或月下丹桂婆娑的枝影 在一个暗夜里 没有谁认为这样的河流 是真实的 蛇吐着闪电的蛇信子 引领着水的身子狂舞之后 瞬间又盘紧成为一潭止水 夜半 只有我一个人放下恩怨 看清了火水的融合 爱恨的统一
2006年12月05日 04点12分 8
level 1
先顶,静下心来再认真学习.问好松林兄!
2006年12月05日 04点12分 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