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3
淮南市2012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
1.A(“人类创造文化”并非“文化创造人类”)
2.C(A强加因果,“龙能腾空潜水,能升天入地”直接作为事实呈现显得牵强;B“大体相当于”并非“相当于”;D.并非都是陈富成的观点,标点使用有误)
3.B(陈富成的观点并未证明龙的起源发展与中华文明同步前进)
4.A(解析:竟,此处意思为最终)
5.C(解析:A 前为主谓之间,后为代词“他”。B前为动词“做”。后为介词“替”。C均为代词“他的”。D前为介词“因为”,后为动词“认为”)
6.C(解析:A原文“悉达等竟以减死论”,只是免死罪,并非全免罪恶责。B“初不与战,军中以通为怯”只是诱敌之法,并非真怯。D授陕东太行台右仆射一职,只是后因,并非前因。)
7.(1)(屈突通)秉公执法为人正直,即使是自己的亲属触犯法律,他也不会包庇纵容任何人。(“奉公”“虽”“亲戚”“纵舍”各1分,整体1分)
(2)当时薛举的珍宝像小山一样堆积,诸将都争相抢夺,只有屈突通一点也不掠取。(“山积”“争取”“独”“无所”各1分,整体1分)
8.柳永《雨霖铃》中表现的是离别的愁苦(2分),而本词中表现的是因国破家亡而产生的故国之思(2分)
9.“故园目断伤心切”是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直接表达了登高遥望北方故国,而故国却不可见的悲伤痛苦之情;(2分)“无边烟水,无穷山色”是间接抒情(借景抒情),迷离的烟水,朦胧的山色,表达了诗人满腹的惆怅和悠远的悲伤。(2分)
10.(1)其不善者而改之(2)齐彭殇为妄作(3)寄蜉蝣于天地(4)艰难苦恨繁霜鬓(5)悟已往之不见(6) 水随天去秋无际(7) 别有幽愁暗恨生(8) 栗深林兮惊层巅
11.“尊贵”一方面是说在香港很少见到通常印象中的穷人,这儿格外引人注目(2分);一方面是说关注这些穷人是每个人的责任,体现了人尊贵的精神与品质。(2分)
12.招贴画感人之处:(1)一个残疾人却心系病中孩子,为他们募捐;(2)这个人以残疾之身走过千山万水,从新疆到香港;(3)汉子虽身残,助人的信念却很坚定;(4)画面上的文字:跟穷人一起上路;(5)画面“一幅连一幅”,源源不断,象征着救助穷人的不竭的动力和不懈的追求。(每点2分,答对四点即可得满分)
13.采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2分)形象地描述了年轻人演奏的乡村音乐的艺术魅力(1分)。其演奏体现乡村歌曲鲜活、自然、朴素的特点,深深感动着作者。(2分)
14.不好。(2分)“帮”有着明显的强势色彩,不如“跟”显得平等、尊重和真挚。另外,“踏上坦途”显示不出过程中面对贫穷与苦难的沧桑与坚毅。而“上路”可指踏上征程,既有对苦难的清醒认知,又有着果敢与勇气,含有充满信心、接受挑战的意味。(6分)
或:好。(2分)也能体现出关爱之情,同时也符合对穷人进行帮助的实际情况。(6分)(只要能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15.B(B告戒-告诫 委宛-委婉。A泄露-泄漏。C合拢-合龙。D甘败下风-甘拜下风。)
16.B(罪不容诛:诛,把罪人杀死。罪恶极大,杀了也抵不了所犯的罪恶。A(狭路相逢,多用来指仇人相见,彼此都不肯轻易放过。不可用于老友见面。C空前绝后,从前没有过,今后也不会再有。夸张性地形容独一无二。这些资料既然被尘封了几十年,怎么会从前没有过?D(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不形容个性鲜明。而且,“配角”是人,活人,怎么能说“活人像活的一样”呢?)
17.D ( A成分残缺:“表达了”后面缺少宾语中心语。 B去掉“能否”。 “没报太大希望”的只能是“请调报告被批准”。C不合逻辑:“领空”只能“飞行”不能“着陆”。)
18.④⑥①⑤②⑦③(顺序完全一致4分,否则0分)
19.淮南将首次举行祭拜豆腐始祖盛典(注意新闻的“倒金字塔形”结构的特点,从新闻的导语中提取关键信息点。)
20.示例:
我想成为一张纸,呈现出光彩照人的人生。这就是渴望,无序的理想。
我想成为一台砚,研磨出多姿多彩的生活。这才是盼望,无弱的理想。
(不按照“笔、墨、纸、砚”的顺序或者写其它事物,只要紧扣理想来写,也可得分。)
2012年01月17日 04点0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