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寿司”乃源于古代中国
汕头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
499477303 楼主

说到海鲜寿司,追本溯源是在中国。早在1800多年前的后汉,寿司就已经被当时的中国人食用,特别是我国沿海一带的商旅,先把米饭用醋腌好做成饭团,再搭配上海鲜或肉类,压成一团团的小块带在路上,作为沿途的食粮,便于携带又方便保存。后来,到了公元700年的唐朝,寿司才传到了日本,而这两个字首次出现在日本的文学里,更是到了18世纪。
-寿司早在公元前3至4世纪,中国就有寿司的记载,《尔雅.释器》,其中记载“肉谓之羹,鱼谓之鮨。”鮨,就是寿司。寿司的另一写法“鲊”出现在五百多年后,公元2世纪中国汉朝刘熙的《释名.卷二.释饮食第十三》中。   后来寿司随汉字一同流传到日本,鮨、鲊两字已混为一谈,成为日本人中的寿司,在外邦发扬光大,中国却在明朝时从菜谱中消失。   一千八百多年前(即后汉年代),寿司已在中国流传,至公元700年寿司开始传入日本。当时是一些商旅,用醋腌制饭团,再加上海产或肉类,压成一小块,作为沿途的食粮,后来广泛地流传日本,当时的配料更用上各种剌身,并名为“江户散鮨”亦称“握鮨”,即是现今最受欢迎的寿司。   寿司“SUSHI”、“酸”即是酸腌制的食物。公元700年,即奈良年代,当时的日本人,用一些醋腌制过的饭团,加上一些海产或肉类,压成一小块,整齐地排列在一个小木箱之内,作为沿途的食粮。直到公元1700年,即江户年间,寿司才于日本广泛流传,经久不衰,成为一种普通美味的食品。并受到人们的欢迎。
为什么寿司从中国消失?
在宋代时因为制作简单,甚至还流行于行军打仗之中。为什么一个流传了上千年之久的饮食在明代就消失了呢?
在日本,寿司料理又名汉字「鮨及鮓」。这两个在中文裏不常用到的字,都是指用盐渍可以久藏的鱼类。据考证,现今的寿司便是由盐腌制的鱼类发展而来,大约在西元三世纪由中国沿海地方传至日本,原先只是以盐腌制的咸鱼,后来改为以米饭腌鱼,制成后将鱼与米饭一起食用,这即是现今寿司料理的前身。虽然寿司最早来自中国,但在千馀年发展之后,却成为日本文化的代表之一!!!其实,寿司的名字是因为寿司吃起来有点酸酸的,因此当时日本人一边吃一边喊著好酸!好酸!就这样喊著喊著就喊出了寿司的读音罗。 寿司的汉字原为「鳍」,意思是只以盐腌制成的鱼肉,因为所有利用鱼所做的料理当中,就属寿司最好吃了,因此在鱼字旁再加上旨字,就出来这各汉字了,早在后汉时期,寿司已在中国广为流传了,直到西元700年时寿司才开始慢慢传入日本,当时的日本商人是为了长途的商旅,即用腌制的饭团加上海鲜或肉类,压成一小块长型的形状,作为沿途食用的粮食,这即是现今寿司料理的前身,虽然寿司最早源自於中国,但在千馀年发展之后,已成为日本饮食文化的一大代表之一。

2012年01月06日 11点01分 1
level 7
小日本小棒子也是源自中国
2012年01月06日 12点01分 2
level 11
日本话略像客家话或潮州话,只是用音码记读了
2012年01月07日 13点01分 3
level 11
感觉而已
2012年01月07日 13点01分 4
level 8
日本是,棒子不是
2012年01月07日 15点01分 5
你查查棒子先祖好像是叫“姬旦”什么的。你再查查商朝有个管被纣王整走了也是这个名。再说棒子用的字都是中国字后来该成他们现在用的字
2017年08月11日 05点08分
level 1
499477303 楼主
别乱拉垅了
2012年01月08日 04点01分 6
level 10
日本不是秦始皇当时派去东海寻丹的童男童女的后代吗。
2012年01月08日 13点01分 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