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5
《史记·樊郦滕灌列传》:“曲周侯郦商者,高阳人。陈胜起时,商聚少年东西略人,得数千。沛公略地至陈留,六月馀,商以将卒四千人属沛公於岐。从攻长社,先登,赐爵封信成君。从沛公攻缑氏,绝河津,破秦军洛阳东。从攻下宛、穰,定十七县。别将攻旬关,定汉中。”
2011年11月27日 08点11分
1
level 15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王、范增疑沛公之有天下,业已讲解,又恶负约,恐诸侯叛之,乃阴谋曰:“巴、蜀道险,秦之迁人皆居蜀。”乃曰:“巴、蜀亦关中地也。”故立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而三分关中,王秦降将以距塞汉王。
2011年11月27日 08点11分
2
level 15
《史记·高祖本纪》:“正月,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王梁、楚地九郡,都彭城。负约,更立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三分关中,立秦三将:章邯为雍王,都废丘;司马欣为塞王,都栎阳;董翳为翟王,都高奴。”
2011年11月27日 08点11分
3
level 15
《史记·留侯世家》:“汉元年正月,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王赐良金百溢,珠二斗,良具以献项伯。汉王亦因令良厚遗项伯,使请汉中地。项王乃许之,遂得汉中地。”
《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留侯张良,“以厩将从起下邳,以韩申徒下韩国,言上张旗志,秦王恐,降,解上与项羽之 ,为汉王请汉中地,常计谋平天下,侯,万户。”
2011年11月27日 08点11分
4
level 15
《汉书·萧何曹参传》记载,初,诸侯相与约,先入关破秦者王其地。沛公既先定秦,项羽后至,欲攻沛公,沛公谢之得解。羽遂屠烧咸阳,与范增谋曰:“巴、蜀道险,秦之迁民皆居蜀。”乃曰:“蜀汉亦关中地也。”故立沛公为汉王,而三分关中地,王秦降将以距汉王。汉王怒,欲谋攻项羽。周勃、灌婴、樊哙皆劝之,何谏之曰:“虽王汉中之恶,不犹愈于死乎?”汉王曰:“何为乃死也?”何曰:“今众弗如,百战百败,不死何为?《周书》曰‘天予不取,反受其咎’。语曰‘天汉’,其称甚美。夫能诎于一人之下,而信于万乘之上者,汤、武是也。臣愿大王王汉中,养其民以致贤人,收用巴、蜀,还定三秦,天下可图也。”汉王曰:“善。”乃遂就国,以何为丞相。何以丞相留收巴、蜀,填抚谕告,使给军食。
2011年11月27日 08点11分
5
level 15
《汉中志》记载,汉中郡,本庸国地。周匡王二年,巴、秦、楚灭庸,其地分属秦、巴。六国时,楚强盛,略有其地。后为蜀。恒成争地。周赧王三年秦惠文王置郡。因水名也。汉有二源:东源出武都氐道漾山,因名漾。《禹贡》“流漾为汉”是也。西源出陇西西县嶓冢山,会白水,经葭萌,入汉。始源曰沔,故曰“汉沔。”在《诗》曰:“滔滔江汉,南国之纪。”其应上昭於天。又曰:“惟天有汉。”其分野,与巴、蜀同占。其地东接南郡。南接於巴。西接武都。北接秦川。厥壤沃美。赋贡所出,略侔三蜀。汉高帝既克秦,获子婴,当王关中。项羽封高帝为汉王。王巴、蜀、汉中四十一县。帝不悦。丞相萧何谋曰:“虽王汉之恶,不犹愈於死乎?且语曰”天汉“,其称甚美。夫能屈於一人之下,则伸於万乘之上者,汤、武是也。愿大王王汉中,抚其民以致贤人。收用巴蜀,还定三秦,天下可图也。”帝从之。都南郑。及高帝东伐,萧何居守汉中,足食足兵。既定三秦,萧何镇关中。资其众,卒平天下。高帝九年,以田叔为汉中守。治西城。属县十二。叔既馈以军饷,又致名材,立宫室。帝嘉之。然以帝业所兴,不封藩王。
2011年11月27日 08点11分
6
level 15
宋人郭允蹈在其《蜀鉴》中这样评说巴蜀的战略地位:“汉高帝留汉中未几,反其锋以向关中,足迹虽未尝至蜀,然所漕者巴蜀之军粮,陷阵者巴渝之劲勇,由故道战陈仓定雍地而王业成矣,孰谓由蜀出师不可以取中原哉!”
2011年11月27日 08点11分
7
level 15
辛德勇在《论刘邦进出汉中的地理意义及其行军路线》中强调,刘邦进出汉中,是楚汉战争初期影响双方军事地理形势对比发生重大转变的关键性军事行动,其实质性意义不仅仅在于刘邦由退避项羽转向主动进攻,更重要的是他始终清醒地力图控制关中这一战略要地,以此作为与项羽争夺天下的基地。一进一出汉中,使他实现了这一如期目标,从而取得了对于项羽的地理优势。刘邦出汉中,目标在于夺取三秦,这一点显而易见;其进入汉中,虽然从表面上看是离开了关中,但实际上正是为夺占关中做出的重要准备。事实上,对于关中的争夺,远在秦朝尚未灭亡、项羽与刘邦之间的矛盾还没有表面化时就已经开始;刘邦兵出汉中,据有三秦,不过是为此划上一个句号而已。
2011年11月27日 08点11分
8
level 15
由上可知:
⒈刘邦率兵西进入关中前,派郦商已经平定了汉中。
⒉项羽负约,与范增阴谋,立刘邦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并三分关中,王秦降将以距塞汉王。
⒊在分封确定地盘过程中,刘邦利用张良、项伯的关系,打通项羽关节,确定汉中与巴、蜀一体。
⒋刘邦不能做关中王,心中愤恨。周勃、灌婴、樊哙皆劝之,萧何提出关中对策:“臣愿大王王汉中,养其民以致贤人,收用巴、蜀,还定三秦,天下可图也。”刘邦赞同。
⒌辛德勇说得好,刘邦进入汉中,虽然从表面上看是离开了关中,但实际上正是为夺占关中做出的重要准备。
⒍刘邦得到汉中地之后,可以说是如虎添翼,没有汉中,困住刘邦的是秦岭和大巴山两道屏障,而得到汉中,刘邦只需要克服秦岭一道障碍。
2011年11月27日 08点11分
9
level 15
刘邦是怎么得到汉中土地的
《史记·樊郦滕灌列传》:“曲周侯郦商者,高阳人。陈胜起时,商聚少年东西略人,得数千。沛公略地至陈留,六月馀,商以将卒四千人属沛公於岐。从攻长社,先登,赐爵封信成君。从沛公攻缑氏,绝河津,破秦军洛阳东。从攻下宛、穰,定十七县。别将攻旬关,定汉中。”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王、范增疑沛公之有天下,业已讲解,又恶负约,恐诸侯叛之,乃阴谋曰:“巴、蜀道险,秦之迁人皆居蜀。”乃曰:“巴、蜀亦关中地也。”故立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而三分关中,王秦降将以距塞汉王。
《史记·高祖本纪》:“正月,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王梁、楚地九郡,都彭城。负约,更立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三分关中,立秦三将:章邯为雍王,都废丘;司马欣为塞王,都栎阳;董翳为翟王,都高奴。”
《史记·留侯世家》:“汉元年正月,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王赐良金百溢,珠二斗,良具以献项伯。汉王亦因令良厚遗项伯,使请汉中地。项王乃许之,遂得汉中地。”
《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留侯张良,“以厩将从起下邳,以韩申徒下韩国,言上张旗志,秦王恐,降,解上与项羽之 ,为汉王请汉中地,常计谋平天下,侯,万户。”
《汉书·萧何曹参传》记载,初,诸侯相与约,先入关破秦者王其地。沛公既先定秦,项羽后至,欲攻沛公,沛公谢之得解。羽遂屠烧咸阳,与范增谋曰:“巴、蜀道险,秦之迁民皆居蜀。”乃曰:“蜀汉亦关中地也。”故立沛公为汉王,而三分关中地,王秦降将以距汉王。汉王怒,欲谋攻项羽。周勃、灌婴、樊哙皆劝之,何谏之曰:“虽王汉中之恶,不犹愈于死乎?”汉王曰:“何为乃死也?”何曰:“今众弗如,百战百败,不死何为?《周书》曰‘天予不取,反受其咎’。语曰‘天汉’,其称甚美。夫能诎于一人之下,而信于万乘之上者,汤、武是也。臣愿大王王汉中,养其民以致贤人,收用巴、蜀,还定三秦,天下可图也。”汉王曰:“善。”乃遂就国,以何为丞相。何以丞相留收巴、蜀,填抚谕告,使给军食。
《汉中志》记载,汉中郡,本庸国地。周匡王二年,巴、秦、楚灭庸,其地分属秦、巴。六国时,楚强盛,略有其地。后为蜀。恒成争地。周赧王三年秦惠文王置郡。因水名也。汉有二源:东源出武都氐道漾山,因名漾。《禹贡》“流漾为汉”是也。西源出陇西西县嶓冢山,会白水,经葭萌,入汉。始源曰沔,故曰“汉沔。”在《诗》曰:“滔滔江汉,南国之纪。”其应上昭於天。又曰:“惟天有汉。”其分野,与巴、蜀同占。其地东接南郡。南接於巴。西接武都。北接秦川。厥壤沃美。赋贡所出,略侔三蜀。汉高帝既克秦,获子婴,当王关中。项羽封高帝为汉王。王巴、蜀、汉中四十一县。帝不悦。丞相萧何谋曰:“虽王汉之恶,不犹愈於死乎?且语曰”天汉“,其称甚美。夫能屈於一人之下,则伸於万乘之上者,汤、武是也。愿大王王汉中,抚其民以致贤人。收用巴蜀,还定三秦,天下可图也。”帝从之。都南郑。及高帝东伐,萧何居守汉中,足食足兵。既定三秦,萧何镇关中。资其众,卒平天下。高帝九年,以田叔为汉中守。治西城。属县十二。叔既馈以军饷,又致名材,立宫室。帝嘉之。然以帝业所兴,不封藩王。
宋人郭允蹈在其《蜀鉴》中这样评说巴蜀的战略地位:“汉高帝留汉中未几,反其锋以向关中,足迹虽未尝至蜀,然所漕者巴蜀之军粮,陷阵者巴渝之劲勇,由故道战陈仓定雍地而王业成矣,孰谓由蜀出师不可以取中原哉!”
辛德勇在《论刘邦进出汉中的地理意义及其行军路线》中强调,刘邦进出汉中,是楚汉战争初期影响双方军事地理形势对比发生重大转变的关键性军事行动,其实质性意义不仅仅在于刘邦由退避项羽转向主动进攻,更重要的是他始终清醒地力图控制关中这一战略要地,以此作为与项羽争夺天下的基地。一进一出汉中,使他实现了这一如期目标,从而取得了对于项羽的地理优势。刘邦出汉中,目标在于夺取三秦,这一点显而易见;其进入汉中,虽然从表面上看是离开了关中,但实际上正是为夺占关中做出的重要准备。事实上,对于关中的争夺,远在秦朝尚未灭亡、项羽与刘邦之间的矛盾还没有表面化时就已经开始;刘邦兵出汉中,据有三秦,不过是为此划上一个句号而已。
由上可知:
⒈刘邦率兵西进入关中前,派郦商已经平定了汉中。
⒉项羽负约,与范增阴谋,立刘邦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并三分关中,王秦降将以距塞汉王。
⒊在分封确定地盘过程中,刘邦利用张良、项伯的关系,打通项羽关节,确定汉中与巴、蜀一体。
⒋刘邦不能做关中王,心中愤恨。周勃、灌婴、樊哙皆劝之,萧何提出关中对策:“臣愿大王王汉中,养其民以致贤人,收用巴、蜀,还定三秦,天下可图也。”刘邦赞同。
⒌辛德勇说得好,刘邦进入汉中,虽然从表面上看是离开了关中,但实际上正是为夺占关中做出的重要准备。
⒍刘邦得到汉中地之后,可以说是如虎添翼,没有汉中,困住刘邦的是秦岭和大巴山两道屏障,而得到汉中,刘邦只需要克服秦岭一道障碍。
2011年11月27日 08点11分
10
level 7
“语曰天汉,其称甚美”。汉中府北瞰关中,南蔽巴蜀,东达襄邓,西控秦陇,失汉中则三巴不振,得汉中则可进窥关中,形势最为重要。从书剑提供的史料上看,刘邦得到汉中,以下几位功劳甚大:
首先是郦食其和郦商兄弟,郦食其的加入不但使刘邦夺下陈留,同时也带来了他的弟弟郦商,刘邦原本至陈留,“兵不满万”,得郦商四千人以及陈留兵加入,兵力大张。刘邦派遣郦商别攻旬关,夺取巴蜀汉中,为刘邦占据汉中抢得了先机;
其次应该感谢张良和项伯,因为他们的幕后操作,让刘邦得以名正言顺地占据汉中;
再次应该感谢萧何。由于萧何抢先进入秦国丞相御史资料库,收集图书文籍,掌握了天下地理要冲,在一般人如项羽范增刘邦周勃等以为巴蜀是罪人流放之地,汉中也好不到哪里去的时候,萧何睿智地提出了“养其民以致贤人,收用巴、蜀,还定三秦”的策略,让刘邦忍一时之忿前往汉中,不但避免反秦联盟内部提前分裂,为汉王将来占据政治制高点埋下了伏笔,从此也让“天汉”这一美名成为我们民族永远的名字。
星汉灿烂,若出其中,日月之行,若出其里,大风长歌,威加海内。壮哉天汉!
2011年12月12日 02点12分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