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5
星霜解语🌸
楼主
喜爱纳兰词己经有好几年的时间了,一直只是喜爱,还未到痴迷的地步。
以前读纳兰词,觉得纳兰的妻子卢氏是所有古诗词中,最幸福的女人。虽然婚后三年即病逝,她的形象,却永远鲜活于纳兰词中,那个“小胆怯空房”、“催道太眠迟”的卢氏,那个“怕被郎窥,移却青鸾镜”的卢氏,那个生前未工诗,死后托梦,却吟出“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 ‘薄嗔佯笑道,若不是恁凄凉,肯来么?’的卢氏,不是不待‘长向画图清夜唤真真’, 便己经跃然于纸上么?
第一次看到纳兰词,是十二三岁看琼瑶小说的时候。小时候背过不少唐诗宋词,却没有接触过纳兰词。那时纳兰词不象现在这么有名吧? 那本小说的名字我记不得了,好象说的是男主角的恋人早己不在人世了,可是他又遇到了一个和死去的恋人长得很象的女子。书中引用了几首纳兰词,很是凄迷悱恻。第一次看到“纳兰容若”这个名字,觉得很好听,但未免太女性化了一点。那时只觉得他的词写得真好,有点我喜欢的南唐后主李煜的味道。
后来又看到纳兰词是在五年前,偶然间买到一本《凄美纳兰词》,很薄的一本小书,唯一值得称道的是扉页上有张清晰的纳兰小像。
说起这张小像,刚刚看到时还有些失望,觉得并不是我想象中的翩翩浊世佳公子的模样。不过,据说面对同一片风景,英国人画出来是英国样儿,法国人画出来是法国样儿,没有丝毫相同之处。而清朝画师的画风大抵如此,只是眉眼之间的神韵略有不同而己。从这张小像上依稀可以感觉到纳兰的“温润如玉,情深不寿”。他隐含在笑眼弯弯中的沧桑、平和与他词中流露出的凄怆,穿透三百年的时光,直逼我心。
因为这本小书看得不过瘾,看了吧主豌豆黄儿的推荐,又买了中华书局的《饮水词笺校》。
当时就很喜欢。因为纳兰词中多次出现“栖蝶”这个词:‘试扑流萤,惊起双栖蝶’,‘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觉得很美,而我那时正怀孕,甚至想给未来的女儿起名为“韩栖蝶”,后来觉得这个名子有点香艳才作罢,反正也没有生女儿,却生了个儿子。
怀孕的时候情绪本来就极不稳定,不敢再读这么凄苦的词,后来渐渐疏远了纳兰词。
直到最近,我的儿子己经四岁多了,重又开始读纳兰词,了解纳兰生平,却有了比以前更深的感触,一发而不可收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