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2
楼主楼上,你们热爱墨子。但你们这样说,辱没的是墨子。兴与衰是帝王的取舍,墨子如在,他会研究儒家,儒家被利用,利用也是存在的价值。墨家非攻,讲求备御之术,被舍不能怪任何人,备御之术有漏。诸子百家都是国学,百家同源。墨子是伟大的逻辑学家,数学家,光学,建筑学,军事工程计划。。。。儒家是为已得位,为王为上者,传授的治国之道。道家是医学,化学,冶炼。。。的先祖。佛家我自己认为,是潜意识心理学,心想事成的法则。黄老~帝王学,内黄老,外儒学。儒家,你说误国,孔子说:不尊德义,不明民伦,不可为君。民为主,君为客。反着看呢,都是自己误自己。仁义,是皇帝必为之道,民生是天道,天子行天道为德为得。天合人为义。守无德义之君之礼,非奸即愚。我赞赏墨子的,以能为贤,想干多大事,有多大本领。不然那叫咆哮。中国已怨声载道,失去自信的民族,既然你热爱墨子,就别参合了。我们都骂日本人,没见日本人骂过我们什么,都礼貌。
2006年09月09日 05点09分
3
是啊日本人是礼貌,***智障吗,,礼貌是礼貌,,笑里藏刀而已,,跟儒家差不多,只不是日本人没有把其他的儒家弊端学过去而已,,日本这个国家现在觉得不错说到底还是经过了美国的改造。
2019年04月12日 02点04分
level 0
儒家思想主张君爱臣,臣尊君;父爱子,子尊父。儒家思想是解决社会问题的唯一解药,这是西方社会科学家公认的。只是如今人们都自私自利,麻木冷漠…………
2006年09月10日 16点09分
4
level 0
道家是医学,化学,冶炼。。。的先祖?楼上的楼上的朋友所指的是道教吧?道教是神仙家.道家.墨爱.医家.儒家.阴阳家等各学说融合而成的,道家中也许有医学理论,但没有化学和冶炼理论的。其实要研究某一家学说,根本离不开诸子中其他学说,墨家也曾被统治者利用,墨家主流入秦,秦灭六国本与墨学非攻不符,但秦惠王时很重用墨家,因为墨家是个善守御的军事组织,《墨子》书中兵法大部分都为秦墨所著,当中的严刑酷法其实是来自商鞅变法后的法令,与墨子思想有很大差别,虽然我很喜欢墨家,但不能否认这一点,入秦的墨家确实是被秦统治者所离用,不过当时墨家已经分裂为多个支流。说起儒家,要承认儒家中很多平等思想是吸引墨家,《尚书》中的禅让思想,顾颉刚先生考究是出自墨家,《礼记》中的《礼运》也与孔子思想不符,是来自墨家的,当中的大同世界思想更明显是出自墨子,这是学术界都一致承认的,至西汉儒墨已经融合,在汉朝独尊儒术,学者想建议墨家中的思想,因当时严禁言墨,学者只能拒孔子之名说出墨子的话,这也是学术界所赞同的,《春秋繁露》中对墨子的天志明鬼思想的吸收也是很明显的。我以前不明白有学者说《盐铁论》所记载当时有墨者与统治阶层辩论,为百姓伸张正义,但我看完全书当中站在百姓那方的是民间的儒生,为何学者会说有墨家,后来才明白其实当时的民间儒生是儒墨双修的,他们学习儒家同时也吸收墨家的思想,汉武独尊儒术后官方儒术已经失去微言大义,而民间的儒生依然坚持着这些微言大义,而这些微言大义,很多正是源于墨学的。其实对先秦诸子研究,应该尽量客观,也不应该因喜欢这家而去批判那家,我喜欢墨家,但我也不否定儒家,儒家在我角度看有敝端,但也有精华。
2006年09月11日 15点09分
5
没看过墨子吧
2013年05月02日 04点05分
level 0
“儒家思想是解决社会问题的唯一解药,这是西方社会科学家公认的。”如何“统计”得来之结论?
2006年09月14日 07点09分
6
level 5
LZ的话太主观了~存在必有其合理的一面~不要老看别人的缺点~而是看看别人好的一方面~然后向其学习为我所用而后提高自己
2006年09月15日 01点09分
8
level 1
支持楼主看见那些儒家圣人就来气,远古无法考证,所以多圣人,吹出来的多;近代也就那鸟程朱二人,朱熹叫人戒性,自己去和人争妓女,一脸假道学,自己做不到还要别人做得到。首席圣人孔丘,发明“莫须有”,五大似是而非罪名控杀少正卯,给后世的秦桧树立了榜样,间接害死岳飞墨子是春秋战国第一人
2006年09月28日 15点09分
10
level 1
在中国古代思想家中,我个人认为墨子的思想是最为光辉宝贵的。墨家主张的事“兼爱”:无论是父对子还是子对父,无论是君对臣还是臣对君,都是将对方作为一个人来尊重,这才是发自心底的真正的爱。孔子讲究“爱有差”,墨子强调“爱无差”。儒墨两家从本质上来讲都是利他主义。但儒家利他主义的最终目的无非是维护社会秩序进而加强自身统治:儒家思想最大的受益者是统治阶级。因此,儒家的利他主义实质上是一种利己主义。这种利己主义为官方所采纳,久而久之,便被百姓认为是理所应当的,成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儒家思想可以说有其民本主义的进步性,但民本终究代替不了民主,其局限性是严重的。长期以来,中国人的官本位思想不就源于此么?墨家是对儒家的否定,是爱无差等的“四海之内皆兄弟”式的利他主义。究其根本,还是由小生产者的阶级属性决定的。那么,在有阶级和国家存在的条件下,这种思想会成为“国学”么?呵呵……
2006年10月04日 10点10分
11
level 1
尚贤,兼爱,博物,戴行现在社会急需墨子精神!兼爱 墨子学说的核心。爱无差等,视人如己,互惠互利,爱利合一。人类的生存发展,社会的平等和谐,教育的进步提升,人格的健全完美,都源于爱。 “有力相助,有道相教,有财相分”,“强不执弱,大不攻小,贵不傲贱,富不骄贪”。 尚贤 墨子十大政治主张中的一个重要主张,墨子辉煌思想中的一个主要亮点。尊崇、仰慕谓之“尚”,有德有才谓之“贤”。非贤不可从教,不贤无以成学。见贤思齐,与日俱升;尊贤任贤,事业有成。计教育教学之成败得失,根本在于是否以贤育贤。。 博物 语出《墨子·修身》。⑴“事无始终,无务多业;举物而暗,无务博闻”。大意是:做事不能有始有终,就不能成就大的事业;对事物事理不能分辨明察,就不会有广博的学识。⑵“守道不笃、遍物不博、辨是非不察者,不足与游”。大意是:守道不专一、见识不广博、是非不分的人,不值得与他交往。 通晓事物、事理。古往今来的教育科目无外于此。“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举物而明,守道以笃,德才学识,不可缺失。 戴行 语出《墨子·修身》:“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行者也”。古文“戴”、“载”(zài)互通,“戴行”即“载行”。 “以身戴行”即“以身载道”。句意为“名声不会轻而易举地形成,荣誉不能靠投机取巧得到,有道德、有修养的人都是用自己的行动去践行。 践行道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积德积学,贵在行动;不尚空谈,唯实是求。勤于实践,勇于创造,才能青春永驻,生命长新。
2006年10月05日 23点10分
13
level 1
墨学可影响统治者的为政之道,却难以成为显学。不过他的思想虽不被重用,却根植在很多人的心里了。兼爱非攻,博物尚贤,修身戴行……
2006年10月09日 10点10分
14
level 1
其实自汉朝以后为了统治者的利益,所谓的儒家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儒家了.孔子的思想实际是维护西周初期奴隶主的利益,那时列国正在进行封建化改革,他那一套恢复"周朝初期的礼法"的学说自然不受中用.他的弟子有为自己的主人进行封建化改革时,他怒斥并另其他人"群起而攻之"等封建时代来临的时候,因为有用的上的东西,所以儒术就起来了。
2006年11月02日 04点11分
16
level 0
也别骂孔孟之道 存在就有道理.墨子老大都没骂过,我们学习应该学习他老人家的兼爱.不过要是说让墨学当国学你自己想想可能吗?首先 有力相助,有道相教,有财相分 强不执弱,大不攻小,贵不傲贱,富不骄贪 这些有几个人能够做到?中国有句俗话叫上梁不正下梁歪,高层领导怎么样 中层学高层 底层学中层 所以说墨学推广不开 我们喜欢墨学就从我们做起吧.
2006年11月15日 11点11分
19
level 1
话说 孔丘当年为了创业,写了一份超级强的企划书,中国封建统治集团的高层们看了一致说好,于是乎,国人有了奴性. 愚见,请指教
2006年11月16日 13点11分
20
level 0
楼主不懂墨学、不懂儒学、不懂国学,三不懂,还好意思乱语胡言
2006年11月19日 12点11分
21
level 0
其实国学是指我国本土的学术,百家中没有一家能独占国学,但自汉后统治者一直以儒学为主导,融入各家学术,汉代经学其实以五行术数为主流,也已经不是孔孟葛的儒学,宋明的理学融入道佛的心性论,又与经学不同,先秦诸子百家统称为子学,墨学是子学之一.秦汉统一后学术界已经封锁,中国学术最辉煌的时候都是战国时期,所以深究国学的人也非常着眼于墨学,墨学又时战国的显学,会是很多研究子学的学者的对象,但研究墨学也必须全面,单单看墨学是很难深究的.正如胡适先生说,其实战国中后期,每一家都可以称为杂家了,各学术间互相吸收.
2006年11月19日 13点11分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