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生命不能承受之重〉补述之一:浅葱
婆娑罗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7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补述之一:浅葱 总感觉,对于我,有许多时候,看日本的动漫作品,是寻求一种伤心的冲击,寻求一种直指人心的感动.因为在这个被马克思称为"人被物劳役"的时代,我需要体验,丰富自己的生命. 因为百无聊赖的虚乏,所以第一次拿起了<婆娑罗>.在此之前,被北条司的风格惯坏了的我,将这部漫画放下过太多次.黑与白渐变朦胧灰暗的背景,简练到可以被称作粗糙的人物描绘,以及如此明显的少女漫画特征,都使我不曾对它产生过兴趣. 但是看到更纱剪掉了长发,就忽然感觉一阵莫名的"颤流"滑遍了全身. 那时,我是18岁. 4年后,我在"卡通之窗"(WWW.CARTOONWIN.COM)写下了"浮世三叹". 卡通之窗,一个原本是由连环画爱好者创办的俱乐部BBS,在2001年以前,他们无法接受日式漫画.而我在那里,遇上了一位青岛市人民日报的美术编辑,他是我的对手,为此,我撰写分析日式漫画叙事风格与技巧特征的系列文章,而<浮世三叹>只是作为我的论据存在. 那次大辩论的结果,是卡通之窗就此开辟了"日式动漫"的讨论专版.一个令我感到很满意的结局. 而后我将所有的文章都转入到了"新浪动漫评谈". 如今,我已经快30岁了.回过头再来看当时的文字.最感满意的,不是<生命不能承受之重>,更不是<社会的理型>、《我们的世界》,而是那篇〈她就是东京〉。 可我最喜欢的,却没有什么影响。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与〈她就是东京〉,当时,我在这两篇文字上耗费心力最剧。对后者,我没有遗憾,而前者,如今我的想法已经在转变。 我崇拜过更纱,也崇拜过朱理,因为她与他,在田村的笔下,是当时我,一个刚刚接触到马克思的左派所认知的绝对真实,无瑕的偶像。但是,如今看来,当初我认为的真实,是对剪影投像的错觉。 田村由美把一束强烈的光照过了更纱与朱理身体,于是在画布上留下了鲜明的,纤毫毕露的剪影,剪影鲜活,但并不意味着,它就真实。因为真实的人物,不是平面的。我看得到这两个人的“神性”,却难以捉摸他们的“阴晦”,后者已经被田村用丝绸装点了,用“羽化”模糊出了美感,但这最多使人产生了“缀满花边的浮雕”印象,但无法去触摸。当激情退却之后,我感觉到,更纱二人远去了天堂,而自己还留在了人间...... 真实的人物,是立体的,即使他只是一个虚象。创造一个立体的人物,他需要许多束光,从左,从右,从前,从后,从上,从下,从过去,从现在,一起投射过来。而在〈婆娑罗〉里,这样的人物只有两个。 一个是浅葱。 一个是扬羽。 或者还有一个也有可能,他是朱理。 但朱理的可能已经被田村扼杀。 当初写完“浅葱”之后,回头看,有些惊奇,没想过写着,写着,已经是收敛不住文笔。原本只是想稍稍带过,却无意间成就了数千字。看着已经写成的文字,忽然就想为它加上一个小标题,选来选去,于是有了“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开头。 但“浅葱”在我心里,从来不是那个“徘徊在父仇与母爱之间犹疑不定的哈姆雷特”,因为他是普希金笔下的“叶甫盖尼·奥涅金”,他是司汤达笔下的”于连”。 叶甫盖尼·奥涅金是“社会中多余的人之一”,于连是“要证明自己存在”的一群人之一。两个人的身份虽然一个是高贵,一个是低贱,可心态都游离在主流社会的边缘,而且无论这种游离,是出自奥涅金的厌倦与颓废,还是出自主流社会对于连的拒绝,他们的存在都因为这种游离,在别人眼里,在自己心中,都呈现出无足轻重的感觉。因为这种感觉,所以产生了“去毁灭存在”的无所谓。 无论是毁灭他人,还是毁灭自己,都变得无所谓。 这是绝望的颓废,可以用最甘美的红酒裹着疯狂的笑声一口吞咽。他们最终的愿望,是自己能有勇气,或者是别人来结束自己的这种痛苦的疯狂,痛苦的绝望,痛苦的生命。 浅葱的疯狂,是显而易见的,他是可以在面对鲜血时捂住鼻子以示贵族高雅的洁癖,但回过头却会想“那颜色很美,很适合我”的人。这种病态的冲突的美学,让人觉得他可怕,但又让人觉得他很脆弱。他的性格如同他的体质,他的皮肤,一样敏感,一样经不起强硬的磕碰。否则他会破碎,会肢解,会癫狂。 作者: 涉雪之狐 封 2006-8-20 22:29   回复此发言 删除 
2006年08月21日 01点08分 1
level 7
若没有扬羽,他在遇到更纱以前,就已经死了。要么自杀,要么寻找机会被杀。最悲惨的结局也是成为一个如“蛇王”恶劣,却不如“蛇王”愚蠢(他更纤细,精明),观赏自己走向灭亡全过程并放声大笑的“愚人”。 是扬羽的包容,和承认,让浅葱还没有对自己“生存价值”完全失去信心。然后才有更纱的推动余地。 浅葱不是革命者,从来都不是。在遇见更纱前不是,在遇见更纱后仍然不是。他是一个人,他在寻找他存在的理由。他在寻找他留在这个世界上的牵绊。 〈龙族〉里说,单恋是一种最难治疗的相思病,单恋者想要给他所爱所要留住的人以记忆,得到回应,但他因为是单恋,所以他得不到想要的一切,于是,如果用“爱”无法给予记忆,无法得到回应。那么单恋的人就会用“恨”来达到目的,用“伤害”来达到。 请你记住我,无论是爱,还是恨,请你回应我,但不可以无视我,忘记我。否则我的存在没有意义。 浅葱,一个单恋者。他单恋着不仅仅是最初的白王,不仅仅是更沙,也不是朱理。而是整个世界。 他为了赋予自己“意义”,可以做一切。这才是他的动力。革命,或者不革命,从来不是他的目的,不是他的“意义”,所有的行为,其本质,其目的,只是作为他自身追求的“工具性存在“。 因此,他是一个人。一个活生生的,或许是你,或许是我,一般的人。 我们都在寻找自己的意义,以及这个世界对我们的牵绊。否则,.....生与死,都将是可以接受,没有什么不同的两种无差别状态。 浅葱,其实是一个从心底就极其自私,也极其功利的人。但他因为纯真,所以复杂。所以真实。 最终,浅葱的单恋终于有了完美的结局。不是因为“更纱的爱情”,因为更纱没有给他。但更纱说,你是我的同伴,这是一种记忆的储存,更纱追踪而来,这是一种回应(或许,浅葱本来是想得到她的“愤恨”,得到的却是宽容,更纱的行为比她的语言更强烈)。 于是,浅葱留在这个世界的第一条缆绳,是系在了“更纱”身上。 第二条缆绳是在朱理身上。他说,能和你在这个时代成为兄弟,真好。 第三条缆绳来自侍卫:“我在这里陪着你。” 最后一条缆绳,是熊野的两个蛊惑仔的邀请。 浅葱被固定了。他不再漂移,不再游离,他的生命,他的存在,因为这许多根结实的缆绳而被牵绊,它们是关系。是他与其他人直到死亡才会断裂的关系。 在这里,请让我重复马克思的那一句话吧! 人,是他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在浅葱寻找到它时,焰光与泪水共朦胧...... 作者: 涉雪之狐 封 2006-8-20 22:29   回复此发言 删除
2006年08月21日 01点08分 2
level 7
尼子 17:13:23 你好^_^ 我是婆娑罗吧的吧主 看了你的文章 写的真好啊~ 可是你的帖子没有加前缀【】 本来遇到这样的帖子我一般都会重新发一遍的 可是这个帖子是精品帖 自己发跟别人发意义毕竟不一样 所以我想请你把帖子重新发一遍 以这样的格式 【原创】生命不能承受之重---浅葱 大概这样的格式就行了 最重要是加前缀【原创】 后面的内容当然可以自己写 谢谢了^_^ PS 刚刚发现我们都是武汉的呢~ 应吧主要求,重新改格式。我不是故意灌水,抱歉抱歉。 作者: 涉雪之狐 封 2006-8-20 22:31   回复此发言 删除
2006年08月21日 01点08分 3
level 7
回复:〈生命不能承受之重〉补述之一:浅葱 感慨万千 期待你的文章 作者: 御轩光 封 2006-8-20 13:33   回复此发言 删除
2006年08月21日 01点08分 4
level 7
浅葱不是革命者,从来都不是。在遇见更纱前不是,在遇见更纱后仍然不是。他是一个人,他在寻找他存在的理由。他在寻找他留在这个世界上的牵绊。 请你记住我,无论是爱,还是恨,请你回应我,但不可以无视我,忘记我。否则我的存在没有意义。 浅葱,一个单恋者。他单恋着不仅仅是最初的白王,不仅仅是更沙,也不是朱理。而是整个世界。 他为了赋予自己“意义”,可以做一切。这才是他的动力。革命,或者不革命,从来不是他的目的,不是他的“意义”,所有的行为,其本质,其目的,只是作为他自身追求的“工具性存在“。 因此,他是一个人。一个活生生的,或许是你,或许是我,一般的人。 我们都在寻找自己的意义,以及这个世界对我们的牵绊。否则,.....生与死,都将是可以接受,没有什么不同的两种无差别状态。 -------------------------- 说得太好了。。。偶的浅葱啊。。。 作者: 浅葱◎婆娑罗 封 2006-8-20 18:01   回复此发言 删除
2006年08月21日 01点08分 5
level 7
这样补充就没问题了. 我并不赞同将浅葱仅定位为一个"更纱的另一个追求者".呵呵 作者: 火之朱理 封 2006-8-20 18:38   回复此发言 删除
2006年08月21日 01点08分 6
level 7
啊?哪里说浅葱是更纱的另一个追求者啊? 俺怎么没看到滴。。。汗。。。。俺也不支持这种说法。。。 作者: 浅葱◎婆娑罗 封 2006-8-20 20:31   回复此发言 删除
2006年08月21日 01点08分 7
level 7
有关婆娑罗的文章我看了几年搜索了几年,觉得文采最出众最博大精深的是《名物乱谈》,但从内容上说我最认同最喜欢的是《婆娑罗之革命论》,作者是狐步舞或者叫涉雪之狐,然而今天我才知道他同时也是浮生三叹的作者,那大楷就叫王锴大哥了,是吗? 作者: casa928 封 2006-8-20 21:14   回复此发言 删除
2006年08月21日 01点08分 8
level 9
名物乱谈就是个绝。不过作者也有失误时,如补完篇里的那段关于浅葱耳环的论述。且,该作者在某些时候有些乱扯了。太过于想将婆娑罗的所有物件都拉到符号的框框里。所以有些东西,显得很牵强附会。不过总体而论,名物乱谈,是一个非常有想像力的文章。
2006年08月21日 02点08分 9
level 7
真是很不错啊,我已经不能再说什么了,只要细细思考就足够了
2006年08月29日 10点08分 1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