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2
一、线路
(一)窄轨时期线路(1962~1987年) 汤濮地方铁路窄轨线路始于建于1962年,淘汰于1987年。25年中,先后修建了汤阴~五凌、五陵~濮阳、濮阳~清丰等16条线段,铁路全长161.66公里。
1、 汤阴~五陵段 1962年,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准从汤阴到五陵修建一条轨距为762毫米的窄轨铁路, 正线长24.7公里。河南省投资304.1万元,安阳地区自筹0.16万元,由省交通设计院设计,省第四建筑公司施工,1962年10月动工,1963年10月建成。
2、五陵~濮阳段 1964年, 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准了修建五陵~濮阳段的建设计划。安阳地区交通局工程队承担线路的设计与施工,同年9月动工,1965年7月建成,正线长45.5公里,省投资454.4万元。与此同时, 修建了辛庄~屯子13公里支线,接通了屯子附近的善化山石料汤。
3、 濮阳~清丰段 1969年经安阳地区批准,由汤濮铁路管理局投资、设计与施工,同年10月动工, 1971年7月竣工,正线长21.5公里,投资158.2万元。
4、 苏村~滑县支线 此线是汤濮铁路管理局依靠营运收入修建的第二条铁路。正线长29公里,投资270万元,工程勘测设计与施工均由该局承担。1972年初动工,1974年1月竣工。
5、 伏道~辛庄区间改线 汤五段伏道~辛庄区间,纵坡为13‰,为运输能力控制区间。为提高机车牵引定数,1974~1977年进行改线,从伏道向东北绕过瓦岗到20公里处与原线接轨,纵坡下降到5‰,列车牵引定数由270吨,提高到500吨。
6、专用线 随着线路的不断延伸, 运输业务逐年增加,至1980年先后修建了11条专用线
2011年10月18日 04点10分
2
level 12
二、桥涵
(一)窄轨时期 濮阳地方铁路共有桥涵228座(个), 其中大桥1座,中桥9座,小桥163座,涵洞55个。 桥涵设计荷载0—4—0蒸汽机车轴重6.5吨,双机联挂30吨/米。桥涵行洪标准:大桥100年一遇,中桥50年一遇,小桥20 年一遇。
五陵卫河大桥 它是汤濮窄轨铁路最大的1座桥梁, 位于汤阴五陵镇。在汤濮铁路27.35公里处跨越卫河, 主孔跨径50米,两个边孔各20米,全长105.2米,宽4.5米,两边人行道0.75米。结构为单箱截面钻孔灌注桩基础,重力式墩,河南省交通设计院设计,省公路局第二工程队施工。1964年7月开工,1965年4月建成,总投资94万元。该桥是全国第一座采用悬臂拼装施工方法建成的T形铰接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大桥,填补了中国桥梁史上一项空白,于1978年分获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和***颁发的重大科学技术成果奖。
(二)准轨铁路时期 它有正式桥涵838座(个),其中大桥3座,中桥17座,小桥13座,涵洞805个。 桥梁的载重等级:中—22级;洪水频率标准为,大桥100年一遇,中桥50 年一遇。
五陵铁路卫河大桥 它位于汤濮准轨铁路27.88公里处,全长403.8米,共23孔,跨在卫河主河道上的3孔跨径为20米,其余20孔为16米, 为扩大基础钢筋混凝土桥梁,桥荷载等级为中一22,由郑州铁路局勘测设计所设计,周口铁路分局工程队施工。1987年1月开工,同年8月建成。
金堤河大桥 位于濮台铁路DK26+740处,全长224.54米,1996年9月开工,1997年1月建成。
白岭大桥 濮台铁路控制工程,位于濮台铁路与京九铁路接轨的咽喉区,曲线半径450米,共28孔,每孔跨度12米,全长364.16米,由铁道部第四工程局三处施工,1996年4月开工,1997年9月合龙 。
2011年10月18日 04点10分
4
level 12
三、车站
(一)地方铁路车站 窄轨铁路时期共有21个车站,均设在县城或经济活跃、货量较大的集镇和村庄。一般6~7公里设1 个站,不宜设站的地方,设置旅客乘降所。原设计的站线有效长度一般为170米~220米,后根据需要对部分较大车站改为300~400米。
1987年,地方铁路改为准轨后,全线共设汤阴、五陵、井店、濮阳4个车站和寺台、冯村、李庄、濮阳西4个乘降所。1995年濮台铁路分段开工建设,到1998年8月濮台铁路全线投入临运,汤濮台全线共设汤阴、井店、濮阳、柳屯、范县、台前6个车站和寺台、冯村、李庄、濮阳西站4个乘降所。车站站线有效长度一般约850米,最长1050米,最短250米。
2011年10月18日 04点10分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