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lnas mlnas
关注数: 26 粉丝数: 86 发帖数: 17,506 关注贴吧数: 56
郑济高铁开始招标:濮阳将结束无铁路历史 聊城站为主要停靠点 日前,备受河南山东两省人民关注“济郑高铁”河南段正式对外招标勘察,最快将于明年下半年开工建设。根据线路规划,该铁路大致经过郑州、新乡、濮阳、聊城到达济南。  资料图 图文无关   济郑高铁前期工作启动 将结束河南唯一无客运铁路城市历史   本网从河南省政府网获悉,受中国铁路总公司的委托,中国铁路建设投资公司目前已经发布了济郑高铁勘察设计一次性总体招标公告。这标志着该项目的前期工作正式启动。   据了解,济郑高铁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调整中的重大干线铁路,也是郑州“米字型”铁路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建成后将融贯京广、京九和胶济铁路网络,成为河南省对接山东省和环渤海经济圈的快速通道。   济郑高铁是濮阳市主动谋划推进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成通车后的济郑高铁将加快推动濮阳和聊城两座城市融入河南全省一小时经济圈、山东省会城市经济圈等,将促进濮阳市和聊城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改善广大市民出行条件具有重要意义。   聊城站为主要停靠点 济南北站是枢纽站点   据了解,河南、山东两省目前已经确认了郑济高铁的线路大致走向,济郑高铁全长约420公里,速度目标值按350公里/小时考虑,并将作为区域干线铁路共同争取国家主导投资建设。   据悉,在《山东省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中,聊城站已经规划为郑济高铁和济聊城际铁路的主要停靠站。在建的济南北站,2018年建成后,将成为太青、京沪、济郑三条高铁线路的枢纽站点。   据相关部门介绍,经过招标公示、预可研审查、可行性研究批复等一系列手续,郑州经濮阳、聊城至济南的高铁将于2016年年底前开工建设。预计济郑高铁建成后,未来并可通过郑西高铁、西兰高铁、兰新高铁、郑渝高铁和济青高铁等快速抵达西北、西南和胶东地区。
濮阳3条铁路谋划中 晋豫鲁濮阳段主体工程完工 记者在濮阳市表彰大会上获悉,濮阳加快完善综合交通体系,晋豫鲁铁路通道濮阳段完成主体工程,郑濮济快速铁路调整纳入国家交通规划,开封至濮阳城际铁路、邯郸—濮阳—菏泽铁路正积极谋划。   “我们将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事关全局的战略举措来抓,打基础、谋长远,办成了一批事关濮阳长远发展的大事要事,创造了新的发展优势。着力打造区位优势。”濮阳市委副书记、市长赵瑞东说。“德商高速范县段、南林高速东延工程扎实推进,范台梁高速纳入河南、山东两省规划、开工在即,过境干线公路加快改造升级,濮阳的区位特点正逐步转化为区位优势。” 赵瑞东说,濮阳着力提升资源优势。文23天然气战略储气库拿到国家“路条”,中石化中原天然气公司投入运营,煤炭储配中心、3000万吨输油管线,煤矿、岩盐勘探开发等项目积极谋划实施。龙丰热电2×60万千瓦热电机组、濮东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加快建设。220千伏输变电工程扎实推进。 濮阳作为国家级综合能源物流基地的地位日益突出,能源、资源支撑能力不断增强。着力汇聚政策新优势。濮范台扶贫开发综合试验区获得国家和省更多政策支持。成功创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
濮阳3条铁路谋划中 晋豫鲁濮阳段主体工程完工 记者在濮阳市表彰大会上获悉,濮阳加快完善综合交通体系,晋豫鲁铁路通道濮阳段完成主体工程,郑濮济快速铁路调整纳入国家交通规划,开封至濮阳城际铁路、邯郸—濮阳—菏泽铁路正积极谋划。   “我们将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事关全局的战略举措来抓,打基础、谋长远,办成了一批事关濮阳长远发展的大事要事,创造了新的发展优势。着力打造区位优势。”濮阳市委副书记、市长赵瑞东说。“德商高速范县段、南林高速东延工程扎实推进,范台梁高速纳入河南、山东两省规划、开工在即,过境干线公路加快改造升级,濮阳的区位特点正逐步转化为区位优势。” 赵瑞东说,濮阳着力提升资源优势。文23天然气战略储气库拿到国家“路条”,中石化中原天然气公司投入运营,煤炭储配中心、3000万吨输油管线,煤矿、岩盐勘探开发等项目积极谋划实施。龙丰热电2×60万千瓦热电机组、濮东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加快建设。220千伏输变电工程扎实推进。 濮阳作为国家级综合能源物流基地的地位日益突出,能源、资源支撑能力不断增强。着力汇聚政策新优势。濮范台扶贫开发综合试验区获得国家和省更多政策支持。成功创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
为加快铁路建设濮阳各项工作紧锣密鼓 导读:近两年来,随着晋豫鲁铁路通道建设的顺利推进,争取郑济快速铁路过境濮阳的各项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濮阳人即将实现的铁路夙愿,为濮阳赶超发展再添了一抹亮色。 【濮阳房产网 新闻聚焦】近两年来,随着晋豫鲁铁路通道建设的顺利推进,争取郑济快速铁路过境濮阳的各项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濮阳人即将实现的铁路夙愿,为濮阳赶超发展再添了一抹亮色。 郑济快速铁路是河南省率先提出的一条连接鲁豫两省省会城市的客运快速铁路。2010年元月,河南省发改委在郑州组织召开的铁路网规划编制座谈会上,首次提出要在“十二五”期间开工建设郑州至济南铁路项目。2012年,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出,要积极推进郑济快速铁路项目。2012年年底,郑济快速铁路项目成功纳入《中原经济区规划》和《河南省“十二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 为完善濮阳综合交通体系,我市有关领导多次就郑济快速铁路走向问题向国家发改委、原铁道部等有关部门进行专题汇报,并多次赴济南、聊城对接商谈,积极争取郑济快速铁路过境濮阳并早日开工建设。通过我市主动对接、积极运作,争取到国家和省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也取得沿线各地方政府的全力配合,各方均同意郑济快速铁路利用京广客专从新乡东站引出,经河南省濮阳、山东省聊城至济南。 豫鲁两省政府对建设郑济快速铁路重要性的认识高度一致,已正式向国务院呈报关于启动郑济快速铁路前期工作的请示。今年3月,国务院将请示批转国家发改委研究办理,郑济快速铁路项目由此正式进入国家战略研究决策层面。目前,国家发改委、省政府正在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争取年内启动前期方案研究工作。 俗话说:“火车一响,黄金万两。”铁路对国家和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不言而喻。特别是快速铁路建设,不仅能够缩短区域经济体之间的距离,而且能够加速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流动,带来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更大的发展机遇。建设郑济快速铁路能够有效填补豫北、鲁西地区快速铁路网的空白,缩短中西部地区与环渤海经济圈的运输距离;可与京广客专、京沪高铁连接,增强铁路网运输的灵活性;可与规划建设的郑渝铁路相衔接,进而连接渝昆铁路,形成环渤海经济圈和中部地区、西南地区直达孟加拉湾的国际出海新通道。同时,可增强郑州、济南等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密切豫鲁两省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和山东省“蓝黄”战略的实施。 建设郑济快速铁路是包括濮阳在内的沿线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特别是对濮阳来说,郑济快速铁路的建设,将结束我市没有快速铁路的历史。这不仅能够进一步打通中原经济区出海通道,发挥濮阳作为中原经济区与山东沿海、环渤海经济圈衔接的纽带和前沿作用,而且能够极大地改善濮阳的出行条件、提升城市形象和综合竞争力,为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奠定坚实基础,为加快推进赶超发展、构筑富裕和谐美丽新濮阳再“提速”。 房产网分析:濮阳的无火车时代终于要结束了。
山东推进西部隆起带建设 将开通“南北大通道” 加快构筑西部铁路网,建设鲁南客运专线,投资50亿元构筑西部水网……今天在济宁召开的西部经济隆起带第一次党政联席会议,审议通过了《推进西部经济隆起带建设近期重点工作》(以下简称《重点》)。重点项目工程将围绕西部经济隆起带区域内交通一体化、产业协作、商贸物流融合、无障碍旅游区建设、要素资源共享、生态环境同治、基础设施同建共享等七个方面展开大规模建设。   打通两条大通道   在《重点》中,基础设施建设是重中之重。   “区域内将着力推进交通一体化建设。加快构筑西部铁路网,推动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济南至石家庄客专、临沂至临沭铁路、胶新铁路电气化改造等加快建设;启动聊泰铁路、湖西铁路前期工作。公路方面,重点推动济徐高速济宁段、德上线德州至菏泽、青兰线聊城段、济南至乐陵、岚山至菏泽等高速公路建设。”省发改委主任、省区域办主任张务锋介绍。   “我省高速公路建设,以快进快出、成网优化为目标,集中力量打通西部南北大通道,推进南部东西大通道。”省交通运输厅厅长张传亭告诉记者。    推进京杭运河黄河以北复航   根据《重点》,作为内河运输大动脉,京杭运河济宁至台儿庄段航道将加快实施升级改造,加快新万福河、郓城新河等航道、港口建设,确保洙水河顺利通航,推进京杭运河黄河以北复航前期工作;完善提升济宁港,加快枣庄、菏泽、泰安港建设,推动设立港航发展基金。   目前,区域内航空港建设也已步入加速发展轨道。据了解,我省将加快航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新建聊城军民合用机场、菏泽机场,支持济宁机场迁建,加快临沂机场改扩建进度。   水利建设方面将有大动作。“2014年加大对西部经济隆起带7市60个县(市、区)支持力度,在资金项目上重点支持,力争安排省以上投资50亿元。我省纵贯南北、横穿东西的调水骨干网络已初步形成。下一步,将全力推进南水北调续建配套工程建设,力争到2015年基本完成,加快区域水网工程体系建设。”省水利厅厅长王艺华告诉记者。   整合四大“文化旅游链”   目前,区域内旅游资源涉及儒家文化、水浒文化、运河文化和红色文化等板块。今后,将以曲阜为中心,整合邹城、泗水、嘉祥等相关资源,打造儒家文化旅游板块;整合梁山、郓城、东平、阳谷等相关资源,打造水浒文化旅游板块;整合枣庄、济宁、聊城、德州等地资源,打造运河文化旅游板块;整合枣庄、临沂、菏泽等周边相关资源,打造红色文化旅游板块。   据了解,下一步区域内将重点面向全省、全国进行品牌统一运作和营销,塑造整体旅游品牌,把西部地区打造成全国重要旅游目的地。    设立“西部投资基金”   作为助推区域“硬实力”升级的两大“引擎”,金融与科技也逐步成为了区域内重点支持发展的对象。   区域内将设立西部经济隆起带投资基金,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开展合作,建立民营金融机构;争取推出针对西部的集合资金信托、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并购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等新型融资手段;积极促进临沂、济宁、德州、聊城等有条件的市开展金融改革创新试点,适时组建农村商业银行。   在推进基础设施同建共享上,西部各市达成高度共识。目前,要首先推动信息网络设施建设。推动新一代移动通信网、下一代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在西部地区的应用示范,提升临沂、济宁、德州等市信息集散中心和通信网络交换枢纽地位,搞好德州市、曲阜市、济宁市任城区等“智慧城市”试点。
晋豫鲁铁路通道沿线城市党报记者聚焦日照侧记 原标题:晋豫鲁铁路通道沿线城市党报记者聚焦日照侧记 这是一次不寻常之旅,这是一次晋豫鲁铁路通道十大沿线城市的真情互动。11月1日至3日,来自吕梁、长治、鹤壁、濮阳、济宁、泰安、莱芜、淄博、临沂9个铁路沿线城市的党报记者相约在美丽的日照,用心感受这座海洋特色新兴城市发展的脉搏,以笔抒发这座城市对美好明天的畅想。 在日照2天半的时间里,晋豫鲁铁路通道沿线地市党报记者联合采访团成员一行,先后深入到日照高新区、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五征集团、日照港、市城市规划展览馆、阳光海岸、日照海滨国家森林公园等处进行了实地采访。 一路行来,港城的美景和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给记者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里真的是太美了,浩瀚的大海,细腻的沙滩,清新的空气,整洁的城市,很有发展潜力!”济宁日报记者徐斐道出了所有记者共同的心声。 长治日报舆论监督部主任郭志刚从事新闻事业30年,这是他第一次见到“大码头”。在接到这次联合采访的任务后,他就对晋豫鲁铁路大通道终点站日照港十分憧憬。“日照因港而立,依海而兴,晋豫鲁铁路通道建成通车,将进一步增强日照的港口区域优势,推动日照经济跨越发展。”郭志刚说。 在这次联合采访活动中,吕梁日报记者张爱军和鹤壁日报记者王利英,将焦点聚在了日照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上。张爱军说,日照重点发展这些没有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循环经济亮点多多,迈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在五征集团生产车间,王利英认为,日照有五征,鹤壁有华晨,两地纬度相近、产业相似,有许多可以互相借鉴的地方。 濮阳日报经济新闻部主任贺德敬是一名“老新闻”,每到一处,他在用笔认真记录的同时,还不时拿起相机,按下快门,将自己的所见收录在镜头中。“铁路大通道将沿线城市拢指成拳,带动油、煤、铁、农产品等流通,集中迸发经济活力,日照和濮阳一样,都是受益者。”贺德敬表示。 日照是铁路的终点,却是三省十市友谊的新起点。采访结束,大家仍意犹未尽,他们将用自己的笔和镜头,让更多的人了解日照、认识日照。
晋豫鲁铁路通道沿线地市党报“报团”发展 原标题:晋豫鲁铁路通道沿线地市党报“报团”发展 本报讯 11月3日,晋豫鲁铁路通道沿线地市党报记者联合采访活动顺利结束,并在日照召开总结大会。会上,十家党报签订了“晋豫鲁铁路通道沿线地市党报联谊会”合作备忘录。 自10月11日联合采访活动启动以来,联合采访团用历时近一个月的时间,先后赴吕梁、长治、鹤壁、濮阳、济宁、泰安、莱芜、淄博、临沂、日照10个铁路沿线城市进行了现场采访。期间,参与联合采访的记者共有27人,预计10家报社累计刊发整版200个,另采写稿件100余篇,目前己有七个地市的采访稿件刊发完成。这些稿件全面展示了铁路沿线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文化资源、风土人情和铁路建设进展情况,增强了读者对晋豫鲁铁路大通道重要意义的认识和铁路沿线十城市的了解。 会上,与会10家报社社长、总编各抒己见,对此次联合采访活动发表意见建议。大家一致认为,这次联合采访活动是一次区域媒体合作的有益尝试,真正形成了共同宣传沿线城市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展现城市形象的舆论强势,为促进晋豫鲁铁路沿线城市经济文化交流合作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经过10家与会报社友好协商,会议发出了成立“晋豫鲁铁路通道沿线城市党报联谊会”的倡议,联谊会采取协商合作制度,充分发挥各报社的优势和特色,搭建提升城市知名度、美誉度的宣传平台,为加强晋豫鲁铁路通道沿线城市合作交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繁荣服务。 据了解,本次联合采访活动,由河南濮阳日报社首倡发起,并会同吕梁日报社、日照日报社共同牵头组织,开始策划筹备开展“晋豫鲁铁路通道沿线地市党报记者联合采访”大型活动。此倡议发出后,迅速得到了沿线各地报社的积极响应。9月初,铁路沿线各地报社领导又聚会河南濮阳,共同商定了活动的具体方案,并最终确定了活动行程。 相关链接:晋豫鲁铁路通道(又称山西中南铁路大通道)是我国“十一五”铁路建设重点工程,西起吕梁市兴县魏家滩,东至山东日照港,途经山西的吕梁、临汾、长治,河南的安阳、鹤壁、濮阳,山东的济宁、泰安、莱芜、淄博、临沂和日照,共三省12市,全长1260公里,其中山西境内579.078公里,河南境内254.853公里,山东境内425.639公里。 该铁路设计标准为国家一级,双线电气化,设计时速为120公里,设计货运能力为每年2亿吨,客车每日多对,项目总投资998亿元,2009年12月22日开工建设,建设工期为4年半,预计2014年年底正式建成通车。该铁路建成后,不仅将成为国家新增“西煤东输”的能源大动脉,显著提高山西中南部地区煤炭外运能力,优化运输结构,降低运输成本,而且能够密切晋豫鲁三省12市的区域合作,加快沿线地市经济社会发展。
晋豫鲁铁路通道沿线地市党报记者联合采访团抵达濮阳 10月19日至21日,晋豫鲁铁路通道沿线地市党报记者联合采访团莅濮采访。   晋豫鲁铁路通道是国家“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是世界上首条按万吨重载铁路标准建设的铁路。该铁路西起山西省吕梁市,终于山东省日照港,跨越山西、河南、山东三省12地市,全长1260公里。铁路横贯濮阳市东西,境内线路全长109公里,共设5个车站。该铁路预计2014年年底全线通车,建成通车后将结束濮阳市没有国铁的历史,对构筑我市“中原经济区重要出海通道、中原经济区与环渤海经济圈衔接融合的前沿、省际交会区域性中心城市”区位优势,提升濮阳区域经济竞争力,实现赶超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晋豫鲁铁路通道沿线地市党报记者联合采访活动,由濮阳日报社倡议发起,得到了铁路沿线三省十余家地市党报的积极响应。联合采访活动于10月11日在山西省吕梁市正式启动,将历时月余,于山东省日照港结束。   采访团在濮采访期间,先后到濮阳市发改委、濮阳国际杂技文化产业园、市城乡规划展览馆、濮阳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濮阳县产业集聚区、杂技之乡东北庄、濮东产业集聚区、范县产业集聚区、台前县产业集聚区、晋豫鲁铁路通道黄河特大桥等地采访。通过实地采访,采访团记者切实听到、看到、感受到了濮阳市干部群众以持续开展“一创双优”活动为动力,立足早干、快干、多干,科学发展、务实发展、赶超发展的强劲劲头和良好态势。采访期间,联合采访团成员、山东日照日报社采访中心副主任曲亚平深有感触地说:“濮阳发展的好态势、人和优势令人羡慕。”
我国第一条轴重达30吨的重载铁路首个标段铺通 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跨京九铁路特大桥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跨京九铁路特大桥墩身钢筋绑扎施工。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跨濮阳范县高速公路特大桥。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铺设枕木作业。新华网山东频道9月22日电 9月18日凌晨3时,在位于河南省台前县的中铁十局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项目施工现场,随着最后一根500米长轨条铺设到位,我国第一条轴重达30吨的重载铁路——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15标段(河南濮阳段)宣告铺通,这是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全线首个铺通的标段。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是我国第一条按30T轴重设计、施工的重载铁路。该铁路西起山西省吕梁市瓦塘镇,东至山东省日照港,横贯晋豫鲁3省12市,全长1260公里,为国家Ⅰ级铁路,双线电气化,设计行车时速120公里,总投资998亿元,年输送能力达两亿吨。2014年建成通车后,将打通一条山西中南部的晋煤外运大能力运输通道,这个通道的年输送能力达两亿吨,主要把山西的煤炭运往河南、山东,由日照港下海后运至我国中东部,比绕道渤海湾缩短海陆运距离1500公里。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15标段(河南濮阳段)自2010年10月29日正式开工建设以来,中铁十局各参建单位科学组织、跑步进场、全面开工、团结奋战,实现了“快开工、快树形象”的目标,在东段建设中不断争得领先地位,继2012年5月率先全面转入了轨道工程施工阶段后,又率先完成了标段铺通任务,实现了全线的领先。(宏志 李卿 吕伟)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