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evel 6
       
      
	
	
	  洛阳一些历史和考古专家呼吁,要通过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来共同关心支持洛阳汉魏故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确保次此申遗成功。-洛阳日报社-新闻-www.lyd.com.cn-网络中心-龙门-牡丹-信息港 在我市有关专家的倡议下,洛阳部分有识之士正在网络上发起“汉魏故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万人签名大会”,他们拟于本周末在周王城广场举行此项活动,这充分显示了在维护洛阳历史地位上,洛阳有着强大的群众基础。
	
	2006年08月17日 01点08分
	1
	
       
     
    
    
      
	 
	
	level 1
       
      
	
	
	  两个月前就有丝路洛阳起的一个说法,没想到洛阳动作这么快,现在已经有了实质的动作。这是我当时做的一些思考,在这个争论热闹的时候,再出来炒回冷饭……表达自己的观点…… 关于丝绸之路的起点,我想了一个晚上,有些话想说。因为学识浅薄,难免说的不对,大家尽量批评。我西安的,如果有些观点大家认可,那么就算是一个西安人说的,不对的地方是我个人观点。我就是38楼的,所以大家明白我是来讲问题的,是要把同属于我们两市最辉煌的一些东西交流的,有意见可以骂我个人,但大家不要牵扯面太广把问题变成地域问题。 先说明在这个问题上我不太支持洛阳是起点的说法,我个人认为这个问题完全可以在逻辑的层面解决,不是单单的考古问题。 在汉代丝稠之路是以长安为起点,这点似乎大家没有异议。所以这点起码不是俺们在吹大牛,而且历史的沿袭,之后的丝路以长安为起点也是存在可能的。 争议重点是在唐代,这也是丝路的辉煌时期,汉代更多是军事政治的丝路,唐代的丝路才是名富其实的一段商路,传播吸收了很多先进文化,发展了大规模的商业经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如果洛阳是起点,那就是说商业的发展丝路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丝路的起点东移了。如果发生转变,那么一定要有一个原因或导火索,为什么东移?这个原因我找到了,东部经济的发展就是可能促使丝路延长的一个最大原因。“一杨二益”经济的中心在东部,一切从经济来,经济活动更不能例外,就是说,我也认为如果洛阳是丝路起点并不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合情合理。但在这个问题之下又有了一个问题,既然是经济在扬州益州为什么不是杨州为起点呢? “据史书记载,隋唐时代,洛阳城内有北市、西市和南市三大市场,其中南市在三个市场中规模最大。中国社会科学院陈良伟博士介绍,通过对该遗址的考古发掘,可以了解隋唐时期南市的市场布局、市场规模、市场内容、市场的交易方式以及能否达到承受世界集散贸易的能力,进而判定它是不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引自新闻我们可以在这个标准里看到,这个考定标准并不能把扬州排除在外。那么谁也没有考虑丝路起点是扬州是为什么?我们似乎应该在考古研究之前在回过头来看看我们讨论的本体不是西安也不是洛阳,是丝绸之路: “ 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促成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交通线——丝绸之路,从长安经河西走廊,再分为南北两道,南道是出阳关(今甘肃敦煌西南)西行,经鄯善(今罗布淖尔附近),沿昆仑山的北麓,经过于阗(今和田)、莎东、蒲犁(今塔什库尔干),逾葱岭,至大月氏,再西行到安息和地中海的大秦(今罗马共和国),或由大月氏向南入身毒(印度);北道是自玉门关(今敦煌西北)西行,经车师前国(今吐鲁番附近),沿天山南麓西行,经焉耆、疏勒,逾葱岭,至大宛。再往南北方向到康居、奄蔡;向西南方向到大月氏、安息。这条横贯欧亚的大路交通线上运输最多的商品是丝绸,因此被称为“丝路”或“丝绸之路”。 ” 还有一个较长的帖子里提到了,贸易的起点有时是洛阳。 但这不是我们要注意的问题,我们应看到丝路的实质:“促成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交通线——丝绸之路”我们的定位是一条国际的,文化经济交流的交通线。 那么我似乎觉得这个可以支持我的一些观点。 丝路的重要是促成中西文化的交流,我们再看长安的地理位置,“下面,我就把交通线概括的给大家看一看。这个是河西之路,所谓河西之路,也就是说从长安,当然就是说它的都城在洛阳的时候,从洛阳出发,都城在长安的时候从长安出发,一直到河西,经过河西跟西域接壤,为什么叫河西呢?因为它主要路段是在河西走廊,这个可以看出来是六盘山,六盘山以东,它就是分南线和北线,六盘山以东,它南线主要是沿着渭河走,北线是延泾河,南线走现在的经过兰州这条线,到凉州,这段线是长凉道,从长安到凉州这条线,北线走现在的平凉、固原这条线过去,看图上有虚线,这个虚线。所有的交通线都是以唐代为基准的,汉唐的区别不大,但是到唐代发展的非常好的,很完备。这个虚线就是两汉时期这个线,这上头大家可以看清楚。这是第一段,从长安到凉州,凉州就是现在的武威,这是从凉州到伊州的,也就到伊吾,伊吾就是现在的哈密,这条线大家看了也都很清楚。这里我主要给大家讲几个问题,一个是汉代的玉门关和阳关。汉代的玉门关,大家看到敦煌,汉代的玉门关在敦煌以西的小方盘城,这个阳关在玉门关的南边,南湖这一带,这是汉代的玉门关;另外,就是唐代玉门关。不在这地方,往东移了,大家找瓜州,瓜州的西北那是唐代的玉门关,宋代的玉门关在嘉峪关的西边,那是宋代的玉门关,从五代到宋。所以玉门关大家所谓讲的玉门关,不同时代是有区别的。这是河西路线,这里头最重要的刚才讲了一个是凉州,凉州就是武威,武威实际是两汉到唐,经营西域的一个重要的,最主要的大后方的基地,它前方的基地就是敦煌,在唐代它叫沙洲,这条线是天山北路,伊州就是现在的哈密,从敦煌也就是沙洲到伊州这条道从玉门关往北走。丝绸之路自从汉代正式开辟以后,一直到唐末,它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影响是非常大的。所以讲一讲,它的历史地位和影响的问题。
	
	2006年08月17日 08点08分
	5
	
       
     
    
    
      
	 
	
	level 1
       
      
	
	
	  ”(————摘自CCTV 百家讲坛 3月4日 丝绸之路与丝路考古学 孟凡人) 我们似乎可以看出,唐代长安以西,再没有一个可以承担物资集散交易,商队筹备的唐城市了,而且向西也有地方越来越不易被中央绝对掌控,经济自然环境更恶劣的趋势。就是说,是从这里直接走出了大唐帝国,其他的贸易也要经过长安,出了这里才真正算是上路了。之所以不认为洛阳甚至扬州为丝路起点,是长安更具代表性,就好比你从洛阳来西安玩,我们通常说的路线,都认为是洛阳到西安火车站这一段而可以不去说你家到车站的路途,但你并不是瞬移到车站的,你家到车站路程的事实也确实存在。但特殊的地位再加上历史渊源,我觉得西安的确是丝路不争的起点。 我说到这里你们也许会说,那我们洛阳又是什么?我在肯定西安作为丝路起点的同时也为洛阳朋友抱打不平,做为和长安并立于盛唐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洛阳,在在丝路问题很长的时间内都被忽略了。我认为,洛阳是以长安为代表的丝路起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唐代国际交易中发挥了无比重要的实质作用,可以说在丝路问题上洛阳是和长安一体的也是一样重要的,这是当时经济分配的必然结果,即使没有考古发现,这个观点是不容置疑的。我们要提出一个新的概念————广义丝绸之路,把丝路的范围广化细化,把洛阳这样比较重要的城市划在这个范围。当然有些人可能不满意,凭什么我们就要多广义两个字,我想这没什么好生气的,这并不代表是洛阳不重要,相反的是这是对旧丝绸之路的最重要的补充。就如同电脑游戏的终极补丁,没有洛阳的丝路是不完整的。 今年的丝路论坛没有洛阳的参加是个遗憾,希望你们积极参与进来,把丝路文化丝路精神发扬,也把机遇带回给这个古老美丽的城市。 总结我的观点: 1张骞出使西域,丝路以西安为起点是历史的沿袭,有深厚的文化因素。 2从开创这个角度讲,西安发生了丝路的开创,是历史意义上的起点。 3从作用角度讲,西安一直发挥起点作用,是丝路不争的起点。 4从地理位置和逻辑讲,西安也具有代表性,没有什么地方可以比拟。 5从时间长度讲,西安做为丝路重镇时间长,作用突出,在中国境内可称一最。 6从认知宣传来讲,西安作为丝路起点有很高知名度和国际认知。 7从学术来讲,西安是丝路起点并不存在认知上的错误,不能因为一些新的考古发现而轻易否定。 8丝路的认定并不是简单的经济贸易能力评估,不能单单因为新的考古发现佐证洛阳的贸易能力而定论,应从多方面慎重考量。 9个人以为,无论洛阳有多充分的证据,在刚刚才完成考古发现(两个月前还在进行中)就以如此迅速的姿态,一口气下定论,申遗产,是否有点不慎重,而不慎重的背后是否有些底气不足。本身争论的问题,而且是你向原来的定论挑战,在没有充分论证的前提下,自导自演的要把新的尚在争论甚至很有些极端的东西变成既定事实,是否也是有些不礼貌。不是对我们西安的,而是对全国人民,对世界,对历史的一种蔑视,历史不是做生意感闯敢拼才好。要踏实点才好…… 以经济讲,洛阳不是最盛,首都讲,明清等时代也不是首都…… 为什么会是洛阳? 北京不可以吗? 杭州扬州不可以吗?? 这样下去丝路的定义将更混淆,对历史对西安没有好处。
	
	2006年08月17日 08点08分
	6
	
       
     
    
    
      
	 
	
	level 1
       
      
	
	
	  不要这样,这是中国历史的事,西安人若说建都最多我也不同意……
	
	2006年08月17日 13点08分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