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说高啊市
高沙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4
高沙一员o 楼主
曾传国 《 浴火重生展新姿 ——高沙忆零之1976-1989》
一、一声惊雷劈枷锁 民心思治庆云开 1982年孙国治省长一行来高沙考察落实政策与知青回城安置工作,对此给予高度评价。值得一提的是,孙省长一行当天就在镇机关食堂就餐,餐后他感到疲倦,就在镇长曾传林的床上睡了一觉,其简朴的工作作风使许多基层干部颇受感动。
2011年09月11日 03点09分 1
level 14
高沙一员o 楼主
三、企业改制注生机 工业转型奠强基
高沙境内县管企业如火柴厂、织染厂、机械厂、水泥厂、农药厂以及乡镇所办的茶铺水泥厂、洪茂水泥厂、茶厂、纸箱厂、轮胎翻新厂、钢锯厂、印刷厂、机修厂、皮鞋厂、制帽厂、机绣厂、饲料厂和后来杨阿鲁开办的名噪三湘的利康食品厂逐步实行厂长负责制、承包(利润上交)制,高沙区这些厂场上交利税与社会效益均居全县之首。后来经过市场的优胜劣汰与变迁整合,逐步形成今日高沙工业的格局,成为高沙乃至洞口县经济的重要支柱。这一切当然与高沙人头脑灵活、善于经营与勇于开拓有关,但也与改革开放的整体氛围密不可分。
2011年09月11日 03点09分 3
level 14
高沙一员o 楼主
钟力吾老先生将平反所补发的经费悉数购买图书,创办了全县第一个私人图书馆,免费供大众借阅。他和匡绍祖、刘维炎、黄人杰先生及我等晚辈每逢腊月举办春联义卖,用所得之款慰问五保老人。1982年,高沙杨阿鲁、杨国光、王德友等热心文学的中青年筹办《蓼湄》期刊,依法办理了相关登记手续,已编印成书,后因故未能发行,此为我县建国以来民间办刊的先导。其后高沙的唐可省、邓洁明等一批文学青年创办《蓼水潮》文学报,得到著名作家冰心、谢璞和县委书记王若波等人的支持,这两份民间刊物及其所产生的影响对于洞口县文学艺术的繁荣功不可没。1984年10月正值建国35周年,高沙镇举办首届书法美术展览,群贤毕至,盛况空前,200多幅作品挂满了镇政府大楼会场,堪称高沙历史上的文化盛事。同年成立了湖南省首家民间书法协会,钟力吾先生任会长,我和曾纪茂任副会长;曾光炎先生在中小学举办书法班,免费传授。在湖南省图书馆的支持下,1986年高沙镇创办了邵阳市首家乡镇万册图书馆。1987年,由高沙镇书协发起,成立了洞口县书法协会。1988年,黄其佑、钟力吾、匡绍祖先生与我创办本县古典诗刊《松筠吟刊》。
2011年09月11日 04点09分 6
level 14
高沙一员o 楼主
其时,高沙镇可见讲古说戏、吟诗作对和练字学画的老辈和青年,四书五经与圣经福音重新流行,烧香拜佛如火如荼。曾奇山、曾昭日、袁廉石等9位热心人士于1987年开始恢复南峰寺,请回还俗多年的映奘法师做主持,他们率领一批善男信女义务劳作,四处募捐,几经曲折,终于将寺院修缮一新,重新开放;流风所及,邻近各地修庙建寺遍地开花,使民众的信仰与祈求得到了一定的满足。1986年,在县民政局和高沙镇人民政府的支持下,钟力吾先生与我发起,在禹良生、聂金吾等一大批老工商业者协助下,成立了高沙镇慈善协会,时间之早,在全省乃至全国居先(中华慈善总会成立于1993年,湖南省慈善总会成立于1995年,在1993年之前,大陆尚无以“慈善”二字命名的公益社团)。鉴于洄澜桥、水南桥与观澜书院相继被拆,各界人士向镇政府建议,要求切实保护劫后仅存的珍贵文物古迹,保留高沙的文脉,并呼吁为**烈士墓碑建亭纪念......发出了保护和建设历史文化名镇的先声。
2011年09月11日 04点09分 7
level 14
高沙一员o 楼主
自古以来,高沙孕育了深厚的工商和公益传统,犹鸟之双翼,舟之双桨,推进着古镇的发展——那广育菁莪的书院学校,那遍布城乡的桥梁道路,那琳琅满目的祠庙会馆,那林林总总的慈善机构......累积着世代高沙人的心血,造就了无数学子学成报国的辉煌。1976——1989,在这社会大变革大碰撞的历史转折时期,所幸健在的老一辈工商业者与学人倾情施教,后一辈虚心请益,相互砥砺,蔚成新风,使这一优良传统得以传承发展,以致形成了富有高沙特质的社会风貌、学术氛围和文化生态。
2011年09月11日 04点09分 8
level 11
当年给人的感觉是“红红火火”。
2011年09月11日 05点09分 9
高沙蓼水河要变成小水沟了!
2013年02月08日 01点02分
level 1
别提当年了好不
现在还剩下什么
要不要把县城搬到高沙
2011年09月11日 11点09分 10
level 8
你 无知的人。要知道,有过辉煌的历史,才会有美好的未来!!!!同时感谢为高沙作出贡献老一辈人。
2011年09月11日 13点09分 11
level 14
高沙一员o 楼主
北宋时期,洞口境内的农业、酿造、土纸、土布、瓷铁、蓝靛、竹木等诸业就开始兴起。清末,江西、湘乡、邵阳、衡阳、祁阳、新化等地的商户陆续来武冈、洞口开店经商。到民国年间,就先后出现了“高沙米市”、“硖口木市”、“石下江棉市”、“黄桥铺烟市”、“王家桥靛市”等专业性集市。
2011年09月12日 00点09分 12
level 14
高沙一员o 楼主
中学有湖南省私立蓼湄中学(完全中学,校址:高沙)、双江中学(校址:石下江)、硖江中学(校址:洞口)、雪峰中学(校址:竹篙塘)、襟江中学(校址:山门)、毓兰中学(校址:毓兰山)等6所,在校学生千余人。当时蓼湄中学是洞口县境内唯一的完全中学。
职业学校有高沙的私立观澜初级农业学校和私立荣光初级农业学校,规模都较小,1950
年下
半年下期均停办。
2011年09月12日 00点09分 13
level 14
高沙一员o 楼主
1949年10月,武冈县在高沙设立**派出机构
1950年4月15日,中共邵阳地委在高沙镇成立邵西南工委,一三六师师长曾雍雅任工委书记,李砚农任副书记,代表地委和邵阳剿匪指挥部负责武冈、隆回、新宁、城步的剿匪工作。
为方便开展存贷和汇兑业务,1950年在洞口区域成立了高沙金融小组,1951年撤销高沙金融小组,成立中国人民银行武冈县支行高沙营业所
2011年09月12日 00点09分 14
level 14
高沙一员o 楼主
洞口县党史(1949-1978)
洞口县成立
为了有利于行政管理和经济社会发展,1951年中共湖南省委决定,析出武冈县西北部增设雪峰县。根据省民政厅颁发的《湖南省县行政区划调整修正草案》的有关规定,将武冈县的八区(高沙)、九区(洞口)、十区(竹篙塘)、十一区(黄桥铺)及三区(湾头桥)的毓兰、梅田、公平、新桥、花园、石桥等6个乡、六区(邓家铺)的石狮、石洞2个乡和七区(荆竹)的安乐、杉木、东边、祝云、尧王(一部分)等5个乡,合计80个乡(镇)划归雪峰县管辖。后又将十一区的南岳乡划归隆回县管辖,实际划给雪峰县的只有90个乡镇,计350601人。9月30日,成立武冈县人民政府雪峰办事处,建立中共雪峰县委会,李长枚代县委书记,张树干、孙作英为县委委员,张树干任办事处代主任。12月13日,省人民政府邵阳专员公署下发民人字第一号令,武冈县人民政府雪峰办事处改为武冈县人民政府洞口办事处。县委办公地点择定在洞口镇花山院子原国民党师长李精一住宅(今洞口镇机关驻地),办事处设在原武冈县第九区小学(现城关一校),翌年3月,迁雪峰工厂东侧的厂房内办公。
1952年3月12日,湖南省人民政府以(52)府民新创字第0006号文,发出关于增设洞口等8个县的政府令:“本省增设桃江、双峰、蓝田、邵东、新邵、洞口、衡南、祁东8县,已奉中南军政委员会2月24日电转中央政务院2月16日电令批准,应即成立县人民政府”,宣告洞口于1952年2月16日正式建县。
4月1日,召开县委、县政府成立大会,全县军民在洞口镇隆重集会,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洞口县委会”、“洞口县人民政府”成立。李长枚代县委书记,张树干代县长。 1952年2月,洞口从武冈县析出后,全县设9个区委或区工委,作为县委的派出机构,即一区(洞口)区委、二区(江口)区委、三区(桥头)区委、四区(竹市)区委、五区(山门)区委、六区(花桥)区委、七区(石江)区委、八区(高沙)区委、九区(黄桥)区委。区委负责人称书记,区工委负责人称主任。
2011年09月12日 00点09分 15
level 9
当年高沙镇政府大厅的布置确实有气势有特色,也让来参观考察的上级领导有震撼之感,但是现在镇政府大楼里面布置不怎么样啊
2011年09月13日 09点09分 17
level 9
“小南京”、全国重点中心镇、建设部小城镇建设试点镇、中国奶糖之乡、中国生猪交易之乡、中国仔(乳)猪交易之乡、湖南省历史文化名镇
2011年09月22日 12点09分 18
level 1
只看帖不说话,[顶]
2011年12月21日 08点12分 2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