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
无终子
楼主
《佩文斋书画谱》 内府印本线装六十四册,价二十五元。 此书购置已多年,以其浩瀚,从未细读。今值大病初愈,既读画论诸书,且有文字矣,又念及是书。近日屡拆屡捆,已三次,决心未能下。今晨又打开,并为首二册包装,希能浏览一过,稍长关于书学之知识,日后或能有所论述,与画论配套。呜呼,大难不死,平生多次,上天既不厌其生存,自当努力,散放余光,使之有所辉照。 一九九四年三月二十九日上午耕堂记 《定香亭笔谈》 阮元著。此达官贵人之笔记也。所记无人民生活,更无其疾苦,全部为风雅之事,加以宾客满园,偶有谈吐,即有人捉笔记之;偶有吟咏,即群起而唱和之。诗词满篇,都为歌颂而作;名流如鲫,皆为附骥而来。每册皆有记录之名,真可谓笔记著作中之阔气者矣。 一九九四年十二月十五日记。 (第一册) 此卷钱塘陈鸿寿录,不知是否即画家也。三卷录者为仁和钱福林;四卷为钱塘陈文杰;一卷为嘉兴吴文溥。卷首有阮元嘉庆五年序,版成亦在此时也。同日又记。(第二册) 此书购回后,多年未读。近日整理木版书方找出。见书皮残损,乃为之包以毛边纸。此系扬州阮氏琅缳仙馆原版,亦可珍也。(第三册) 此书纸敝,板片漫漶,原主人圈点殆遍,并有抄补,亦读书人也。其藏书章为“暂留吾家”,亦可谓达者亦。书皮为单页,已朽残,多补贴,不知是否我购回所作。原装订者如此偷工减料,原主人必系清寒之士。 此书购自津沽,我进城后,大买旧书,减去书估多年陈货,使其有利可图,并暗中庆幸遇此大老憨,亦津门书市逸事之一端也。(第四册) 此书一函四册定价五元。书签空白,今日题写之。余尚有《小沧浪笔谈》,亦阮元作,性质相同,版本亦类似,用纸稍差。 《粤东笔记》 李调元辑,会文堂石印,线装四册。留此书,可观当时出版界之一格:即向大众普及,向乡村及小城市开扩。纸张粗劣,价格极廉,然于传播文化知识有功,绝非今日印坏书,坏人心者可比。 余近来整理旧书发见:旧书所用中国纸,即使为次等纸张,其寿命亦超越报纸百倍。甲戌。 《妙香室丛话》,《屑玉丛谈》 申报馆仿聚珍版笔记二种。此等书见于鲁迅书帐,余从上海邮致数种,现仅存两种,其他已送人,恐散失矣。每种册数、厚薄相同,盖于设计,亦费一番功夫矣。甲戌。 《明夷待访录》 共二册,影印本,当系丛书零种。然原刻字体工整,故影印亦清楚可喜,黄梨洲此书,清末民初颇流行,余在中学即知之,盖宣传民为贵也。甲戌冬为做一简易书套,并题书签。 《湘军记》 光绪十六年袖海山房石印,四册。王湘绮之“志”出,曾国荃不满,乃请王定安为此“记”。湘绮之志,为曾纪泽所请;曾氏兄弟间意见不同,已延至第二代。曾国荃为此书作序,谓为传闻异词,实系主事者之相违耳。出版说明,谓为据木版影印,甚不似,恐系写印。甲戌冬月。 余另有王氏《湘军志》,四川土纸印本,一函四册。 《秦淮广记》 缪荃孙辑,商务大字排印本,线装四册,余前有题识。以缪氏之学识,而有暇辑录此等材料,人可誉之为别有见解。然终是大材小用,不足为训。其后亦有大学者,致力于琐琐,人虽不言,其书亦多不行。甲戌。 《庸闲斋笔记》,《柳南随笔》 余既以多种石印书送人,今手下只有此二种;系扫叶山房印本。书无大用,只存该山房印书格式。 清末民初,石印方便,传奇及笔记小说曾亦泛滥,观当时书籍后之广告可知。然能传至今者寥寥,盖佳作少,而无内容者多,必遭淘汰。甲戌冬。 《知不足斋丛书》第三集 余有多种知不足斋丛书,有原刻,有翻刻,有石印,多为零本。此为一整集,而又系原刻,故珍藏之。 又零本三种:农书一册似原刻,其他为该丛书之二十四集,则系尾声矣。纸墨较差,然亦不能遽定为翻刻。时期不同,条件较差耳。
2006年07月14日 16点07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