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
真田信辉
楼主
读万卷书,接下的就是行万里路了。这是儒家历来倡导的行文准则,可真正做到两者的何其少也。只做到前者的大都纸上谈兵,自以为胸藏万甲,膂力千钧,可出门就不分东西南北。而只做到后者的,谈其什么来都如数家珍,可都是些稗官野史,难以深入思考探究,好比读遍了野史趣文,未翻及经史子集。而两者具佳的大都成就斐然,青史有名。古今中外盖莫能外。孔子周游列国,《春秋》乃成。李白、杜甫等,在饱读诗书之后,都曾仗剑远游,遍历名山大川,开阔眼界和心胸,使他们的作品增光放彩。英国十七世纪后的诗人,也都必须体验一次所谓“壮游”,到欧洲大陆去度过一段敏感的时光,才算完整地成长了。培根说“对年轻人,旅游是一种教育的方式;对老年人,旅游则构成一种经验”,也就是这个意思吧!读了万卷书,三度赴欧,访问名胜古迹、了解风土人情、收集民间传说,终汇集成《见闻札记》,在英国出版引起轰动,这使Washington Irving成为第一个获得国际声誉的美国作家,因此被誉为“美国文学之父”。 我为什么一定要强调在看了万卷书后才行万里路呢?我认为只有有了足够的文化积淀,当脚踏上那块默默守侯的土地时,胸中包含的一切才激发出来,前面与文字长期的厮守,白天黑夜的熏染就是等待这个触发点,少了谁都不成。好想在守一个约定,一见了面,什么都水到渠成了。所以,苏轼一到黄州,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天光射向了天,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诞生了;同样范文正公之于岳阳楼,王子安之于滕王阁。不知是谁成就了谁,反正离了谁,所造成的文化上的空白是不可填补的。登临古迹,发忧古之思,感兴亡之变,若和一契,书之一文,此游之所在也。 “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 羊祜的喟叹是也,欧文的札记是也。 一个我不曾听说过的旅行家,游记家夏多布里昂说:“每个人身上拖带着一个世界,由他见过,爱过的一切所组成的世界,即使他看起来是在另外一个不同的世界里旅行,生活,他仍然不停地回到自己身上拖带的那个世界去。”是人人都像只蜗牛,那个世界就是背负的壳是摔不掉的。 说起旅行,不由得想到徐霞客,这位羁旅一生的大旅行家,大文学家,足迹踏尽大半个中国,致死仍在行程中。登危崖,历绝壁,涉洪流,探洞穴,冒狂风暴雨,行丛林绝径,有时真正是出生入死,更常常要忍饥耐寒。有时日行百余里,到晚上还要在危垣破壁之下,点起油灯进行写作。甚至在露宿山野、寄身草莽的时候,他还是要燃枯草照明,坚持写游记。我常想为何他如此为之,直到我在他一文读到:卧念晨上峰顶,以朗霁为缘,盖连日晚霁,并无晓晴。及五更梦中,闻明星满天,喜不成寐。噫!其境至此,非吾凡夫俗字所及也! 钱锺书介绍《游历者的眼睛》中曾引Torriano收集的意大利谚语有一句说:旅行者该有猪的嘴,鹿的腿,老鹰的眼睛,驴子的耳朵,骆驼的肩背,猴子的脸,外加饱满的钱袋。钱公还说猪嘴和驴耳似乎比其它更重要:该听得懂当地的语言,吃得惯当地的烹饪。我觉得现代人的确记牢了钱老的忠告。近几年的五一和十一黄金周旅游,真让人跌破眼镜。拖家带口,浩浩荡荡,来则如强敌压境,去则如秋风扫落叶,留的满地狼籍,惨不忍睹。这样的际会,是幸也欤? 当我兴致勃勃的走进通天岩,抬眼看到“阳明讲经处”的指示牌时,顿时电击般的震撼席卷全身。我以为会轻易的找到他的壁画,因为那应该是人人来此的目的啊。可我错了。当我费了好大劲才在后山的荒草后找到他及其弟子的岩相后,深深的吁口气,还了文化上的一比债。但心里颇不平静。我太不了解现代人了。看到那鼎盛的香火,听到庙音阵阵,我懂了他们一点。可他们忘了佛祖岂受他们的收买,如果他们能收买佛祖,那这样的佛祖还是佛祖吗?经忏可超生,难道阎罗怕和尚?纸钱能赎罪,居然菩萨是赃官! 西里尔-康诺利说,旅行是一种情绪,一种心境。我们要做的就是对自己进行一场放逐。虽不能成李白,一剑闯天涯,吟遍九州,但效其胸襟气魄,亦足以笑傲江湖。 台湾散文大家王鼎钧,在脚印中说:人死了,他的鬼魂要把生前留下的脚印一个一个都捡起来。为了做这件事,他的鬼魂要把生平经过的路再走一遍。车中、船中,桥上、路上,街头、巷尾,脚印永远不灭。纵然桥已坍了,船已沉了,路已翻修上柏油,河岸已变成水坝,一旦鬼魂重到,他的脚印自会一个一个浮上来。每当想起这故事,我心里就发寒。我的脚步迈的是那么的缓慢和狭小,我怕我的拣起脚印的旅途是那样的单调和枯燥。现在你的旅程呢? 法国作家德蒙布隆说,“世界就像一本书,如果一个人只见了一个国家,等于看了这部书的第一页”。惭愧的是我,这第一页我还没看好呢!你呢? 歌德说要知道天下的天空都是蓝的,就没必要旅行。但他忘了,人不是鸟,人要走,走是要脚踏大地的,而大地上的景观是不同的。所以人要远行,把一切交给路上吧,在路上,这是多么美妙的词啊,一切都那么神秘,方向已知,而又未知。王家卫在《重庆森林》里说,有种无脚鸟,一开始飞就会飞,到死亡那一天才落地。人也是如此,人只是不停的走,至到走不动的时候,趁我们还能走的时候,拖着你的世界去旅行吧!
2006年06月03日 09点06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