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7
水门牢师
楼主
图一是我在B站视频(BV1Td81zqEU5)下的评论区看到的一条疑似带节奏的评论,感兴趣的可以去原视频找找,它目前没改名也没删评。
而我在动态和它对线后得出结论:对面不仅一点都不了解影之刃零,而且对中国的一些冷门文化嗤之以鼻,认为影之刃零不能代表中国游戏,输出了错误的文化,并怀疑游戏夹带私货,有吃黑流量的阴湿想法的嫌疑。
但它没意识到一个最关键的问题:影之刃零是区别于现实的虚拟独立世界观,是和任何朝代任何国家都没有半毛钱关系的独立世界观。它最大的卖点就是中华武术的动作系统以及类似武侠港片动作片的游戏设计思路,旨在呈现那些老武打片的电影感。但卖点这一方面我只是随口一提,最重要的是游戏世界观和现实没有任何联系。
然后又众所周知,中国最常见的两种斗笠就是“上方留洞”式的和“檐平头突”式的(图二)。而这两种斗笠的设计就是配合古代汉人的发簪来佩戴使用的,然而我们的主角“魂”的发型是前端分俩刘海的马尾(图三),那么传统常见的斗笠设计在我看来就是冗余的,至少在这个世界观是不适配主角的。
而且影之刃零前身为《雨血》,制作人明确于访谈强调“雨”的重要性,中间留洞的斗笠样式放游戏里头更是扯淡,遮不住雨而只能遮阳的设计,在这个色调以阴暗沉重为主,并且还强调“雨”这一元素的世界观里头屁用没有。
至于另一款更常见的“檐平头尖”的那种斗笠在这个世界观也更是无所谓的设计,没有发簪那还留着空间干什么?干脆就用相较冷门的中方斗笠设计,去掉对主角发型来说无所谓的部分,在设计上做减法才是聪明之举。
至于斗笠形制和越南的斗笠样式撞车了有影响吗?其实不然,中国并非没有这种斗笠的样式,最典型的就是湖南的“中方斗笠”,这款斗笠是湖南省怀化市中方县的传统竹编手工艺品,其于2006年被列入湖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而且中方斗笠在中方县文化馆也有收录,属于省级名录,归于传统技艺一类,该馆的地址在中方县生态城金大地公园。我估计是知名度比较小,这个冷门三级文化馆没有相关图片,但地址是在公园内部,并且保障舞蹈排练厅外的展览、阅览等场地处于全年开放状态。可惜我现在在韩国留学,直到下年暑假前都回不去,不然我说不定就会去看看那求证。
说到底这款斗笠在中国再怎么冷门再怎么小众,那终究也是我们中国的文化,是有迹可循的,既然是我们自家的文化那就是能用,更何况这还是虚拟世界观,斗笠的样式形制就该为角色造型、世界观服务,而不是拿所谓的历史背书,这样只会被外人笑话格局和眼界小。更何况制作人在八月初发布的小作文里有提到“斗笠可隐藏”,若是真觉着心里隔应那大可以不戴,甚至可以不玩,毕竟游戏不是必须品,自己的感受才是最重要的。
最后和我对线的这哥们撂下一句话就不再回复了(图8),我也感到迷茫过,因为我也在怀疑我所找的资料是否真的权威,关于斗笠的第一手史料我也尽我所能去找了,然而我的能力有限,我所能找到的也就湖南省的一些网站和县级文章,但至少在我所能看得见的地方,这些资料都确确实实在告诉我中国有这样的斗笠。“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也许在游戏发售后会比现在更大规模地爆发这样的节奏,但我确信这场斗笠的节奏最终会不攻自破,因为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不是某些人用来打舆论战的工具。
总结下来就是某些带节奏的人思维完全僵化固化了,完全不考虑这个世界观到底需不需要古代那种常见的配个发簪才能完美适配的斗笠样式。对此我只能说,秀学识可以,带节奏也无所谓,先看看场合再说,以免遭后人的清算和笑话。
最后,如果大伙有更权威的史料证据也欢迎在此帖下方补充,祝大伙大伙生活愉快,不要被节奏影响心态![[茶杯]](/static/emoticons/u8336u676f.png)















2025年11月09日 04点11分
1
而我在动态和它对线后得出结论:对面不仅一点都不了解影之刃零,而且对中国的一些冷门文化嗤之以鼻,认为影之刃零不能代表中国游戏,输出了错误的文化,并怀疑游戏夹带私货,有吃黑流量的阴湿想法的嫌疑。
但它没意识到一个最关键的问题:影之刃零是区别于现实的虚拟独立世界观,是和任何朝代任何国家都没有半毛钱关系的独立世界观。它最大的卖点就是中华武术的动作系统以及类似武侠港片动作片的游戏设计思路,旨在呈现那些老武打片的电影感。但卖点这一方面我只是随口一提,最重要的是游戏世界观和现实没有任何联系。
然后又众所周知,中国最常见的两种斗笠就是“上方留洞”式的和“檐平头突”式的(图二)。而这两种斗笠的设计就是配合古代汉人的发簪来佩戴使用的,然而我们的主角“魂”的发型是前端分俩刘海的马尾(图三),那么传统常见的斗笠设计在我看来就是冗余的,至少在这个世界观是不适配主角的。
而且影之刃零前身为《雨血》,制作人明确于访谈强调“雨”的重要性,中间留洞的斗笠样式放游戏里头更是扯淡,遮不住雨而只能遮阳的设计,在这个色调以阴暗沉重为主,并且还强调“雨”这一元素的世界观里头屁用没有。
至于另一款更常见的“檐平头尖”的那种斗笠在这个世界观也更是无所谓的设计,没有发簪那还留着空间干什么?干脆就用相较冷门的中方斗笠设计,去掉对主角发型来说无所谓的部分,在设计上做减法才是聪明之举。
至于斗笠形制和越南的斗笠样式撞车了有影响吗?其实不然,中国并非没有这种斗笠的样式,最典型的就是湖南的“中方斗笠”,这款斗笠是湖南省怀化市中方县的传统竹编手工艺品,其于2006年被列入湖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而且中方斗笠在中方县文化馆也有收录,属于省级名录,归于传统技艺一类,该馆的地址在中方县生态城金大地公园。我估计是知名度比较小,这个冷门三级文化馆没有相关图片,但地址是在公园内部,并且保障舞蹈排练厅外的展览、阅览等场地处于全年开放状态。可惜我现在在韩国留学,直到下年暑假前都回不去,不然我说不定就会去看看那求证。
说到底这款斗笠在中国再怎么冷门再怎么小众,那终究也是我们中国的文化,是有迹可循的,既然是我们自家的文化那就是能用,更何况这还是虚拟世界观,斗笠的样式形制就该为角色造型、世界观服务,而不是拿所谓的历史背书,这样只会被外人笑话格局和眼界小。更何况制作人在八月初发布的小作文里有提到“斗笠可隐藏”,若是真觉着心里隔应那大可以不戴,甚至可以不玩,毕竟游戏不是必须品,自己的感受才是最重要的。
最后和我对线的这哥们撂下一句话就不再回复了(图8),我也感到迷茫过,因为我也在怀疑我所找的资料是否真的权威,关于斗笠的第一手史料我也尽我所能去找了,然而我的能力有限,我所能找到的也就湖南省的一些网站和县级文章,但至少在我所能看得见的地方,这些资料都确确实实在告诉我中国有这样的斗笠。“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也许在游戏发售后会比现在更大规模地爆发这样的节奏,但我确信这场斗笠的节奏最终会不攻自破,因为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不是某些人用来打舆论战的工具。
总结下来就是某些带节奏的人思维完全僵化固化了,完全不考虑这个世界观到底需不需要古代那种常见的配个发簪才能完美适配的斗笠样式。对此我只能说,秀学识可以,带节奏也无所谓,先看看场合再说,以免遭后人的清算和笑话。
最后,如果大伙有更权威的史料证据也欢迎在此帖下方补充,祝大伙大伙生活愉快,不要被节奏影响心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