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3
大魔王你好
楼主
“苦瓜能降血糖”“糖尿病人碰不得酸奶”“水果代餐瘦得快”“醋泡花生降血压”等食品相关说法,在网络平台疯狂传播,不少人信以为真并跟风实践,甚至有慢性病患者因此调整饮食方案。近日,随着权威机构的辟谣,这些说法的“伪科学面纱”被层层揭开,也引发全网对“食品谣言为何屡禁不止”“普通人该如何避坑”的热烈讨论。
不少曾轻信谣言的网友纷纷分享经历,直言谣言不仅没带来好处,还差点影响健康,对传播者的“不负责任”表示不满。 抖音@糖友老周:之前听人说苦瓜能降血糖,我偷偷减了降糖药量,每天吃两大盘苦瓜,结果一周后血糖飙升,差点住院!这谣言简直是拿慢性病患者的命开玩笑。抖音@多啦A妈:为了快速瘦下来,我用水果代餐了半个月,体重没减多少,反而总头晕乏力,去医院查说我蛋白质不足,还出现了轻度脂肪肝,太后悔了!抖音@小阿芳:我妈天天给我爸泡醋花生,说能降血压,结果我爸胃不好,吃了一周就反酸烧心,去问医生,医生说这根本没用,白遭罪。
也有网友表示,自己并非故意轻信,而是谣言“披着科学外衣”,加上身边人跟风传播,才不小心“入了坑”,认为信息不对称是主要问题。抖音@小林:刷短视频时,看到有人拿着“实验数据”说苦瓜里的成分能降糖,还有“营养师”推荐水果代餐,我以为是专业建议,就跟着做了,没想到是谣言。抖音@今天也要拍照啊:家里老人总转发“醋泡花生降血压”的文章,说“天然食疗比吃药安全”,老人本身就抵触吃药,很容易被这种说法忽悠,我们也很难劝。
更多网友则认为,破解食品谣言不能只靠“事后辟谣”,需要“传播者守底线、公众提警惕、权威多发声”三方发力,才能从根源减少谣言影响。抖音@妙手丹青:这些谣言都有个共同点,就是把“食物辅助作用”吹成“治病功效”,比如苦瓜的有效成分,日常吃几百公斤才有用,根本不现实。建议大家对“单一食物治百病”的说法,先打个问号。网友@苹果大福:很多谣言会包装成“老人经验”“实验结论”,普通人难分辨。希望权威机构能多做通俗的科普,比如拍短视频拆解谣言漏洞,让大家一眼就能看懂。抖音@无穷很懂吃:我觉得传播谣言的人也该负责,有些营销号明明没验证过,就随便转发“亲测有效”的内容,建议平台加强审核,对恶意传播伪科学的账号多限流。
此次食品谣言引发的热议,看似是“吃什么”的小事,实则暴露了公众营养知识储备不足、食品谣言传播成本低、权威科普触达率不够等问题。一方面,公众需清醒认识到“食物≠药物”,无论是减重还是慢性病管理,都不能依赖单一食物,更不能因此违背医嘱;面对网络上的饮食说法,可通过医院营养科、国家卫健委官网等正规渠道核实,避免盲目跟风。另一方面,平台需加强对食品、健康类内容的审核,及时下架伪科学信息;权威机构也应创新科普形式,用案例、数据等易懂的方式,帮大家建立
正确的
饮食观念,让食品谣言再无生存空间。
2025年10月16日 02点10分
1
不少曾轻信谣言的网友纷纷分享经历,直言谣言不仅没带来好处,还差点影响健康,对传播者的“不负责任”表示不满。 抖音@糖友老周:之前听人说苦瓜能降血糖,我偷偷减了降糖药量,每天吃两大盘苦瓜,结果一周后血糖飙升,差点住院!这谣言简直是拿慢性病患者的命开玩笑。抖音@多啦A妈:为了快速瘦下来,我用水果代餐了半个月,体重没减多少,反而总头晕乏力,去医院查说我蛋白质不足,还出现了轻度脂肪肝,太后悔了!抖音@小阿芳:我妈天天给我爸泡醋花生,说能降血压,结果我爸胃不好,吃了一周就反酸烧心,去问医生,医生说这根本没用,白遭罪。
也有网友表示,自己并非故意轻信,而是谣言“披着科学外衣”,加上身边人跟风传播,才不小心“入了坑”,认为信息不对称是主要问题。抖音@小林:刷短视频时,看到有人拿着“实验数据”说苦瓜里的成分能降糖,还有“营养师”推荐水果代餐,我以为是专业建议,就跟着做了,没想到是谣言。抖音@今天也要拍照啊:家里老人总转发“醋泡花生降血压”的文章,说“天然食疗比吃药安全”,老人本身就抵触吃药,很容易被这种说法忽悠,我们也很难劝。
更多网友则认为,破解食品谣言不能只靠“事后辟谣”,需要“传播者守底线、公众提警惕、权威多发声”三方发力,才能从根源减少谣言影响。抖音@妙手丹青:这些谣言都有个共同点,就是把“食物辅助作用”吹成“治病功效”,比如苦瓜的有效成分,日常吃几百公斤才有用,根本不现实。建议大家对“单一食物治百病”的说法,先打个问号。网友@苹果大福:很多谣言会包装成“老人经验”“实验结论”,普通人难分辨。希望权威机构能多做通俗的科普,比如拍短视频拆解谣言漏洞,让大家一眼就能看懂。抖音@无穷很懂吃:我觉得传播谣言的人也该负责,有些营销号明明没验证过,就随便转发“亲测有效”的内容,建议平台加强审核,对恶意传播伪科学的账号多限流。
此次食品谣言引发的热议,看似是“吃什么”的小事,实则暴露了公众营养知识储备不足、食品谣言传播成本低、权威科普触达率不够等问题。一方面,公众需清醒认识到“食物≠药物”,无论是减重还是慢性病管理,都不能依赖单一食物,更不能因此违背医嘱;面对网络上的饮食说法,可通过医院营养科、国家卫健委官网等正规渠道核实,避免盲目跟风。另一方面,平台需加强对食品、健康类内容的审核,及时下架伪科学信息;权威机构也应创新科普形式,用案例、数据等易懂的方式,帮大家建立
正确的
饮食观念,让食品谣言再无生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