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澄甫对太极拳断与续的看法
杨澄甫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5
映莲旻🌙 楼主
有人可能看了《太极拳初学必读杨澄甫论拳三则》他里面写了两段,其一:「此时学者应注意内外上下:属于内者,即所谓用意不用力,下则气沉丹田,上则虚灵顶劲;属于外者,周身轻灵,节节贯串,由脚而腿而腰,沉肩曲肘等是也。」
其二:「习练运行时,周身骨节,均须松开自然。其一,口腹不可闭气;其二,四肢腰腿,不可起强劲。此二句,学内家拳者,类能道之,但一举动,一转身,或踢腿摆腰,其气喘矣,其身摇矣,其病皆由闭气与起强劲也。」
就认为太极拳应该没有断续,但这篇文章是要杨澄甫任教北京体育研究社时和张鸿逵讲的。那是说给外行听的。所以看起来全是大道理,可一句传授都没有。他里头的「骨节松开自然」没有解释过,所以你以为的自然不是自然,他讲的这个其实俗语叫撑筋拔骨,那个是初学太极的资格。所以某些贴吧里的常驻嘉宾连练太极拳的资格都没有。
那什么是真的传授呢?《太极拳使用法》里写:「曲中求直,蓄而后发。力由脊发,步随身换。收即是放,断而复连。杨澄甫解析:此三说总而言之,解说容易明了。曲中求直即随曲就伸之意,蓄而后发,力由脊发,是放一理也,就是神如捕鼠之猫之理,一二语道尽,学家宜自得之。」
什么叫曲中求直,它和曲后伸直有什么区别?什么叫蓄,它和收有什么区别?你到底有没有力由脊发,步随身换。为什么收即是放,能够断而复连?
这是关键,拜师才能学的。而从这一段就能明显看出太极拳应该是有断有连,而不是那种行云流水,其实那是你练成后给外行看的结果。
太极拳讲「挨着何处何处击」,现在人都理解成人家往我肚子打一拳,我肚子怎么把对方的力量吸过来,再反弹。他们把这个叫蓄而后发,但实际上那个完全是假的。只有不能打的推手/摔跤才会出现这种情况,所以陈式发明出了胯靠、臀胯、裹鞭这种“打法”,实际打斗根本武事根本没用。
它那里讲的是一种转换的契机,那就有人说了,转换不叫击,你这说不通啊!但实际人家上面写的很清楚收即是放,才能断而复连。即步随身换,形随意转。
2025年10月09日 04点10分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