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在中医药里可谓“全身是宝”
中药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吧务
level 12
一心奋战 楼主
1. 蚕的幼虫阶段相关中药白僵蚕
这是最常见、最重要的蚕相关中药材。
来源:家蚕的幼虫在吐丝前,感染(或人工接种)了白僵菌而致死的干燥虫体。
性味归经:咸、辛,平。归肝、肺、胃经。
主要功效:
息风止痉:用于肝风内动引起的惊痫抽搐、口眼歪斜(面瘫)、小儿惊风。
祛风止痛:用于风热头痛、齿痛、目赤肿痛。
化痰散结:用于痰核、瘰疬(类似于淋巴结结核)。这是其非常独特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皮下结节、肿块。
现代应用:常被用于治疗面神经麻痹、癫痫、皮肤囊肿、扁桃体炎等。
蚕沙
来源:家蚕幼虫的干燥粪便。通常在夏季收集,晒干后使用。
性味归经:甘、辛,温。归肝、脾、胃经。
主要功效:
祛风湿,和中化湿:既能祛风湿、止痹痛,又能化湿和胃,用于风湿痹痛、吐泻转筋(如夏季暑湿引起的上吐下泻、小腿抽筋)。
其他用途:常被用作枕头的填充物,利用其清凉的特性,据说有清肝明目、安神助眠的作用。
2. 蚕的成虫与蛹阶段相关中药原蚕蛾
来源:家蚕的雄性成虫。
性味归经:咸,温。归肾、肝经。
主要功效:
补肝益肾,壮阳涩精:主要用于肾阳虚衰引起的阳痿、遗精、滑精、白浊(泌尿系统感染)、腰膝酸软等,是传统的补肾壮阳药材。
注意:因其性温,阴虚火旺者慎用。
蚕蛹
来源:家蚕的蛹。
性味归经:甘、咸,平。归脾、胃经。
主要功效:
健脾和胃,杀虫:用于小儿疳积(消化不良、营养不良)、消瘦、消渴(糖尿病)。
现代认识:蚕蛹是营养价值极高的食品,富含优质蛋白质、多种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现代也用于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和辅助抗癌。
3. 蚕的分泌物与构造相关中药蚕茧
来源:家蚕幼虫吐丝结成的茧。
性味归经:甘,温。无毒。
主要功效:
止血,止渴,解毒疗疮:古代常用于治疗便血、尿血、血崩、消渴(糖尿病口渴)及痈疽疮肿。
著名方剂:“蚕茧汤”,即用蚕茧煎汤治疗糖尿病口渴,现代研究也表明其有一定降血糖作用。
民间用法:将蚕茧剪一小口,去除蛹体,直接用空茧泡水喝。
蚕蜕 & 蚕退纸
来源:
蚕蜕:家蚕幼虫在生长过程中蜕下的皮。
蚕退纸:又称蚕连纸,是蚕蛾孵化后的卵壳。
性味归经:甘,平。归心、肝经。
主要功效:功效相似,常混用。
祛风止血,退翳明目:用于崩漏、带下、痢疾、吐血、衄血、牙疳、口疮、喉风、目翳(角膜白斑)等。
2025年09月28日 02点09分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