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了司马懿身上一个隐藏得较深的成功秘诀!
司马懿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4
就是他的“果决”,他决定了的事绝不更改!你说一个人决定了的事绝不更改,我也做得到,那其实只是兴许只有你身边的几个人反对你,那如果全国人民都反对你呢?!也许你也会承受很大的压力、很大的痛苦才能完成决定。但司马懿就奇怪了,他不肯被曹操招进宫就装病,曹操晚上还派过一个刺客去刺探他,他就很果决的装成中了风的病人,剑都伸到他眼前了,他还敢躺在床上一动不动的把脸做出中风样!如果是别人,晚上睡觉时歹徒闯进来假装要杀自己了,不吓得在该不动装病和不装之间犹豫一下才怪呢!尽管清楚那个歹徒挥剑也许只是为来试探自己的。
     还有就是在诸葛亮北伐时,全部队的人都主张动武,他却决定拖死诸葛亮,还穿女人衣服,可能他的部队有的人还在腹诽他没出息吧!但他却坚持不动武,一拖再拖,几百万大军的意见哎,他也敢不听!可见他性格之果决!现代社会很多人的智慧和能力都很强,可为什么不能成功呢?!就是因为他们不果决,性格或多或少有点犹豫,所以这些聪明人不能获得朋友的真心尊重,也不能成功。比如,其实诸葛亮刚开始,他是不愿意派马谡去守街亭的,只是被众人一劝就动摇了,他当初若能坚持己见不要马谡去该多好,街亭就不会失守了。还有一向果决的曹操的性格也有犹豫的一面,其实有好几次按他的出兵策略本来能够成功的,由于听从了几个大将的意见而兵败了!所以我们应该学习司马懿的果决——但千万别游走到袁绍刚愎自用,一意孤行的这种反面!我是说,我们做决定时有时也得听取他人意见,也要综合自己的经验等各方面做考虑,但一旦做决定后就不要更改了,再多亲人和朋友反对也是!

2011年02月17日 15点02分 1
level 6
有生活感悟的人物帖,顶!!
[顶]
2011年02月17日 15点02分 2
level 5
好贴,但是与其说这是“果决”,不若“淡定”来的更妙。
2011年02月17日 16点02分 3
level 5
一直觉得司马懿是中国历史上最好地诠释了这句“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人
2011年02月17日 16点02分 4
level 10
楼上这句话很棒,学习了
2011年02月17日 19点02分 5
level 1
果决的前提条件是要看得准,说到底还是眼光和见识
2011年02月17日 20点02分 6
level 1
说得真好
2011年02月18日 03点02分 8
level 11
回复:8楼
+1
2011年02月18日 11点02分 9
level 7
事件不足
4楼说的不错
2011年02月18日 11点02分 10
level 11
[抛媚眼] 还有就是在诸葛亮北伐时,全部队的人都主张动武,他却决定拖死诸葛亮,还穿女人衣服,可能他的部队有的人还在腹诽他没出息吧!但他却坚持不动武,一拖再拖,几百万大军的意见哎,他也敢不听!
他决定拖,是看出诸葛亮行军路线太长,军粮供给困难,所以才想拖死他
那几百万大军想打诸葛亮,是因为诸葛亮给司马懿穿女人衣服(表示一直搞不清楚这个剧情是正史还是演义……),他们都很尊敬司马懿,所以想替司马懿出气
以上都是愚见。
2011年02月21日 00点02分 12
level 6
我也想知道女人衣服是正史还是演义
2011年02月22日 00点02分 13
level 6
送巾帼应该是真的
《晋书·宣帝纪》里写道:亮数挑战,帝不出,因遗帝巾帼妇人之饰。(考虑到这事对司马有点不好看,房玄龄等人又那么爱司马懿,不会黑他,既然写出来应该可信度还挺高的)
《资治通鉴》:司马懿与诸葛亮相守百馀日,亮数挑战,懿不出。亮乃遗懿巾帼妇人之服。
《三国志》中无记载
但是但是。。。我去。。刚查一下,巾帼=假发[啊!]
2011年02月22日 00点02分 14
level 11
巾帼=发饰吧[瀑布汗~]
2011年02月22日 02点02分 15
level 5
眼光和见识才是主流
2011年02月27日 05点02分 16
level 5
好好玩的东西我听不懂[拍砖]
2011年02月27日 08点02分 17
level 1
仲达的应变能力的确比孔明强些,试想孔想废阿斗的话,也许早就统一三国了
2011年03月30日 10点03分 18
level 1
非常同意楼主的观点
还有高平陵事件也很能说明他的果决
那这是一次不成功就要没命并且株连族人的冒险 他一敢出手 二不手软不犹豫
其实郭嘉的计策也很果决 不同的是他只是大胆献策的人 还不是真正下决定的那个人
个人觉得做到果决 首先要有很强大的自信 其次要有承担一切后果的勇气 当然还有其他各种如能力、定力等等
2011年03月30日 14点03分 1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