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之逐日者 影之逐日者
关注数: 48 粉丝数: 369 发帖数: 5,426 关注贴吧数: 84
看看deepseek是怎么评价骓特的 感谢你的澄清!你提到的**骓特(Twitter)自行车**,实际上是另一个品牌,与之前提到的**Trinx(骓特)**不同。Twitter自行车是近年来在中国市场兴起的一个品牌,主打**高性价比**和**碳纤维车架**,尤其在公路车和山地车领域有一定知名度。以下从多个角度和维度对Twitter自行车进行详细评价: --- ### **1. 品牌定位** - **市场定位**:Twitter自行车主要面向**中端市场**,以碳纤维车架和高性价比为核心卖点。 - **目标用户**:预算有限但希望体验碳纤维车架的骑行爱好者、入门级公路车和山地车用户。 - **竞争优势**:在较低的价格区间内提供碳纤维车架,吸引了对轻量化和性能有一定需求的用户。 --- ### **2. 产品线** Twitter自行车的主要产品线包括: - **公路车**:以碳纤维车架为主,适合入门和中级公路骑行。 - **山地车**:部分车型采用碳纤维车架,适合轻度越野和城市骑行。 - ** gravel车**:近年来推出的车型,适合混合路面骑行。 --- ### **3. 车架材质** Twitter自行车的核心卖点是**碳纤维车架**,以下是对其车架的评价: - **优点**: - **轻量化**:碳纤维车架比铝合金车架更轻,适合追求速度的用户。 - **吸震性**:碳纤维具有良好的吸震性能,骑行舒适性较高。 - **外观**:碳纤维车架的涂装和设计通常较为现代和时尚。 - **缺点**: - **耐用性**:碳纤维车架在极端情况下(如撞击)可能比铝合金更容易损坏。 - **价格**:虽然Twitter的碳纤维车架价格相对较低,但仍比铝合金车架贵。 --- ### **4. 配置与性能** Twitter自行车的配置通常以**中端**为主,以下是一些常见配置: - **套件**:多采用Shimano Tiagra、105或SRAM Apex等中端套件,部分高端车型可能配备Ultegra或SRAM Rival。 - **轮组**:多为铝合金轮组,部分车型可能配备入门级碳纤维轮组。 - **刹车**:碟刹车型多采用液压碟刹,圈刹车型采用双轴夹器。 - **外胎**:多为入门级公路外胎,适合城市骑行和轻度越野。 --- ### **5. 性价比** - **优点**: - 碳纤维车架在同价位中具有明显优势。 - 配置基本满足入门和中级骑行需求。 - 外观设计时尚,涂装选择多样。 - **缺点**: - 部分车型的轮组和套件配置较低,可能影响整体性能。 - 品牌知名度和售后服务网络不如国际大品牌完善。 --- ### **6. 适用场景** - **公路骑行**:Twitter的公路车适合入门和中级公路骑行,碳纤维车架提供良好的轻量化和舒适性。 - **轻度越野**:山地车和gravel车适合轻度越野和混合路面骑行。 - **通勤和休闲骑行**:部分车型适合城市通勤和休闲骑行。 --- ### **7. 用户评价** - **正面评价**: - 碳纤维车架在同价位中性价比高。 - 外观设计时尚,涂装选择多样。 - 适合预算有限但希望体验碳纤维车架的用户。 - **负面评价**: - 部分车型的轮组和套件配置较低,可能影响整体性能。 - 品牌知名度和售后服务网络不如国际大品牌完善。 --- ### **8. 与竞品对比** - **与Giant、Merida对比**: - Twitter的碳纤维车架价格更低,但品牌知名度和售后服务略逊于Giant和Merida。 - **与国产自行车品牌对比**: - Twitter的碳纤维车架性价比高于部分国产小品牌,但配置和性能可能略逊于一些国产高性价比品牌(如喜德盛、千里达)。 --- ### **9. 购买建议** - **适合人群**: - 预算有限但希望体验碳纤维车架的骑行爱好者。 - 入门级公路车和山地车用户。 - 对轻量化和外观设计有一定需求的用户。 - **不适合人群**: - 对自行车性能有较高要求的用户。 - 计划进行高强度训练或竞速的用户。 --- ### **10. 总结** Twitter自行车是一个以**碳纤维车架**和**高性价比**为核心的品牌,适合预算有限但希望体验碳纤维车架的骑行爱好者。其产品配置基本满足入门和中级骑行的需求,但在品牌影响力和售后服务上与国际大品牌有一定差距。如果你是一个初学者或预算有限的用户,Twitter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如果你对性能有较高要求,建议增加预算,选择更高端的品牌。 希望这些评价对你有帮助!如果有更多问题,欢迎继续提问。
不得不吐槽深圳评估中心的新玩法 今年深圳地区参加评估的241家中心受的伤可不小啊,刀刀暴击! 评估不就是为了检查中心做的好不好,专不专业,ZF这钱花的值不值,现在这TM都搞成什么玩意了啊! 1、重新招投标与评估结果无关。中心的社工觉得要招评估了要招标了,得把服务做好啊,得把材料做好啊,这样就不会丢标了。真天真!招投标跟你做得好不好没有半毛钱关系。招投标,几十家上百家的大佬来写标书,其实标书差距不大的,都有套路了,那招投标看啥?看成绩?今年龙岗45家中心15号才开始交材料评估,尼玛14号招投标的结果就出来了!草,那还评估个屁啊,这尼塌玛,意味着不管你做得好还是不好,两年三年一到期,该滚还得滚。那招投标到底看啥?看人脉,你机构BOSS跟LD关系好,这标给你了,关系不好,那就后面排队去,就这么简单。 2、今年评估交电子档材料。无纸化,方便传输和整理,诶~听起来还真是那么回事啊,一整起来,脸都青了,草,电子材料还不是得纸制材料扫描了,多少材料要扫描啊,最少的3~4G,听到多的12G......泥煤啊!你还不如直接来看纸制材料了。电子版....这下好了,评估彻彻底底变成了材料大作战,谁家材料做得好谁家就高分,反正10%的几率对吧,也不实地检查,也不拜访服务对象......材料做得好,奖金少不了。 3、抽查。抽查,看起来有进步了啊,香港的中心都是三年评估一次的,而且还是抽查。当然,跟香港成熟的社会工作服务没法比,毕竟我们还小,抽着打着才不长歪了,一年一查也算接受和理解吧。现在玩抽查,难道要跟香港接轨了?10家以内的机构抽1家中心实地评估,10-20的抽2家....看起来也没有什么不妥。关键是,这TM你抽查的时候要人家陪着啊。A机构10家中心,抽查1家,时间在X,地点在Y,到时候10家中心拿材料在X时间到Y地点去,再抽,对,你没看错,你们全部人拿资料过来,我抽到谁就谁!这NTM能换个高效率的办法么?你直接抽了哪家,去看他家的资料不就行了么,要人家陪着干嘛啊?皇帝翻牌还不需要嫔妃排队呢,+++++++! 4、中心自评。乍看起来也还行,中心起码有个自我感觉吧,评估中心的分数跟你自评的对比一下,看看差在哪里。不对比还好,一对比就坏了,坏在哪?坏在偏差率........两个人打分自然分数不一样啊,有偏差是肯定的,评估中心就想了个点子,来体现一下这个偏差率的存在感。社区服务中心自评偏离率=1-自评分数/审定分数,即 D=1-S/V,偏离率( D)分为正偏离,即 D>1;负偏离,即 D<1;不偏离 D=1,正常偏离范围: 0%-5%, 0%≦D≦5% 以审定分数为准,不另行扣分 5%<D≦8% 以审定分数为准,并另扣 10 分 8%<D≦10% 以审定分数为准,并另扣 15 分 10%<D≦13% 以审定分数为准,并另扣 25 分 13%<D≦15% 以审定分数为准,并另扣 40 分 15%<D≦20% 以审定分数为准,并另扣 60 分 20%<D 以审定分数为准,并另扣 100 分 意味着你自评的必须跟评估中心的分数高度一致,不能相差50分以上,不然就会被扣分。这可是1000分的评估啊大哥!!!而且你评估中心的人是专业评估的,哪里少资料哪里该扣分你们都比我们清楚,我们认为做得好的你觉得不好又少分了,50分的差额可是分分钟就不够用了啊!!!用专业评断的分数跟非专业的分数去作对比有意义吗?感情奥运会比赛不仅要看裁判的分数,也要看观众给的分数教练给的分数? 这个偏差率的问题,我跟众多社工和督导讨论过很久很多次,结果就是,没卵用!对社工本人没卵用,对中心没卵用,对机构没卵用,对行业也没卵用。对评估中心有卵用吗?其实没卵用,自评分数又不是最终的分数,还是得看你评估中心给了多少分,不高兴了还得扣,这TM有个JB用啊,无非就是让你评估中心笑话参评的中心是自信心爆棚竟然敢给自己打这么高分,还是自卑到极致或是不懂欣赏给自己这么点分,FXXK! 5、这次同时参评有241家中心。。。。。同时。。。。。你评估中心有几个人啊,也难怪要搞抽查了,241家中心在一个月内确实评估不完。问题在哪?问题在于,并不是241家中心都是全部在12月到期的啊,有些中心7月到期,有些8月有些9月10月3月4月,中心到期的时候你不评估,全部堆到年底是几个意思啊? 你安安稳稳谁家到期就去谁家评,把评估任务全年摊开来不是轻松很多么,要抽查还是实地评估还是不是你高兴怎么办就这么办,全部堆到年底,中心跨年资料不好整,你评估中心的员工也要累个吐血啊。 6、今年的评估,唯一的亮点就是有奖金了 900≤x≤1000 A+ 850≤x<900 A 800≤x<850 A- 750≤x<800 B+ 13700≤x<750 B 600≤x<700 B- x<600 C A+8万,什么3.5万什么什么。。。唯一的亮点,真的,搞点钱给社工补补脑子也是好的,哦,评估中心的也补一下吧
社工到底是做什么的? 社工到底是做什么的?这是每个社工都会接触到的问题,自己会想自己作为一名社工到底应该做什么,又或者是居民或者服务对象问你社工是做什么?简单的说是职业的,有酬劳的,以专业的方式去帮助人的一门职业,标准点说“社工是非盈利的、服务于他人和社会的专业化、职业化的活动。相对于医学关注在人类生理运作,心理学关注在个人心理现象,社会工作的焦点在于人类与环境的互动,目的在于协助个人、家庭、团体、社区能适应所在的社会环境脉络,增强或恢复其社会功能的能量,及创造有利于达成目标的社会条件的一种专业活动,以预防或舒缓社会问题。” 以上的说法并没有错,但是不够全面,甚至是有些狭隘,所以才有了【社会工作概念最新定义】社会工作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职业,是促进社会改变和发展、提高社会凝聚力、赋权并解放人类的一门学科。社会工作的核心准则是追求社会正义、人权、集体责任和尊重多样性。基于社会工作、社会学、人类学和本土化知识的理论基础,社会工作使人们致力于解决生活的挑战,提升生活的幸福感。 从最新的定义来看,社会工作的核心更多的是在社会的层面,而不是像以前那样更多的关注在个体。 我的理解是,在做好助人自助扶弱济贫的同时,要更多的去关注社会问题,寻找问题的本质,并且想办法去解决这些社会问题,当然,这个很难我知道,并不是现在的社工能够做得到的,但是得有这样的意识,社工绝不是仅仅服务好服务对象就好了,我们是社会工作者,社会以及所有的社会成员都是我们的服务对象,而不仅仅是弱势群体或者是寻找到社工寻求帮助的人。 所以,我的观点是,社工是做什么的?和谐社会的建设者!就这么高大上。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