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ArmySoldier1 USArmySoldier1
关注数: 103 粉丝数: 102 发帖数: 4,669 关注贴吧数: 10
汉尼拔VS刘裕,前者战败的可能性很大。 泥巴进入意大利后第一战旗开得胜,之后有意思的事情来了。 第二次战役,特雷比亚地区。执政官森普利乌斯带领的军队先被被泥巴用战象击溃骑兵,然后遭到泥巴兄弟在侧后方向的攻击,遂败北。实际上西庇阿的老爸之前向森普利乌斯提过建议,老西认为泥巴和高卢人并不是一条心,泥巴进入意大利后由高卢人负责提供泥巴的军粮。如果罗马军队跟泥巴耗上几个月,高卢人必然会心怀不满。待其内讧,然后可击破之,但森普雷乌斯不纳。 第三次战役,特拉西梅诺湖。执政官费拉米尼被汉尼拔诱入山谷,在晨雾的掩护下泥巴发动奇袭获得全胜。 第四次便是泥巴军事生涯的巅峰,坎尼。由瓦罗和鲍罗斯两位将领轮流统兵。鲍罗斯值班的时候,对汉尼拔获得过小胜。但瓦罗统兵时却和泥巴决战被合围之后全歼。 为什么这些执政官的军事能力如此低下?原因很简单这个执政官的选举和军事能力无关,说得更确切一点,选举执政官其实就是选举一位雄辩家,谁更能用三寸不烂之舌赢得选民的欢心,谁就有可能当上执政官。满一年就换人的制度更是亮瞎狗眼,坎尼之战泥巴就是抓住费边和瓦罗换届的战机进行决战坎尼会战后不到1年职业军人马克卢斯带着坎尼的残余军团出诺拉城反击力挫泥巴,后来仅他和汉尼拔的正面野战就不下四次,泥巴面对职业军人就再也占不到便宜,最后西庇阿去北非带的军队都不是罗马的主力甚至二流部队都算不上,是他被费边等元老院的元老排挤到西西里岛之后,带着被流放到西西里的坎尼两个军团几乎全歼了迦太基的本土主力,泥巴包括马戈才被迫率军回援的,这根本不是罗马原有的战略规划,相反自始至终元老院对西庇阿的北非军事行动态度都是非常消极的,只不过抱着投机和怀疑的态度,不仅开始不给西庇阿足够的部队,甚至西庇阿在北非连战连捷后一罗马主力对回援的泥巴,马戈部队不做任何阻击,二没有给西庇阿增派一兵一卒,要知道从泥巴回师到扎马决战有一年的时间,直接导致最后决战,西庇阿都是兵力劣势。罗马元老院的态度很明确西庇阿能赢很好,输了也无所谓,反正损失的不是主力,对罗马而言没有太大的损失,构不成太大的威胁,当然最后西庇阿还是获得了胜利。 最后一场扎马之战,泥巴有主场优势和兵力优势,酷爱战象的他也搜集到80头战象,迦太基光是农业方面的收入就达到1万2千罗马币,为毛会有人认为迦太基是穷国,人家是商业大国。 迦太基步兵4.6万 骑兵4千 大象80头之巨,当年泥巴只带了10几头到意大利 罗马步兵3.4万,骑兵6000象突失败后,泥巴的气也就泄了5分。
新人发贴,关于俄罗斯军队的兵员危机 俄罗斯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服役时间为一年。按计划,军官总数将维持在 22 万,合同制士兵 15-17 万,这样一来,要将军队规模保持在 100 万人以上,每年至少需要新征 61 万义务兵。问题是苏联解体后很长一段时期俄罗斯社会动荡,经济状况不好,国民缺乏生育意愿,90 后的一代数量严重不足。目前每年大约有 70 万男性达到 18 岁的服役年龄,考虑到健康因素等实际只有 40 万可供部队征召,今后两年间适龄青年的数量将进一步下降 40%,可征兵员的数量将下降到每年 25 万左右,致使俄军面临高达每年 40 万的巨大兵员缺口。 更糟糕的是,俄军内部老兵虐待新兵的现象司空见惯,不断出现新兵被殴打或营养不良致死的现象,大部分俄罗斯青年根本没有服兵役的意愿,通过出国留学或打工逃避征兵部门的 “魔爪”,国内大学生服役的比例只有 20%。如果将服役时间延长到与 TG 相同的 2 年,虽然可将每年需要征兵的数量减半,却会不可避免地引起青年人和俄罗斯大妈们的强烈反弹,社会代价巨大,2012 年大选前不可能采取这样不讨选民欢心的政策,即使大选之后也很难执行延长服役期的政策。 既然适龄青年人数不足的现象短时间内难以改变,加长服役时间的政治和社会代价又太大,俄军可以采取的措施便只剩以下三条 1. 职业化 2. 缩减兵力规模 3. 征召女兵 1995 年时俄军共有 38 万合同制士兵和士官,由于国家财政困难,加上高级将领不欢迎职业化士兵 (没有短期服役的义务兵好支使啦),到 2003 年合同制士兵的数量锐减至 13.5 万人。此后俄罗斯军方几度试图将职业士兵的数量增加到 40 万,但军队官僚机构总是从中作梗,加上相关部门执行不力,职业兵收入太低且社会地位不高,俄军中的职业兵数量始终徘徊在十几万的水平,目前大约是 10.7 万。军方的新计划拟在近几年内将职业兵的规模扩张到 42.5 万,从过去近 20 年的经验来看,显然过度乐观。 假定军官数量维持在 22 万,职业兵的数量经过努力增加到 1995 年的水平即 38 万,俄军仍需每年征召 40 万男青年,超过适龄人口所能支持的水平,除非大举征召女兵。但每年征女兵 15 万似乎也并不现实。卫国战争中俄罗斯不乏巾帼英雄,但按人数计算毕竟是红军总兵力的九牛一毛而已,战后的苏军/俄军基本上是雄性激素的天下,一夜之间突然开始收入大量年青女性对军队文化和管理体系的冲击是难以想象的,美军增加女性军人比例的过程比较稳健,尚且造成了不少问题。 这样一来,俄军便只剩下华山一途,那就是收缩兵力规模。如果军官和职业兵总数能达到 50 万,再将军队规模收缩到 75 万,一年制义务兵的兵员问题便可基本解决。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