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马三号 苏马三号
关注数: 0 粉丝数: 134 发帖数: 2,558 关注贴吧数: 2
美国天文学家发现25光年外行星演化实验室 据国外媒体报道,北落师门天体系统距离地球大约25光年,是位于太阳系周围的一个著名恒星系统,科学家已经发现了该系统中存在一颗行星,将其命名为北落师门b,事实上北落师门是个三星系统,拥有三颗恒星,其中北落师门A较亮,位于南半球的天空,南鱼座方向上,现在科学家在赫歇尔空间天文台的观测数据中发现在北落师门C周围存在神秘的彗星带,而北落师门A也有类似的结构,一个系统中发现两个彗星带是个很罕见的现象,它们之间存在的联系更加令科学家着迷。 北落师门A和北落师门C周围的两个彗星带呈现椭圆形,这表明在引力摄动的作用下它们的轨道并不稳定,有可能出现与中央恒星发生近距离接触的事件。近日,彗星ISON抵达太阳系内侧轨道就遇到了类似的问题,通过近日点的过程中发生了核心物质分裂,科学家由此推测北落师门A和北落师门C之间的引力相互作用可能是一个巨大的因素,这说明北落师门是距离太阳系最近的一处“行星宝库”,其中潜藏着与行星形成有关的天体过程,不仅有单恒星周围的轨道环境,在两颗恒星以上的引力环境中如何形成新的行星也是北落师门天体系统的一大特点。艺术家绘制的北落师门天体系统,其中北落师门A和北落师门C周围都出现了彗星带,这说明在复杂引力环境下可以出现奇特轨道的天体行为
科学家警告70年内海平面将上升60厘米 一项新研究显示,就在接下来70年内,海平面将上升2英尺(约合0.6米),到2200年会上升8英尺(约合2.4米)。这项研究表明,数以百计的沿海城市面临消失的危险,而这只是个时间问题。 科学家现在称,我们已唤醒一个“沉睡的巨人”,海平面将持续上升,直到比现在高出25到30英尺(约合7.5到9米)。这个预测是基于现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做出的,而未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还会增加,所以海平面上升得速度和幅度应该比这个预测还要严重。 目前约6亿人生活在当前海平面以上10米以内的空间,这些地区的GDP约占全球GDP总量的10%。海平面上升、地面沉降和人口增长的联合作用意味着到21世纪70年代暴露在洪水危险的人口可能增加三倍。研究人员发现,现在海平面上升的速度约是冰川世纪中的其他任何时期的两倍。与此同时,大气的温室气体水平和其他因素使温度上升,其速度比工业革命前的其他任何时期最高快10倍。 《科学报告》杂志刊登这些发现。科学家根据现在的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水平得出这些结论。如果这个水平继续上升,南极洲东部冰原等被认为稳定的冰雪地带可能也会开始动摇了。罗林说,如果二氧化碳水平达到最坏情况——百万分之一千,地球将面临“灭顶之灾”。研究人员发现,现在海平面上升的速度约是冰河世纪中其他任何时期的两倍。科学家预测,由融冰造成的海平面上升在接下来几代内会对数以百计的沿海城市构成威胁。
基因改良法可增寿 人类寿命可达五百岁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科学家指出,如果将延长蠕虫寿命的基因改良方法应用于人类,人类可以达到500岁高龄。 美国研究人员对微型实验蠕虫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进行了两种基因途径改良,从而使该生物的寿命延长至五倍。他们指出,这项研究有望基于遗传交互作用实现抗衰老治疗,加利福尼亚州巴克年龄研究所潘卡基-卡帕赫(Pankaj Kapahi)博士是该研究负责人,他说:“我们采用一种综合协同方法,有效地使生物寿命延长至五倍,两种基因突变对生物特殊组织形成正反馈循环,延长了生物寿命,如果该方法应用于人类,人类寿命将延长至400-500岁。” 卡帕赫博士指出,科学家们花费多年时间研究如何显著延长人类寿命,目前这项最新研究通过基因交互作用有望实现抗衰老治疗,前几年,癌症研究人员聚焦于单基因突变,但某一类型基因的不同突变将形成疾病诱因,这种现象同样出现在抗衰老研究中。 科学家绘制出完整的秀丽隐杆线虫基因序列,现已广泛应用于抗衰老和延长寿命的研究中。这项最新研究报告现发表在《细胞报告》杂志上。该研究涉及阻止影响胰岛素活动的关键分子和雷帕霉素标靶(TOR)营养信号通路,单独对TOR营养信号通路的基因突变可延长秀丽隐杆线虫寿命30%,胰岛素信号突变的单独作用可使该蠕虫寿命增加一倍。研究人员预测两种基因改良方法叠加应用或将延长寿命130%,但实验证实两种方法叠加作用效果更加明显,可显著延长寿命至五倍。未来研究将应用于老鼠,观察是否哺乳动物也存在相同的延长寿命效果。 科学家计划下一步将该方法应用于老鼠实验,验证是否对哺乳动物产生相同的延寿效果,或许未来人类的寿命将达到五百岁。美国科学家对秀丽隐杆线虫采和两种基因途径改良,从而使该蠕虫寿命延长至五倍
37万块太空垃圾高速漂浮 潜在威胁航天器发射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目前,环绕地球的太空垃圾数量已达到一个临界点,很容易导致处于工作状态的卫星和探测器遭受破坏。美国宇航局称,太空垃圾包括老式火箭、遗弃卫星,以及导弹碎片,很快这些太空垃圾将使航天器很难成功发射。德国摄影师迈克尔-那贾尔(Michael Najjar)最新制作了地球轨道图像,呈现出当前太空垃圾问题的严峻性。   当前有大约22000块太空垃圾,它们的体积足够大,可以从地面观察跟踪其运行轨迹,此外,还有无数体积较小的太空垃圾,它们能够损坏载人航天器和造价昂贵的人造卫星。那贾尔制作的图像中,每个微型球体都代表着环绕地球运行的太空垃圾,总体来讲,漂浮在地球轨道的太空垃圾数量达到37万块,并且它们运行时速达到35405千米。   人类太空探索时代开始于54年前,当航天器发射之后会有一些残骸物质成为太空垃圾,尤其是老式人造卫星。多数太空垃圾坠落在地面上,除了一部分返回地球大气层会燃烧,太空垃圾的一个主要来源是上世纪60-70年代美国和前苏联测试发射反卫星武器,还有近年来,一些航天器在轨道爆炸形成了大量残骸物质。地球轨道大约有37万块太空垃圾,运行时速达到35405千米,可对载人太空飞船和成本昂贵的人造卫星造成损坏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