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路流星🌟
马路之流星
Can
关注数: 125
粉丝数: 345
发帖数: 5,859
关注贴吧数: 27
灰透壳绝地战车(FMA底盘92451) 这辆迷你四驱车换个灰透壳又出来炒冷饭了,之前同型已说过,这次除了灰透壳也和之前的一样,冷到我都不想多说了。大神们来给大家作个介绍吧
2025款迷你四驱车龙头凤尾(95178&95179) 这套龙头凤尾显然是配合各种切切切的玩家开发的,取消了9mm和11mm导轮的孔位,留有更常用的13和19mm导轮孔位,使得整体更轻巧简洁。当然了,大神都不按说明书使用的,期待各位的创意发挥了!
尾荡丁丁(95387及15478) 这款丁丁组合俗称尾荡,也有人叫狗骨丁,也有人叫东北制震。尾荡是以功能来说的,对比在镙丝上面上下滑动,这种荡丁能有更多的力点调节位,组合起来外观上也让人觉得挺有结构感,但组合件较多,整套构件有一定的重量,有利有弊;狗骨丁是以零件状态起的名字吧;东北制震我实在不知道这名字从何而来了。15478是通版,95387是红色的特别版,使用起来其实没有任何区别。这套东西大神肯定不按说明书来用的,比如那片碳纤板,用得最多的就是中间打个锅孔,成为鱼尾导轮组合的核心零件!
Estoura橙透埃斯图拉(MA底盘95691) 这辆一看就是真实系迷你四驱车之一。随着MA底盘玩法的没落,MA底盘也没有太理想的车型推出。这辆橙透车身配上贴纸其实车型还可以,但这类车壳车头碳纤改件难装也是事实了。这盒橙透壳配了个的底盘,3.5:1高速齿细,中径前后等宽轮毂黑平胎,也就普普通通吧。
捷品的灯光AE86迷你四驱车(FMA底盘镂空) 我以前是搞过拿1/32车模的AE86装在S2底盘上你,但没想到国产的捷品直接搞迷你四驱车商品化。车壳并非车模直抄,而是捷品自己开模,还有灯光。我个人觉得这模开得真丑,丑出天际,但人家有灯光啊……然后配FMA底盘,可以实现前置发动机后驱了,但中翼真的是个累赘……还有这底盘是捷品厂家镂空版,好吧,强度我就不说了,价格上追求的是有趣和入手即玩,人家也没让你上场干田宫例的车,对吧……好车,好有趣的车就是了。
田宫MS企划版MK3(MS底盘18662) MS底盘很久没见新车了,但我没想到出的是企划版。车壳用MK3炒冷饭还是有点味道,透明烟熏色。红色底盘搭配部分白色板件的底盘视觉也可以,配了个双头黄银马达这个属于良心了。传动齿组是原车少见的3.7:1,买车配这套齿虽不是极速但有扭力。大小两种金属丁丁也是能用的常用件,刹车海棉也有两种厚度,而安装导轮的镙丝是强化加硬的内六角,真的比较到位了。虽然强化件还是FPR,即我常说的玻纤,但新手如果觉得价格合适这盒是可以考虑的,毕竟改装件有安装说明,对于初改装有帮助。换个72mm长轴、13mm滚珠轴承导轮就可以轻松上场了。当然,有条件玻纤件也全换成碳纤的,接近专业了。
捷品四驱车之阿斯拉达(SXX底盘) 这个是捷品自己开模的车壳,初见是十分惊喜的。车壳的分件便于上色,细节对于迷你四驱车也很到位了,特别是驾驶员也附带了,还有透明驾驶舱,弄套水贴或细心分色上色可以做到比较精彩。原车型应该是AKF11,当然了,迷你四驱车如果要搞6轮,这次配的底盘肯定不好搞。底盘直仿田宫SXX底盘,国产车带了马达,但行驶系也实在没什么看头。
2025东南AIT改装展出现的“豪” 不知第几代,也不用管第几代了,车主对《四驱兄弟》肯定有热爱就对了!原型车就留给大家来说吧
手痒,装辆小拉力过一下瘾 不知做什么,这盒朋友送的,就认认真真贴贴纸吧,这辆贴纸实在太多了。
施蒂亚 公牛 Stie 跑车 (MA底盘18660) MA底盘近期所出的都是拟真车系,这辆施蒂亚是其中之一。这辆的车壳不再一团,而是从尾翼线条开始分件,如果需要外观制作其实是算ok的,配件就没什么特别的了,MA黑底,3.5:1高速齿组,前、后等宽中径轮毂黑平轮胎,全车其实没什么亮点。
炒冷饭圣诞老人(VS底盘95698) 圣诞老人这玩意之前用过马赫的车壳,这次是VS底盘加这个壳,但贴纸就换了25字样,也算对得起25年出品吗?VS底盘这种绿色我是第一次见,还配了前后等宽红色超大径轮毂和衬托雪天的白色平胎,这搭配齿轮包肯定不是高速齿,都配扭力齿组的了。好吧,气氛有了,但底盘太老了。
F1迷你四驱车 这套F1版本的迷你四驱车现在来说比较稀有。原版是田宫的,然后国内双钻、AA,好象福万也出过。我手上这是整套AA,当年车友送的,现在有整套的人不多了吧。不过,底盘一样的,要体验一下,单一辆足够了。
童年旧物两辆 今晚整理东西翻出来的,等有空拆了看什么能用的,重新组装起来。这么一摆着对比,T系底盘离地真的高啊。
橙透车壳GT 猫头鹰跑车(MA底盘95422) 这盒猫头鹰作为动物车系,其实配件十分丰富,如果搞竞速车就这橙透车壳没什么用,原配的东西都很不错。橙透板件,那套中径前后等宽轮毂,所搭的平面橙胎也很少有。3.5:1高速齿组再配了个双头橙马达。改竞速车搭个橙轮胎出场,估计很稀有吧。
你都做得到之VS底盘全田竞赛方向改装 迷你四驱车的VS底盘虽然一堆问题,例如孔位少、腰软、易撞坏等,但也因其轻量化、速度快,再加上2015的JCUP冠军正是VS,它还是比较传统的轴车,所以到现在还是有不少爱好者挑战玩这底盘的。而我这次制作也给自己增加了一个难度,想以最便宜的状态组一辆全田(全部田宫件)的VS竞速车出来。而因为这种底盘已出产多年,所以这底盘在市面上可以找到多种材质,有ABS、强化塑料、渗玻纤、渗碳等,色彩也较多。这次,我们以追求尽量用少的零件,全自制但又有效的改装方式,将这个底盘改成适合现在的田宫技术道的样式。而这次用的工具,除了镙丝刀和钣手,下图这种几十鸡的电动切割打磨器是加工的好帮手。VS底盘的车头软,也是最难搞的地方。为了强化车头,所以,拿条1.5mm雪条棍对位先切一部分车头,到时用双层碳纤件来强化,解决车头软弱的问题。玩VS底盘,因为这底盘车头没有标准孔位,所以每个人对位都可能不一样,我用一个凤尾做下托架,也是凭自己对位来切。VS车头下部有两条加强筋,所以,做头托架的凤尾要配合底盘对位来修正。切割碳纤件时,电动的切割打磨器真的十分好用,省不少手上力气。车头托架切到刚好卡住底盘加强筋两边就好了。但拿整个凤尾做托架比较浪费,反正两边翼不用,这里我考虑了零件的重复利用,切出来做为车头上层的补强件其实刚刚好。VS底盘的车头没有安装孔位,这个需要对住托架自己用1.8or2.0的钻头打两个孔。凤尾切开分上下层夹住原来车头,这样底盘这部分车头的稳定性和强度就足够了,而且没有浪费零件。
现代IONIQ 5N (AR底盘92446) 现代挺多车的,这辆也是。这盒两大卖点一个是配了个单头黑头马达,比白鸡强,另一个就是这套中径前后等宽轮毂是渗碳强化的,配上黑平轮胎,3.5:1高速齿组,整车水蓝车壳搭AR黑色底盘。这车型配AR底盘,整车呈现有点累赘了,这类真实车系车壳实在有点鸡肋。
铝管在迷你四驱车上的运用 迷你四驱车的改装应用零件里面,铝管是极之常用的改装零件。一包里面有不同尺寸,车手可以轻松组合出自己所需的搭配。通常见用于调整双层导轮的高度,还有就是调整轮距,还有镙丝过长也可以先垫铝管再装波波头或防松镙帽,使车子美观又合规。不同尺寸垫什么地方随车手发挥,改装必备零件之一!
田宫的迷你四驱车接车盒及拓展用途 迷你四驱车接车盒顾名思议,就是为了让车手特别是小朋友接收跑回来的车,减轻手掌撞击负担的产品。其从包装取下后要手工稍加折合便可使用,其组合好的尺寸也是配合轨道宽度设计的。配色也十分丰富,对于小朋友、女孩子是很友好的东西了。另外,装着车子放进车箱也能对车子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但专业车手不喜欢用这个接车的,他们不喜欢马达被卡浪费电流,而且这样接车也容易让齿轮负担加重。专业的更喜欢自己顺道抽起来接车。而接车盒被他们开发了另一种用途。
十字星01 DCR可变构车壳 (VZ底盘95181) 今年jcup2025的迷你四驱车轮到VZ底盘的十字星了。色彩搭配十分精彩,但那套骨架封面是另外用油漆上色的,封盒内的零件实物没有那么精彩。全蓝的底盘,3.5:1高速齿,带前后等宽红色中径轮毂,配年度印字硬黑平胎。虽然是可变构车壳,但这系列到现在也没见什么精彩表现,希望今年的jcup会场见到独特的作品吧。
地域限定版征服者(VZ底盘18094) 田宫有时会根据销售商推出地方版或特定区域销售版的迷你四驱车的,这辆就是其中一辆,名古屋地域限定版。整车和普通版那辆没有什么不同,这盒甚至编号都一样,都是18094,零件、配色都没重配,就一张贴纸的区别。没有特殊收藏爱好的直接略过吧。
你都做得到之MS底盘迷你四驱车避震改装 众所周知,在迷你四驱车比赛里,MS系底盘以改前后避震为核心技术连续几年取得JCUP冠军,其中海地翔太这个车手更是连续几年拿,这个优异成绩让很多迷你四驱车手乐于使用这个底盘。但实际上,对于该底盘改避震是有一定手工要求的,而当年第一个改装成功的也是手挫出来的。这个贴子我就把自己拿MSL底盘从零开始改避震至成车让大家看一遍,希望对乐于自己动手的玩家有帮助,也希望大家探讨更优秀的方案。有避震看起来好象很复杂的样子,但其实加工起来并不难,我当年就是一把剪钳一把界刀完成的。现在,请信心满满地准备一把剪钳、一把界刀、一张沙纸和一价MS底盘(MS-L也一样的,这次范例我用的就是这个),我们开工吧首先,我们把底盘前、中、后三段从板件框上取下,预组,不需直接卡上的,看看三段的连接位。我是从中段开始动手的,用界刀贴着传动齿盖落刀,把中段的前后盖板都分离出来。分离后就是这个样子的了把中段传动齿轮仓影响上下活动的两侧用剪钳剪掉,不要剪太尽,因为怕剪的咬合力让底盘变形,剪一部分,试装再用界刀修口会更好效果。用界刀修剪口,并调整活动空间。此时也用界刀把那条卡边削掉。中段前部加工后的样子,因为前后都要做避震结构,这个工序中段的前后都一样处理的。后续。
东京养乐多燕子棒球队联名vz新征服者(VZ底盘92447) 跨界联名的迷你四驱车其实很多,这辆是东京养乐多燕子棒球队联名的VZ底盘新征服者。封盒是实物拍摄,白色车身配球队特别设计贴纸,藏蓝色底盘和板件,3.5:1高速齿组,红色前后等宽红色中径轮毂,而轮胎是特别刻字的平面中径胎。见惯了普通版,这个就是配色很特别的特别版了。
13mm防挂导轮(零件号95497) 顾名思义,这种导轮是为了减少迷你四驱车飞跃落地时卡跑道壁的机率的。13mm这个尺寸对应原装导轮、企划版、12/13双层导轮等都比较容易配对使用。出发点是很不错的,但玩过实战的话,我觉得直接用玻纤或碳纤件做条防挂应该更实在。但存在总有合理性,看大家发挥了。
魔鬼鱼Mk.II 城市赛道 SP(MA底盘95690) 这盒田宫魔鬼鱼MantaRay Mk.II 城市赛道 SP迷你四驱车是新设计的配色和贴纸,搭配MA底盘,中径前后等宽白轮毂,搭配一套枣红刻字硬胎,以3.5:1齿轮组带动。这个壳配中置底盘,我觉得还是蛮配的,好看。
大笨象会赛车(VZ底盘95569) VZ的动物迷你四驱车都是新开发的驾驶员了,这辆的大象驾驶员也是新开发的,也很可爱。白底盘配个棕金色的板件,感觉说不上来,但运用VZ底盘的特性,前后装导轮的板件都不装,摆着看完整度反而挺高的。这车的传动齿轮是蓝配绿这组,但轮子却是中径前后等宽的电镀轮毂,配黄色平胎。追求移定吗?
眼前一亮,花子的花斧头迷你四驱车(国产锐泽S2底盘) 一些动画片里出现,而田宫没出的车型,国产强大的制造力生产出来了。前有铁狼2号,今天又看到锐泽生产的这辆花斧头。 这车是《四驱兄弟》里公子哥腾吉的妹妹花子的,花子这位小公主看上咱们烈哥哥了,于是拿腾吉的极速斧头改为这辆花斧头……这剧情,看着轻松愉快,现实中如果我的车被乱搞可能要吃虾仁猪心 好了,说回这车,并不是极速斧头的模具,而是全新开模,极具动画神髓,而且我一看那些浮雕,觉得比动画稿做得更细致更好。配或粉或白的S2底盘,小径前后不等宽轮毂厚轮胎。出品设计和搭配都很用心。只是这车真的太低知名度了,但有勇气出,我觉得应该对锐泽说声敬佩的!会不会把WGP的车全搞出来呢?
红底黑透大雷击(MS底盘94641) 这盒雷击是我个人比较喜欢的配色,黑透车壳,红色MS底盘。听闻初期的MS底盘又硬又厉害,但玩改装的我肯定没勇气切这种“豪华”底的了,但大红色的底盘真好看。灰色前后等宽大径轮毂配个圆孤红胎,又有颜值又能改为竞速件。传动系统是4:1齿组。这辆应该拥有的人不多吧?
全蓝十字虎迷你四驱车(SXX底盘92247) 这辆十字虑迷你四驱车釆用了全蓝配色,除了几道“虎纹”,全车蓝。这个SXX底盘是强化型,这蓝底盘与EVO那个蓝底盘颜色上也有区别,可能是生产线不同有色差。还有超大径前后等宽轮毂,超大径浅蓝刻字平面胎,所以叫全蓝?但我个人觉得这样熨次感不丰富,这也算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了吧。
黑霸王6轮大脚迷你四驱车 这辆不是田宫的,国内小号手也曾抄过,有趣的是这个不是硬拖,而是6个轮子都有动力,这套传动系统和马达摆放与田宫都不一样。可惜拖卡只能上下活动,如果能摆就好了,但成本摆在这,也能理解了。
真正的7代豪,有人这样玩吗? 实体车大家都默认飞翼麦林为7代豪了,但其实那是他搞给儿子的车,而真正的7代豪是还没有实体化的,漫画里有图,这几张我已尽力了,有没有大神同学能修几张厉害的、真实感强的出来呀。
不是迷你四驱车的迷你四驱车,《天空战记》! 我当年见到这玩意很想要的,那时看《天空战记》动画,但没零用钱拿下。为什么说不是迷你四驱车的迷你四驱车呢?因为这“模型”里面是没有车子的,但封盒和说明书都展示并说明了那套盔甲是可以扣在迷你四驱车底盘上行驶的。就是一个模型加了一个类似现在迷你四驱车软壳那种支架,但里面没车,你要这样玩还得去买个车而模型部分,现在来说这造型是相当古董的了。这个应该叫跨界联动吧。
迷你四驱车2025 亚洲杯限定灰透雷击(MS底盘95689) 雷击是一个万能底盘通用性的车壳,而这辆2025亚洲杯限定版我觉得颜值也挺高的。烟熏灰透的车壳配绿色金尾感的贴纸,衬上一套前后等宽中径电镀轮毂,黑色低重心刻字平胎,以3.5:1高速齿轮组带动,底舟是偏白的灰色。整车雅而不素的观感。这辆我应该整整
第三代火鸟ZMC(SX底盘19606) 随着动漫的推进和当年新底盘的出现,《四驱兄弟》主角机之一火鸟号跳过VS底盘,直接在SX底盘上推出新车型。配合SX底盘的低重心和宽底盘,这代的火鸟号车身也是最宽的,黑车身火焰纹章配灰底盘,小径宽幅轮毂黑轮胎,整车显得层次分明。但我觉得这辆和另一辆Z3线条比较接近。也许《四驱兄弟》第三部主角车都是同一设计师,车型设计元素雷同太多,而随着动画不火热、SX底盘易损,双重buff叠加,这一代火鸟号的热度反而没有火鸟ZMC高。
火鸟X迷你四驱车(S2底盘19433) 《四驱兄弟》里鹰羽龙是五大主角机之一,在动画里火鸟号的车型并不多,但在漫画里及设定上就极多变种。这辆在S2底盘上重置的火鸟X采用了强化型红色S2底盘,3.5:1高速齿组,配上出产当年新款的前后等宽中径红色轮毂,平面黑胎。但车壳部分不是封面的黑色,而是银色的,众所周知田宫的银色件水纹严重,这盒也无可避免。那些管状类零件也没贴纸,要还原出效果还是整个壳喷漆吧。
蓝色宇航员(VS底盘95409) 这个是两辆现实结合科幻的两辆迷你四驱车之一,叫蓝色宇航员,釆用对科幻期待的设计,另一辆是95410,但那盒综合F1设计的,封面连尾翼都忘记印了,而这辆太空船造型也火不起来,也许大家觉得怪异吧。盒内没什么特别零件,就采用了一套配贴纸的超大径轮毂和平面黑轮胎,真没什么了。
公子哥腾吉的疾速眼镜蛇迷你四驱车(S2底盘19450) 《四驱兄弟》的初期迷你四驱车型推出时是基本S1底盘时代,到了更优秀的底盘,重置一次也能理解。而这盒疾速眼镜蛇(也叫疾速蝮蛇)在S2底盘上重置。强化型S2底盘,3.5:1高速齿组,小径前后不等宽轻量化轮毂及带真实花纹轮胎,盒内还附赠了S2底盘专用马达盖。而这个车壳并不是拿之前的,而是重新开模,贴服S2底盘,而在静态车上能活动的车头汽流翼片这盒改为贴纸,且不可动;驾驶舱之前有两种版本,分别是无舱盖及静态车版的透明舱盖,这盒也改为有舱再用贴纸重现。重新调整的贴纸无论对位和质感都有很大进步。总的来说就是结盒了之前两种版本而重新调整。比较可惜的是,无论什么版本,车壳到目前都没有做出动画里前轮两侧的可动空气扰流板。
FM-A底盘,SFM+AR,前置马达底盘的终极进化 前置马达底盘因为最大重量在车头,对比其它底盘有其独特的魅力,但前两代一直未如理想,但当AR底盘的强度得到认证后,有车手发现把AR改为马达在前的倒跑也很快。我也干过这事,那车也拿奖了,刺激啊。实验出真理,而且MS+AR成为MA已作先例,于是田宫的设计师们就把SFM+AR从论证变为现实,新前置底盘也就诞生了,名字也简单直接地叫FM-A了!这个底盘理论上还加入了针对前置马达的空气动力学结构,板件也参考了实际改装重新调节了孔位和气道,以达到多种要求的改装强度。在实际把玩中,这的确是对于轨道迷你四驱车赛来说最新和最优秀的前置马达底盘!
MA底盘,MS+AR的产物 MA底盘这个名称来得简单明了,直接就是MS和AR底盘首字母组合而成,而设计概念也的确是综合两个底盘而成!早些年,MS改避震还没人玩出来,而MS组合复杂是其弊端,还有就是对于轴车的概念,中间偏软、偷轻困难,但中置马达配重均衡是其最大优点;而AR的底盘强度则完全弥补MS的缺点,但配重还是偏后,又回到传统的偏重问题。于是,综合这两个底盘的优点而开发出的新底盘就是MA:中置马达+高强度底盘。这本来是一个理想的概念,但田宫越来越痴线的跑道设计却把自己的号练废了。随着跑道的多变类型和综合各种弹跳和飞跃,底盘硬度并不是追求,在跑道上车子的容错率是极大一个重点,高手在民间,MS系统的特殊结构,反而成了容错率最高的底盘,而MA虽然高强度,配重均匀、结构简洁,但反成鸡肋了。
景品巨无霸(SFM底盘92363) 第一次听“景品”这个名词就觉得是被竞速抛弃,沦为摆设的意思,也是,FM-A各方面都比FM、SFM优秀,旧底盘就无耐成为摆设了。但这辆SFM底盘巨无霸的配色和配件却是让我眼前一亮的,紫透车壳加上21th的贴纸很是亮眼,而强化型SFM底盘、电镀小径低重心轮毂、前后不等宽小径白胎,真要挑战玩SFM底盘的话这盒零件是丰富的。而这个系列不要只看封面,封面全是一样的,有几个颜色的车身,必须要看清楚编号和盒侧的标记。
迷你四驱车SX与SXX底盘的区别 迷你四驱车的SX底盘也是革命性的开发,主要是3点: 1、为了能快速更换马达,马达仓设计出了下出结构,让玩家在不打开车壳的情况下就能从车底更换马达; 2、整体为了追求稳定性,采用了宽车体设计,所以也是全部田宫迷你四驱车中最宽的底盘,轮轴用72mm的,而其它底盘原配是60mm轴; 3、追求轻量化与低重心,所以原底盘就大量镂空设计,很多原配盒车车型都是配小径轮毂轮胎的。 这个底盘的设计只有下出马达这个机构是成功的,有人说有跳跃的跑道易脱出马达,其实这个十分好解决,剪一片轮胎出来垫塞进马达仓卡扣位即可解决,但其它问题就让新手老手都麻烦。这种宽车体车轴长,新人容易在安装时压弯曲,损失转动旋转真圆度;车轮只能用特定的或重新加工来用,象现在的技术道不加工一下轮毂,完全找不到用胶水固定的地方,其它底盘的轮毂装上去轮距更宽;过量的镂空,底盘强度不足;右前轮轴位设计有问题,跑带跳跃的技术道很易崩轴承位(我自己就崩了3个底盘了);在实际跑道表现中,有些类型的跑道宽车体宽轮距没有优势,而这底盘没办法调整。 针对SX的底盘强度问题,田宫后继推出了SXX底盘,甚至材质也升级,ABS、PC+ABS等,大家从底盘镂空的减少和中翼位置是最明显看到加强了的,但除了硬度和韧性有一些加强,其它问题完全没有解决,特别是右前轴承位跳跃落地后易崩,成为大量实战型车手挑战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技术点,当然更多人是直接放弃。这可是《四驱兄弟》第三部的重点底盘啊……但神奇的是,这第三部的动画热度没有之前的作品高,而这个底盘,外型我觉得是帅的,但问题太多,已成历史遗留作品了,因为新出的底盘比这系列香多了!
S1与S2底盘,Super系底盘的进化之路 Super系底盘当年是完全脱离T系底盘的新出车系,T系底盘野跑、综合路况适应力都高,但对于田宫推出的轨道玩法,Super系底盘低车身、低重心,通过新结构缩短导电损耗、安装更容易等多个优点。嘎佬一设计了新东西就以为自己了不起,包括机器人动画,都super、super的,所以新一代底盘就叫Super-1了,就是我们简称的S1底盘,这个底盘也因为《四驱兄弟》而一炮而红。但随着时间推移,S1头软、腰软、单点凤尾安装位稳定不足的问题让人一览无遗,于是后继还有了VS、SX等。吸收了更多经验,从玩家实战中反馈的意见,VS和SX都各有问题,田宫发现S1的设计底子却是优秀的,于是,综合实际跑出来的数据,把S1该调整的地方重新调整,轴距轮距不变,强化了车头,并有更多安装龙头凤尾的孔位,车尾也增加两个孔位,而中翼也是采用可采购模式(又想减成本又想收钱),马达和齿轮箱的结构进一步优化,于是,S2的大调整反而变成了一款更适合轨道的迷你四驱车底盘。随着新材料的应用,更推出了强化、渗玻纤、渗碳等材质,轻便、有强度、有韧性,S2一段时期里成为车手们应用的大热门。S1与S2改装件几乎全通,之前有零件的玩家也不需过多重复消费也是S2底盘应用的一大亮点。即使至今,新手和老司机也是乐于接受的底盘之一!
MS和MS-L底盘的区别 迷你四驱车革命性的中置马达底盘是田田宫MS底盘开始的,而技术不断创新,MS的调整版本就是MS-L,外观的明显区别在开关和中段,我圈了出来,综合出来就是MSL底盘比标准MS底盘轻10%,通过材料优化实现轻量化,提升加速性能。细说如下两点: 1、开关设计革新。MS:早期采用点状摇杆式开关,体积小易丢失(类似FM、VS底盘)。MSL:圆盘式开关设计,可靠性更高且操作手感更佳,该设计后续被S2、MA等底盘沿用。 2、孔位与扩展性。MSL中段新增8个接合柱孔位,包括两点式凤尾接口的前装孔位,提升改装刚性需求赛道的适应性。MSL优化了中段结构,使用稍大体积电池时不再卡电池皮,而标准MS存在此问题。
TZ和TZ-X底盘的区别 田宫迷你四驱车的TZ底盘是S1底盘的后继底盘,对比S1更高强度、底盘顺滑、结构更稳定,适逢《四驱兄弟》动画的车型进化转接,其一推出就大受欢迎和好评。没办法,谁不知道“旋风冲锋龙卷风”呢对吧,就是TZ底盘的三代豪用出来的!而在后继纯技术角度,吸收了VS、SX底盘的开发经验,TZ底盘对于改装明显达不到玩家要求,但对于大家的情怀,田宫这时又有良知又有技术又有尊重,于是调整了TZ,底盘型号TZ-X的底盘诞生了!当年也有人口称Super TZ,其正确名称官方介绍和在零件铭文上就是TZ-X。对比原来的TZ底盘的区别我分别用三种颜色的线圈了出来,分别是增加车头中间两个托龙头的孔位(这个应该是融合了S2底盘的中间位强化托架设计),车尾增加两个凤尾安装孔(完全解决单支点凤尾不稳的问题),最后一个是配合车尾改动,配套了一个新的塑料凤尾。这样改动,TZ-X在平跑年代,的确是通过技术补救回来的,可惜在新的技术综合跑道,车头那特殊的上滑接近角和马达、波箱盖的跳跃落地易脱位,还是让这两个底盘逐渐退出比赛舞台。但以我个人的角度看,TZ升级到TZ-X,的确是技术到位,诚意满满的!
四驱骑士 CHEVALIER跑车 (MA底盘 18658) 这辆迷你四驱车是MA底盘真实车系之一,如果不喜欢真实车系的会觉得平平无奇,老手现家到手也会觉得所配零件平平无奇,普通ma底盘,3.5:1齿组,前后等宽中径轮毂平面黑轮胎,想找些亮点也实在找不到。
星界之星 龟车 轻量化(MSL底盘18634) 这辆是MS系底盘第一辆真实车系的开始,原名字很好听,根据其原设是新能源叫星界之星,但因其又笨又重又圆孤线条的车壳,国内更多人按形象叫龟车。轻量化的msl底盘,3.5:1的高速齿组,前后等宽的中径轮毂平面轮胎,配置一般,但因其外形与科幻的迷你四驱车不一致,而与真实车系又有距离,这车一直火不起来。
30周年纪念版旋风麦林(AR底盘95676) 星马豪的旋风麦林(粤语版)又叫旋风冲锋(国语版),个人认为是最帅的一代,造型简洁流畅,其版本也是比较丰富的。这盒是30周年纪念版,最大特色是配合原设定,追求高速轻量化,配了一个新开模的软壳,这样车重就更一步减轻。软壳即使在车子飞出跑道时,也能作为缓冲,没硬壳那么容易坏,手艺好的朋友更能在这种壳上各种喷涂做出心仪个人特别款。随车配3.5:1高速齿组,带轻量化中径前后等宽轮毂平面轮胎,对比普通版盒内还多了一张30th的贴纸。
能把零件用于迷你四驱车作改件的子弹车(子弹车17603) 即使在迷你四驱车田宫例及田宫举办的迷你四驱车比赛里,这类“子弹车”的零件在赛例里明文说明了是可以作为迷你四驱车公开组作改装用的。这类车我没玩过,其款式也不过10,也实在没什么人玩,以列车和“破风前行”为造型的“子弹车”,其实是一个很失败的推广系列,实在没什么人玩。你拿来跑比赛,又没什么赛道和改件适合它;拿来摆模型,列车造型又不够真实。大家见识一下就好。
附带导轮的雷霆飞镖迷你四驱车(TZ底盘94930) 这一辆叫雷霆飞镖的迷你四驱车是漫画里主角的战车,整车釆用战机的设计概念,前面的导流板釆用分体组合结构,有两个大灯灯筒,有兴趣的还能自己加个灯。而这盒94930编号的对比原版多了4个直径13mm厚身金属导轮。当然了,还是那句,现在TZ底盘和这种厚重的导轮都没人选用了,但这车的设计,我觉得设计师是花了精力的!
带金属导轮的追风箭(TZ底盘94922) 早些年,不知道是否导轮紧缺,或是田宫想作出某些尝试,出了带金属导轮版的车子,而这辆追风箭就是其中之一。车子部分与普通版没有区别,就多了4个13mm厚身滚珠轴承导轮,没错,是4个的,盒子封面也作出说明了。这类厚导轮稳定性和受压能力都挺高的,但如果以现在来看,这东西缺陷也十分明显,太重了。所以,现代的比赛你几乎看不到人用这种滚珠轴承导轮。加上原车TZ底盘,这盒不是情怀应没人会追吧。让它继续追风!
MAMMOTH 翻斗车(大脚车17013) 这辆大脚车可能是迷你四驱车友们玩得最多的,但并不是拿来运泥沙,而是把货斗拿下来切为MS的车壳。是的,在公开组大脚车是可以用的,或者说可以用大脚车的零件作为改件,这个改法很是奇妙,而在日本的一次比赛中,这种大脚搭MS底盘的改法还拿奖了。发挥你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迷你四驱车是个神奇的小东西!
说明一下,我是在这里迷你四驱车纯分享 我是很喜欢迷你四驱车这东西,觉得通过自己的动手能力去改车是很有趣的事,所以把这些年玩车的心得、改造作一个分享,纯技术可行性分享。对车里零件开贴也是为了新人、没“这盒”的人,对入手有个了解,希望帮到车友,特别是新手。我小时候玩奥迪双钻,这些年玩田宫例,五轨三轨都跑过,三轨比较多。我的车不卖,也没车卖,我不是卖这个的。欢迎各地车友在这个吧发表自己的车子和聊聊你们觉得有趣的车和事
更优秀的五星战士VFX(S2底盘95432) 这盒S2的五星战士当然是翻自S1的了,之所以叫更加优秀,是因为S2底盘比S1优秀得多,这次是白色S2底盘,镂空的车身有微调,与底盘结合更到位,贴纸调整了剪裁和材质,更靓丽到位,3.5:1高速齿轮组,推中径前后等宽轮毂轮胎,轮胎是黄色的平胎,这种有色轮胎拿来跑或加工成刹车都很不错。而且这盒里还附赠了S2底盘专用的快拆马达盖。如果追求零件的高性价比,这盒实在是比S1那合优秀多了。
全球限量44台的AGUSTA又出现了 2025F1摩洛哥站,汉密尔顿又骑着MV Agusta与他合作的联名款:F4 LH44来了。该车对应他的赛车号码44,全球限量44台。
五星战士之麦林VFX(S1底盘19410) 这车在设定上是《四驱兄弟》那位解说员五星战士的专用车,我印象中这家伙不是拿来比赛的,而是拿去泡四驱兄弟的班主任,不知道有没记错,兄弟们补充一下。好了,说回车子,原型车是二代豪,在此基础上去掉前轮罩后面的组装部分,再全车镂空减重来追求极速的,贴纸就当然是花花绿绿的“五星战士”feel。配两种齿轮组,搭前后不等宽小径轻量化轮胎轮胎。这盒19410是初版,所以是S1底盘的,情怀玩家可能追,但如果论盒里的配件,现在还有更好的S2底盘版,编号是95432。
轻量化怒射机枪(SFM底盘19424) 这辆迷你四驱车咆哮机枪或怒射机枪都有人叫,原型车是蓝色19419那辆,而这辆19424是轻量化的,原产就是镂空轻量化车壳,还有一个更帅的尾翼,这辆是我前置底盘里最爱的一辆,巨无霸也阻挡不了我对这辆的喜爱!车手拉下眼罩看数据叫车子冲那画面实在太美!当年的车盒子里马达都没有,齿轮组有两组,小径前后不等宽轮毂轮胎。但现在SFM底盘是个坑,象我这种喜欢手挫改装件来改车的,如果这车在FMA底盘上重置我会马上入手,但到目前为止都没出。原型车都出软壳了,冷门车真是待遇差啊!
黑色自由皇帝号(S1底盘18514) S1这些车还写,当然是因为有些特别的东西了。这辆黑色自由皇帝号外壳其实我觉得普通了,没有了白色外壳的贵气,又带不出黑色的神秘。但这个车壳车头和尾翼车车壳分离能露出机械结构并减轻车重这点,是值得表扬的。而这盒原配就是透明底盘板件,可以清晰看到传动机构运作,这个就是最特别之处了,但这年头的透明件偏软。当然了,这底盘现在没什么战斗力,也是作摆件居多。前后不等宽大径轻量化三爪轮毂也加强了追求速度的特性。这年头车子配的齿轮组也比较丰富,但如果拿来比赛,还是换底盘吧。S1和S2的底盘,除了中翼,基本通用。
国产捷品出的铁狼2号 田宫不出国产出,捷品解决了众多车友对铁狼号的心病,动画里的组合技在现实中,让车友们可以完美同框!这盒是一盒里面有两辆,分为S1底盘和S2底盘,照顾了追情怀的车友。因为比赛我用的几乎是田宫的,捷品我也没入手,品质要各位车友给意见了。
WGP德国队的铁狼1号(S2底盘19437) 在《四驱兄弟》第二部进入WGP(迷你四驱车世界锦标赛)阶段,所有出场车子的设计明显更大胆、更新颖加更神奇,这盒德国队的铁狼1号便是WGP里,TRF队的强敌之一。车身整体釆用了一眼就觉得华丽的欧洲皇家花纹涂装,“机械结构”也极之大胆地釆用左右不对称风格,而这个设计,更在动画里呈现1号车和2号车能形成“合体”式气流加速,我的乖乖,当年看动画片真的被“德式机械美学”震撼了我的小心灵! 这盒是S2底盘上重刻的,银灰S2底盘,3.5:1高速齿组,前台等宽中径轮毂平轮胎,还附赠了S2底盘的强化中翼。可惜的是田宫一直没有出能呈现合体作战的2号车。
新加坡限量版mk3十周年限定黑透车壳 (MA底盘92284) 在迷你四驱车中MK3是百搭底盘的,重点是帅的,而这盒配黑透车壳的新加坡限量版我个人看重点是很帅的。轻量化MA黑色底盘配红色版件,3.5:1高速齿组带中径黑色前后等宽轮毂,还有一套黑平刻白字中径轮胎,我觉得这配色挺好看的,而封面也十分的帅气。可惜这盒我到现在都一直没机会入手啊。为什么?你懂的!
田宮四驱车新加坡50周年纪念版(S2底盘92317) 其实不大想写这辆,因为我觉得这车太丑,但作为地区纪念作品,虽然没见田宫尊重中国出一辆,但这辆里面有白色强化S2底盘和白色强化超大径轮毂,还是写一写吧。轮毂有贴纸配超大径红色刻字轮毂,整辆车最“奇妙”的部分就是那狮头鱼,真跑起来易掉,但买这车的……估计也不会装这“驾驶员”来跑。比较可惜的是这盒底盘好,但快拆马达盖是没有的。好吧,现在连S2都少人玩,这盒不是有强化底盘我真写不出来。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