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gris163 sagris163
关注数: 18 粉丝数: 121 发帖数: 5,270 关注贴吧数: 3
Running in the 90‘s II 对度娘百科的介绍嗤之以鼻——是的,收录什么不好呢,偏偏一句“某03年的日本杂志评选348为10大丑车”。 抱歉,收录词条的眼睛是不是没装上去啊?你因为某基被屏蔽了就抓不住材料了?看看某基上面是怎么说的吧(个人爬墙渣翻): 《汽车杂志》在1993年7月斯蒂芬·萨克里夫的文章《飞人之王》中对348TB、本田NSX、保时捷911 Turbo和莲花Esprit进行了比较。通过从巴黎一路抵达勒芒的路试,348因其造型和表现而备受赞誉,“当我们从前所未见的法国最严重的交通堵塞中挣扎着离开巴黎的时候,关于我们的车队,有三件事已经变得显而易见。第一——法国公众对法拉利投入了更多的关注和喜爱——事前就可以预测,尤其是348已经把其他对手都吹飞到多佛的河水中,当时它给当地人留下的印象就是如此深刻。而不仅如此,无论我们何时何地停车,人群都好似垂涎花蜜的蜜蜂般聚集在法拉利周围,相比之下其他三台车是那么地缺乏人气,着实让人感到震惊。”在勒芒赛道上,348的操控和转向获得了超越NSX的赞誉,“本田的凭借车身控制,以及手感丰富又出色的积极转向,能以极为自然的感觉通过勒芒的Esses弯;两方面几乎都完美无瑕。直到你坐进法拉利。在348中,你能得到相同程度的车身控制水平,同样如铁板一块似的绷紧度,但转向系统(比本田的轻,反馈却更多)使它在萨特抛离了强大的NSX。”有批评声认为,虽然在开放的道路上具备灵活性,但348沉重的转向,还是让它在车流中行驶困难,“然而我们走得越远,在法国行驶越艰难,法拉利带来的感觉就越发独一无二。尽管无人质疑,NSX整体上更精致、变速器性能更优越,但我们为这两款车中的哪一款在全速行驶时能发出最悦耳的噪音而争论不休。归根结底,这些既是本田的优势所在,却也是它的缺点。因为它骨子里是如此完善,全方位意义上的与人亲近,如此容易相处,导致它失去了纯种跑车上最后10%的、纯粹而狂野的吸引力,这是这种魅力赋予了法拉利如此美味而丰富的体验。原因部分来自方向盘:NSX的已经很好,但348的算得上精致。还有部分原因是法拉利的底盘特别锐利,这是它对驾驶者的输入做出更棒响应的关键部分,不仅是针对NSX,也包括我们可以想到的10万英镑等级的任何其他超级跑车。 《EVO》 在2015年的回顾中,evo杂志将458italia与 308、348、f355、360和f430等前辈进行了对比,亨利•卡奇波尔指出,今天的主要亮点之一是348的转向系统,他说:“很明显,在我驾驶过的车子里,这款车的转向系统称得上顶级”,他阐述了汽车驾驶特性,其中如此描述方向盘,“当我转动方向盘。它开始扭动,兴奋地传递着道路上所有的细微变化,有时还会被路面上的一个凸起吸引了注意力,大显身手。尽管缺乏辅助,而且车轮直径也相对较小,但无论何时也并不感到沉重,只有完美的负荷,而且毫无松散之处,无需时刻关注变化。”
Two Decades 20年的光阴,足够大叔秃顶,小鲜肉掉色,小屁孩成长为AA砖家(雾)。 在这20年中,人类的科学技术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的审美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而超跑这种代表了当时最前沿技术和最牛掰外观的交通工具,也明显产生了代沟。 今次的主角就是代沟的两端:Diablo和Aventador。 生于90年代的大菠萝,并没有什么光鲜亮丽的背景,反而是抱着克莱斯勒的大腿、用保守设计取代毫无前途的超前卫理想(出门左转找马切洛.甘地尼和CIZETA)向市场低头的产物。所幸,这个保守设计并没有失去牛头应有的气质,并且历经20载后依然经得起现代人审美的考验,称得上经典。 至于Aventador,毫无疑问更加成熟且稳定。收归奥迪后,经过中间一代蝙蝠的历练,艾文的造型将科技与科幻完美结合,最大限度保持简洁的同时,空气动力学和下压力均有质的提升。 Diablo是陪伴80后们超跑梦的中坚分子,不管是杂志里还是游戏中都留下了它狂野的身姿。90年代的审美,会让人想起老式显像管电视机,简单明了,但不缺乏足够强的功能。aa此刻还处于起步阶段,大菠萝的翻灯自然是无法呈现了,狗腿也是标准配置,不过剪刀门的结构让狗腿不那么显眼,细节上的质感也没有落下,配合略带沧桑味的车型,可谓拙中见巧。相比之下,千禧年之后10年的艾文就像平板高清电视,暗藏更多强大功能,却又一一巧妙分配,让技术更好地为了美观服务,和谐统一。抛开材质,aa的功力已经炉火纯青,动感气势再现相比过去更加准确,各种活动件都有较多考虑。尽管外观上,艾文是棱角分明的那个,然而菠萝散发出来的气势却更加咄咄逼人。不过含了材质就。。。从这四轮点地的“飘逸”状态可见一斑。见仁见智,至少我觉得,只有大菠萝和康康把剪刀门当作了造型设计的核心,而蝙蝠和艾文多半只是为了剪刀而剪刀。最能体现代沟的一点:艾文的21寸后轮完全碾压了菠萝的17寸,如果再看看车轮之中所包含的科技差距,更有如天上地下。不过两者的轮圈造型都很好匹配了车身造型,让整车具备独有的气质。END
糊里糊涂的轮子 上次外拍有人提到700s的两种前轮看起来是不同的,回来对比后发现还真有区别。 菊花轮毂的轮胎外胎块更大一些,蛛腿轮毂的胎块则更细一些(暗示黄色属于高性能取向选配?)。从侧面看胎壁也是有区别的,怎么看好像白色的轮胎都比黄色要厚一点? 黄色的刹车盘是不是比白色大?我猜是视觉差异。底面看,菊花轮毂的胎宽也比蛛腿更宽一点?(只能问号了,某人的手抖得太厉害)心血来潮,想看看aa是不是良心发现把选装配置都再现了,所以去了官网查询。车型订制是个好东西,我等美吃土群众也能diy自己的大牛,仅仅摁不下确定键发送而已。 不管选择哪种款式,轮毂尺寸都是一样的,前20后21。轮胎不存在选项,胎纹看起来都是蛛腿轮毂配的那种。兰博是知道网页订制的都美吃土群众?轮胎尺码都懒得更新了。。。那总体来说,蛛腿轮毂的轮胎才是正解?忽然想起来,750不就是菊花轮毂吗?于是看了一下750的前轮。 果然,750的前胎就是大胎块的。最后的结论,因为750跟s之间性能取向上的些微差异,前轮胎纹发生了变化,但aa的轮胎和轮毂是一起生产的,就算s版出来轮胎不一样,aa也舍不得换,轮毂通用就好,权当消耗库存。。。 aa良心大概是不会回来了,但也不必吹毛求疵,就算aa是按照某个土豪追求性能特别换了750前轮就好。 2L还是继续撸图吧
Old School Racer (老派赛手) 90年代充满了泡沫,但同时也造就了经典,不管“我很有钱”是真是假,多亏了各位金主的大力支持,才能让我们得以遇见那些时至今日仍然令人回味无穷的瑰宝。 快,有很多方法。 保时捷作为传统跑车的捍卫者,想提升性能,轻量化就是不二法门。当964上市时,身上的标签无一例外都是现代化的体现:第一款可以配AT的911,第一款配置可伸缩尾翼的911,第一款配备了安全气囊的911。。。但是想要快,这些都成了累赘。所以斯巴达大法如约来到RS身上,后座、电窗、空调、音箱,甚至气囊和助力转向,这些统统牺牲掉换来了减肥155kg之多的苗条身材,加上升级的悬挂、制动和轮胎,酝酿出让人沉醉的操控快感,也让它在纽堡北环跑出了无比耀眼的成绩。 而当波子将关注点回归到轻量化的时候,日产则搞了个弯道超车:渴望在市场和赛场上都重振雄风的他们,盯上了波子自家的80年代末霸王959。采用类似理念,用一副强劲的涡轮增压引擎,搭配高科技的电子四驱系统,不仅仅让R32产生了令人眩目的加速和弯路性能,更是成功拉近了高性能跑车与普通人之间的距离。而赛场上的R32同样依靠这套组合所向披靡,一路写下不败战神的传奇。 他们都是一等一的快车,但不代表它们就是完美的。964的甩尾倾向依然明显而难以驾驭,R32则受制于车重,在涡轮迟滞和转向不足中挣扎。没有现代跑车所拥有的种种科技,想要驱使“仅仅”不到300马力的它们冲击极限,无论何时都是一项胆量和技术并存的挑战。 而这,正是Old School Racer们的魅力:一切都由你掌控,一切都由你承受,你是无助的,但也是自由的。二楼放花絮。
合金与塑料牛拾遗(上) 曾经发誓不要入塑料牛(品控是一方面,主要还是不能让钱包RIP),结果禁不住白菜的诱惑(钱包仆街)。。。OK,这么一来收牛之路也即将进入尾声了。 这次碰到的颜色都很流行(该死的750已经是第三次买了),品控也没到歇斯底里的程度,既然留下了,自然要跟合金比比。 鉴于这类对比已经被贴吧大佬们刷过无数次了,本次只讲讲车型之间的差异,顺带讲讲aa的变化,吐槽点到为止,本人高度近视,如果有什么描述错误的,也欢迎大佬们来指正,能多了解自己的藏品是件乐事。第一步,颜色和整体。 虽然700和750都叫Orange,也就是橙色,不过合金700是金属橙,而750是珍珠橙。虽然这是原厂固有颜色,但听上去就像是aa知道以后的牛都塑料了,所以决定不取名叫金属橙了。 在我看来,合金就是血橙,而750就是py橙?(pearl读起来不觉得很像吗?) 外观已经是(贴吧)地球人都知道的程度了,就不再赘述,总体来说,还是初代700的简洁最合我意,如果说750还是奔着性能去才增加了不少套件,那s的各种碳纤维就显得太过刻意又没主题性。 对于aa,无非就是质感和手感。抛开品控不谈,塑料有自己的优势,线条的锐利度对于大牛这种充满张力的车型来说是不可或缺的,这一点合金再好也不能无视;更轻的份量其实更适合我这类外拍党,摆弄不费劲,运输也不需要额外固定措施。但是塑料的缺点也很显著,材质软不容易贴合,漆面不耐磨,易掉漆,易粘灰,我对于自上色模型完全外行,不知道有没有更结实美观的塑料漆面存在,就aa而言,全开模型不能摸基本就等于自灭了。加上aa这不断下降的品控,塑料的争议肯定会一直存在下去。第二步,主驾侧。 从700-750-700s,感觉走的是一般实用——斯巴达——科技点缀这种演化路线。富豪们的口味在变,就算是特立独行的大牛,再斯巴达也不能无视全液晶屏幕和各种手机接口的需求,该上的都得上。 说到aa,首先是仪表,合金版显然最良心,原车的转速表周围一圈的铝框好歹有个独立件表现,中控台左侧下方的碟片机也做出来了;750没什么好说的,对于这种斯巴达到什么附属设备也没有的型号,aa当然很乐意“保证与原车相符”;而最后的s就比较惨了——碟片机没了,大不了当aa做了个选装版,但是全液晶仪表一张贴纸带过,还贴的凹凸不平就有点难受了。 然后是方向盘,初代是麂皮和真皮结合,做的挺仔细;750全麂皮,中间的对中黄标再现无难度;而s呢,就是个大塑料,好吧,我专门去查了下真车图,实车可以选装真皮、半包麂皮,全麂皮三类,但是s手握的部分,就算是真皮,也是打孔的啊,aa你做不出来打孔,复刻个初代也行吧?第三步,副驾侧。 跟主驾风格统一,不过750的斯巴达配色更吸引人;初代和s差距不大,s座椅表面加了钻石纹,感觉更加豪华,但看起来跟外面随处可见的碳纤维实在不搭调,到底是要快还是豪华?你可不是宾利啊。 至于aa,基本维持了应有水平,该有效果还是有的,唯一的缺点是s的各种缝线,粗看丰富,细看就是刷的,尤其是本来就光溜溜的座椅上,跟比美高有的一比了。 最后提一句,新款770的门槛侧面非要弄个螺丝,跟塑料86一样,为啥?s都没有。aa你这个时候不讲成本了?第四步,车门。 初代以色调搭配吸引眼球,750就全碳纤维加拉绳来表明(斯巴达)态度,s就各取一半了。综合看s还是最让人迷茫那个。 来到aa,塑料版那个更薄的玻璃确实改善了折射变形,更逼真,不过老实说,我更新喜欢初代那个厚重的感觉。车门弹簧aa大概是调整过,虽然塑料门更轻,弹起力度并没有比合金更强,相反偶尔还有点弱,举不到顶,开门也是个难题,开着费劲还容易伤漆,开门器真的必不可少。 门内版,初代和s差别不大,s把手用了碳纤维移印质感不错,但那个刷出来的黄线又碍眼了,750则是塑料直接成型的表面,虽然没移印好,但摸起来并不会像低价车模那样粗糙,也算OK。很抱歉,不知不觉已经这么晚,只好先写到内饰为止,后续会讲外饰和机舱。
估计这段时间都是老年人专题了,毕竟过节不要钱的灯光也是有时间限制的。。。 先来说说Gate的标致406 coupe,这款平宁法里纳设计的双门轿跑车完美诠释了法国人的浪漫,简洁中透露着动感。并不是每台跑车都要靠极致的性能挂帅,能让人感到舒心和放松的取向依旧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至于Gate这个牌子,我只能说漆面是真的太强了,原包扔在敞开的柜子隔板上,什么干燥机光蜡一概欠奉,过了20年以后照样无疹无泡无氧化——谁又能说廉价牌子一无是处呢?一无是处的只有造车商家那早就熄灭的精品意识。然后到了GC8 STI,可以说这就是我成年之前的信仰,九十年代从地方台上偶然瞥见Imp取代力狮成为WRC赛车蓝本开始,到后来守在电视机旁两眼放光盯着麦克雷的蓝色555,这就是我年少时的信仰。只可惜现在的富士重工已经无法抵御时代的大流,变成了SUV企业,曾经的信仰只能靠着一层又一层的限量新衣去苟延残喘——也许我苛刻了点,毕竟它隔壁的那位宿敌已经从物理层面上消失了。 想吐槽AA为什么不像EVO一样把每一代都标出来,还是说我信仰不足导致脸盲——总之我希望这是第三代——唯一一个被土屋圭市评价为有趣的STI。另外一个很要命的槽点是后窗的雨刷位置跟22-B不一样,后盖居然被雨刷挡住不能开启。。。反正也举不起来,不开就不开咯~最近渣拍较多,希望今年能继续努力提升技术。
700S/R from 蚀 呜兄已经发布了他的那一半,着眼点自然是他没有的700R,而我的着眼点自然是因为退牛坑而放弃的700S。 客观来说,这次AA做了比较明显的改善,无论外观还是手感,都不再像750那么毛毛躁躁、松松垮垮,能够配得上精致二字,缝隙也得到改良(相比之下,我这个700R的部分缝隙已经快垮到比美高以下去了),塑料的锐利度也比合金更好,整车气势比起合金有过之,极大满足了超跑迷的视觉要求。 不过,要是什么缺点都改善也就不是AA了。首当其冲的就是那个继续缺字母的头标,以前从来不过问的角落现在都要靠运气了;其次AA改良了材料,却没有为材料去改良相关结构,比如那个相当有力的车门弹簧,AA为了保证关门严实不会反弹或扩缝,门销貌似做的比合金还长一点,遇上塑料偏软的特性,开门费力关门伤漆;还有尾翼,紧固机构跟合金一样,看起来皮实,但摩擦力也大,打开过程基本无法靠开门器完成,用手掰的过程真是心惊胆颤,生怕完蛋;最后,也是塑料的逆鳞:摸不得,各种指纹不说,指甲多点也能留痕(提醒车主注意个人卫生?),而且缝隙做的太小,开关几次下来就掉漆,嗯,我们喜欢全开,但不喜欢全开即毁。。。 吐槽那么多,最终总结,瑕不掩瑜,还是香的 整体感觉并不比合金差,倒是合金各种龇牙咧嘴,冰蓝R就没有这个问题,因为不同批次颜色先后出场导致品控批量性变化这点在700上感觉特别明显。如果没记错的话,从750开始轮圈就比700大了一寸,也是从750开始,前轮拱没有那么越野了,菊花圈造型见仁见智,如果颜色能再深点就不会感觉那么塑料了,轮胎上字让质感提升。略带点俯视,能让700感觉更加修长,更动感。塑料的鼻尖更尖锐,更好体现原车的狂野。更大的刹车盘体现出更强的制动表现,不过AA你给上个灰色是怎么个意思,还嫌不够塑料?抛开材料,R多了顶棚和防虫网,可玩性比硬顶好,据说700SR也会出?指纹收集器。。。至少这台蓝色后盖是合缝了,合金反而很翘。熟悉的尾部,个人还是喜欢700R的简洁,700S除了那个侧进气口是必要的,其他多少有点画蛇添足,复杂而没什么深刻印象。塑料尾翼不知道为何,上表面已经齐平了,下层却没有跟尾灯贴合,这点合金从来没出过问题END
【水】手残党补700r 第一次发水贴。。。顺便为上一帖的凄惨状态默哀。 本来是不收色主义(一直提醒自己还欠巨额债务),结果无法抗拒白菜的诱惑,700硬顶收了仨,敞篷的本来早已海景,就不奢求了。结果佛系等来了一个实惠的白色,冒着被债主拖出去斩了的风险硬吞了。 不过既然是实惠价,也不能指望无暇——无证,各种掉漆,门盖配合糟糕。庆幸的是说明书留下来,那个传说中的防虫网也在,只不过碎成了渣。好吧,既然都入了,就别放弃,手残党自己动手开搞。 右边不错,后视镜有点擦痕不明显,油箱盖那块痕迹比较显眼。前后盖松什么的,螺丝刀全部解决。左边什么缝都大,以至于玻璃和车顶明显合不上,要放在塑料上早就扔了。。。突发奇想去掰前盖想调平缝隙,结果基本就是痴心妄想了。前盖这个凄惨。。。前保也被波及了。防虫网碎成渣。当面开箱检查完后,发现碎裂,卖家说发货是好的,于是趴在快递员面前5分钟搜索地上可能掉出来的所有碎片。因为已经修过几次车了,找碎片也不是第一次,最后把除了插脚之外的所有碎片找到补齐。虽然大家都吐槽防虫网的价值,但真的装上去,还是能给人更精致的感觉。用漆笔把前盖端面补了,远观only。前保的也补了,远观only。。。吐槽下漆笔,好像白色就是跟别的不一样,什么蓝色红色啊都跟水彩笔一样开盖就随便涂,这个就跟修正液似的,不好涂也不好控制出漆量,而且必须用新的,老的会氧化变灰。。。修好了跟冰蓝一起合影白色也是有性格的,就是缝隙被冰蓝彻底碾压(冰蓝运气好?),连塑料都可以嗤之以鼻。。。有点想把后盖上黑色没遮住的白底部分也涂黑了,下次再干吧。买了这个以后,就再没钱入后面的大牛了,对于塑料牛,拥有过,也憧憬过,并不是一无是处,但是缘分有限,差不多也该考虑从牛坑里毕业了。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