芰荷风 芰荷风
关注数: 0 粉丝数: 115 发帖数: 6,542 关注贴吧数: 3
[转]大学里小偷最爱偷的十样东西 在大学里,总是有很多东西,原来是属于你的,然后莫名其妙就再也找不着了,据国家小偷协会不完全统计。在大学里,他们最愿意偷的东西有以下几种。  第十位:被子  可能有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被子能入选,我给大家解释一下,首先要从学校说起。一般来说,大学一进校,学校就会经我们准备好被子等生活用品,当然是得自己出钱的,想要学校白送,除了把你遣送回家以外,是不会白送的。再说被子的事情,被子因为是学校统一发的,所以花式是一样的,偷了也没人会知道,你怎么查也是查不到的。然后说怎么个偷法,一般来说,学校的寝室不会都是阳面,在阴面的同学就会把被子拿到天台上去晒,然后也不会陪着被子在上面晒。别的同学呢,看好机会,上去把被子拿了,你说这事儿,你怎么查?  失主需要度:10  偷窃难度:3   第九位:洗发水  其实这个到没什么好说的,大多数都不是别人蓄意要偷。一般来说,有两种情况会被偷,第一,自己去洗澡,忘到冲凉房了,过了一天还想起来。这样的洗发水,要是不被偷,那才怪了,有一次,我的牙刷没拿回来,都不见了,这事儿没地儿说理去。第二,哥们打球回来,然后自己的洗发水用完了,一身汗也不想出去,自己寝室找不到,就去别的寝室打一瓶,用谁的不是用啊。但是回来之后,怎么也想不起,到底是拿的谁的,然后就用了。这你也不好怪别人,点儿被不能怪社会啊。  失主需要度:8  偷窃难度:2   第八位:书  窃书,也是偷书的一种。最好是把书偷去了你能自己看看,要是自己不看,直接去旧书市场,一块一本给卖了,那真的很不地道。现在的书大家都知道,你抄我,我抄你的,还老贵,买10本同一专业的书,你总结一下,最多有5本是自己创新的,还有5本,都是把这5本的书,这找一段,那找一段合在一起的,和我们写论文是一样的。在教室,一不小心书就没了,这很正常。  失主需要度:10  偷窃难度:5   第七位:钱包  钱包这东西吧,也不好说,也不能说是大学里容易被偷,这玩艺儿到哪儿都容易被偷,我可不是说的瞎话。偷钱包是个高级工种,一般人还真不会偷就是了,传说中,还得食指和中指一样长。这可不是朝夕之功啊,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是被捉到,别提多惨了。现在都不把小偷当人,都往死里打。  失主需要度:9  偷窃难度:8   第六位:饭卡这个,你只要在食堂小心一点儿就好了,在别的地方,也没什么。关键是你在食堂的时候,不能把饭卡挂在胸前。我见到一个最狠的哥们,可能是开玩笑啊,不过大家还是引以为鉴的好。一个同学刚打好饭,在那个搞饭盒呢,把饭人多,挤嘛,第二个打饭的同学上去,打了饭,随手从第一个同学胸前拿了卡就刷了。如果是认识还好,要是不认识,这也太狠了。所以饭卡这个东西啊,不但要防被偷,还得防盗用。  失主需要度:7  偷窃难度:7   第五位:手机  看看《天下无贼》吧,那是对手机被偷最完美的诠释。现在一般大学生身上最值钱的也就是手机了,偷别的也不值几个钱,所是手机是很容易丢的。  失主需要度:9  偷窃难度:6   第四位:电子辞典  上自习的时候,谁不打个盹儿啊,泱泱中国都还有打盹儿的时候。这一睡东西就给丢了,很正常。上回哪儿看了个校园的短片就是这样的,上自习,别的也没什么值钱的东西,也就电子辞典了。我不是有意说家景不好的同学,不过,他们是经常干这种事情,因为小偷是不会去自习室的。  失主需要度:5  偷窃难度:6   第三位:自行车  不管多少人给你看车,该丢还得丢。大学城里的自行车,偷来买去,总数从来没变过,在变的只有车的主人。如果你看见一辆自行车很像你的,但是颜色不对,那你上去用钥匙刮一下,没准儿就能刮出个你熟悉的颜色。  失主需要度:4  偷窃难度:7  第二位:足球  经常踢球的朋友可能都有过丢球的经历,当然也包括篮球了。一个人,抱个球去踢,想加到别人一伙里,别人同意了,但是别人有球,就把自己的球放到边上。一阵拼杀之后,夕阳西下,一找自己带来的球,没了!就是这么回事儿,你别说,现在的球还挺贵,我记得我在高中踢15块的足球,我们班,一个周踢坏一个,现在到大学来,踢150的足球,一学期不见3个。 失主需要度:6  偷窃难度:4  第一位:女朋友  大学男生,什么都是公用的,拖鞋,床,电脑,烟,当然也有女朋友。女朋友这个吧今天还是你的,明天就不知道她在和谁在一起了。大学男生基本上都是要丢一把女朋友的,就算毕业还没来得及丢,毕业后也过不了多久就会丢的。不过也没什么,这个吧,容易丢也容易找,不过找回来的不是自己的,但是都是女朋友啊,无差别。我想这个不用我再多做阐述了吧?  失主需要度:10  偷窃难度:0
【☆原创☆】我看司马衷和羊献容 惠皇后羊献容,西晋惠帝司马衷的第二任皇后。而司马衷的第一任皇后,就是那个开启了“八王之乱”的贾南风。很多人说司马衷白痴,其中一个重要的证据,是说“天下荒乱,百姓饿死,帝曰:‘何不食肉糜?’”我认为这一点不能成为它是一个白痴的证据,最多说他不谙世事而已。试想一下,一个长于深宫的贵族,娇生惯养,不知人间疾苦,这才是他的思维方式。许久以前,我就看过一个消息,说的是学生上课学到红军长征,士兵们没东西吃,以至于要煮皮带充饥,或者吃草根,甚至饿死,学生的疑问就来了,问老师说红军没饭吃为什么不吃饼干。难道那些学生也是白痴吗?况且,在魏晋南北朝,出于士族阶层的特殊地位,以及玄学风气的盛行,贵族们连庶族都不愿理会,并且整日清谈,哪里有空管民间的疾苦,整个贵族阶层在忽视百姓这一点上,于中国历史里是空前的,也是绝后的。所以司马衷出现这种论调,完全可以理解。当然,我不是说以此便可以推翻他愚笨的事实,只是认为这个论据难以成立。司马衷有个特别聪明伶俐的儿子司马遹,很讨他父亲司马炎喜爱,有人怀疑司马遹不是司马衷亲生,而是司马炎所出,所以当初司马炎才立那公认是白痴的儿子为太子,好让自己的儿子司马遹能够登上皇位。这实在不太可能。
【☆原创☆】我真的愤怒了 我想问一下,中南的男生或者男人们,你们为什么对女生,尤其是中南女生如此鄙视!最近贴吧里总是充斥着种种藐视女生的帖子。大概有这么几种观点:一、中南女生都是恐龙,配不上你们这些高贵的中南男生;二、女生都是虚荣的,只会压榨男生的钱财,欺骗男生的感情;三、女生必须什么卧房荡妇、厅堂荡妇之类恶心言论,必须什么煮饭洗衣服会这个会那个,学这个学那个。你们对女生说三道四,指手画脚,要求女生要这样要那样,不可以这样不可以那样,就差没大声呼喊恢复三从四德了!以为自己是全世界最委屈的,以为自己是全世界最正确最伟大的。实在恶心!评论,特别是背后评论一个人外貌如何如何,本身就是一种极其不厚道的行为。中南女生不能说是貌若天仙,也没差到吓哭小孩的地步吧,用得着你们如此大呼小叫么!更何况,高考是选美吗?你们来中南大学是做选美的评委吗?如此说三道四,不但可笑,还可恨!其次,我不否认,的确有些女生人品不太好,但是,个别女生可以代表全部吗?你们不能说,一箱苹果,有几个坏掉了,其他的都坏掉要扔吧。你们为什么就是抓住少数几个人的劣行穷追猛打,继而大肆宣传女生都是坏的这种观点。再者,你们读了十几年的书,不知道什么叫做文明吗?不要总是喜欢谈论一些低级趣味的东西,谈论也就算了,还总把脏水往女生泼。拜托!贴吧是个公共场所,你们喜欢A片,喜欢黄色笑话,喜欢你们发明的黄色谬论,到你们男生寝室里谈论去,不要再在贴吧里发表你们的低俗言论了,看得人想吐!还有那个什么说女生穿得少的帖子,简直莫名其妙!穿得太少是不太适合,但是你们也不用像急色鬼一样急不可耐吧。把所有的过错都推给女人,真不愧是几千年来中国男淫的优良传统!还有,你们想找什么毕恭毕敬无比顺从的女人,那就承认吧,不要再说什么女生必须这样必须那样。女生要怎样,她自己心里清楚,不必旁人啰嗦!真是一群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人!又,想要找一个煮饭洗衣样样家务无所不能的女人,建议你们直接娶一个保姆算了,包君满意!
八十年代曾经的“十大经典” 十大经典故事、书 1.365夜 当时的妈妈们几乎人手一册,有了它这一年好过了!我可是一年级就把它全看完喽.   2.童话大王 80年代最杰出的童话期刊,《皮皮鲁和鲁西西》《魔方大厦》《舒克和贝塔》《侦探荞麦皮》等都堪称大师手笔,可惜90年代后咱们的郑大侠源泉枯竭,《十二生肖系列》就很差强人意了。   3.少年科学 对其中的科学推理侦探小说印象颇深,一本充满科学浪漫主义激情的少年期刊。尤其喜欢它封面上的那些简单而神奇的水果电池试验   4.少年文艺 一本可以高举学习作文的幌子,大看特看的小说期刊,很多有趣的故事。   5.小学生作文选 选它是因为它的普及率,在东半球上小学的估计都用过它 *~-~*   6.十万个为什么 最早的恐怖主义教材?红红的“工农”兵封皮,里面绝对比封面好看。 三年级就知道一份硫酸、一份硝酸、一份盐酸混合起来,就是能熔金烁铁的“王水”。 可惜既没贼心也没贼胆。   7.卖火柴的小女孩 一篇言辞优美的对无情的资本主义进行“血泪控诉”的经典!读过的大概都试过划光一盒红皮火柴,看看能不能冒出些鸡腿什么的。   8.铁臂阿童木 因为年纪太小,电视里播的时侯刚生出来,只有大看特看小人书了。记得当时特好玩,谁要跑动的时候,都会把双手向前方一并,屁股一撅,嘴里念叨着“我是鉄臂阿童木,嘀嘀叭叭呜。。。”,然后就屁股冒烟的飞回家了。   9.马小哈 一套早期的科幻小人书,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唐山大地震后,科学家发明的一种地衣菌类,它能吃掉地震倒塌的水泥垃圾,真是太方便了。现在卖给老美正合适。   10.小灵通漫游未来 在《科幻世界》问世以前,它给了我们多少美丽的梦想,神奇的渴望!直径一米的大西瓜,不用汽油的飞行车,没有灯的发光天花板...这可能是当时最不可思议的读物。中国一代科幻迷就此诞生。
罗立群评《萍踪侠影》之第九回评 第九回 滚滚大江流英雄血洒 悠悠长夜梦儿女情痴 此回作者用潮音和尚的一段回忆、石翠凤对毕道凡与其父石英的一段往事的追叙以及周山民等人对毕道凡的交口称赞来突出毕道凡是一位江湖奇人。 作者在叙事方法上,是通过书中人物之口来介绍和评价毕的。这种叙事角度的选择,即使通过书中人物的眼光和口吻来描叙当时发生的事情和场景,也即是以“第一人称”的手法来描写。这种写法,不但可以写出书中叙述人物的心境、情绪、声口,而且可以制造出一种特殊的环境气氛,增加阅读效果。 书中潮音和尚、石翠凤等人在讲叙往事的时候,他们对毕的敬佩、赞赏之心情溢于言表,跟小说情节增添了一种特殊的气氛,故事情节也带上了一定的感情色彩。 毕在未出场之前,通过书中众多人物的渲染,其形象已经十分清晰、突出了:武艺高强,侠骨铮铮,性格怪异,举止不凡。 毕的塑造方法是一种“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烘云托月”的衬托方法,这一手法运用的最成功的例子便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出场,梁明显地借鉴了前人的经验。 然而,在小说中,毕这一人物形象还不是主角,他的出现也是陪衬,是衬托男主人公张丹枫的。 毕在众人的渲染中,已是群豪中的佼佼者,然而,张一出场,其气势、风度、言行、武功,处处都不输于毕,甚至更胜一筹,而更可贵的是,张英雄年少,前程自是更不可限量。这种以英雄相衬英雄的写法,正如毛宗岗评《三国演义》时所言的那样:“譬如写国色者,以丑女形之而美,不若以美女形之而觉其更美;写虎将者,以懦夫形之而勇,不若以勇夫形之觉其更勇。”因为,这种相衬手法,往往使人物形象的性格更加强烈。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