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高的浮云 老高的浮云
关注数: 47 粉丝数: 148 发帖数: 7,490 关注贴吧数: 10
到今天算是正式定了两外和两内。 看到贴吧吵得挺凶,什么不投钱不作为咯,如此种种,贴吧年年是这个论调,下一步就是上港退出申花夺冠之类的。咱也别说人家五星记者“申动港办”,自己球迷这样的一抓一大把,又脆又怂。 说由奢入俭难,也是人之常情,关键是海港这情况,完全谈不上俭。奥斯卡和巴尔加斯的大合同仍在,球队拿到的成绩福利杠杠的,谁看了不眼红?蒋光泰徐新这种两年内常备国脚,外加武张颜三主力,连冯劲魏震李昂都得替补,还有吕王两个万金油替补,去年两外援都能夺冠了。今年又补了两个潜力股,应该是正常操作。这阵容不知俭在哪里。 不是转会才叫花钱,周公公当年操作U35免签,人民日报都点赞说省钱,后来久事才发现大坑所在,欲哭无泪。广州队差点死于一个当年引入的梯队人员之手,也是乱开薪水造的孽。 其实在我看来,中超称王,就看教练好坏。上港之崛起,不仅在于大牌球员引进,更是有能力的教练带出来的。去年的情况很特殊,哈维尔更像是临时工,赶鸭上架,导致引援和教练没商量,就有了教练不用的问题,其实哈维尔的水平也没那么不堪,看菜吃饭,看人下碟儿,大部分时间做得还可以,就是和俱乐部之间缺少一点信任,搞到后来情绪有些失控,好在还是保住了联赛冠军。 今年海港算是回归常态,先定教练,再引援,这几个肯定是主帅点头要的人,这就不错。这澳洲光头穆斯卡特,各位不要小看,海港对他只是驿站,将来是追随波帅到五大联赛去的,我猜正因如此,他才弄来高级助教阿洛伊西,搞的类似双主帅机制,为的是一两年后平稳过渡,也算对得起海港。像他这种,肯定爱惜羽毛,认真工作,可能去招水货彩票吗? 一个球队一个俱乐部好不好,主要看教练。前几年总体上申花衰败,海港兴盛,可以说俱乐部对待教练的态度,是最直接最关键的因素。反正现在,我只信这光头,其他随便了。
关键还是教练 到今天算是正式定了两外和两内。 看到贴吧吵得挺凶,什么不投钱不作为咯,如此种种,贴吧年年是这个论调,下一步就是上港退出申花夺冠之类的。咱也别说人家五星记者“申动港办”,自己球迷这样的一抓一大把,又脆又怂。 说由奢入俭难,也是人之常情,关键是海港这情况,完全谈不上俭。奥斯卡和巴尔加斯的大合同仍在,球队拿到的成绩福利杠杠的,谁看了不眼红?蒋光泰徐新这种两年内常备国脚,外加武张颜三主力,连冯劲魏震李昂都得替补,还有吕王两个万金油替补,去年两外援都能夺冠了。今年又补了两个潜力股,应该是正常操。这阵容不知俭在哪里。 不是转会才叫花钱,周公公当年操作U35免签,人民日报都点赞说省钱,后来久事才发现大坑所在,欲哭无泪。广州队差点死于一个当年引入的梯队人员之手,也是乱开薪水造的孽。 其实在我看来,中超称王,就看教练好坏。上港之崛起,不仅在于大牌球员引进,更是有能力的教练带出来的。去年的情况很特殊,哈维尔更像是临时工,赶鸭上架,导致引援和教练没商量,就有了教练不用的问题,其实哈维尔的水平也没那么不堪,看菜吃饭,看人下碟儿,大部分时间做得还可以,就是和俱乐部之间缺少一点信任,搞到后来情绪有些失控,好在还是保住了联赛冠军。 今年海港算是回归常态,先定教练,再引援,这几个肯定是主帅点头要的人,这就不错。这澳洲光头穆斯卡特,各位不要小看,海港对他只是驿站,将来是五大联赛去的,我猜正因如此,他才弄来高级助教阿洛伊西,搞的类似双主帅机制,为的是一两年后平稳过渡,也算对得起海港。像他这种,肯定爱惜羽毛,认真工作,可能去招水货彩票吗?一个球队一个俱乐部好不好,主要看教练。前几年总体上申花衰败,海港兴盛,可以说俱乐部对待教练的态度,是最直接最关键的因素。反正现在,我只信这光头,其他随便了。
海港2023赛季总结之五 最好的厂队 过去几年中,海港俱乐部一直是中超俱乐部中特殊的存在。我们(主要是被同城对手)叫做“厂队”。 从初出茅庐的新军,缺钱卖主力买不起外援的穷光蛋,一跃成为拥有巨星的豪门,挑落恒大王权,压制老牌劲旅,直至摘取第二冠。 这一切,都是因为背后那个国营巨“厂”、东方大港。它似乎拥有了无尽的财源,即使面对一众房地产巨头也丝毫不落下风,把对手们从暴富熬到暴雷。 因为这个特殊的“厂”,我们俱乐部的行事风格中,才会既有老牌国企的低调刻板,又有行业老大一掷千金的豪气,既要把过组织生活写进俱乐部动态,又拥有了外向型企业鲜明的国际化特征(外教负责制和大牌外援)。 这就是我们的厂。作为厂队的非员工的球迷们,不得不去理解和适应一些厂队的作派,当然厂队也在适应我们球迷,逐渐知道我们在乎的是这个队,在乎这个队的崇明根脉中所含的精神,需要的不是员工福利油米交通卡,而是厂里有人和我们一起修灯泡。 九年了,我们已经相互适应了九年,所以不会像今年同城的另一支新“厂队”球迷那么无所适从。我们甚至适应到助威都坚持直呼厂名,而不是俱乐部的名字(汗)。 在我看来,有这个厂很重要,厂要给钱,给俱乐部稳定的财政支持。有了财力,才可能有专业的教练、好的球员,呈现好看的足球风格。勒沃库森叫药厂,三星、现代什么的,也挺好。我一点也不介意做厂队球迷,我只介意,厂队够不够好。 2023,我们的厂队做得好吗?虽然夺冠,但显然不够好,所以球迷要修灯泡(不会修灯泡的球迷,也不是好球迷)。所以我们要有新的教练、新的内外援,要打造更好的足球风格。我们要卫冕中超冠军,我们要在足协杯和亚冠有所作为。 2024,期待最好的厂队。
海港2023赛季总结之四 未来的未来 海港自2015以来的口号,是“申城正能量,未来大无穷”。后面的一句,很大程度上,是显示俱乐部青训起家的本色。海港前身东亚,创始于根宝崇明青训,今日六虎,就是十八年前初创时第一批的青训精英。 然而海港俱乐部近年来一直被诟病的,也是自身青训的不给力。如果说崇二期(9394)还算是继承的家当,以后的几代青训“成果”,多是借全运队平台,从各家青训的收购(如9798幸运星)或委培(如0506)的队伍,真正属于俱乐部自己搜集培养的队伍和人员,水平有限,能够向一线队输送的尖子少而又少。尽管某年海港也曾经拿过U23冠军,今年U21又获亚军打入中乙,但中国U级别联赛的质量实在一言难尽,这些成绩很难让人把球队“未来”与之关联起来。 虽然未来不来,后继乏人,但我却并不想过份责备海港俱乐部。从一线队拿成绩的角度,洋帅没有使用年轻球员的KPⅠ和义务,用人从能力出发无可指摘。变来变去的U政策,水平低下的U系列联赛,盲目随意的国青国奥征召和冗长的集训,再加上疫情影响,俱乐部又能怎样?那些所谓青训大户俱乐部又怎样了呢? 还不是一样! 在海港俱乐部方面,唯一可指责并的就是没有一体化的训练基地,梯队在东方绿舟,一线队在世纪公园,相隔遥远。就算主帅想抽时间看一眼梯队亦不可得。这种基础建设方面缺失是海港大问题,当然解决也不容易。 我一直认为,职业俱乐部的青训,本身训的成份少,赛的成份多,俱乐部要做的,就是给青训精英提供比赛的平台,通过比赛识人用人结合,选拔进入一线队的新生力量。海港俱乐部可用的,实际已有两个平台,一是全运组队(四届全运队各有少许收获),二是友队外租(刘小龙(海南)、刘柏杨(广西)都有此经历)。其中全运队竞争激烈真刀真枪,但功利性强,重集体不利个人,友队外租锻炼机会多,但放羊之后管理风险也大。今年海港喜获第三平台,就是乙级联赛,用好这个平台,着重锻炼几个尖子,没准会有惊喜。 在一线队使用年轻球员方面,我觉得俱乐部,包括球迷,都有些太缺乏耐心和持续性。俱乐部像猴子掰玉米,掰一个丢一个。早在博阿斯时代提拔的魏震、李申圆、张华晨,用一年歇一年,就没有稳定的出场;莱科时代的刘祝润、阿布拉罕、陈序煌、王逸伟,今年也消声匿迹(当然国字号长期集训和伤病影响是重要原因),要知道一线队交学费不易,浪费可惜! 六虎老去,有人看来是大祸临头,其实也没那么严重。在我看来,我们至少还有两年时间,用好三个平台,青训体系向一线队有两三人的输出足矣。 谁叫根宝欠我们的呢! (我说反话哈。怕吧里有人脑子不太好使看不懂,特此标明)
海港2023赛季总结之三 奥斯卡和消失的外援们 其实我写下这个标题,想的却是另一件事:我们需要怎样的外援? 当卡隆在世纪公园和上海女足的班达赛跑的时候,我就觉得这哥们肯定不能留下来了。 我们这两个赛季的外援引进,让人感觉是碎片化的、临时起意的、盲人摸象式的。 “要个速度快的”,来了卡隆。 “要个个头高的”,来了若昂。 “来个金靴之类的”,来了平科。 “来个和武磊能搭的”,来了巴尔加斯。 “来个马上能来的”,来了保利尼奥。 …… 这是外援引进的正确方式吗?草台班子拉郎配嘛。 来了以后才知道,个头高的不会头球,速度快的不会拐弯,奥甲金靴老是和本土金靴抢在一个点,武巴倒是会连线,但大部分时候仅和武连线,还有暴脾气和摊手的毛病,那个半道来的又半道打发走了…… 引援的辞典里,真的有所谓的“即插即用”吗?真的不需要时间来磨合和搭建战术体系吗?想太简单了吧。 当然连主帅都是火烧眉毛匆忙就位的话,外援这么引就不难理解了。打到最后我们成了最不依赖外援的队,那可不,除了奥斯卡,还有谁靠得住呢? 想当年,引(外)援也有成功的时候,2017、18和19上半年,我们的8、9、10和25配得多么顺畅。但从阿瑙来开始,就不断犯错。不是贵和便宜的问题,也不能全怪疫情。我的猜测(仅仅是猜测),是否从那之后,主教练们失去了引(外)援的主导权? 好吧,不管怎样,夺冠了,翻篇了。我们需要怎样的外援?这个问题应该问Manager。找个专业的、敬业的Manager,像当初信任博阿斯那样信任他,让他来搭建全新的阵容和战术体系。中超要靠外援,我们不能搞特殊啊。 不管有没有奥斯卡,其实我们终将失去奥斯卡,但上海海港一直以来就有、并仍然应该拥有全中超乃至全亚洲最好的外援。
海港赛季总结之二 成败六虎 六虎,当下海港队中仅存的崇明一期六人:武磊、颜骏凌、王燊超、张琳芃、吕文君、蔡慧康。 谁也不能否认,这六人是海港队今年夺冠的骨干,摘星的功臣,三名现役主力国脚,另三人也是(或曾是)准国脚的实力,这六人在海港本赛季战术体系中,除奥斯卡和蒋光太之外最可信赖者。也许有人说巴尔加斯、卡隆、平科、若昂实力如何?一看位置,二看战术,这几名外援我会开贴另说。 另一个事实是,六人中四人34岁,武磊和颜骏凌32岁,除了守门员算黄金年龄,其他几人确可称“老”了。海港今年首发阵容全在三十岁以上,嘲申花U35嘲了好多年,今年轮到了自己。当然我季初也说过中国球员晚熟,最美夕阳红之类的话,然而每逢逆境,不能不提到主力阵容年龄结构偏大,已经成为海港未来的心腹之患。 能力和年龄,是一对反向指标。用得好,六虎是海港阵容的财富,用不好,就可能成为战术的缺陷。哈维尔是个比较另类的洋帅,善看山水,“情商”奇高,深刻“理解”了六虎的地位和心愿(六人多次公开提到为当初崇明兄弟圆梦)后,其战术设计几乎是为六虎同出量身定制。六虎的高出勤率,成就了球队一些重要的胜利,但战术缺少变化和过于疲劳,也是赛季中后期成绩断崖式下滑的重要原因。 以争议较大的吕、蔡为例。吕是多面手,这是优点,本赛季海港战术中多将其置于左后卫位置,但用的是他的串连和攻击能力,其从左后一直插入禁区中央的攻击非常隐蔽且有效,赛季攻入7球为全队第三射手。而同样战术,对侧的王也有4球入帐,这就是专为六虎设计的战术的成功之处。然而这种战术要承担的风险,就是左路防守薄弱,吕的单防能力差,即使在位也需要后腰中卫协防,就会造成防线整体的漏洞。后腰用蔡,优缺点过于明显且为各队熟知,硬度有余覆盖不足,而且功能单一攻击力差。吕蔡同时出场,前场固然攻势绵密,后场却空档大开,一旦由攻转守时对手组织得当,张琳芃蒋光太必疲于奔命(对蓉城、河南、巴吞联),最后只能指望颜骏凌神扑了。在体力不足天气炎热的情况下,这种阵容和战术的风险就会放大。 在我看来,六虎年龄大并不是大问题,但每每六虎同出一键首发,表现得好像是高于球队的小团体,却会成为全队的战力提升的大问题。这很可能并非他们本意(吕就说过教练派他上他也没办法),但挡不住有这么个“善解人意”的洋帅啊。 毫无疑问,崇明六虎既是海港历史根脉的象征,又是今年球队战术的核心,海港夺冠,六虎居功至伟。然而足球是三十余人备战十余人上场、延续十个月的复杂团队运作,不了解对手、不区分状态,简单重复的六虎一键首发,既是专业领域的轻忽,也容易引发对崇明六虎的误解和污名化,进而影响队伍的团结。 足球领域,如六虎般兄弟重聚,实现儿时夺冠梦想,是情怀,是传奇,可遇不可求,可一不可再。希望六虎作为一个美好记忆留存,而海港球队将一直陪伴我们走下去。
2023赛季总结之一 一起修灯泡 输了最不该输的一场球(亚冠附加赛)后,蔡慧康在社媒上发泄对球迷不满的不满,说那些背对谢场球员的球迷是在“修灯泡”。黑粉如获至宝,这个比喻很快发酵成为一场大舆情事件,海港队多了一个外号“灯泡队”。 长期以来,海港俱乐部管理层一直在媒体面前保持沉默,各种负面舆情汹涌之下,仿佛一块礁石岿然不动。俱乐部似乎并不在意舆情,俨然还有些得意(自称顶流俱乐部)。然而海港的球迷无法成为那块礁石,他们只是石上草木,石下鱼虫,滔天浊浪冲击之下只能用自己的力量去抗争,怎一个惨字了得?以蔡的智商情商,当然无法预见胡乱发泄的后果,但俱乐部管理层,对于赛季中期状态成绩突然下滑的缘由,完全交给洋教练用几句套话解释,或是任由球员发泄情绪,这能算是管理层的专业操作? 如果说管理层们一点实事没做,倒也不公平。补贴助威球迷,搞些联谊活动,逐年有长进。但其实我们球迷最需要的,是危难时刻俱乐部管理层能站出来,站到台前,应对负面舆情,保护球迷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不要让他们的情感受到严重伤害。 海港球迷粉海港,一开始当然是冲着家世清白,球也好看。当有人辱你清白,你能不解释?现在这世道,只有三人成虎,哪来清者自清?我们可以没有品牌部,但养得起奥斯卡,就不能养个像样的法务部?就不能养几个有能力的公关人员?象李某、袁某、徐某之流那种明枪暗箭,就真的一言不发,让我们球迷怎么想?要我是旁观者,我就要认为,这俱乐部真的是做尽了坏事,否则怎么高层一句都不敢反驳? 有的俱乐部,外靠品牌部金钟罩防身,内靠长租媒体包浆护体,球迷与负面舆情,球员(教练)与球迷之间,大部分情况下至少有些缓冲,有一点转環余地。而海港俱乐部高层这么多年了,就让下面赤裸面对,咬牙硬扛,你是脸皮厚官衣厚你不怕,对球迷来说何其残忍?球员说错了话可以按头道歉了事,可你知否,球迷要承受多久的嘲讽和多深的心理伤害? 说起来球迷是家人,有你们这么保护家人的吗? 灯泡坏了,不是什么大问题,老是暗戳戳才是大问题。一个正常的俱乐部,又不是什么保密机关,管理层多和外界作正式渠道的专业沟通,多说亮堂话,做明白事,不要让球迷、球员、教练相互猜忌,相互伤害。球迷们因为相信你所以支持你,所以不要让球迷们带着疑惑来球场,对胡言乱语要官方直言面怼,让他们能挺直腰杆全力助威。就算修灯泡,也是高层和大家一起修,这才是海港球迷最想要的。
关于武磊的评价和使用 看到很多关于武磊的评价,有正面也有负面。武磊并非不可批评,客观的评价和定位,有利于对他的合理使用,也有利于他摆正心态充分发挥。武磊的长处,是跑位的战术意识,加较快的启动速度,往往能突破防线抢到点,所以很多情况下跑出单刀,个子不高也能抢到头球落点,但这个特点比较吃中场配置和传球准确性(奥斯卡)。在国足,中场是个老大难,他在前面也没办法,有时在偏后一点的位置,他倒是能传几脚好球(比如谢鹏飞王上源那球就是他发动)。武磊的弱点,是左脚能力不佳(C罗老早指点过),导致错失单刀,或作出不合理的传射选择。要求低点,这个年纪了,拖儿带女,就别想改善了,回国这么久,也确实改善不多,但要求高点呢,还是得多练,提高一点是一点,这就看他自己了。说到这里,还得谈谈年龄和心态。我的看法:总体上武磊还是有追求的,但年龄大了,身体机能下降,以前能靠速度强吃的,现在有点吃不动。在心态方面,家庭副业,诸事缠身,也不会像以前那么纯粹就一个练字。现在他如果还是想carry全队全场,未免心有余而力不足,太多责任心有时反而会产生挫败感和急迫感,进一步影响状态。我观察到,中超比赛,包括昨天国足比赛,现在他上半场会悠着踢,不像17、18全场不断逼抢和鱼钩跑,经常拿中超高强跑第一。这种“保”的心态,“省”体力的做法,并不利于他的发挥。我觉得,需要教练和他谈一谈,帮助他解除这方面的心障,比如明确告诉他,打个大半场会换下,让他尽力去踢六七十分钟,让他去相信和依靠团队的力量,尝试做“普通”一点的球员。对于曾经的“全村的希望”来说,也许心态的改变比球技的提高还要难,所以这需要教练、球队全体来帮助他,也需要更多团队的胜利,让他感受放松踢球、不断冲刺进球的快乐。
既然骂“六虎” 就来说说该不该用“六虎” 先说主观上,霸着位置,争名夺利。谈到利,说完全不顾是不可能,但这几个都吃过金元红利,现在的出场费有多少?犯得着吗?说到名,哪个没有名?国脚之类的,不会太在意的吧。名利这种事,论行不论心的。 再说能力上。没伤没病,这种比赛,张琳芃和魏震,你是教练,你选谁?李昂不说别的,小伤是有点的,一般也就70分钟体能。吕文君是左边路进攻润滑剂,上吕是用攻不用守。李帅有速度,但战术上非常单调,只能贴边活动,要么回传要么下底,奥斯卡的灵活性就丧失了。同样,王燊超比起李申圆,也是强在攻击能力和战术灵活性上。蔡慧康,是用了徐新和买提江后的必选项,只有他具有身体对抗的硬度,而杨世元有对抗想法,但身体抗不抗得了,或者会不会鲁莽吃红黄牌,风险大于蔡慧康。武磊,改李圣龙(嫌糙)还是平科(嫌慢)?不上武磊输球,谁来负责任?说起来我们有选择,但单论纸面实力,谁不会这么选呢?所以作为教练选六虎,没有问题。你偏要事后诸葛加上帝视角,外带游戏中有黑箱算的数据作参考,那你说的都对。 然后说战术上。用了那么多场,哈维尔一定得到了经验:奥斯卡+六虎,就是战术灵活性的保障,这种灵活性,可以攻破绝大多数中超球队的防守。减吕减王,就弱化边肋进攻,减蔡减张,就弱化对抗硬度。理论上,武磊配若昂,就是高快兼有。你在赛前不这么想,那你厉害,该直接给你A证。 那说来说去,败在哪里? 11-6-1=4 买提江,问题最小。如果更多兼顾一下防守,就没问题。 徐新,问题比较大。主要是太花,防守意识不足,风险意识不足。当然,攻击能力比较强,教练想用他这一点。其实巴尔加斯类型也差不多,就是加强版徐新吧(所以宁愿用巴尔加斯呢)。 蒋光太,问题有点大。这几场他情绪不高,老是阶段性走神,而且对位防守拼的最后一脚往往缩了。不知是不是失恋? 若昂,问题最大。目前来看,就是进攻体系破坏者,球运转到他这里就停了,跑位经常与武磊跑重,而且还没有防守积极性。奥斯卡几次招呼压迫,他老人家不理解,慢悠悠。看了真的急死人。 我赛前说,重要比赛,还是回归原体系,不要出现重大事故,结果不幸而言中。还是给我发个证吧。
既然骂六虎 既然骂“六虎”,就来说说该不该用“六虎”。 先说主观上,霸着位置,争名夺利。谈到利,说完全不顾是不可能,但这几个都吃过金元红利,现在的出场费有多少?犯得着吗?说到名,哪个没有名?国脚之类的,不会太在意的吧。名利这种事,论行不论心的。 再说能力上。没伤没病,这种比赛,张琳芃和魏震,你是教练,你选谁?李昂不说别的,小伤是有点的,一般也就70分钟体能。吕文君是左边路进攻润滑剂,上吕是用攻不用守。李帅有速度,但战术上非常单调,只能贴边活动,要么回传要么下底,奥斯卡的灵活性就丧失了。同样,王燊超比起李申圆,也是强在攻击能力和战术灵活性上。蔡慧康,是用了徐新和买提江后的必选项,只有他具有身体对抗的硬度,而杨世元有对抗想法,但身体抗不抗得了,或者会不会鲁莽吃红黄牌,风险大于蔡慧康。武磊,改李圣龙(嫌糙)还是平科(嫌慢)?不上武磊输球,谁来负责任?说起来我们有选择,但单论纸面实力,谁不会这么选呢?所以作为教练选六虎,没有问题。你偏要事后诸葛加上帝视角,外带游戏中有黑箱算的数据作参考,那你说的都对。 然后说战术上。用了那么多场,哈维尔一定得到了经验:奥斯卡+六虎,就是战术灵活性的保障,这种灵活性,可以攻破绝大多数中超球队的防守。减吕减王,就弱化边肋进攻,减蔡减张,就弱化对抗硬度。理论上,武磊配若昂,就是高快兼有。你在赛前不这么想,那你厉害,该直接给你A证。 那说来说去,败在哪里? 11-6-1=4 买提江,问题最小。如果更多兼顾一下防守,就没问题。 徐新,问题比较大。主要是太花,防守意识不足,风险意识不足。当然,攻击能力比较强,教练想用他这一点。其实巴尔加斯类型也差不多,就是加强版徐新吧(所以宁愿用巴尔加斯呢)。 蒋光太,问题有点大。这几场他情绪不高,老是阶段性走神,而且对位防守拼的最后一脚往往缩了。不知是不是失恋? 若昂,问题最大。目前来看,就是进攻体系破坏者,球运转到他这里就停了,跑位经常与武磊跑重,而且还没有防守积极性。奥斯卡几次招呼压迫,他老人家不理解,慢悠悠。看了真的急死人。 我赛前说,重要比赛,还是回归原体系,不要出现重大事故,结果不幸而言中。还是给我发个证吧。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