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_邦纳 詹姆斯_邦纳
I'm詹姆斯邦德弟
关注数: 37 粉丝数: 360 发帖数: 11,821 关注贴吧数: 57
人民日报谈征税:是一种拔鹅毛的艺术 房地产税进入全国人大立法规划的消息,近来颇受社会关注。   持期待态度的群体往往是出于这样的逻辑:房地产税出炉——多房人士不堪税负而抛售——市场上房子供给增多——房价下降。   需要指出的是,推房地产税,目的不是为了降房价,而且在客观上也起不到压低房价的作用。重庆、上海两地试点房产税4年多,对房价的调控效果影响不大,就是一个例证。决定房价的,归根结底还是供求关系。由于现在各地的商品房库存已经很大了,全国层面供大于需。所以房地产税出台,对房价的总体走势很难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   那么,该如何认识房地产税呢?房地产税作为未来地方的重要税种,在调节财富分配、抑制房地产市场投机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第一,它能降低大多数纳税人的“税收痛苦”。从征税角度来说,税收是一种拔鹅毛的艺术,鹅毛肯定要拔,高水平的表现是:既把鹅毛拔下来,又不让鹅叫唤,或者少叫唤。   税收理论中有这样一个定律:假设宏观税负既定,社会成员总体的税收痛苦程度,与间接税的比重成正比,与直接税的比重成反比。   需要指出的是,间接税由于直接嵌入商品售价,因此往往通过价格渠道转嫁由消费大众承担。而支付能力强的富裕阶层承担的直接税比重过低,反而税负不高。   我国税制结构里直接税比重偏低是突出问题。而房地产税是直接税,开征它有利于降低间接税比重,从而会减轻大多数纳税人的痛苦感,社会税负的归宿也将更加公平合理。   第二,它能发挥抽肥补瘦的功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但是,取之收入点与用之支出点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因为税收的一大职能是收入调节进行再分配,也就是抽肥补瘦,故能发挥收入调节的作用。   第三,它有助于房地产市场保持理性的发展方向。房地产税的一大作用就是调节房地产消费的高端需求部分,一来,一部分潜在购房者会调整预期而放弃购买;二来,热衷于追求建造“高大上”小区、瞄准少数高端购房者市场的部分房地产开发商,或会考虑多倾力于中小户型住房。
ZT袁隆平号召愿为科学献身的青年试吃转基因水稻 对于目前市场上谈转基因色变的问题,袁隆平建议可以遵循试验法则,如果非要检验转基因水稻是否对人体有害,最好的方法就是试吃,“要号召愿意为科学献身的年轻人来吃转基因的抗虫水稻,我80多岁了,我吃了都没问题,要是有生育能力的年轻人吃了没有问题,他们的下一代也没有问题,那就是真正的安全。这不只需要几个人,需要很多人、不同类型的人,北方人、南方人都来吃。”12月13日,袁隆平在“三亚·财经国际论坛”表示。 袁隆平表示,人们对转基因有些顾虑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从科学角度来看不会有很大问题。“不能用高价钱引诱他们,要他们自己自愿来吃。”  “转基因(抗虫水稻)是绝对抗虫的,我们深圳的隔离试验田里也有,其他的水稻遇到虫害叶子都枯了,连杂草都受害了,但是转基因抗虫水稻没有受到影响。”袁隆平介绍说,我国进口了几千万吨大豆都是抗除草剂的转基因,这种类型的转基因问题不大,可能有问题的是抗虫的来自毒蛋白的转基因,但对品种现在政府还没有在生产应用。 谈到对中国粮食问题的顾虑,袁隆平说,“现在我最担心的问题是中国十八亿亩的耕地红线能不能保得住”。  “海南这个国际旅游岛,很多地方都被高楼大厦占领了,于是我向海南省委建议了,一定要划耕地红线,开发还是应该开发,但农田是吃饭的问题。袁隆平担忧地说,红线保住了,中国吃饭问题就解决了大半。 此外,他认为,中国要真正保证粮食安全,科技只是一方面,只有推出更多政策优惠才能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国家虽然给了很多优惠条件,但是力度还不够,还要加大力度投入,我在湖南小镇一亩地,补贴才有100多块钱,这种补贴政策不太合理,抛荒的也能拿到100多块钱的补贴”。另外,农田基本建设要加大投入,首先是水利,其次是土壤改良。
【ZT】中国完成世界首次人造生物角膜临床试验 总有效率超90% 由我国科学家自主研发的全球首个人工生物角膜日前成功完成临床试验,人工角膜移植后的总有效率超过了90%,愈后效果已经接近人体角膜。 第四军医大学组织工程研发中心金岩教授介绍研究成果 第四军医大学组织工程研发中心金岩教授介绍研究成果 有效率达94.5% 9月29日,由我国著名眼科专家、北京同仁医院邹留河教授主持的 “人工角膜”的临床试验总结会议在深圳召开。 该“人工角膜”的临床试验由国内著名的眼科临床医院担任临床试验工作,以北京同仁医院牵头,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河南眼科中心、武汉协和医院等医院参与。多中心临床试验数据显示,总有效率达到94.5%;经过临床试验观察,“人工角膜”的愈后效果已经接近人体角膜。 据悉,该项重大的科研成果,在国家“863计划”支持下,已由中国生物医学再生科技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深圳艾尼尔角膜工程有限公司,与第四军医大学组织工程研发中心金岩教授的团队联合开发成功,并投资建成了产业化的规模生产基地。该产品是组织工程的前沿产品,可以替代人捐献角膜,这是目前世界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完成临床试验的高科技人工角膜产品,该产品完全由我国科学家自主研发并拥有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 当天参加“人工角膜”临床总结大会的专家和眼科医师高度认定了“人工角膜”的临床效果。业内人士指出,该产品将极大地解决角膜供体不足的问题,有望成为一个造福人类的革命性眼科产品。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共有角膜盲患者超过千万,中国也有数百万患者。目前,患者重见光明的唯一办法是移植捐献获得的异体人角膜,但是全国人捐献角膜每年仅3000例,远远无法满足需要。 人眼角膜结构复杂 投入临床应用已不远 据《长江日报》报道,参与国内首个人工生物角膜临床试验的110多名患者,有47名来自武汉协和医院,并且全部取得理想效果。 协和医院眼科主任张明昌教授介绍,人工角膜的临床试验开始于3年前,1号患者就来自协和医院,共有47名患者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按照医学临床试验的要求参与。 9月底,1号患者、来自监利的周女士回协和医院复查,移植了人工角膜的右眼视力恢复到0.4,而正常的左眼视力本身也只0.5,双眼看上去并无差异。 3年前,周女士患真菌性角膜炎,左眼球的2/3被灰白色的溃疡病灶覆盖,近乎失明。周女士面临摘除眼球的风险,表示愿意参加人工角膜的移植试验。 据了解,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种致盲率极高的角膜病,治疗难度很大,一旦药物无法控制感染,必须进行角膜移植,否则面临摘除眼球。 “其他46人全部是像周女士这样的真菌性角膜炎患者。”张明昌介绍。 他介绍,角膜移植的作用分为治疗性、复明性、美容性三种。47名患者真菌性角膜炎全部治愈,部分患者视力也得到一定恢复,说明人工角膜取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 张明昌表示,人工角膜还在临床试验阶段,投入临床正式运用要等待国家批准,预期应该不远。 人眼球结构 人眼球结构 使用生物材料制成 角膜是眼球前部的一层仅有0.5毫米厚的高度透明组织,就像照相机的镜头一样对成像起了关键作用,一旦混浊或受损将直接导致患者失明。虽然角膜看起来薄而透明,却是由无数排列紧密、纵横交错称网状的胶原纤维构成,光靠化工分子材料等纯人工材料,目前无法做出这样精密复杂的结构。 国外虽然早已有人造角膜生产,但这些角膜均为人造高分子化学材料制成,组织相容性不佳。 据了解,我国首个人工角膜产品以猪角膜为原料,是一种新兴的生物材料,在去细胞去抗原处理后,保留其天然角膜三维立体结构,降低其免疫原性,以防止产生免疫排斥反应。患者移植后,可以逐渐与自己原有的角膜组织整合,从而终身使用。 参与我国首个人工生物角膜研制工作的第四军医大学组织工程研发中心金岩教授介绍说,“猪的器官结构和人很接近,但猪的角膜要用在人身上,首先要去除它的抗原性,去除它的细胞。这个细胞核抗原都在网状胶原纤维里包埋着,怎么样把细胞抗原去除掉,有保护好这些胶原纤维,这是一个核心问题。” 2010年,中国海洋大学角膜组织工程实验室主任樊廷俊领导的科研项目曾成功研制出生物材料的人角膜内皮。樊廷俊介绍说,生物材料角膜内皮虽然国外也有人工培养成功,但由于采用了转基因技术,因而具有潜在致瘤性,无法应用于临床。 你们有什么要说的??
上海侦破特大新闻敲诈案:21世纪网主编等8人被抓捕 新华网上海9月3日电 记者3日从上海市公安局获悉,根据一些企业和个人举报,上海市公安局于日前侦破一起以舆论监督为幌子、通过有偿新闻非法获取巨额利益的特大新闻敲诈案件,涉案的21世纪网主编和相关管理、采编、经营人员及两家公关公司负责人等8名犯罪嫌疑人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警方初步侦查发现,2013年11月以来,专业财经媒体21世纪网主编刘某、副主编周某以及部分采编经营人员,勾结上海润言、深圳鑫麒麟等财经类公关公司,以21世纪网为主要平台,采取公关公司招揽介绍和业内新闻记者物色筛选等方式,寻找具有“上市”“拟上市”“重组”“转型”等题材的上市公司或知名企业作为“目标”对象进行非法活动。对于愿意做“正面宣传”的企业,犯罪嫌疑人在收取高额费用后,通过夸大正面事实或掩盖负面问题进行“正面报道”;对不与之合作的企业,在21世纪网等平台发布负面报道进行恶意攻击,以此要挟企业投放广告或签订合作协议,单位和个人从中获取高额广告费或好处费。经初步查证,此案涉及上海、北京、广东等省区市的数十家企业。 9月3日,在广东、北京、湖南等地公安机关的协助配合下,上海市公安局组织开展集中行动,一举将涉案人员抓捕归案。 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非转基因大豆产业危机:加工1吨亏1吨】中国网事:加工一吨亏一  中国网事:加工一吨亏一吨 九成豆企被“逼停”——透视黑龙江省非转基因大豆产业危机   新华网哈尔滨10月31日新媒体专电(记者高淑华 管建涛 王春雨)由于“洋大豆”大量进口等原因,我国大豆产业正面临严重危机,黑龙江省九成非转基因大豆加工企业亏损停产。据有关专家判断,如果不采取拯救措施,用不了几年我国的非转基因大豆可能消亡。大豆如果完全依赖进口,给我国粮油、饲料、农副产品价格带来的影响不可估量。   在农民弃种大豆的同时,黑龙江省非转基因大豆产业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据黑龙江省大豆协会统计,全省油脂加工企业日加工能力200吨以上的有88家,年加工产能在1450万吨左右,但目前九成以上非转基因大豆加工企业都已停产,实际加工量只有200万吨左右,非转基因大豆加工企业已经到了“集体倒闭”的边缘。   九三粮油工业集团是我国最大的非转基因大豆加工企业,年加工大豆能力500万吨,去年仅加工90多万吨非转基因大豆,亏损近2亿元。集团副总经理杨宝龙说,与加工进口大豆相比,加工一吨国产大豆要增加300元成本。因为收购黑龙江非转基因大豆存在收储和运输费用高等问题,企业从农民手中收购大豆,仅给大豆称重、化验、倒运这几项,一吨就要增加成本80元,而进口大豆到港后几乎不增加成本,加工国产大豆越多就亏损越多。   “我们之所以亏损还在收购、加工非转基因大豆,除了保障企业2000多员工的生存外,更重要的是想为保护中国的大豆产业作一点贡献。”杨宝龙说,由于集团在沿海地区建有分公司,每年都是依靠这些分公司加工的转基因大豆盈利,来弥补在黑龙江加工非转基因大豆的亏损。   哈高科(4.94, -0.10, -1.98%)大豆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艾涛说,加工非转基因大豆的成本高,但国内对转基因大豆制品标识管理不到位,加之宣传引导不够,消费者对非转基因大豆制品优势认识不足,非转基因大豆的价格优势没体现出来,所以企业加工一吨亏一吨,加工越多亏损越多。   东北农业大学教授潘文华等介绍,沿海大豆加工企业依托口岸便利,加工一船进一船,年资金周转率达八次以上,占用流动资金少。黑龙江省大豆加工企业一般需一次性储备一个榨期的原料,流动资金每年只能周转两次。   据有关专家分析,即便同样是加工进口转基因大豆,国内大豆加工企业也有明显劣势。美国贷款年基准利率不到1%,中国贷款年基准利率6%。同样购买1吨大豆,跨国公司财务成本要比中国企业低5%以上,相当于每吨大豆成本低200元以上。换句话说,同样经营进口大豆,跨国公司每1船现货大豆就可以比中国企业多赚1000多万元。   据统计,2012年我国进口大豆近6000万吨,占国内加工能力的80%左右,而且进口数量呈逐年递增趋势。   业内人士分析,由于进口大豆定价权掌握在跨国粮商手中,他们在中国建厂,把中国作为国际贸易利润转换的链条,一旦中国油脂企业被全部挤垮或兼并,跨国粮商将彻底主导中国大豆产业话语权,依靠垄断优势在中国市场攫取高额垄断利润。如果任由转基因大豆进口,我国4000万大豆种植者和上百万工人将失业。   潘文华指出,更主要的是,“当转基因大豆100%地占领了中国市场,我国大豆产业消亡后,进口大豆还会这么便宜吗?”   事实上,我国大豆产业不仅涉及种植业、加工业,还包括收储、畜牧业、饲料业等行业,在国家食品安全中占有极其重要地位。潘文华认为,在国内刚性需求的背景下,如果大豆产业消亡,完全依赖进口大豆,我国粮油、饲料、畜禽、水产养殖业将面临全面威胁,对农副产品价格带来的影响不可估量。    #不管几比几,不要转基因#从今天起,不管几比几,不要转基因,我与赵薇一起力挺西王油,支持非转基因食品,支持新时代健康食油。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t.cn%2FRP2ATc8+&urlrefer=446414c014e4797f8026206f374b3c45拒绝一切转基因 你们快点支援国产大豆油,国产玉米油啊
宜昌上演温情一刻:隧道里数百辆车礼让救护车 东山隧道内,一辆救护车被困车流;当救护车警笛响起,前方车辆自发向两侧挪动、闪避,让出一条“生命通道”…… 6月29日下午,一名网友通过微博再现了发生在宜昌城区的温馨一幕。截至昨晚9时,全国20余家媒体官微博转载,一时间,“为救护车让道”成为热门话题,引来50多万名网友阅读,数十万名网友为宜昌“点赞”。 “让道图”引来数十万网友“点赞” 29日下午3点22分,网友“一个倒立行走的人”在微博和微信圈发布消息,“今天好感动,在隧道里堵车了,正好后面有一辆救护车报警,隧道里的车不约而同分开,让出中间的道路给救护车,但由于堵得太久了,于是车纷纷按喇叭,催促前方赶紧疏通让道,一个抢道的都没有,好整齐的分成两拨……看得姐突然就流泪了……”并配发了车辆避让的照片。 照片显示,面对后面闪着警灯的救护车,拥堵在东山隧道的所有车辆自发往两侧闪避,留出中间的“救命”车道供其通行。 一条简单的微博,一个温暖的故事。当晚,该微博被网友纷纷转载,引发众多网友关注,纷纷为众多让道的司机点赞。 “细节折射文明之美,让出生命通道,为正能量点赞”。昨日上午,新闻晨报、重庆晚报等全国20余家媒体官博,以及交警、公安等警务微博纷纷转载,引发全国网友热议。截至昨晚9时,已有47万名网友参与讨论。 “温暖,为让道的司机们点赞”、“生命高于一切,为那些尊重生命的人点赞”,微博上的“让道图”让网友感动不已,纷纷为宜昌这群让道司机点赞,甚至有网友发起呼吁,“希望有车一族看到这样的故事能肃然起敬,以此为榜样。” 目击者: 见证“宜昌这样美”感动落泪 昨日,记者联系上微博发布者、网友@一个倒立行走的人。该网友叫刘青月,宜昌本地人,在武汉上大学。当天下午,她和一位朋友打的途经东山隧道,无意中见证感人一幕。 “这么多车不约而同的让道,喇叭全部响起,那种氛围下,真的感动的哭了”。回忆当时情形,刘青月仍感动不已。 刘青月说,当时,突然听到后方传来救护车的鸣笛声,只见一辆救护车被堵在车流后方。没过几分钟,救护车前方车辆逐渐向两侧移动,车辆依次“接力”,原本拥堵的道路中间出现了一条通道,本在我们后面的救护车走到前面。 “所有车都非常自觉,尽可能靠边,有些车子都快碰擦到隧道旁边的水泥护栏了”,刘青月说,由于隧道本身是两车道,大家却硬是在中间让出了一条通道,而自己乘坐的的士也是如此,的哥二话没说打左转灯靠边停。由于堵的时间太久,大家本来有些烦躁,可当救护车出现时,不少车主纷纷主动避让,那一刻“从没感觉宜昌这样美过”。 民富出租车公司鄂ET0029出租车司机李恒波,当时被堵在隧道中间位置。“这辆闪着蓝色灯光的救护车开始是慢慢向前挪,堵在救护车前方的许多车自觉朝两边挤,所有人相互按喇叭、打闪光灯提醒,所有人很默契做着同样一件事”。这个场景让开了五六年出租车的李恒波有些激动,“以前只在新闻上看到外地车辆让救护车通行,没想到自己还真遇上”。李恒波介绍,除了前面众多私家车主,一辆31路“3031号”公交车也缓缓靠边,尽力的给救护车让道。 “如果车主不避让,估计救护车要多堵十几分钟”。市公安局西陵交警大队鼓楼中队民警秦飞告诉记者,由于BRT施工路口被封四分之一,加上事发时东山隧道与东山大道路口两车出现刮擦事故停在路口,导致当时隧道堵了约半个小时。 当救护车行驶至隧道出口,东山隧道和东山大道交通信号灯刚由绿变红,正在路口执勤的协警杨开宝跑上前,用交通手势示意东山大道两个方向车辆暂停通行,用最快的时间放行由隧道驶出的救护车。 监控还原: 救护车10分钟过隧道 在宜昌市交警支队,通过调取当天东山隧道内的监控,整个“让道”经过被进一步还原。 29日下午3时06分07秒,一辆闪着蓝光的救护车驶入东山隧道,此时入口处通畅,前方没有车辆,救护车正常行驶。 3时07分35秒,前行约几百米后,救护车行至隧道内,前方是已经排成长队等待红绿灯的车辆,救护车被困,随“车龙”慢慢前行。 3时09分至12分,救护车仅前行几十米,救护车前面车辆打起双闪灯,一辆红色出租车打左转向灯靠边挪动,附近车辆纷纷打应急灯相互提醒,车辆依次努力朝两边挤,车流中间出现一条通道,救护车迅速向前驶去。 3时12分至13分,车流缓缓挪动,鄂ET1283出租车探出头查看情况,一辆31路“3031号”公交车也在缓慢前行中靠边停车,“生命通道”继续延续,救护车继续向前行驶。 3时16分,救护车出现在隧道左侧出口,正在执勤的西陵交警大队鼓楼中队协警杨开宝跑至前方,打手势示意东山大道直行车辆暂停通行,用最快时间放行由隧道驶出需左转车辆,救护车顺利驶过该路口。 救护车司机: 一路被“礼让”,开十年车首次遇到 救护车来自哪里?护送的病人是否得到及时救治?昨日下午,记者联系上让道图中的“主角”,枝江市安福寺卫生院的救护车司机艾兵。 当天下午2点多,艾兵接到急救任务,一位外科重伤病人需紧急送至市第一人民医院救治。 从高新区下高速,艾兵来到东山隧道,准备出东山隧道然后走云集路。“当时一看傻眼了,排成长龙堵在那里,进退都不行”,艾兵说,进隧道前行约150米就“堵”住了,看着前面是看不到头的“车龙”,当时特别着急,不知道该怎么办好。 为了赶时间,艾兵试着按了几下喇叭,前排车主闻声纷纷打起双闪应急灯,并开始靠隧道边挪动,试图让出一条通道。随即,沿途车辆纷纷“接力”,按喇叭、开双闪、挪车,原本拥堵的只有两车道的隧道,硬是从“车龙”中间挤出了一条通道。 艾兵告诉记者,当天不仅在隧道内被“礼让”,沿途几乎所有车辆都主动避让。而在云集隧道路口,原本已等到绿灯准备左转的出租车在启动后又停下,主动先让救护车通行。 “开了10年的救护车,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场景”,回忆当天的情景,艾兵感叹,这些年开救护车,每次都强调“时间就是生命”,而这次所有人齐心协力下挤出“生命通道”时才更有感触。 转自腾讯新闻
老人骑车撞行人后倒地身亡 行人涉交通肇事被拘 一名75岁的老人,骑电动车时撞了行人,行人伤无大碍。但老人倒地后一动不动,行人吓得跑掉了。后来,老人经抢救无效死亡,行人属于肇事逃逸。近日,交警一大队将逃逸的行人李某抓获归案,目前他已被刑拘。据了解,此次交通事故责任仍在调查处理中。 4月17日上午11点56分,交警一大队接到报警。报警人称,在中山门大街的南京理工大学校门口对面,一名老人骑车摔倒在地,躺在地上一动不动。交警赶到现场时,受伤的老人已被120送往医院急救。报警人称,他没看到老人是如何倒地的。交警走访得知,老人是撞到了一名行人后倒地的。据目击者称,老人骑车由东向西行驶,电动车车头撞到了行人的腿部,行人无大碍,但老人摔倒在地。4月18日,老人经抢救无效死亡。民警通过大量走访,锁定这名行人是附近一家商店的工作人员。4月19日,交警一大队民警将行人李某抓获归案。李某说,事发后,他看到老人躺在地上不动了,便躲在现场周围观察情况,发现民警当时没有找到他,他就抱着侥幸继续躲避。目前,李某因肇事逃逸已被刑事拘留。不过,这起交通事故的责任,仍在调查处理中。 据交警介绍,对于类似的事故,有些人存在认识误区,认为是骑车人撞了人,所以和行人没有关系。其实,发生这样的事故,行人应该立即报警,并积极救助伤者,至于事故责任,要等交警调查后认定。针对本起事故,交警分析说,行人李某横跨禁止通行的中央绿岛,并横穿机动车车道,存在违法行为,同时骑车人死亡,李某被刑拘是因为涉嫌交通肇事罪。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