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白圣净 飞白圣净
关注数: 30 粉丝数: 49 发帖数: 908 关注贴吧数: 28
车刀材料的选择 在金属车削加工过程中,车床是形成切削运动和动力的来源,车刀则直接改变毛坯的形状,使其达到所需要零件的形状和技术条件的工作部件。车刀的种类很多,在实际生产中,根据零件加工需要,可以自制所需车刀。图4-1所示为生产中常用车刀类型,图4-2为实际生产中所用自制车刀。 车刀的性能直接影响着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车刀材质、几何形状和角度是影响车刀本身性能的主要因素,此外切削用量、刃磨技术等也是影响车刀切削状态的重要因素影响,需合理选择,现综合叙述如下。 第一节 车刀材料的选择 车刀的使用寿命和生产效率取决于车刀材料的切削性能。车刀由刀头和刀杆两部分组成,刀杆一般是用碳素结构钢制成。由于刀头担任切削工作,因此刀头材料必须具有下列基本性能: 1)冷硬性。车刀在常温时具有较高的硬度,即车刀的耐磨性。2)红硬性。车刀在高温下保持切削所需的硬度,该温度的最高值称为"红热硬度"。 3)韧性。车刀切削部分承受震动和冲击负荷所具有的强度和硬度。 车刀材料的以上三种性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在具体选用时,要根据工件材料的性能和切削要求分析选用,同时还要结合车刀材料在价格、工艺性能方面加以考虑,以便于以较低的成本加工、刃磨和焊接制造车刀。 目前用来作车刀切削部分的材料主要有高速钢、硬质合金和非金属材料,碳素工具钢、合金工具钢多用作钻头、丝锥等工具,用作车刀的较少。现分别介绍作车刀刀头的两种主要材料:高速钢及硬质合金。 一、高速钢 高速钢是一种含钨、铬、钒较多的合金钢,又名锋钢、风钢或白钢。常用的有Wl8Cr4V及W9Cr4V2两种牌号。其中用得最多的是Wl8Cr4V高速钢。它们的化学成分如表4-2所示。 高速钢材料分为带黑皮的高速钢和表面磨光的高速钢两种。前者是未经热处理的高速钢,后者是经热处理的高速钢。高速钢硬度较高,具有一定的红热硬性,韧性和加工性能均较好。高速钢车刀制造简单,刃磨方便,容易磨得锋利。由于高速钢韧性好,常用于加工一些冲击性较大、形状不规则的零件,它也常用于制作精车刀,但因红硬性不如硬质合金,故不宜用于高速切削。 二、硬质合金 硬质合金是由难熔材料的碳化钨、碳化铁和钴的粉末在高压下成形,经l350~1560"(2高温烧结而成的材料,具有极高的硬度,仅次于陶瓷和金刚石。硬质合金的红硬性很好,在1000℃左右仍能保持良好切削性能;具有较高的使用强度,其抗弯强度可高达1000--1700MPa,但脆性大、韧性差、怕震,以上这些缺点可通过刃磨合理的角度加以克服,因此,硬质合金现已被广泛应用。 常用的硬质合金可根据其制造的合金元素不同,分为以下四类: 1.钨钴合金 由碳化钨和钴组成,常温时的硬度为HRA87~92,红硬性为800--900,代号为YG,常用牌号为YG3、YG3X、YG6、YG6X、YG8、YGll等。其中YG3X及YG6X属于细颗粒碳化钨合金。YA6则是我国试制成功的一种含有少量碳化钴的细颗粒硬质合金。 钨钴合金冷硬性很高,韧性也较好,宜用于加工脆性材料,如金属蚀口铸铁,也可车削冲击性较大的工件。由于它的红硬度较差,在600℃时,钨钴合金容易和切屑粘结,使刀头前面磨损,故不宜用于车削软钢等韧性金属。 YG6X细颗粒碳化钴合金耐磨性较好,其强度近似YG6,因此车削冷硬合金铸铁、耐热合金钢及普通铸铁等都有良好效果。 2.钨钛钻合金 由碳化钨、碳化钛及元素钻组成,代号用YT表示,常用的有YT5、YTl4、YTl5、YT30等牌号。钨钴钛合金的冷硬性能和红硬性能比硬质合金高。在高温条件下比钨钴合金耐热耐磨、抗粘性大,宜于加工钢料及其他韧性金属材料,但由于性脆,不耐冲击,故不宜加工脆性金属。 3.钨钴钛铌合金 它是钨钴钛合金中的新产品,由碳化钨、碳化钛、钴、少量碳化铌组成,代号为YW,常用牌号为YWl、YW2。它的耐磨性和热硬性都比较好,适用于切削各种铸铁和特殊合金钢材,如不锈钢、耐热钢、高锰钢等较难加工的材料。 4.钨钴铌类合金 这是一种含有少量碳化铌的细颗粒钨钻类硬质合金,代号为YA,常用牌号为YA6。它的耐磨性能更高,适合于不锈钢、耐热钢、特硬铸铁、铁合金、硬塑料、玻璃和陶瓷等的加工。 在选用硬质合金时,应根据硬质合金本身性能特点、加工工件材料和切削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表4-3为常用硬质合金使用性能及使用范围,可作为选用的参考。 除高速钢和硬质合金两种常用车刀切削材料外,还有碳素工具钢、合金工具钢、金刚石、陶瓷等。碳素工具钢、合金工具钢的切削性能差,而金刚石价格高,以上三者都较少采用。 由于陶瓷材料比硬质合金的红硬性更高,耐磨性好,价格低,正成为一种应用广泛的刀具材料,但由于该种材料性脆、怕冲击、刃磨困难,所以在使用时仍受到一定的限制。表4-4是常用车刀材料的特性及其切削成本对比情况。
车床的发展   古代的车床是靠手拉或脚踏,通过绳索使工件旋转,并手持刀具而进行切削的。 脚踏车床   1797年,英国机械发明家莫兹利创制了用丝杠传动刀架的现代车床,并于1800年采用交换齿轮,可改变进给速度和被加工螺纹的螺距。1817年,另一位英国人罗伯茨采用了四级带轮和背轮机构来改变主轴转速。   为了提高机械化自动化程度,1845年,美国的菲奇发明转塔车床。   1848年,美国又出现回轮车床   1873年,美国的斯潘塞制成一台单轴自动车床,不久他又制成三轴自动车床   20世纪初出现了由单独电机驱动的带有齿轮变速箱的车床。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军火、汽车和其他机械工业的需要,各种高效自动车床和专门化车床迅速发展。为了提高小批量工件的生产率,40年代末,带液压仿形装置的车床得到推广,与此同时,多刀车床也得到发展。50年代中,发展了带穿孔卡、插销板和拨码盘等的程序控制车床。数控技术于60年代开始用于车床,70年代后得到迅速发展。   普通车床   主要组成部件有:主轴箱、交换齿轮箱、进给箱、溜板箱、刀架、尾架、光杠、丝杠、床身、床脚和冷却装置。   主轴箱:又称床头箱,它的主要任务是将主电机传来的旋转运动经过一系列的变速机构使主轴得到所需的正反两种转向的不同转速,同时主轴箱分出部分动力将运动传给进给箱。主轴箱中等主轴是车床的关键零件。主轴在轴承上运转的平稳性直接影响工件的加工质量,一旦主轴的旋转精度降低,则机床的使用价值就会降低。   进给箱:又称走刀箱,进给箱中装有进给运动的变速机构,调整其变速机构,可得到所需的进给量或螺距,通过光杠或丝杠将运动传至刀架以进行切削。   丝杠与光杠:用以联接进给箱与溜板箱,并把进给箱的运动和动力传给溜板箱,使溜板箱获得纵向直线运动。丝杠是专门用来车削各种螺纹而设置的,在进行工件的其他表面车削时,只用光杠,不用丝杠。同学们要结合溜板箱的内容区分光杠与丝杠的区别。   溜板箱:是车床进给运动的操纵箱,内装有将光杠和丝杠的旋转运动变成刀架直线运动的机构,通过光杠传动实现刀架的纵向进给运动、横向进给运动和快速移动,通过丝杠带动刀架作纵向直线运动,以便车削螺纹。   刀架:有两层滑板(中、小滑板)、床鞍与刀架体共同组成。用于安装车刀并带动车刀作纵向、横向或斜向运动。尾架:安装在床身导轨上,并沿此导轨纵向移动,以调整其工作位置。尾架主要用来安装后顶尖,以支撑较长工件,也可安装钻头、铰刀等进行孔加工。 展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