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城白月🌿
完颜华毅
提笔安天下,跨马定乾坤。
关注数: 81
粉丝数: 249
发帖数: 13,772
关注贴吧数: 79
啊啊啊啊啊吓死我了为什么我侧着睡也会被鬼压床啊,不敢睡惹呜呜呜。大清早的有没有人听我讲讲我刚才鬼压床的遭遇,我现在急需吐露,心里堵的慌
请问手残但意识海星可以玩什么刺客手残都是玩辅助的命吧,但我就是想玩刺客 求推荐手残党也能玩的刺客
求大佬推荐学生用的笔记本,家境贫寒预算三千以内。能打lol就够了对了,如果买二手翻新笔记本或者闲鱼收可行吗,我觉得至少把大学坚持下来,能用个三四年就行辣
好大一颗,好想吃呀,有毒不
【记录】我的妃子们原配皇后镇楼 【记录】我的妃子们 原配皇后镇楼
之原创:唤知溪沙阁6月25日之踏进车站的前一刻我竟有 之 原创:唤知溪沙阁6月25日 之 踏进车站的前一刻 我竟有些犹豫 梦想的路上走走停停 列车上有多少思绪在漂流 从前听多了别人口中的世界 想着带上你去看看 万般流连全是与你的笑颜 可最终别人牵上你的手 你也走进别人的世界 这些年想走的路 即使只有荆棘载途 我也甘愿去走它一遍 如今的我 走过群峰踏过雪山 擦肩千万个身影 难寻一个与你相似的侧脸 旅途之中 始终难忘你的笑颜 ”也沉溺于其中梦话 不得真假不做挣扎 不惧笑话” 好友问起 我不再深情将你道出 只淡淡说道怕辜负了其它 每个夏天都会让人心有悸动 看着人来人往 嘴角不知觉的微微上扬 怕黑的我也开始走起了夜路 逆着光行走任它风吹雨打 “短短的路走走停停 也有了几分的距离“ 不知听的是故事还是段心情 背上背包拿上相机 带着压力与沉重 继续出发 脑子放空迈步前行 人来人往车流渐稀 带着无目的的目的 走向非终点的终点 蓦然撞入内心的前景 嘴角不知觉的微微上扬 挥别你的微笑拥向山川河流 最好的年龄才刚刚开始而已 文:唤知 图:唤知 校正:樨馠 编辑:墨舞
七月是个待嫁的姑娘溪沙阁1周前雷车驾雨龙尽起,电行半空如 七月是个待嫁的姑娘 溪沙阁1周前 雷车驾雨龙尽起,电行半空如狂矢。 七月是个待嫁的姑娘 一定要闹腾起滚滚的雷声才愿 ——披上幸福的嫁妆 七月的爱情来得火热 又问月儿借了几分温柔 像模像样地 打点起少女家的心思种种 七 月 乘着一阵雨后凉爽的风 七月的姑娘是山间的彩虹 经不起出云的那一抹斜阳赞美 悄悄地,消散在晴空 七月的爱情死在初秋的夜晚 伤心的月为她流了一地皎洁的泪 七月的热情是染上了霜的枫叶 凋落在秋的最后一个晚上 作者:子甫 图片编辑:唤知(浅) 文稿编辑:宁洛
溪沙阁|闲敲棋子落灯花原创:樨馠溪沙阁6月22日溪沙 溪沙阁|闲敲棋子落灯花 原创:樨馠溪沙阁6月22日 溪沙阁 2015年的信,宁洛给我的。 我喜欢一切标有年份的东西。就如瓷瓶前面若加上年代,唐代的瓷瓶,一下子浓重的尘埃味携着岁月扑面而来;新笔,需郑重地写它的第一个字;新记事本,得工工整整的写完一页纸。至于后面没有用完的笔,笔帽是什么时候丢的,没写完的纸张,又是在哪个旮旯泛的黄?偶尔翻出封存的珍重的物品,已经没有封存的时候崭新的模样,但我还记得当初喜悦的心情。 2014年秋冬,正是盛行圈子文化的时候,一群志趣相投又天南海北的朋友就这么聚在了溪沙。我们喜欢诗词,喜欢历史。一个小白学来了诗词格律,对仗奥义,慢慢的明白古人的文化竟是那么难得可贵。慢慢的我们也成为了四年多的老友,期间纷繁忙碌,群里一度冷淡。 初始你是群里风雅博学的俊俏公子,吾纠结三番恶念顿生,自古美人爱英雄,吾占正理。小窗一点,吾愿拜您门下,学来诗词充门面。谁料想随手一挥一篇大作的本事没有学到,翩翩公子原来也是个盗人图的姑娘。阴差阳错的。吾也不能揭竿起义,到处宣扬你的恶迹。你是妙佛一尊,平素洒脱出尘。你信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我慢慢潜移默化的学到如何见青山,如何是青山。你从山城奔赴而来,你说你喜欢海。江南景色多秀丽,因你平添三分豪气。你带着满腔热情,顶着38度的大太阳俏生生的站在我面前,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我拥抱了你。一个随口许下的我来见你的约定,你兑现了。本应该最虚无缥缈的一段友谊,关上手机便是人海茫茫杳无音讯,可你却成为我相识最久感情最深的老友。因为遇见你,这里成为精神的故乡。 四年多,弹指一瞬。我从高中到大学毕业了,而有人最早学了医上大学的还在上大学。有人慢慢从守群孑然一身突然变成怀抱佳人,身家达两只猫之多的人生赢家。有人一脱离学校的桎梏立马背起行囊,抗起相机行走大江南北。常年不现的掌柜,渐渐成为最眼熟的人。年度大戏阁草之争多年没有定论,优秀传统早晚问安传承依旧。也有些人走了,不知道哪一天在群里说完最后一句话,轻飘飘就走了。 文采和灵感,年轻人不拥有多年阅历和丰富的写作经验,我们凭借一腔热情和通身的灵气,写作一篇篇稚嫩的文章。没有孩童的天真,没有年长者的沧桑,看不透什么,也无法大彻大悟。我只见到今天的晚霞是紫色的,慢慢的渐变成蓝调冷灰色,飞鸟归巢,蝉鸣蛙叫,树叶舞出风的痕迹。这世界如此清晰,到处都是明光。 文:樨馠 图:唤知(浅 KEIDI ) 编辑:墨舞
溪沙阁|那些送别的诗溪沙阁6月21日别离,是诗人永恒的主 溪沙阁|那些送别的诗 溪沙阁6月21日 别离,是诗人永恒的主题,自古悲别离,这仿佛是所有诗人同有的情感。从“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无奈,到“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的悲鸣,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01 ◾送友人 唐·薛涛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02 ◾于中好·握手西风泪不干 清代:纳兰性德 握手西风泪不干,年来多在别离间。遥知独听灯前雨,转忆同看雪后山。 凭寄语,劝加餐。桂花时节约重还。分明小像沉香缕,一片伤心欲画难。 03 ◾芙蓉楼送辛渐二首 唐代: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 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04 ◾ 兰陵王·柳 宋代:周邦彦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05 ◾《鹧鸪天·别情》 宋代.聂胜琼 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尊前一唱阳关曲,别个人人第五程。 寻好梦,梦难成。有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图:浅(唤知)小幺 安然 樨馠 编辑:墨舞
他的红楼她的梦!(红学派必读)原创:董阿悦溪沙阁《他的 他的红楼她的梦!(红学派必读) 原创:董阿悦溪沙阁 《他的红楼她的梦》 ① 红楼一梦,浮华开场,萧然落幕。不知到底误进了谁的梦,一眼惊鸿。留恋时,不愿走出。 浮生忙碌,尘世无依,情缘未了。不知到底误进了谁的劫,泪眼婆娑。伤心处,不再提及。 侯门子女有爱情吗?古人都讲究门当户对,尤其是大户人家。书香门第大多注重涵养,官宦世家注重品行,巨贾大商则求贤良淑德。这仅仅是古人对择偶的最基本认知,也是对婚姻的最基本要求。无关爱情,只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两个人之前素未谋面,只有在揭开盖头时才知道将会和自己共度一生的人,或美或丑。两千多年的封建思想,圈划出人们的生活范围、思想范围、甚至是行为尺度。坚持着三纲五常。人们从开放到保守再到开放,这一过程漫长而又艰辛。从穿树叶披兽皮到衣饰繁复再到删繁就简,从同居同室到两两羞见再到男女平等。看旧社会,从思想到行为,限定的因素制约着人们的生活逐渐走进死胡同。 ② 但就在这样的形势下,竟有贾宝玉这样的怪胎,他对女子偏执的喜爱,对内帷之中胭脂妆彩的迷恋,更要命的是无人能管,也没有人能够阻止他。而他恰巧得到了自由出入内帷与姊妹在闺阁中玩闹的特权。总有人说他不甚刚毅,总有人觉得他不像个男子汉。但所有人中又只有他独得偏爱。这种违反常理的事情发生存在的几率太小。我们从头理顺它存在的原因。首先是他的身份,天上的神瑛侍者下凡历练,带着非凡的身份下世为人,渡劫圆满了就回归本位了,这是个护身符,也是个很硬的后台关系,他是上边来的,好不好全看下面的人怎么侍候,其实是他自己的意旨“这神瑛侍者,凡心偶炽,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历幻缘,已在警幻仙子案前挂了号。”由此口衔女娲补天剩下的五彩石,来人间一趟,体会万种风情。其次便是他下世为人时一出生便口中含玉,让所有人都觉得他与众不同,定是千古奇人。从一开始他就抓住别人的眼球,抓个宝竟也都是些脂粉钗环。这导致他的父亲对他厌恶至极,也促成了他的祖母对他关怀备至。而这偏爱又来自于贾府之中的封建大家长,贾母。我们也不得不说,正是由于他得到了这种不合乎常理的偏袒,造就了贾宝玉偏僻的性格。为了故事的戏剧性,人物的一系列表现又促成了这个故事当中波折的冲突,就在贾母与他爹贾二爷对他的爱恨上填充人物的血肉,也在他言行举止上丰富了这个公子哥的不学无术与情根孽缘。为了凸显其矛盾性,每当二爷打罚宝玉时,总有王夫人、贾母一干人等来捣乱。我们还知道贾家出了一位贵妃,元妃。俗话说的好,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贾家因为老祖宗的遗毒借元妃而蒙恩,却也在元妃死后一落千丈。元妃便是宝玉得宠的第三大因素。元春自小便对宝玉这个弟弟疼爱有加,也就任他去了。在元妃省亲时,又叫宝玉为大观园题词,更加加深了元春对弟弟的疼爱。以致在安排大观园女眷入住时,怕他一个人寂寞也就一并纳入了。从常理的角度来讲这件事实在有些荒唐,但仔细想想却有它本身存在的道理。我们都知道宝玉生而衔玉,这玉也有来头,是一僧一道在青埂峰下拾来,说“形体倒也是个灵物了,只是没有实在的好处,需再镌上几个字,使人一见便知你是件奇物,然后携你到那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之地,温柔富贵之乡去走一遭。”这就奠定了这一人和一石的行程将在温柔富贵之乡里经历一遭。 其实宝玉也并不是一直都在内帷深闺之中与姊**科打诨的,他也上了学堂有自己的好友。渐渐地,不论在大观园之内还是在大观园之外他都成为了一种习惯性的存在。他让人觉得他就应当在那里,在内帷之中,在贾府的前堂后院,大观园没了宝玉便不再完整了,贾家的前堂后院没了宝玉也就不再完整了。 但就算所有人都不把宝玉当个男人看待,可他毕竟也是,也需要娶妻生子也需要谈恋爱。就这一点来看宝玉近水楼台先得月,但他貌似是选错了对象,他所喜欢的别人就不一定喜欢。 宝黛恋成为了千古绝恋,有人赞扬它的反抗精神,也有人为爱情本身的力量所折服,但我们仔细看来也让人难以接受。贾家不接受的原因有三,其一是她性格偏僻,厌弃仕途,甚至向宝玉传达远离官场仕途的思想,这就像是要断了贾家的后路一般,将最后一个寄予着希望的肥皂泡戳破。其二是到了后来甚至连贾母都有些不待见黛玉,她“心较比干多一窍,病若西子胜三分。”身子弱,心眼儿小,动不动就以泪洗面,到后来时不时地咳血,贾府的人对于他这种病态逐渐习以为常,以致最后她死时也无人来问。只有李纨探春在,直到宝玉娶亲时黛玉才咽了气,一句话未说完留下了多少遗憾。为了蒙骗宝玉还从她房里叫来了个丫头,来打个幌。还有一个立不住脚跟的第三大个理由,黛玉是宝玉的亲表妹,但在那样的一个情势下,黛玉给不了贾府任何帮助,自然被排除在了宝玉妻子的名单之外。如此看来,这二人在一起就是不和乎人心意的了。从而这也就完成了黛玉要流尽毕生眼泪来偿还她他的甘露之恩的前话,但如果他们的身份不同了或许结果也就不同了。 ② 但反观宝玉与宝钗,难道他们二人就真的合适吗?我们来理一理人物关系,宝钗的寡母王氏,是宝玉之母王夫人的亲妹妹,归结出来,宝玉与宝钗也是表姐弟的关系,那么为什么宝玉最后娶的是宝钗而不是黛玉便有了其他原因。其一便是宝钗她懂得中庸之道,并不如黛玉一样性格偏僻,她同样丫鬟婆子们打成一片,识大体。其二是宝钗是王夫人的内侄女,为了体现亲上亲的原则,所以宁愿选择宝钗也要放弃黛玉。其三此时的贾府已经开始大步的走着下坡路,很需要薛家的帮助。其次便是最直接的一点,是王熙凤贾母王夫人等人从中使计,偷梁换柱给宝玉冲喜,给他选定一条好的后路。这也不乏是疼爱宝玉的一种方式,但是却并非如他所想。 说白了,木石前盟是不被承认的无效的没有官方证明的,所以敌不过家长的强制不堪一击。这也让我们明白了一个事实当木已成舟我们一切的追思会恨都已来不及了。或许宝玉和宝钗的结合是错的但也是成功的。这一件事错在他促成了黛玉的死,宝玉的病,最终迫使他出家,而女人们却还不自知,没有意识到这些事情纠结在一起的原因,竟还想延续着旧路走下去。我们说它是成功的,它就成功在宝钗劝宝玉积极入仕去挽救危亡的贾家,让他完成生命最后的逆袭。那现在我们来做另一种假设,如果宝玉没有娶宝钗黛玉也没有死,此时各人心中都还怀着希望,而宝玉却下不了入仕的决心,仍免不了贾家败落的境界,黛玉却会因为自己的病久治不愈而被拖死,宝玉伤心不已追随而去,大观园中人物各寻其处,自寻生死。贾家自此一蹶不振,只剩贾兰去做着最后的救命稻草。衰败已成定局再没有什么兰桂齐芳的幻象。由此而观之或许宝玉娶宝钗才是最好的选择。 我们说《红楼梦》是一部大悲剧,但他它又悲在何处?是情节曲折人情冷暖。世人的生死如蝼蚁,一个人会为情而死为情所困,纵使没有海誓山盟没有前缘旧梦。一个情字在这一本书当中承载着太多,这也说明对于一段感情陷入的太深是活不长的。宝黛恋是千古奇悲,是全书围绕的主题,是青年男女为冲破封建束缚所作的斗争,却以失败告终。 作者不惜笔墨来着力塑造一个又一个悲剧人物,费尽心机地给每一个人身上安插点悲凉,与前人不同,最后竟没有大圆满的结局而是给了人们一个兰桂齐芳的希望,人留无尽的幻想。只是纵使贾家振兴也不如从前了。这本《红楼梦》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这些人与事的悲凉,还有繁华与败落的落差感,前后一经对比,悲伤弥漫,人物之间一对比,才觉得世态炎凉。 仔细想想这些与我们现在所熟知的现实相差太远,或许只有当我们寻找到表象之下的本质时,才能明白造成这一切的原因。 尘埃落定,也就没有谁对谁错孰是孰非了。 一曲红楼,演了千遍万遍,却仍看不透,情中一段伤,眼中一滴泪。
诗词才女+理科学霸=武亦姝!我辈楷模打开微博,热搜榜上看到一 诗词才女+理科学霸=武亦姝! 我辈楷模 打开微博,热搜榜上看到一个熟悉的名字:“诗词才女武亦姝高考613分。”不由自主地点了进去。思绪流转,2017年初一个惯常的午后,我看到武亦姝在诗词大会上神采飞扬的表现。年仅16岁的她从容不迫地应对着比自己年长许多的选手,在舞台上展现了自己的气度与才华。尤其是行飞花令时,背出《诗经•七月》中的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语罢莞尔一笑,甚是动人。那一刻我相信不少人都想去好好品读诗经。 直到点进微博话题,我才知道,武亦姝是一名理科生。而在上海高考总分660分的情况下,她考出了616分的成绩。学霸一词,当之无愧。一个诗词储备量达2000首的理科学霸,这大概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吧。而武亦姝一米八的身高与优雅的气质,想来也让许多男生自惭形秽。微博话题下方的评论里,有艳羡,有酸涩,有非议,有惊叹…… 武亦姝说,古诗词里有很多现代人给不了她的东西,譬如:“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就是,我在江南,没什么东西好给你,那我就把江南的一整个春天都送你吧。多美啊!其实我们喜欢诗词文学,并不是意味着我们背诵许多长篇累牍的文章。我们只需要用心地去品读,字里行间里所拥有的独一无二的情怀。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世界是一个舞台,有在聚光灯下展现自我受人瞩目的存在,也有在阴暗角落不知所措孤零零的存在。优秀的永远只是少数人,而大多数人不过为了平凡二字在努力着。在广阔的世界里,我们是渺小的,但渺小的我们并不卑微。渺小的我们也可以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与追求。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一个没有对任何事都不感兴趣的人,大多是重度抑郁了。我想我对诗词是有所偏爱的,至少在诗词世界里可以随心所欲遨游畅想,身体到不了的远方,灵魂可赴。 想做更长更远的梦,只因为还有或大或小的爱好。 文:宁洛 图:唤知(部分源网络) 编辑:宁洛
诗词干货:杜审言诗注解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晋陵今江苏武 诗词干货:杜审言诗注解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晋陵今江苏武进县(现常州市武进区)。陆丞一本作陆丞相,名元方,字希仲,吴人。武后时为相。(池阳按:当作陆丞。丞,佐官之名,此处即晋陵县丞。详闻一多《唐诗大系》。)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 云霞出海曙①,梅柳渡江春。 ○○●●●,○●●○△ 淑气②催黄鸟③,晴光转绿蘋④。 ○●○○●,○○●●△ 忽闻歌古调⑤,归思欲沾襟! ●○○●●,○●●○△ [平声 真韵 襟字通叶] ○,平声 ●,仄声 △,平声韵 【作者简介】 杜审言,字必简,襄阳人。登进士第后,为洛阳丞。武后时为著作郎。中宗时为修文馆直学士。有集。必简系杜甫之祖,少陵(杜甫,号少陵野老)曾有“诗是吾家事”之句(另有“吾祖诗冠古”之句),可见必简对于诗学的造诣很深。 【注解】 ①曙,ㄕㄨ(shu),去(去声),音庶,早上的阳光。(池阳按:曙,古音去声;今台湾地区仍读去声,大陆普通话读上声。) ②淑气,就是春天温和的气候。 ③黄鸟,即黄鹂,亦叫仓庚。 ④这是根据梁(南梁)江淹“江南二月春,东风转绿蘋”的诗句。 ⑤古时的音调,指陆丞的原唱。 【作意】 此诗因感到陆丞能够在乡园赏玩春光,写出自己犹宦游他乡,孤负春光,不能归去之情。所谓因物兴感,也就是即景生情。(池阳按:此说以陆丞为还乡之陆丞相;若陆丞为晋陵县丞,则二人皆是客中逢春。) 【作法】 陆丞有早春游望的诗,寄给杜审言,审言就将自己的感想,也做了这首诗。通常称陆作为“原唱”,称杜作为“和诗”或“和章”。和诗倘用原唱的韵,叫做“和韵”,又叫“步韵”,倘然所用的韵和原唱所用之韵次序毫不变动,如本诗“人新春蘋襟”,叫做“和原韵”或“步原韵”。但有时也不妨将五个韵的次序前后变动。不过也有人并不用原唱的韵,而在同一韵目中别选他字来压韵,如上平声十一真韵目中不用“人新”等字,别用“神尘”等字,也叫做“用韵”。倘然不用同一韵目的韵,而用他韵,那就不能称为和韵或用韵了。 此诗作法非常绵密,全篇关键在“偏惊物候新”,“云霞”、“梅柳”、“黄鸟”、“绿蘋”是“物”,“曙”、“春”、“淑气”、“晴光”是“候”,开口用一“新”字,扣住题字的“早”,再用“催”、“转”等字来写“早春”。“云霞出海”是“望”,“淑气”两句是“游”。“偏”、“忽闻”等字,俱能得神。起首“宦游人”是说自己,以下即接说自己所见的如此春景,足以引起“归思”。“忽闻歌古调”句指丞相的原作,是写“和”字,结句是道出自己伤春本意。 【名家评笺】 ●首句“独有宦游人”,第七句“忽闻歌古调”,妙在“独有”、“忽闻”四虚字。(明·杨慎(升庵诗话》) ●(首二句)刘须溪(辰翁)云:起得怅恨。(三四句)刘云:两句复自浩然。(明·高棅《唐诗品汇》) ●三、四如精金百炼。“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曙”、“春”一字句,古人琢意之妙,起结意势冲盈。(明·陆时雍《唐诗镜》) ●意起笔起,意止笔止,真自苏李(题名苏武、李陵所作之五言诗,存于文选,今多以为拟作)得来,不更问津建安。看他一结,却有无限。《过秦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结构如此,俗笔于此必千百言。(清·王夫之《唐诗评选》) ●中四句合写“物候”二字,颠倒变化,可学其法。“物候新”居家者不觉,独宦游人偏要惊心。三、四写物候到处皆新,五、六写物候新得迅速,具文见意,不言“惊”,而“惊”在语中。结和陆丞,以“归思”应“宦游”,以“欲沾巾”应“偏惊”。(清·屈复《唐诗成法》) ●(首句)纪晓岚(昀)曰:“起句警拔,入手即撇过一层,擒题乃紧,知此自无通套之病。”吴北江曰:“起句惊矫不群。”(三四句)吴曰:“华妙。”纪曰:“末收和,字亦密。"此等诗当玩其不象超妙处。(民国·高步瀛《唐宋诗举要》) ●物候新,暗点早春,喝起中二联在一“惊”字。中二联写早春,中四字皆“惊”也。......“独有”、“偏惊”、“忽闻”是机括。(清·朱之荆增订《唐诗摘钞》) ●首二句言与友皆在客中逢春,非在故乡,故因“物候”而“惊心”也。中四句赋“早春游望”四字。“云霞”句写早之景。“梅柳”句写春之景。五六句,一写在陆而闻者,因春至而时鸟变声;一写在水而见者,因春至而渚蘋出水。一年容易,又值春光。正乡心撩乱之际,况闻陆丞之歌诗,声音感人,不觉归思沾巾矣。此诗为游览之体,实写当时景物。而中四句,“出”字、“ 渡"字、“转”字用字之妙,可谓诗眼。春光自江南而北,用“渡”字尤精确。(民国·俞陛云《诗境浅说》) 文:选自喻守真的《唐诗三百首详析》,另附「名家评笺」 图:唤知(浅) 整理:池阳 编辑:墨舞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