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者321
叛逆者321
居无定所,情有所托,热爱自由,崇尚自然。
关注数: 77
粉丝数: 190
发帖数: 3,989
关注贴吧数: 11
拖欠的一张图
摄影艺术 这是我今天拍摄的,不防旋转欣赏一下,然后说说亲们的感受。
拙”诗”两首 「拉麻赞」 五彩村落卧云中 群峰携手织金盆(拉麻素有金盆养鱼之称) 山高难阻信息网 道远不乏致富经 昔日茅舍变小二(楼) 老叟起舞欲还童 当归酒香飘千里 乐而忘返迷陶翁(「桃花园记」的作者) 「登露骨山」 历经坚险抵主峰 风急雪舞日正中(露骨山上夏日特有的景观) 俯瞰依稀来时路 众壑苍茫捧薄云 阔步欲跨秦岭顶(站在露骨山顶看秦岭近在Zhi尺) 展臂瑶池添酒樽 谁言高处不胜寒 抖落凡尘觅仙踪
为花儿艺术注入生命的活力 今天,就拉麻花儿写了篇”浅谈花儿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很想得到吧友们的指点。但考虑到冗长的贴子似乎不在贴吧欢迎之列,所以摘录前面几段,就算是抛砖引玉。期盼更多的吧友能为花儿艺术的前景指点密津。 自从挖掘和保护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潮流的兴起,拉麻这种古老的”花儿”艺术,开始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由其自从成立了”花儿协会”以后,无论就其阵容、规模和广告宣传方面,都做得非常出色。但这些成绩对”花儿”本身来说,充其量只是一件漂亮的外衣,而对于内在修养的提升似乎并没有得到彻底的改变。这对以”花儿”为主打和龙头的文化产业来说,无疑是一处致命的软肋。那么怎样才能使”花儿”摆脱这种尴尬的处境,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这应该是每一个有志于”花儿”艺术的传承和发展者共同探讨的问题。 有人说拉麻”花儿”是一种民间小调,永远登不了大雅之堂。对于这种观点,本人实在不敢苟同。先让我们想想宋词的命运,它的雏形也是一种民间小调,甚至在一段时期,曾禁止人们传唱这种低俗的曲子。然而从它的盟芽到发展过程中,逐步使这种艺术得到了完善,以至于发展到宋代,竟然呈现出人人能填词,个个能吟曲的大好局面。尽管我们拉麻”花儿”的现状也跟幼年的宋词如出一辙,在粗俗与低迷的胡同中徘徊,但是谁又能段言,拉麻花儿就一定没有宋词那样幸运呢? 我们知道,艺术源于现实生活,但不是把现实生活翻版或抄袭就成了艺术。这就好比,对于相同的蔬菜和佐料,经过不同人的烹调,有的色香俱佳,有的却难以下咽。显而易见,作好这道菜的前提条件是要具备高超的厨艺。而宋词之所以能与唐诗争奇、元曲斗艳,正是找到了这样一群会做菜的厨子。我们的花儿艺术又何尝不是如此,这群厨子不仅包括音乐人,更重要的是需要文化人的大力参与。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找到花儿裹足不前的结症。只有为花儿注入生命的活力,才会赢得大众的接受与任可,这也许是改变拉麻花儿命运的关键因素。
我是放羊的 一提起放羊,朋友们首先想到的是,”无垠的雪野上,一群无精打采的绵羊和一个瑟瑟发抖的老人”。不错,这是对传统放牧最真实的写照。我也是放羊的,但我并不像亲们想象的那样糟糕。我除了一根驱敢羊群的长鞭外,还多了一匹150的骏马和一双红外线的眼睛,是它们将我的放牧生活改变成了一种时尚的休闲娱乐。为了实现打造规模养殖基地的梦想,今年我准备做一些改革与创新。以小尾寒羊为发展对象,探索一条放养与圈养相结合的养殖模式。同时开始对杜波羊和胡羊的养殖尝试。我要用我热爱自然的本性和勤劳务实的态度,描绘出一个新时代养羊人的真实风采。
求助 我是一个养殖专业户,为了继续扩大规模,现成功申请到一笔专项扶贫贷款。然而由于自家祖坟八代没有冒烟,实在找不到一位吃财政的贵人做担保。如果有乐于助人的热心吧友肯于帮助,欢迎在了解我的为人和家庭情况后在做决定,我会非常感谢!
我收藏的石头 泡泡石
致远去的佛西 前段时间,看了一贴”家乡的故事”,对主人公佛西深表同情。遂草书几句,就算送他一程吧!你用赤热的胸膛, 抱住一个扔来的空墨水瓶, 苦苦守望了一生。 许多人笑你天真,而我却觉得这个话题太过沉重。 那双在考卷上龙飞凤舞的手, 又怎能拼起被背叛者踩碎的爱情。 也许鄙夷与嘲讽, 早已埋葬了你灵魂。 而我却在你健劲的笔锋中, 分明听到心跳的声音。 其实你根本没疯, 在这个众石皆醉的世界里, 你一直在冷眼观看, 那些被涂上颜色的风景。
求解 在电视上曾不至一次的看到迈克尔.杰克逊在舞蹈中的那个经典动作,及在双脚静立的情况下身体与地面有时甚至形成40度夹角,谁能知道这种违反力学原理的高难度动作是怎么完成的?
露骨山的传说(二) 在露骨山西侧,沿着河流分布着一片茂密的灌木林。林子对面奇峰错综怪石嶙峋。其中有一块红色的巨石特点显眼,远远望去很像一幢棱角分明的二层小楼。更为神奇的是小楼上部是一个中空的石洞,因此当地人便称它为楼楼崖房。也正是这个崖房为喜欢狩猎的露骨山民们提供了一个可以遮挡风雨的地方。 传说有一位夏姓枪手,由于他枪法精准胆量过人,狩猎时总喜欢独来独往。可有一次他却在这片林子中迷失了方向,面对漫天飞雪和遍地大雾,他只好在楼楼崖房中过夜。 当时正值初冬,天光很快暗了下来。夏枪手拣来些柴火开始烤起野味。这时就在火光的尽头,似乎有什么东西朝这边走来。一位优秀枪手本能的警觉使他握紧了枪柄。可当他站起来作好格斗准备时才发现,对面来的不是猛兽,而是一个眉清目秀衣衫单薄的红衣女子。夏枪手来不及多想便连忙招呼女子坐下烤火取暖。 在后来的交谈中才知道,这位女子是陇西大户人家的女儿。因逃婚离家,准备在露骨山削发为尼。可来到这里才发现寺庙僧人已荡然无存,因此才落到这步天地,说到伤心处姑娘甚至有点涕不成声。夏枪手见壮心里也着实不是滋味,便不暇思索的将一只烤山鸡递了过去,这招还真的管用,只见姑娘至住哭声后便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 等到夏枪手终于填满肚子时,夜已经很深了。姑娘看上去也有了些倦意。可是她除了一个劲的打哈欠之外,似乎有点坐立不安。夏枪手粗人一个,又怎么知道少女的心思。可是当他再次抬起头时却发现姑娘的樱桃小嘴中不知何时长出了一对獠牙,刚才的那双纤纤细手上也长满了黑毛,这是一件多么恐怖的事情。可夏枪手必定是夏枪手,只见他若无其事的用一只手添加柴火,而 另一只手却握紧了胯下的板斧。 说时迟那时快,随着一声怪叫姑娘猛地张开双臂扑了过来,夏枪手毫不犹豫的挥起了大斧。顷刻间山摇地动阴风四起,篝火也突然被熄灭。然而让夏枪手更没有想到的是,手里的斧子也不翼而飞了。这时他才意识到自己处境的危险。面对茫茫夜空只好痛苦的闭上眼睛。然而悲剧并没有发生,随着可怕的”沙沙”声逐渐远去,一切似乎又回复了平静。但这时的夏枪手怎么也镇定不下来,而是双手抱着猎枪一眼未眨的等到了天亮。 第二天当夏枪手匆匆打点行里准备离开楼楼崖房时却发现了一行清晰可见的血迹。这下他真的慌了手足。心想昨晚莫不是自己眼花误伤了那位可怜的少女?想到这儿他顺着血迹快步走进了林子。然而奇怪的是,就在林子中的一棵大树上那柄丢失的斧子依然深深的劈在里面,而且顺着斧把有红色的液体继续流出,夏枪手这时才幌然大悟,那个红衣女子原来是一个千年树精。 故事就这样流传了下来,楼楼崖房也因此成了无人涉足的禁地。然而更有趣的是,几年前五个采挖虫草的壮汉将帐篷搭建在楼楼崖房中,谁知睡到半夜,有的神经错乱、有的人事不省,差点闹出人命。在事实面前,楼楼 崖房真的成了人们谈虎色变的话题。然而有哪个当事人知道,他们睡在密不透风的棚膜中,导致二氧化碳的密度增加,再加上他们本身的一种恐惧心理作遂,最后上演了这出闹剧。是喜事悲,谁能说清?我们就让传说这样流传下去吧!
$(ti) $(co)
$(ti) $(co)
露骨山的虫草 露骨山的虫草
露骨山的传说(一) 从拉麻出发去攀登露骨山、必须爬上北面的那片山塬。那里视线开阔、牧草丰美、牛羊遍布。就在山塬的最东端,一池清流静卧了千年万古,这便是人们常说的”干池”。 相传很久以前,王母娘娘驾鹤仙游。看见此地植被风化、岩石裸露,待她细看时才发现,这里方圆十里没有水源。于是龙头拐杖轻轻一碰,一股清流便喷涌而出。倾刻间死寂的山塬上便有了五颜六色的生命。也许正是受了王母娘娘的点化,这方清池后来便成了凡间与仙界的唯一的通道。风调雨顺的年景里,池中的水总是波光鳞鳞、清澈见底,而一但遇上水量减少、水质混浊,那将预示着大旱及将来临。每当必此时,乡亲们便忙乎着去”干池”祈福求雨。 在这中间,有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其人先天失聪,自幼又赢弱多疾。为保平安,少年时便皈依佛门。但由于资职愚钝,修行数载却毫无造诣。以至于后来干脆闲云野鹤,过起了四海位家的云游生活。没有人知道他的法号,所以大家便称他”聋罗汉”。
露骨山奇珍美景的顺口溜 秦陇之最露骨峰,美景奇珍奈人寻。方解稀石缀仙洞,惊涛蛤蟆戏石门。神凿鬼劈道人路,魑魅魍魉守柏林。丹灵苗药牛鼻泉,王母临凡饮马坑。雪鸡奋翮冲霄汉,麝香遁迹林里行。冰雪初溶寻虫草,三伏暑天看堆银。君若结缘露骨峰,肌强骨硬度此生。
自则针锋时弊的短文 去岁,大震落幕、重建兴起,某村吏跃身其列。修造其间,效劳者络绎不绝。某富翁闻之,心称顿倾。遂公告一份:凡欲参建者日酬二百。然弹指三日,厅前唯有数蚊空舞。富翁大惑,赅问其故,一叟解曰:溜须若获村吏一笑,恩赐扶贫低保重建款项,远非尔等二百可比。
登露骨山 历经坚险抵主峰, 风急雾绕日正中。 俯瞰依稀来时路, 万壑苍茫捧薄云。 阔步欲跨秦岭顶, 展臂瑶池添酒樽。 谁言高处步胜寒, 目尽长空乐无穷。
今天路过县城 看到一广告,上书”双旦送好礼”,我百思不得其解。如果「圣诞」也算一”旦”的话,那至少则有三”蛋”啊!
解读露骨山 谈起露骨山,人们自然会想到那段无籍可考的传说。雪山太子也在一代代人的口口相传中早已变成了一个能呼风唤雨的伟大神灵。然而我的这些文字,却想绕开人们的惯性思维,用叛逆的目光重新审视一下这位被人们顶礼莫拜的世外高人,以便让人们能读懂一个真真正正的露骨山。 观于雪山太子的传说有很多版本,而大家比较认可的一种是:二世胡亥羡慕帝位,勾结奸党欲害太子。太子胡苏为了避免同室操戈,展转千里、在露骨山扫得一方净土后遁入空门。有了这位大神的守护,这里的一方百姓从此在风调雨顺中过上了安居乐业的日子。故事似乎有板有眼,但是只要我们摘掉对封建正统思想盲目崇拜的眼镜后便会发现,如果雪山太子”选择庐山其实更为合适,因为我们从来就看不情他的真实面目。试想一位封建王朝的太子,承载着历史和现实负予的伟大使命,它却为了一己安危、果断的抛弃天下苍生,放弃治国兴邦的抱负,将自己的人生安置在一个虚无飘渺的境界当中。就是这样一位落魄君王,仅靠灵气能使一方百姓富足安宁?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作为后人,我们无权对种价值观提出质疑,更没有必要深究表象以外的更深玄机。但是如果把露骨山和雪山太子组合在一起去看的话,似乎就显得不太协调,甚至有点大煞风景。正如在江南水乡唱青藏高原一样,其艺术效果除了大打折扣以外,剩下的只有两个字:”别扭”。因为这位老前辈明哲保身和深沉晦涩的人生态度与露骨山狂放磊落蓬勃向上的进取精神是大相径庭、甚至背道而驰的。 毋庸讳言,超脱作为一种极高的处世形式历来被人们崇尚和追求。然而人是社会的动物,廉及天下也好、独善其身也罢、真正意义上的超脱永远建立在现实的沃土之上。只有将自己完全溶入到社会中,才能得到进一步的洗礼和锤炼,从而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中超越平凡、脱掉俗气。我们并不主张彻底否定那种消极避世的老庄哲学,但我们又不得不承认社会在发展,观念在更新。我们应该看到其中的其历史局限性。如果我们一味的沉浸在老祖宗的清规戒律中而不作一些必要的修正,那么盲目的仿效和崇拜其不是一种无知和愚昧? 我们每一个人,正如这露骨山上的一草一木,既然大自然赋予了同样的阳光雨露,就没有任何理由去浪费属于自己的舂夏秋冬。只有将自己根植于社会最需要的地方,到头来收获得那怕是一粒干瘪的谷子,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正是这一点点小小的奉献,才使我们的家园有了生生不息的绿色。 这才是露骨山的”骨”,也是我们每一个露骨儿女必须应有的胸怀 。
跪求指点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可借钱不还,怎么办呢?
欣赏一下中华国宝 欣赏一下中华国宝
人民币的悲哀 我不懂经济学,也不懂经济运行的规律。但就一个老百姓的眼光看,人民币对外是升值了,而在中国人的生活当中,看到的依然是物价的不断上涨,这是怎么回事呢?
替狗喊冤 昨晚看了忠犬八公的电影后,对那段刻骨铭心的人狗情缘流下了眼泪。我亦爱狗如命,对那种亳不粉饰的情感曾有过切肤之痛。然而让我始终无法接受的是,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狗几乎就是”丧门星”的代名词。诸如走狗、狗男女、狗急跳墙、狗口里吐不出象牙等等,凡是沾上狗边的就等于沾上了晦气。真的是狗眼里没毛咬了哪位不该咬的老祖宗、还是它们在历史上就有过投敌叛国的重大嫌疑,我们无法知道。但我们对与自己在冥冥混荒中一同摸爬滚打过来的忠实伙伴判处这样的徒刑,公平吗?
诚邀各位来夏去登露骨山 为了避免抱怨粗话说在前面此次极限挑战可为任重道远仅凭热情不够还虚信心相伴女士更应听劝还有野狼叫唤不过只为游玩伙伴多多益善大龄驴友莫急可以近看雪山女士喝口圣水保你焕发容颜胖子两瓶啤酒梦中亦能登山登顶成功与否重在心情乐观不求天人合一只盼重返自然要问具体时间明年六月初三其时百花正艳还有芳草碧天若你登顶成功奖品三州六县远离尘世喧嚣学做一回神仙
登过露骨山吗?一同去感受一下。 历经坚险抵主峰 风急雾绕日正中 俯瞰依稀来时路 众壑苍茫捧薄云 阔步欲跨秦岭顶 展臂又恐触天门 谁言高处不胜寒 目尽长空傲群峰
这就是我 漳县最西端的白云深处,有一个地方叫拉麻。那里便是我可爱的故乡。屋后魏然耸立的露骨山也许从小就造就了我倔强不群的性格,所以不会说假话深恶拍马屁的我,在现实生活中几乎处处碰鼻。然而幸运的是在家徒四壁以外,却拥有和睦的家庭、贤慧的妻子和进步的孩子,它们为我提供了生存的勇气和理由。
美丽富饶的高山盆地 我们的家乡
欣赏一下中华国宝 东方圣草
初次进吧 奉上一首歪诗,已表现实的无情与对人生的无奈: 风雨四年春乏杖路难行 雏子寒创苦病妇田间吟 频闻惠民颂屡见涂朱门 傲骨撑天地杯中觅淡宁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