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墨封
曲陌灵风
人生多寂寞,红尘多可笑...不若引剑狂歌,一曲动清霄...云影淡,残花寂寥,忍看万里落木萧萧...十二楼台静,空聆碧雨,梦断空壕...
关注数: 254
粉丝数: 3,133
发帖数: 47,500
关注贴吧数: 214
冷吧er还是畏惧大明的
平苗 雍正年间,清朝在大规模削除湘黔土司,任用流官主政西南的同时,发动大军「开辟苗疆」,屠戮 「生苗」。负责这一军事行动的云贵总督鄂尔泰在上疏雍正时称,「但恐今日不杀少,日后将杀多」,并一再下令,「不恭顺者,不计男女老少,通通斩光杀绝」。为镇压苗民的反抗,清军在被称作「千里苗疆」的黔东南,共烧毁1224座苗寨;苗民被屠杀者超过30万,13600多人被发配为奴。
枪国史记·佞幸列传·渔村村长小人传 渔村村长小人,河北沧州人,是亵渎吧的人士,百度ID叫做遗弃之老妖孽,大约于柴纳钧二年(公元2013年)之后来到枪城,与叶紫我爱等老烟丝(烟雨江南粉丝)友善,太祖龙枪因他是烟丝,亦予以照拂。渔村村长小人说话急于讨好他人,然而仍显得乏味,只是看到女吧友就兴奋,两眼冒光。 其时有上海财经大学校花大萌( @乱瑾莲华 )活跃于枪城,言辞温软知心,令人向往。虽见过其照片者不多,众人往往知道她容貌婉娈美好,希望亲近。又有倾一世繁花、不见浮水流年(甜妞)、懒猫空空等人,与大萌友善,出没于枪群之中。 天津籍伪娘 @诡异笑笑 肌肤白净,如同女子,使用穹妹头像,言辞柔软而戏谑,以“渔村村长大人”为号。遗弃之老妖孽因为感到可爱,于是深入枪群当中,用“渔村村长小人”作为群名片,这是他称号的来由。 渔村村长小人屡屡谄媚于枪国兵马大元帅灵风和摄政王狗|娘( @狗腿子多多罗 ),感到自信心增长,于是言辞渐渐肆无忌惮。大萌( @乱瑾莲华 )在群中提供心理咨询,渔村村长小人便用非常猥琐卑微的姿态讨好她。大萌遂戏谑说,只给妹子爆照、与妹子处对象,渔村村长小人马上做出狗伸出舌头一般的姿态,发言说【我是妹子,非常可爱的妹子】,模样显得做作的样子。 渔村村长小人又骚扰枪城其他女性,说话显得愚蠢,而他自己并没有什么察觉。曾经向兵马大元帅灵风索取甜妞(不见浮水流年)的照片,得到之后发现并不美丽,心中失望,但仍然假装出兴奋模样,大言赞美,声称收藏了,并向灵风露出讨好和感激的姿态,于是继续用奇怪的言语骚扰甜妞。 烟雨江南粉丝多有三观不正的,太祖龙枪之所以创建枪国,也是愤恨痛惜于这点,希望摒弃烟丝的缺陷,构造价值观正确的净土,不意渐渐聚集各方豪杰壮大。然而渔村村长小人在亵渎吧、罪恶之城吧与所罗门学者法师这些人品败坏的老铞丝相处,心底阴暗,以为亵渎罗格的所做所为是为人处世的正道,感到羡慕。 渔村村长小人于是在枪群诉说,说自己与女朋友多次翻云覆雨,感到美好。但又痴迷于学姐,希望更换对象,学姐却对他无意。言辞显得痛苦的样子。 众人不理会,渔村村长小人就倾诉得越发激烈。一边倾诉,一边又开口骚扰众女性。众人都觉得他恶心,却忌惮此人来自烟丝,可能是太祖龙枪的朋友,不想与他殴斗。 兵马大元帅灵风出于义愤,用匿名的身份谴责他。渔村村长小人不知道此人就是自己多次跪舔的兵马大元帅灵风,认为灵风多管闲事,灵风就列举出渔村村长小人骚扰女群友的所作所为,众人也渐渐附和。 渔村村长小人辩解说,自己本来不爱女友而苦恋学姐,只是因为得不到学姐才贪恋女友的肉体,然而女友胸脯丰满却容貌丑陋,所以自己所作所为没有可以挑剔的地方。渔村村长小人又说,自己擅长与女性相处,大萌(乱瑾莲华)等女吧友都因自己的讨好言语而喜悦,众人是出于直男癌多管闲事。 灵风于是私聊大萌(乱瑾莲华),大萌亲口表示渔村村长小人使得她感到困扰。太祖龙枪也出面,希望渔村村长小人离开枪吧。渔村村长小人感到被打脸,显得很悲伤的样子,于是试图卖萌而卖了个蠢,从此从枪吧消失了。 我的朋友小无语说,古人曾经言道【观金瓶梅,生效法心者,乃禽|兽耳】。渔村村长小人看了《亵渎》之后生出效法心,表现却显得比《极品家丁》还要低贱龌龊。然而女性往往不敢直斥这样的奸佞人士,甚至有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发作,被其得手的,这难道不是洪朝治下女权发展没有向正确方向的缘故吗?
宋代米价
夜天子网剧还不错 看了11集了
法国人
五胡乱华——逃不脱的末世杀劫 看到所谓三国摁着异族打,而西晋被五胡干烂的说法,就感觉很反感。鄙人一直反感把什么破事都推给晋、宋、民国的做法,这三个时代是烂,但是要就事论事。 至于为啥不提元清……前些年确实有把什么破事都推给元清的风气,比如认为没有清朝,中国就会独立发展出资本主义;但现在经过理客中人士们的矫枉过正,元清不是被捧上天了么?元朝恢复中国一统,清朝奠定当代版图,所以功在万古之类的神论如今不是满天飞?
米南德认为细川家控制博多 我受到了惊吓
米南德认为细川家控制博多 我受到了惊吓
元朝控制西藏竟靠皇帝把妻女送给喇嘛宣淫
元朝控制西藏竟靠皇帝把妻女送给喇嘛宣淫
秦吏终于来了个像样对手了 西瓯桀骏
奥特曼 英雄怪兽不分,是非颠倒,有意思吗。有的年轻人看了还在笑,我是笑不出来,我眼泪在肚子里流。 奥特文化,是日本两千年文化的精髓,讲的是不屈不挠,拼搏进取,乐观向上的精神。 可以说,奥特精神是日本国的文化品牌,TBS的《宇宙英雄奥特曼》是大和民族的文化品牌。 一个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化,是可怕的。有自己的文化,不去弘扬,是可悲的。 像奥特曼这样的传奇英雄,世界名著,有的导演和主创去恶搞他,是要向全国人民谢罪的。 我看现在有的作品里,有的奥特曼发射光波都是这样发射的,这不是奥特曼,这是臭流氓。 更有甚者,奥特曼和巴尔坦星人谈起恋爱了。奥特曼叫巴尔坦星人—巴巴,巴尔坦星人叫奥特曼—曼曼。把现在的年轻人都带坏了。来的路上就有几个小朋友问我,奥特曼叔叔,奥特曼有几个怪兽女朋友啊? 奥特曼需要保卫地球,看到怪兽上下打量一番,我能坚持多久,我用什么招式来打败他。总不能我一看这个怪兽“太~漂~亮~啦~”,我是不是可以和他发生一段感情,这我没法演。日本历史上从来不缺乏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希望可以给奥特曼留下一片爱情的净土。 所以,大家有时间可以多研究研究一些正统作品,比如图书《大古品宇宙英雄奥特曼》,还有我代言的手机游戏《奥特传奇》,都是传承经典的作品。
全员战狼
原来你是这样的东哥
新宋看了三分之一了 还可以
神奇发电机
秋原战死了
醪糟煮过之后酸,加点纯碱就好味了 我还是很会生活的
捕丢
飘相跪了
公公地板滑
开始看新宋了 前期并不好
李湖光的《蒙金战争全史》看完了 @三千红尘谁作仙 建议入,三峰山之战写得特别好
马老板逃过一劫
签军 是日,西风怒号,城土吹落,尘霾涨天,咫尺不辨,毙尸倒马,纵横枕藉,掩入沟壑,间及堕井者,不知几何。旗号器甲,积如稻麻苇竹。方其接战时,郦琼、孔彦舟、赵提刀等皆单骑列于阵外。有河北签军告官军曰:“我辈元是左护军,本无斗志。所可杀者,止是两拐子马。”故官军力攻破之。皆四太子平日所依仗者,十损七八。
东哥教你走正道
我去文史宴捣乱了
撕葱少爷又出来撕了
戒色吧福报
比特币
恶意众筹
捂洞里这个酱油都比王丽坤好看吧……
朱棣大破瓦剌:忽兰忽失温之战
朱棣大破瓦剌:忽兰忽失温之战
朱棣大破瓦剌:忽兰忽失温之战
朱棣大破瓦剌:忽兰忽失温之战
朱棣大破瓦剌:忽兰忽失温之战 对于朱棣北伐,网络上极多争议。赞美者自然赞颂其堪比卫霍扫荡匈奴,贬低者则认为朱棣用兵乏善可陈,如百度ryan_knight_12吧的知名人士可御可箩朴草娥,就认为朱棣的军事能力仅仅与五代时的后唐末帝李从珂相当。 这些看起来不可思议的言论,并非完全找不到依据。实际上不但逆向民族主义者往往对朱棣横加抹黑,即便是某些明史知名学者如毛佩琦、马渭源等人,亦对朱棣北伐蒙古予以差评。 那么,这些说法有没有道理呢? 朱棣北伐中,最精彩激烈的,无疑是第二次北伐中讨伐瓦剌的忽兰忽失温之战,对于此战,毛佩琦先生的《永乐皇帝大传》有论述如下。 【这一一仗,明军以“五十万众”征讨“扫境”不过“可三万余人”的瓦刺,其势相悬。然而明军打得十分艰苦,双方“杀伤相当”,如果不是“班师之令”“急下”,其胜负将不知何如。但是,明军的班师诏却恬然日:“兵刃才交,如摧枯朽。”李时勉所上之《平胡颂》更是张皇其词:“师至撒里却儿之地,虏来迎战,追至土剌河。虏酋悉众来拒,我师奋击,又大败之。狼奔豕骇,错莫失措。弃弓捐矢,号呼奔窜。”但涉及到具体战果,也只得含糊其词:“遂杀其名王以下数十人,斩馘甚众,余虏遁去。”国明军于八月初一日还师至北京,闰九月就有“马哈木欲掠甘肃”的消息,亦可证瓦刺的实力并未受到多少损失,也并未因此役而敛戈,这次征瓦刺与上次征鞑靼同样未能达到预期目的。 不仅如此,这两次北征还使明朝“军马储蓄十丧八九”,“内外俱疲”,损失是巨大的。】 毛佩琦先生原文旁征博引,史料甚多,似乎颇有道理。从史德而言,毛先生作为明史大家,也无可挑剔。 不过,在史料的选取辨析上,毛先生作为一个长于考据,但军事常识有所不足的学者,在军事史上犯错误,也是难免的。 中国文人自古就有贬低边功的传统,主张谨守边疆,不必沾惹周边的蛮夷荒芜之地。汉武帝开拓四方,太史公颇有微词。等到唐朝的大扩张以藩镇割据告终,自宋开始,这种将边功视为黩武主义的错误思想在士大夫当中就越发剧烈。古代士大夫既不可能像当代人一样认识到经略边远在新时代的疆域归属意义,也往往认识不到进攻作战的国防意义,就体现出很大的历史局限性。 五十万众出塞,实不可能。朱棣北伐,远及现在的蒙古国中部甚至俄罗斯境内,遥渡大漠,补给线极长。若以50万战兵作战,所需后勤人员至少200万以上不可。因此所谓50万大军,实际上是计算了辅兵、转运民夫之后的兵力总和,作战人员,不过十万左右。 而即便是这十万人,亦几乎不可能投送到同一个战场。 蒙古草原广袤无边,道路难寻。蒙古人也不是傻子,如果没有把握,绝不会选择与明军进行主力决战。 欲要捕捉到敌军,明军兵分数路在草原上进行地毯式搜索是不可避免的。而能够与敌军真正接战的,无疑只是遇敌的一路,人数不过数万而已,较蒙古军,并无太大优势。 朱棣第一次北伐蒙古,对东蒙古的鞑靼部造成了巨大打击。西蒙古的瓦剌人借机崛起,绰罗斯·马哈木统一瓦剌三部,更是攻杀了鞑靼大汗,名义上的北元皇帝本雅失里,立本雅失里的儿子答里巴为傀儡大汗,自立为太师,掌握实权,气焰嚣张,颇有一统蒙古之势。 马哈木试图借明朝的力量,消灭太师阿鲁台手中的瓦剌残部。而阿鲁台亦希望借助明朝力量收复失地。朱棣经过权衡之后,认识到瓦剌势强,为了维持草原上的均势,应当打击瓦剌为宜。 瓦剌本部战兵不过三万余人,但战力不可低估。由于远在明帝国西北,瓦剌得以避开明帝国的铁器武器贸易封锁,向中亚购买大量铁器,组建了一支数量庞大的重装骑兵队。中亚战神帖木儿进行的突厥化军事改革,对于瓦剌人也颇有影响,此时的瓦剌军队,在编制、体系上,战斗力已经高于了成吉思汗时代的蒙古军。 按照近些年的研究,在元朝灭亡之后,草原上的蒙古人受到帖木儿帝国的影响,实际上战力在很一段时间有所上升,受内亚影响发展出了重骑兵传统(在元代,蒙古人习惯于使用其他民族的仆从重骑兵,结果本民族战力疲弱,重骑兵稀少)。
【周话题】为什么恶意卖萌的男人在网上甚至比女人更有特权 先发两张我在群里聊天的言论在这
冷兵器吧公众号抄袭他人帖子被原作者逮了 https://tieba.baidu.com/p/5847051251
啊
巨齿鲨真是烂片 最后30分钟才有点看头
定一个小目标,花半年时间把100个印度吧的宋黑变成宋粉
吓死爸爸了
田园女权被开除女籍
捂洞tv还可以 前7集受原著影响,节奏慢,比较蠢。8J开始脱离原著放飞,伏笔多,矛盾密集,记忆点强
张黎展开设定的能力蛮强嘛 捂洞第九集格局就蛮大了
姬轩亦认为你拼命背刺你的朋友,得到最大的利益,拿到话语权之后就 姬轩亦认为你拼命背刺你的朋友,得到最大的利益,拿到话语权之后就能造福苍生了
发现捂洞电视剧看到第八集有点味道了
蠢丢傻傻 没有妈妈
不觉得有什么好笑的 病句配惊奇的演员不是挺合适lv
杨洋演得确实像个弱志儿童 ……
对武动乾坤吧开战吧 枪山久未磨刀了
秦吏里冒顿杀父提前了 终于出现个像样对手了
大明铁骑踏破东南亚霸主:沐王爷打坐在定边府 蛮王崛起 当忽必烈令云南蒙军在大理段氏山地骑兵的协助下,将日暮西山的蒲甘王朝打得土崩瓦解之时,决然想不到,他们所做的只是为另一个东南亚强权的崛起作嫁衣。而新的对手,将绝非他们可以驾驭。 攻败蒲甘王朝之后,元朝在缅甸境内设立缅中行省,行省丞相由缅国(蒲甘王朝)国王兼任,自辟官属,且财赋不入都省。国王、世子受元朝册封。又因为元在此没有驻军,所以严格意义地说,缅中行省并不能算元朝的领土。 不过,忽必烈晚年,征日征越相继惨败,因为穷兵黩武,国内财政状况开始恶化,通货膨胀严重。是以当忽必烈去世之后,西南的野心家们很快失去了对于大元王朝的敬畏,开始磨刀霍霍。 其中最强大的枭雄,无疑是傣族的猛虎,思汗法。 蒙古人在攻灭大理之后,又经过七年的苦战,征服了云南西南部的后果占壁傣族政权,改果占壁为“金齿”,并设置金齿宣抚司,立金齿六路总管府于永昌(保山),下设麓川(瑞丽、陇川)、平缅(梁河南部及陇川北部)、镇西(盈江)、茫施(芒市、遮放)、柔远(保山潞江坝)、镇康(永德、镇康)六路予以管辖。 而思汗法,正是麓川路总管之子。 蒙古人在金齿的统治,并不得民心。为了与缅甸交战,元朝多次对金齿宣抚司六路课以重税,滥用民力,使得傣族人民不堪其扰,敢怒而不敢言。 1294年,金齿宣抚司的麓川路总管芳罕去世,次女南玉罕良袭总管职。1310年,南玉罕良去世,麓川路总管无人继承,“波勐”商议,迎回被芳罕赶走的小妾召南宛母子三人,拥立其子混依翰罕继承麓川路总管。 1312年,站稳脚跟的混依翰罕脱离元朝金齿宣抚司,在勐卯(瑞丽)称王,以猛虎曾跃过头顶而自号“思汗法”,建立“麓川王国”。并召集民工修建新都城,将新都命名为“允姐兰”。 滇云的猛虎,从此仰天长啸,威震中南半岛。 思汗法利用傣族诸首领对于蒙古人的不满,派出使节,结盟诸土王,勐英头人混傣博不来,思汗法用兵如雷霆,马上攻而杀之,夺取其地! 各地头人闻讯纷纷表示拥护思汗法,连被傣族奉为“诏法弄”的鲁赖王族族长诏傣蚌父子也表示称臣。 1313年,思汗法派出10人使节团前住勐密、景老等地,请诏傣恒、诏傣盖、诏傣道、诏傣丁、混三旺等弟兄到允姐兰议事,诏傣恒等拒邀杀来使,调军直入勐卯。思汗法闻报,命军队反击,与诏傣恒在勐滚展开象战,勐密军全军覆没,诏傣恒逃走,勐密的“波勐”、“混干”向思汗法求和,并派人到允准果刺杀诏傣恒,献其妻室儿女投降。1315年,思汗法委任诏傣盖为勐密王,勐密被麓川据有。 1316年,思汗法率4万大军东征,号称四十万,一路攻下腾越(腾冲盆地)、永昌(保山盆地),直抵勐些(漾濞江河谷平地),适逢耿马土司胡岛法出兵勐卯,遂与元朝划澜沧江而治,思汗法班师回勐卯。此时,坐镇勐卯的“混干”、“波勐”已经在底麻、腊龙大败胡岛法,胡岛法在战乱中被杀。 1317年,思汗法挥师征服景迈(清迈)、景线、景栋、勐泐、腊门、腊光等地,击败法思董,法思董称臣纳贡。 同年,思汗法起战兵辅兵合计9万,号称90万,以胞弟混三弄为总兵,刀思云、刀帕洛、刀思汉盖等为大将,率兵西征,直抵勐顿顺罕(阿洪王国)。 这个阿洪王国在何地?正是印度东部的阿萨姆邦!阿洪王国多山,其民素以善战著称,即便是后世的莫卧儿王朝也拿他们无可奈何。然而此时的思汗法一击之下,阿洪王国举国雄兵如同冰雪遇到阳光一般融化消解,不得不束手来降,成为麓川的附庸! 麓川的扩张,终于引来元军的大规模征讨。(1316年的东征,思汗法就已经击败不少地方元军,逼迫正因为内部不稳而焦头烂额的元仁宗将昆明以西大片土地赏赐给自己)然而此时已经羽翼丰满的思汗法,又何惧外强中干的蒙古铁骑? 1343年,思汗法在瑞丽江河谷大败前来进犯的元军,后至芒市河下游三台山再战,亦大胜,麓川军乘胜追击,一直打到大理。元朝损兵折将,丧师失地,不得不派出使者宣谕求和,给予赏赐,如同北宋王朝向西夏提供岁赐一般。思汗法考虑到国库空虚,于是于1355年命其子莽三到北京纳贡请和,元朝于其地设平缅宣慰司,册封思汗法为世袭宣慰使,然而元朝给予麓川的,又该是麓川付出贡品的千百倍了。极盛时期,麓川政权势力范围北至永昌、大理,南至勐润(今泰国),西达今印度阿萨姆邦,东至勐老(今老挝)。上面这张图,只能显示出麓川的实控领地,并没有计算其势力范围所至。而如果要看麓川膨胀之下,大元的云南行省还剩多少地盘,可以参考下图。以红线为界,红线以南都被麓川所占据。而在元初的云南行省,是比当代的云南省大很多的,还包括缅甸北部,老挝一部。可以说,即便认为元朝在云南只剩下大理、昆明两座孤城,只怕也不过分了。 虎踞西南,屡挫元军的麓川王国,影响力辐射到整个东南亚,武德充沛,堪称中南半岛霸主。1369年,思汗法离开这个灿烂人间的时候,留给后人的是一个强雄不可一世的江山,然而,麓川人的好日子,很快要到头了。
大明铁骑踏破东南亚霸主:沐王爷打坐在定边府 蛮王崛起 当忽必烈令云南蒙军在大理段氏山地骑兵的协助下,将日暮西山的蒲甘王朝打得土崩瓦解之时,决然想不到,他们所做的只是为另一个东南亚强权的崛起作嫁衣。而新的对手,将绝非他们可以驾驭。 攻败蒲甘王朝之后,元朝在缅甸境内设立缅中行省,行省丞相由缅国(蒲甘王朝)国王兼任,自辟官属,且财赋不入都省。国王、世子受元朝册封。又因为元在此没有驻军,所以严格意义地说,缅中行省并不能算元朝的领土。 不过,忽必烈晚年,征日征越相继惨败,因为穷兵黩武,国内财政状况开始恶化,通货膨胀严重。是以当忽必烈去世之后,西南的野心家们很快失去了对于大元王朝的敬畏,开始磨刀霍霍。 其中最强大的枭雄,无疑是傣族的猛虎,思汗法。 蒙古人在攻灭大理之后,又经过七年的苦战,征服了云南西南部的后果占壁傣族政权,改果占壁为“金齿”,并设置金齿宣抚司,立金齿六路总管府于永昌(保山),下设麓川(瑞丽、陇川)、平缅(梁河南部及陇川北部)、镇西(盈江)、茫施(芒市、遮放)、柔远(保山潞江坝)、镇康(永德、镇康)六路予以管辖。 而思汗法,正是麓川路总管之子。 蒙古人在金齿的统治,并不得民心。为了与缅甸交战,元朝多次对金齿宣抚司六路课以重税,滥用民力,使得傣族人民不堪其扰,敢怒而不敢言。 1294年,金齿宣抚司的麓川路总管芳罕去世,次女南玉罕良袭总管职。1310年,南玉罕良去世,麓川路总管无人继承,“波勐”商议,迎回被芳罕赶走的小妾召南宛母子三人,拥立其子混依翰罕继承麓川路总管。 1312年,站稳脚跟的混依翰罕脱离元朝金齿宣抚司,在勐卯(瑞丽)称王,以猛虎曾跃过头顶而自号“思汗法”,建立“麓川王国”。并召集民工修建新都城,将新都命名为“允姐兰”。 滇云的猛虎,从此仰天长啸,威震中南半岛。 思汗法利用傣族诸首领对于蒙古人的不满,派出使节,结盟诸土王,勐英头人混傣博不来,思汗法用兵如雷霆,马上攻而杀之,夺取其地! 各地头人闻讯纷纷表示拥护思汗法,连被傣族奉为“诏法弄”的鲁赖王族族长诏傣蚌父子也表示称臣。 1313年,思汗法派出10人使节团前住勐密、景老等地,请诏傣恒、诏傣盖、诏傣道、诏傣丁、混三旺等弟兄到允姐兰议事,诏傣恒等拒邀杀来使,调军直入勐卯。思汗法闻报,命军队反击,与诏傣恒在勐滚展开象战,勐密军全军覆没,诏傣恒逃走,勐密的“波勐”、“混干”向思汗法求和,并派人到允准果刺杀诏傣恒,献其妻室儿女投降。1315年,思汗法委任诏傣盖为勐密王,勐密被麓川据有。 1316年,思汗法率4万大军东征,号称四十万,一路攻下腾越(腾冲盆地)、永昌(保山盆地),直抵勐些(漾濞江河谷平地),适逢耿马土司胡岛法出兵勐卯,遂与元朝划澜沧江而治,思汗法班师回勐卯。此时,坐镇勐卯的“混干”、“波勐”已经在底麻、腊龙大败胡岛法,胡岛法在战乱中被杀。 1317年,思汗法挥师征服景迈(清迈)、景线、景栋、勐泐、腊门、腊光等地,击败法思董,法思董称臣纳贡。 同年,思汗法起战兵辅兵合计9万,号称90万,以胞弟混三弄为总兵,刀思云、刀帕洛、刀思汉盖等为大将,率兵西征,直抵勐顿顺罕(阿洪王国)。 这个阿洪王国在何地?正是印度东部的阿萨姆邦!阿洪王国多山,其民素以善战著称,即便是后世的莫卧儿王朝也拿他们无可奈何。然而此时的思汗法一击之下,阿洪王国举国雄兵如同冰雪遇到阳光一般融化消解,不得不束手来降,成为麓川的附庸! 麓川的扩张,终于引来元军的大规模征讨。(1316年的东征,思汗法就已经击败不少地方元军,逼迫正因为内部不稳而焦头烂额的元仁宗将昆明以西大片土地赏赐给自己)然而此时已经羽翼丰满的思汗法,又何惧外强中干的蒙古铁骑? 1343年,思汗法在瑞丽江河谷大败前来进犯的元军,后至芒市河下游三台山再战,亦大胜,麓川军乘胜追击,一直打到大理。元朝损兵折将,丧师失地,不得不派出使者宣谕求和,给予赏赐,如同北宋王朝向西夏提供岁赐一般。思汗法考虑到国库空虚,于是于1355年命其子莽三到北京纳贡请和,元朝于其地设平缅宣慰司,册封思汗法为世袭宣慰使,然而元朝给予麓川的,又该是麓川付出贡品的千百倍了。极盛时期,麓川政权势力范围北至永昌、大理,南至勐润(今泰国),西达今印度阿萨姆邦,东至勐老(今老挝)。上面这张图,只能显示出麓川的实控领地,并没有计算其势力范围所至。而如果要看麓川膨胀之下,大元的云南行省还剩多少地盘,可以参考下图。以红线为界,红线以南都被麓川所占据。而在元初的云南行省,是比当代的云南省大很多的,还包括缅甸北部,老挝一部。可以说,即便认为元朝在云南只剩下大理、昆明两座孤城,只怕也不过分了。 虎踞西南,屡挫元军的麓川王国,影响力辐射到整个东南亚,武德充沛,堪称中南半岛霸主。1369年,思汗法离开这个灿烂人间的时候,留给后人的是一个强雄不可一世的江山,然而,麓川人的好日子,很快要到头了。
大明铁骑踏破东南亚霸主:沐王爷打坐在定边府 蛮王崛起 当忽必烈令云南蒙军在大理段氏山地骑兵的协助下,将日暮西山的蒲甘王朝打得土崩瓦解之时,决然想不到,他们所做的只是为另一个东南亚强权的崛起作嫁衣。而新的对手,将绝非他们可以驾驭。 攻败蒲甘王朝之后,元朝在缅甸境内设立缅中行省,行省丞相由缅国(蒲甘王朝)国王兼任,自辟官属,且财赋不入都省。国王、世子受元朝册封。又因为元在此没有驻军,所以严格意义地说,缅中行省并不能算元朝的领土。 不过,忽必烈晚年,征日征越相继惨败,因为穷兵黩武,国内财政状况开始恶化,通货膨胀严重。是以当忽必烈去世之后,西南的野心家们很快失去了对于大元王朝的敬畏,开始磨刀霍霍。 其中最强大的枭雄,无疑是傣族的猛虎,思汗法。 蒙古人在攻灭大理之后,又经过七年的苦战,征服了云南西南部的后果占壁傣族政权,改果占壁为“金齿”,并设置金齿宣抚司,立金齿六路总管府于永昌(保山),下设麓川(瑞丽、陇川)、平缅(梁河南部及陇川北部)、镇西(盈江)、茫施(芒市、遮放)、柔远(保山潞江坝)、镇康(永德、镇康)六路予以管辖。 而思汗法,正是麓川路总管之子。 蒙古人在金齿的统治,并不得民心。为了与缅甸交战,元朝多次对金齿宣抚司六路课以重税,滥用民力,使得傣族人民不堪其扰,敢怒而不敢言。 1294年,金齿宣抚司的麓川路总管芳罕去世,次女南玉罕良袭总管职。1310年,南玉罕良去世,麓川路总管无人继承,“波勐”商议,迎回被芳罕赶走的小妾召南宛母子三人,拥立其子混依翰罕继承麓川路总管。 1312年,站稳脚跟的混依翰罕脱离元朝金齿宣抚司,在勐卯(瑞丽)称王,以猛虎曾跃过头顶而自号“思汗法”,建立“麓川王国”。并召集民工修建新都城,将新都命名为“允姐兰”。 滇云的猛虎,从此仰天长啸,威震中南半岛。 思汗法利用傣族诸首领对于蒙古人的不满,派出使节,结盟诸土王,勐英头人混傣博不来,思汗法用兵如雷霆,马上攻而杀之,夺取其地! 各地头人闻讯纷纷表示拥护思汗法,连被傣族奉为“诏法弄”的鲁赖王族族长诏傣蚌父子也表示称臣。 1313年,思汗法派出10人使节团前住勐密、景老等地,请诏傣恒、诏傣盖、诏傣道、诏傣丁、混三旺等弟兄到允姐兰议事,诏傣恒等拒邀杀来使,调军直入勐卯。思汗法闻报,命军队反击,与诏傣恒在勐滚展开象战,勐密军全军覆没,诏傣恒逃走,勐密的“波勐”、“混干”向思汗法求和,并派人到允准果刺杀诏傣恒,献其妻室儿女投降。1315年,思汗法委任诏傣盖为勐密王,勐密被麓川据有。 1316年,思汗法率4万大军东征,号称四十万,一路攻下腾越(腾冲盆地)、永昌(保山盆地),直抵勐些(漾濞江河谷平地),适逢耿马土司胡岛法出兵勐卯,遂与元朝划澜沧江而治,思汗法班师回勐卯。此时,坐镇勐卯的“混干”、“波勐”已经在底麻、腊龙大败胡岛法,胡岛法在战乱中被杀。 1317年,思汗法挥师征服景迈(清迈)、景线、景栋、勐泐、腊门、腊光等地,击败法思董,法思董称臣纳贡。 同年,思汗法起战兵辅兵合计9万,号称90万,以胞弟混三弄为总兵,刀思云、刀帕洛、刀思汉盖等为大将,率兵西征,直抵勐顿顺罕(阿洪王国)。 这个阿洪王国在何地?正是印度东部的阿萨姆邦!阿洪王国多山,其民素以善战著称,即便是后世的莫卧儿王朝也拿他们无可奈何。然而此时的思汗法一击之下,阿洪王国举国雄兵如同冰雪遇到阳光一般融化消解,不得不束手来降,成为麓川的附庸! 麓川的扩张,终于引来元军的大规模征讨。(1316年的东征,思汗法就已经击败不少地方元军,逼迫正因为内部不稳而焦头烂额的元仁宗将昆明以西大片土地赏赐给自己)然而此时已经羽翼丰满的思汗法,又何惧外强中干的蒙古铁骑? 1343年,思汗法在瑞丽江河谷大败前来进犯的元军,后至芒市河下游三台山再战,亦大胜,麓川军乘胜追击,一直打到大理。元朝损兵折将,丧师失地,不得不派出使者宣谕求和,给予赏赐,如同北宋王朝向西夏提供岁赐一般。思汗法考虑到国库空虚,于是于1355年命其子莽三到北京纳贡请和,元朝于其地设平缅宣慰司,册封思汗法为世袭宣慰使,然而元朝给予麓川的,又该是麓川付出贡品的千百倍了。极盛时期,麓川政权势力范围北至永昌、大理,南至勐润(今泰国),西达今印度阿萨姆邦,东至勐老(今老挝)。上面这张图,只能显示出麓川的实控领地,并没有计算其势力范围所至。而如果要看麓川膨胀之下,大元的云南行省还剩多少地盘,可以参考下图。以红线为界,红线以南都被麓川所占据。而在元初的云南行省,是比当代的云南省大很多的,还包括缅甸北部,老挝一部。可以说,即便认为元朝在云南只剩下大理、昆明两座孤城,只怕也不过分了。 虎踞西南,屡挫元军的麓川王国,影响力辐射到整个东南亚,武德充沛,堪称中南半岛霸主。1369年,思汗法离开这个灿烂人间的时候,留给后人的是一个强雄不可一世的江山,然而,麓川人的好日子,很快要到头了。
漂亮的碗
我又抓到米南德抄袭别人的文章了 200人胜8万奇迹--史诗般的科钦战役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mp.weixin.qq.com%2Fs%3F__biz%3DMzAwNjMwNjQ4NA%3D%3D%26mid%3D2654911459%26idx%3D1%26sn%3D82a541c6647a82abf50cbd7bae2428d7%26chksm%3D80c57438b7b2fd2eb2ecd0589259ac938c980783f80491518dfd16f013aa2abb12bcf687730c%26mpshare%3D1%26scene%3D23%26srcid%3D0805jvu9NFuXhYdUVTNdumjZ%23rd&urlrefer=638430340849c62da8a98cc0d06a2374 抄袭自铁血社区的 科钦围城战:140名葡萄牙守军打死5000印度人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bbs.tiexue.net%2Fpost_6992857_1.html&urlrefer=e051fcaa461bdb0584489fecb89fa756
前秦、北魏、辽金清都没当过世界第一强国 RT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