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黑对角线🍒 迷路才没有呢
关注数: 13 粉丝数: 274 发帖数: 13,934 关注贴吧数: 14
养水蚤 养这个好多年了,试验过很多方法,分享目前使用,效果较好的一种。 水蚤喜欢什么水质?含氧量高,中性到弱酸,适量氮磷,浮游藻类丰富的绿水。这环境其实跟水草差不多。水蚤可以在无氧的水体生存,但生长速度远远不如富氧水体。水蚤可以承受水体高氮,但前提是同时含有大量的碳,氮以有机物形式存在。大量的无机氮,尤其是氨氮,对水蚤是不利的。 水蚤的食物最重要是什么?蛋白质?脂肪?维生素?都不对,合适的碳氮比与大量的磷,以及微量元素才是关键。 水蚤需不需要光照?没有也能活。实际养殖中,光照越强越好,因为光照与水体含氧量以及能量循环强相关。 具体操作: 60缸,底泥加水差不多100升,挺水的睡莲与水下金鱼藻,动物虾与螺,没有鱼(废话)。无过滤无打氧,实测不要加设备,加了反而养不好。窗边有光照,只靠自然光,非晴天不行,加了个光矿灯,一天12小时。 每天舀走大约5-10升水,直接倒入其他缸中喂鱼。水蚤缸中水比较绿比较混,不用管,进入其他缸混不了多久里很快就清了。连水一起倒,比捞出干的水蚤成活率高非常多,基本不会死。 每天加入2-3克玉米淀粉,0.5-1克10-30-10的水溶肥,少量复合微量元素,这些加水混一起搅拌到完全溶解后倒下去。肥料比例测试了很多,最后发现,重要的不是氮,而是磷,磷多才长得快。微量用6元素的,别只加铁。钙镁不用加,自来水的含量够了。由于施肥量很大,所以钾含量要低,否则缸中的植物会钾过量出现异常,磷钾比3:1-5:1比较好。肥料与淀粉要一起加,高浓度共溶,似乎肥料会被淀粉吸附,从而大大加快分解速度。如果分开加,淀粉分解速度非常明显变慢。 此环境会飞快绿水浮游藻类生长速度极快。也很适合水草生长,实测大部分水草在此环境长得非常好,甚至比正常草缸更好。水中大量的营养盐,淀粉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再加强光一天长10厘米正常,而且因为磷多,会特别短粗,叶子又大又绿。只是水混,看不清,只能养点睡莲之类的看看水面上的花了……丝状藻类却长不好,淀粉会优先粘在藻类上面,而且氮太多,刚毛藻只能勉强存活。丝藻黑毛鹿角等都活不了。
这些AI是如何做价值判断的? 问题: import numpy two_d_array = numpy.array([ [11, 15, 10, 6], [10, 14, 11, 5], [12, 17, 12, 8], [15, 18, 14, 9], ]) def traversal_elements(array): for i in range(len(array)): for j in range(len(array[0])): print(array[i][j]) def traversal_elements1(array): for row in array: for colum in row: print(colum) two fun() same? 回答: Yes, the two functions traversal_elements and traversal_elements1 are doing the same thing. They both iterate through each element of the 2D array and print it out. The first function traversal_elements uses traditional Python indexing to access each element of the array. It first iterates through the rows (using range(len(array))) and then within each row, it iterates through the columns (using range(len(array[0]))). It then prints the element at each row-column position. The second function traversal_elements1 uses a more Pythonic approach to iterate through the array. It uses the fact that a 2D array can be treated as a list of rows, where each row is itself a list of elements. By using for row in array, it iterates through each row, and then using for colum in row, it iterates through each element in that row. It then prints the element. Both functions achieve the same result of printing out all the elements of the 2D array, but the second function (traversal_elements1) is more concise and Pythonic in its approach. AI是如何知道代码写得好不好呢,问题里这两个一样的,还能判断出优劣?它是怎么知道怎样的写法更python?
这作文如何? 《明日方舟》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在我还是一名普通的大学生的时候,我对游戏并没有太多的热爱。直到有一天,我无意中接触到了一款名为《明日方舟》的游戏。这款游戏以独特的世界观和丰富的玩法吸引了我的注意力,而我也因此开始了一段与游戏相关的经历。 一开始,我只是单纯地将这款游戏当作一种娱乐方式,每天都会抽出一些时间来玩耍。然而,随着游戏的深入,我开始逐渐被它所吸引,甚至成为了游戏中的一员。我在游戏中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组队冒险、共同战斗,分享游戏中的欢乐和感动。 同时,这款游戏也让我对生活产生了新的认识和思考。在游戏中,每一个角色都有着自己的性格和故事,而这些故事背后又反映了现实中的某些问题和社会现象。例如,游戏中的一些剧情让我意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还有一些角色则让我思考到社会公平和人性的复杂性。这些认识和思考也逐渐渗透到了我的生活中,使我变得更加关注社会问题和人类情感。 最重要的是,通过玩游戏,我也发现了自己的潜力和兴趣所在。在游戏中,我学会了如何规划和管理资源,如何分析和解决各种难题,这些都是我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运用的能力。而且,由于游戏制作精美、内容丰富,我也逐渐对游戏设计和开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希望将来有机会能够加入这个行业并为玩家带来更好的体验。 综上所述,可以说《明日方舟》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通过游戏的陪伴和启示,我不仅获得了新的娱乐方式和认识生活的渠道,还找到了自己的潜力所在和人生目标方向。因此,我会一直坚持玩游戏并在其中不断成长,同时也会继续探索其他可能改变人生的事物和机会。
刚毛藻的控制 看贴吧里大多数人的藻都是刚毛藻。 刚毛藻品种很多,虾与螺是不吃的,任何虾都不吃,不吃草的螺也全部不会吃,生物控制是不可能的。 刚毛藻的品种很多,都为丝状,形状不一定,有些是短毛,有些长毛,有些分支很多,有些基本不分支。刚毛藻手感类似棉花,结实得很,可以拿出水面不断裂不散架,拉出水面空气里还是细丝。虾吃的那些丝藻手感是粘液,并不能拉出水面。 刚毛藻看似难除易长,但是有明显弱点的。比如说那些裸缸养鱼的,谁见过长刚毛藻?原因是无底砂的纯鱼缸不满足其生长条件。刚毛藻有两个弱点,怕酸,怕氮。必须是碱性水才能生长,pH7以上才能正常生长,6.5左右勉强存活,不能生长,更低很快死亡。而且其生长需要磷多氮少,氮磷皆无是不长的,氮过多磷过少是强烈抑制的。那些跌酸的纯鱼缸水,正好同时有两种不利条件,酸性且大量氮,所以根本长不出刚毛藻。 那么在草缸里是不是可以创造出类似的环境呢,其实是可以的,而且很简单。方法就是人为加氮肥,氮肥在水里会变成硝酸,超出植物需要的氮会以硝酸的形式留着水中。保险的做法是以硝酸根跟硫酸根的形式加入,也就是硝酸钾跟硫酸,那样绝对安全,不会浑水死鱼。更简单的是直接加肥料,硫酸铵,氯化铵等,但需要严格控制用量,否则会死鱼。用高氮低磷的绿叶肥也是可以的,本来水草也全是叶子不看花不是。可以加几一点点进去试试硝化系统的强度,如果水不混就没事,可以用这个方法。
简单说一下酸除藻 酸是非常有效的除藻剂,对大型藻类(刚毛,黑毛,鹿角,丝藻)有特效,且安全性好,不伤鱼虾螺。 酸除藻有两方面的效果。 长期看,水体过低的pH会非常明显的抑制大型藻类的生长,尤其是刚毛藻。刚毛藻需要大于7才能健康快速生长,6左右就开始死亡。水中加酸可以立竿见影操纵水体的酸碱度,而且想要多少就多少,检测极为方便。安全性很好,不低于6大部分动物跟草基本没有任何影响,包括螺。对于不经常换水的小缸,水里加酸来抑制藻类生长简单有效。 短时间杀藻,酸也可以用来高浓度点射杀藻。关闭过滤,pH1左右的溶液局部喷射,可以杀死成团的刚毛,黑毛,丝藻。尤其是草皮里泥表面的藻,酸液会在泥的间隙停留很长时间,可以长时间起作用。酸除藻的机理比较奇怪,这种浓度的酸并不能直接杀死藻,但会干扰虾与螺的觅食机制,使之被判定为可食。刚毛丝藻原本虾螺是不吃的,但藻团喷射过酸液之后,很快就会被包围啃食。鱼虾会主动躲避高浓度的酸,而且酸液操纵虾味觉的效果对草无效,草并不会因为喷了酸而被虾吃掉。 酸的选用,盐酸或者硫酸为好,用量很低,无毒无害,安全性很好。配制时小心点浓酸别碰到皮肤是就行了,稀酸碰到也没事。几滴浓硫酸就能配成一瓶点射溶液,用量极低,对几百升水忽略不计。不要用有机酸,有机酸入水分解,不能用来操纵酸碱性。而且有机酸很难达到1-2的pH,需要很高的浓度与很大的用量,会导致浑水缺氧等问题。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