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迷MARVEL 疯迷MARVEL
关注数: 24 粉丝数: 447 发帖数: 8,266 关注贴吧数: 46
正确三步走,给吧友递个刀子 在国内一旦提到zzzq,就会有人提起“歧视”。将吧友的火力转移到“种族问题”方面。 而时至今日,种族已经是正确势力中最可怜的一枝势力了。而新版本的正确正在席卷各个行业.... . 一.种族正确 种族正确是正确势力里的老大哥,了解一点历史的都知道种族融合是天然的话语权壁垒。一想到三角贸易的血泪史,独立战争的平权运动,以及现在的美国移民问题。就是再魔怔的话语我们也能理解他们的来历。实际上即使从1861年至今,种族问题依然没有很好的弥合。但是文艺界已经学会了如何转嫁矛盾给这些旧势力。 而纯正的种族平等议题,包括迪士尼一系列的各种族和睦相处的动画电影,如《南方之歌》(由于美化南方奴隶生活几乎禁播);《小姐与流浪汉》;《星际宝贝》;《疯狂动物城》等等。他们都在讲述同一个议题:我们来自不同的地方,可能也拥有不同的血统。但是我们可以容忍彼此,甚至成为家人。 随后有一些对某种族来说或许是扬眉吐气,或许有些陷入白人叙事的半正确电影,经典的如《绿皮书》的争议。以及威尔·史密斯等黑人名演员主演的电影,他们一定程度上给人们一种黑人已经扬眉吐气的感觉,但和现实的境遇却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是纯种黑人至上叙事电影,代表就是《黑豹》。但是凭什么说黑人就不能为自己骄傲呢?其实其他种族也想在好莱坞至上的,就是人数还不太够...... . 二.性向正确 在鼓捣完种族之后,文艺界开始关怀起少数群体。本来其中是包括:同,边缘人,精神病人,遗传病者等等游离在社会之外的人的。结果不知道怎么搞着搞着性别越搞越多,边缘人?没钱就XX。 这些人本身是受到社会歧视的,而且在早期的文艺作品中更贴合爱人,而非爱性。我个人也更如同这一点,是爱上了一个性别相同的人,而不是因为ta的性别所以我爱。当然现在已经是乱套子了.... 在纯正的同性电影中,类似《断背山》,《莫里斯》,《穆赫兰道》等文艺意味较浓的电影。当然必须提到的是,这些电影并未对同性进行丑化,而是选择了颜值较高的演员进行拍摄。这也是很多人愿意沉迷在这种柏拉图式感情中的原因,那种意向很美,而不会为观众展示丑陋的部分 . 三.丑陋正确 这一问题其实一直在潜移默化的进行,而且目前来看由于混杂在上面两个正确中,并且符合东大国情和某种逻辑,这种正确已经完成了中美两开花。还有变体“那咋啦”。 【图片】这些人是不是觉得扮丑+卖惨等于有演技?【电影票房吧】_百度贴吧 这篇帖子其实展示了这一正确在好莱坞能快速推行的原因之一:好看,你就是花瓶。我们知道很多著名演员,其实并不是因为自己的颜值就能顺风顺水的。而是因为“太美”“太帅”“太性感”而被认定是花瓶属性,需要多年的摸爬滚打才能混上演技咖中的半桶水名头。而颜值一般的演员,由于没有特别漂亮的脸蛋吸引注意力,反倒可能被人注意到自己的演技。所以表现演技的方式,就变成了扮丑。 而在多年的幼态美失去话语权之后,各处开始反击幼态美,崇尚健康美。然而这种正确势力就在其中悄然扭转了概念:健康美,就是胖。允许女性不注意自己的身材,肆意囤积脂肪,或是崇尚丑女。“香香软软的小蛋糕”。 在好莱坞舶来品里,这种情况尤为隐蔽。审丑正确首次引起轩然大波,是某服装公司将体重堪比良子的黑人女性海报贴在广场外宣传画上。这种“平等”的概念,开始拓展成对“肥胖”“丑陋”从业人数的包容。如果你表示反对,他们马上可以说:你歧视黑人。即使你的角度在于肥胖,或是形象低于基准线,不应该从事公众面前抛头露面的事业,他们一样会给你拐到黑人身上。 游戏行业是稍后被侵染的行业,在广告业玩够了之后,这种风潮进入游戏业。而由于游戏用户实际上少于影视辐射人数,他们可以大张旗鼓的进行白女,黄女,黑人的丑化。四美就没必要上图了,大家可以自己找找看他们各自都是什么种族。 而在影视行业,直接上丑,不但会影响大面积口碑,还会碰到旧演员势力的阻碍。所以从从业人员较少的少数种族开始施展,如果说是《回声》那种级别的,其实也很好。印第安人,有残疾,还能演戏。其实形象差一点点没关系,限定词在这呢。但是《猎魔人》中的黑女呢?首先他没必要选黑,其次没必要造型做那么丑。就算是黑,做个不那么猎奇的造型不好吗?事实上黑,是为审丑做了挡箭牌。 同样的同性题材也会沦为丑的挡箭牌。最终引发两方大战,如果三个buff叠在一起,那就更加无往不利。 还记得14年,我在《看电影》杂志上看到一句评语:在好莱坞,你可以找到各式各样的肉体。可到今天,我想找一个30岁以下的帅哥美女都要扣手指头找。 而这种思潮是否和国内拳法传承存在联系,尚没有证据证明。只能提醒大家警惕,以及提出一个思考角度。如果有其他想法就楼下交流吧,但是我想说的可能就这么多了......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