囧的dt 囧的dt
关注数: 39 粉丝数: 565 发帖数: 24,065 关注贴吧数: 33
为什么微博微信上绝大多数的中国人认识问题的方式及言论与一百多 落后文明,尤其是饱受封建压迫的奴隶们会形成一种认识,那就是认为骨气很重要。明恩溥在《中国人的气质》中说:“中国人稍微受到一点刺激就打算豁出性命。”然后就是“宁”和“不”这种极端愚蠢就开始了:宁要社会主义草,不要资本主义苗;宁可错杀一万,不可放过一个;宁可不干事,不能犯错误;宁可拖死你,不能我吃亏;宁可都不活,不让你好活,这导致社会运行成本极高,每个人都是一幅暴民的面孔和灵魂,只要时机合适,立刻就会爆发出暴民的本质。最后形成梁启超说的制度:“我国万事不进步,而独有防民之术而突出于先进国”。 骨气和勇气完全不一样,但又特别像。骨气属于奴隶的意淫,而勇气是人的奋发有为,是面对压力时在恐惧面前的坚持,这种坚持就是大无畏精神的源头,它不是凭空的臆想,而是对自身价值的判断,因为勇气就是恐惧本身,面对恐惧时激发和使用自己的全部能力去面对才是勇敢。所以布莱德利将军说:勇敢是一种即使在被吓得半死的情况下也能表现出的很好的能力。所以欧美战争片大都描写军人恐惧状态下的坚持。我看过一份我军政治工作者在中越边境战争结束后对越军的政治动员工作的赞赏,就指出我军是情感上的激发,导致一种盲目乐观的氛围,而越军是理性的认识动员,强调斗争的残酷性和个人能力的准备。 骨气属于一种被压迫人格的扭曲,是对自己作为人的否定,因为骨气是把自己的精神寄托在抽象的概念上和与之相对立的事务上,比如,秦皇汉武成吉思汗**,那我也**;国家有原子弹,我能不**么?!拿块馒头啃着咸菜,站在外滩高楼大厦前,斜眼看一眼旁边的老外,心中暗想:瞧瞧,**不? 中国人90岁还要考科举弄个进士的头衔以获得肯定,他们认为这种肯定就是自己有骨气、有能力的表现,至于一生干了什么则完全没考虑过,宁可浪费一生,不能不要头衔。对“宁”和“不”这种思维方式,鲁迅说:“不是东风压倒西方,就是西风压倒东风”是女治主义国家的精粹,是以妾妇之道治天下。 《共产党宣言》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就包含只有个人的充分发展才有强大的社会关系和军事力量,才有强大的国家。(待续)
首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