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restwei
Forrest_zq_wei
关注数: 196
粉丝数: 319
发帖数: 1,238
关注贴吧数: 6
耳机系统的四要素-耳机和播放器哪个更重要? 今天来讲一下耳机系统,一套耳机系统主要包括四个部分 1. 音源,音源包括CD碟,MP3格式文件和各种无损格式的文件等等。 2. 播放系统,就是播放器,包括解码及功放系统。 3. 线材,很多人把线材当作耳机的一部分,但我把它分出来,以突显它的重要性。 4.耳机。 如果把一套耳机系统当作一场世界大战,那么音源就是国家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人口资源; 播放系统就是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线材是后勤;耳机是前线的将士。国家资源少,就如二战中的德国及日本,经不起持久战。科技发展落后就如中国,那么大的国家也被小小的日本吞了一半,后勤跟不上,前线上的将士多勇猛也因缺少粮食弹药而被打败。 经常有人问这四个部分哪部分最重要? 这个情况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只是随便听听,选好一点的耳机就可以,就如打零零散散的游击,士兵灵活勇猛就可以了;再更一层的话升级线材是性价比较最好的,就如中型以上的战斗就要考虑后勤了,再就一层的话就要考虑音源及播放系统了,就如升级到国与国的全面战争就要考虑国力层面上的因素了。
HIFI好产品的特征 上个视频我说到:我们普通的消费者,不必去追求高保真,自己感觉好听就行。 那是不是意味着HIFI产品没有一个好坏的标准?其实不然,我个人认为一个好的HIFI产品必须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 层次感:一个普通HiFi产品的各种声音感觉都是从一个平面传出来的,没有远近区别,没有空间距离感,各种声音都挤在一个平面上;而一个好的HIFI产品则是一种声音穿透另一种声音,从不同远近的位置传过来的。 2. 乐器分离度:一个普通的Hifi产品各种乐器的声音是很容易混成一团的,特别是在高潮阶段,次要乐器往往会被主要乐器挤压和覆盖。但好的HIFI产品则不会,如果你细心地去跟踪一种次要的乐器,比如扬琴,尽管它的声音比较弱小,但却一直都能被你的耳机所跟踪和识别,这个声音就好像初春的一棵小草,虽然弱小但在苍茫的大地上依然能冒出一点小小的绿; 3. 纵向声场,相信有很多人听了耳机很久都没有听出纵向声场,以至于他们严重怀疑自己的听力问题以及自己的耳机鉴赏能力,其实这是因为他们的耳机纵向声场效果很差、甚至没有纵向声场的原因。纵向声场比较好的产品,能体现声音的前后位置,更有现场感。 其实,我认为这三个特征本质上是同一个东西,只是用于描述不同的音乐场境。层次感好的,乐器分离度、纵向声场一定好,乐器分离度好的,层次感、纵向声场也一定好,纵向声场好的,层次感、乐器分离度一定也好,反之亦然。 下面我们来听一下录音来实际感受一下。 很多朋友用低频的多少,人声的远近,横向声场的大小来衡量HIFI产品的好坏,其实这是错误的,低频的多少,人声的远近,横向声场的大小只是HIFI产品的风格偏好问题,而不是好坏的标准。
高保真?OUT了! HIFI是什么?相信很多朋友都会脱口而出:“HIFI就是高保真”,从字面理解,这个答案非常正确。 但我的理解却是:HIFI已超越其“高保真”的本意,成为一个随着时代随着科技发展而变化的名词,就如“幸福”一样,每个时代,对幸福的理解都不同。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当时的音响技术还不是很发达的时间,音响发出来的声音与原音相差很远,总的来说就是高频延展不够好,声音干干的感觉,大家去听听早期的电影如《魂断蓝桥》,《地道战》等,还有当时的一些歌曲《歌唱祖国》等,就能很容易发现这个问题。 当时的音响技术,也许只能到一万赫兹左右,与实际的声音相关很远,所以,到了五六十年就出现了HiFi(高保真)这个名词,我个人认为,HiFi出现的伊始,其主要目的就是保证录音能够还原到人耳能听到的二十到两万赫兹,而这个要求上世纪八年代随着磁带机,CD机的出现而被轻易地实现了,套用上面的“幸福”,那就是实现了能吃饱饭这一层次的愿望了。 然而到现在不少人还抱着“高保真”的思想,认为高保真是音响的最高境界,这个观点我认为是错误的。 我们常听到这么一句话:艺术来自于生活,但高于生活。音乐也是艺术,为何不能来自原声而高于原声呢?文学上有夸张写法,我们慨叹“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美轮美奂,武侠电视中的大侠能飞檐走壁,我们却看得如痴如醉,我们平时拍照,可以用美颜,也可以用后期处理,目的就是让照片的景色和人像更美,那么音响为何就不能让声音更好听呢?再说了,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乐器取代了传统的乐器,越来越多音乐已不用进行现场录音而是通过电子音乐合成,这种情况之下,一味地去追求还原原声是否有点刻舟求剑的味道? 所以,我们普通的消费者,不必去追求高保真,自己感觉好听就行,就如上面说的幸福,你不必去理会别人怎么解释什么是幸福,自己感觉幸福就行。
福徕斯韦工的工匠之路 前些天一位叫妖猫的朋友在我们的视频下作了以下的回复,他说: 终于要出来给自己代言了,当年挺火的一个牌子,你们自己给自己玩失踪了吗?这位朋友还给了很多的建议,这里就不详读了。 相信这是一位很关心我们福徕斯的老朋友,这样的老朋友很多,他们通过的平台: QQ,微信群,阿里旺旺给了我很多的建议,趁这机会,我表达真诚的感谢!谢谢你们这些年来一直关心关注与支持我和福徕斯! 我给这位妖猫朋友作了以下的回复。 谢谢您的建议!真的有心了! 我们的“失踪”原因很多,主要原因还是我年纪大了,体力的问题。我们已错过发展壮大的最好机会,再想翻盘很难了,再说我也没那么大的雄心壮志了。走走匠人之路,不负这些年来积累的这些经验就可以了。 我大学机械制造工艺专业出身,毕业后分配到国企做了三年的工艺员,然后来到东莞,先是在台资公司做专案工程师,专案工程师就是从头到尾负责某个客户的产品的工程师(我当时负责的是Jabra)先是根据客人的图纸要求开模具打样品、试产,样品被客户承认并下订单后发行正式图纸,建BOM表,制作SOP,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要解决,产品出去后出现问题也要解决,后来我又进了美资声学公司,也是工厂端与客户端全方位的负责。 经过不同公司从业经验的历练,在电声产品方面来讲不夸张地说我是一个全才:从前端的材料的选择,产品声学设计调音,结构设计,DFM(Design For Manufacture), 生产工艺,诸多问题解决等样样都通,当年在台资公司,我被JABRA客户称为Forrest Enterprise,直接翻译过来就是“韦氏企业”,意思是我一个人就是一家能帮客户解决一切问题的企业。 更要命的是我属处女座的,凡事要追求完美。 综上所述,我注定不能成为一个好老板,我只能成为一个事必躬亲的诸葛亮式的人物,事无巨细,要求尽善尽美,在各方面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也是这几年福徕斯玩失踪的主要原因之一。 前面提到的对妖猫朋友的回复就是我现在真实的想法,每个人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长处与短处,我们的短处其实我也很清楚,只是很多时候往往是力不从心。摒弃不切合实际的幻想,踏踏实实地做一名孑孓而行 的耳机工匠,走自己的路,为真心喜爱音乐的朋友们提供性价比高的产品,并为此倾情付出。这是我今后的工作目标。 最后,也希望继续得到大家的支持!谢谢大家!
福徕斯韦工的工匠之路 前些天一位叫妖猫的朋友在我们的视频下作了以下的回复,他说: 终于要出来给自己代言了,当年挺火的一个牌子,你们自己给自己玩失踪了吗?这位朋友还给了很多的建议,这里就不详读了。 相信这是一位很关心我们福徕斯的老朋友,这样的老朋友很多,他们通过的平台: QQ,微信群,阿里旺旺给了我很多的建议,趁这机会,我表达真诚的感谢!谢谢你们这些年来一直关心关注与支持我和福徕斯! 我给这位妖猫朋友作了以下的回复。 谢谢您的建议!真的有心了! 我们的“失踪”原因很多,主要原因还是我年纪大了,体力的问题。我们已错过发展壮大的最好机会,再想翻盘很难了,再说我也没那么大的雄心壮志了。走走匠人之路,不负这些年来积累的这些经验就可以了。 我大学机械制造工艺专业出身,毕业后分配到国企做了三年的工艺员,然后来到东莞,先是在台资公司做专案工程师,专案工程师就是从头到尾负责某个客户的产品的工程师(我当时负责的是Jabra)先是根据客人的图纸要求开模具打样品、试产,样品被客户承认并下订单后发行正式图纸,建BOM表,制作SOP,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要解决,产品出去后出现问题也要解决,后来我又进了美资声学公司,也是工厂端与客户端全方位的负责。 经过不同公司从业经验的历练,在电声产品方面来讲不夸张地说我是一个全才:从前端的材料的选择,产品声学设计调音,结构设计,DFM(Design For Manufacture), 生产工艺,诸多问题解决等样样都通,当年在台资公司,我被JABRA客户称为Forrest Enterprise,直接翻译过来就是“韦氏企业”,意思是我一个人就是一家能帮客户解决一切问题的企业。 更要命的是我属处女座的,凡事要追求完美。 综上所述,我注定不能成为一个好老板,我只能成为一个事必躬亲的诸葛亮式的人物,事无巨细,要求尽善尽美,在各方面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也是这几年福徕斯玩失踪的主要原因之一。 前面提到的对妖猫朋友的回复就是我现在真实的想法,每个人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长处与短处,我们的短处其实我也很清楚,只是很多时候往往是力不从心。摒弃不切合实际的幻想,踏踏实实地做一名孑孓而行 的耳机工匠,走自己的路,为真心喜爱音乐的朋友们提供性价比高的产品,并为此倾情付出。这是我今后的工作目标。 最后,也希望继续得到大家的支持!谢谢大家!
福徕斯DSD11设计意图 DSD11这个产品名DSD是“直焊动圈”的英文缩写,这款产品面向的是手机直推客户,根据手机的推力相对比较小的特点而开发的单动圈入耳式耳机。由于手机输出的功率比较小,造成手机直推耳机的声音比较薄,听起来比较刺耳,根据这个特点,DSD11在改善音质方面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的对应措施: 一,采用12欧的低阻动圈单元,这种低阻单元容易被手机驱动。 二,采用12芯的高纯度无氧铜线材,12芯的粗线能增加信号的传输量,从材质方面解决声音薄的问题。三,采用直焊的焊接方式,最大程度减少了焊点的数量以减少信号的损失。大家都知道,焊锡的主要成分是锡,锡的导电率比较低,焊点多了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损失得比较多。 四,插头采用TypeC插头,经过我们研究对比发现TypeC插头的声音厚度比较3.5插头的声音要好听不少。 当然,用手机播放好听的耳机,用专门的播放器更好听。 DSD1是一个系列的耳机,目前推出了DSD11, DSD12, 两者唯一不同的只是线材,11是十二芯无氧铜线,12是四芯单晶铜线,12的声音相对更细腻一些。
福徕斯DSD11设计意图 DSD11这个产品名DSD是“直焊动圈”的英文缩写,这款产品面向的是手机直推客户,根据手机的推力相对比较小的特点而开发的单动圈入耳式耳机。由于手机输出的功率比较小,造成手机直推耳机的声音比较薄,听起来比较刺耳,根据这个特点,DSD11在改善音质方面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的对应措施: 一,采用12欧的低阻动圈单元,这种低阻单元容易被手机驱动。 二,采用12芯的高纯度无氧铜线材,12芯的粗线能增加信号的传输量,从材质方面解决声音薄的问题。三,采用直焊的焊接方式,最大程度减少了焊点的数量以减少信号的损失。大家都知道,焊锡的主要成分是锡,锡的导电率比较低,焊点多了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损失得比较多。 四,插头采用TypeC插头,经过我们研究对比发现TypeC插头的声音厚度比较3.5插头的声音要好听不少。 当然,用手机播放好听的耳机,用专门的播放器更好听。 DSD1是一个系列的耳机,目前推出了DSD11, DSD12, 两者唯一不同的只是线材,11是十二芯无氧铜线,12是四芯单晶铜线,12的声音相对更细腻一些。
耳机系统四要素(一)音源
耳机系统的四要素一耳机和播放器哪个更重要
HIFI好产品的特征
高保真?OUT了!福徕斯韦工聊HIFI和高保真
福徕斯韦工的工匠之路
DSD11的设计意图 DSD11这个产品品名DSD是“直焊动圈”的英文缩写,这款产品面向的是手机直推客户,根据手机的推力相对比较小的特点而开发的单动圈入耳式耳机。由于手机输出的功率比较小,造成手机直推耳机的声音比较薄,听起来比较刺耳,根据这个特点,DSD11在改善音质方面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的对应措施: 一,采用12欧的低阻动圈单元,这种低阻单元容易被手机驱动。 二,采用12芯的高纯度无氧铜线材,12芯的粗线能增加信号的传输量,从材质方面解决声音薄的问题。 三,采用直焊的焊接方式,最大程度减少了焊点的数量以减少信号的损失。大家都知道,焊锡的主要成分是锡,锡的导电率比较低,焊点多了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损失得比较多。 四,插头采用TypeC插头,经过我们研究对比发现TypeC插头的声音厚度比较3.5插头的声音要好听不少。 当然,用手机播放好听的耳机,用专门的播放器更好听。 DSD1是一个系列的耳机,目前推出了DSD11, DSD12, 两者唯一不同的只是线材,11是十二芯无氧铜线,12是四芯单晶铜线,12的声音相对更细腻一些。最后我们来听听通过以上改善对应措施的DSD11耳机的录音,播放手机为价格百元级别的红米Note9,音源为网易流媒(音视频详见视频DSD11设计意图)。
FLC8s调音技术原理详解 FLC8s是福徕斯一款设计理念超前的经典耳机,虽然是8年前推出的产品,但是放到2023年的今天依然能打,依然深受老烧友们的喜爱和推崇。 我们曾花了比较大的精力制作了一个英文版的FLC8s详解视频,那个视频当时不知发到哪个平台去了,现在重发一遍。该视频后来被湖南农业大学教务处友情转发到B站,以至于很多朋友误以为我是湖南农业大学毕业的,其实我是广西大学1997届本科毕业生。有朋友对我说这会泄露我们的技术机密,建议我不要发布;后来也有不少的朋友说通过这个视频学会了耳机调音技术。其实这些都是耳机调音最基本的原理,只是把这些原理都集中到一个耳机上,做成一个全频段可调的可调音耳机,还是需要一定灵感和创造力的。 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看贴吧的FLC8s调音技术原理详解原视频。 (有朋友说我的英语口语不太好,那就将就听听吧!我是少数民族壮族人,壮语是我的母语,粤语是我的第二语言,普通话是我的第三语言,英语是我的第四语言,加上我们那个年代英语学习的条件比较差,根本就没有口语练习的环境。)
DSD11的设计理念-福徕斯FLC
福徕斯FLC8s调音技术原理详解
福徕斯FLC的调音理念
福徕斯的调音理念 上次我简单介绍了福徕斯,提到了我们多年前就开发了可调音耳机,并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有一点需要补充的是,我们的耳机受欢迎主要原因并不是可调音,主要原因是我们的调音比较受欢迎,在我看来,一个耳机音质是根本和基础,其它的功能只是辅助。 十多年来我们一直坚持“音乐性”这个调音理念。 有些朋友可能会问,音乐性不就是耳机基本要求吗?其实不然,现在的耳机绝大多数强调的并不是音乐性,而是人声。 曾经参加过一个耳机聚会,认真地对比了一通之后,在我们的福徕斯群发了以下这样的信息。尽管做人声耳机会到更受欢迎,市场更好,但我一直没去开发,有的朋友说我们的FLC9人声感情不够我不以为然,当然,也有朋友说FLC8S 的女声很好,说林韵的人声非常有感情,当然,我也不以为然,因为这并不是我的设计本意,如果真是这样,那也是意外惊喜。我一直觉得国人对音乐特别是歌曲赋予太多的东西,以至于偏离了音乐的本质,这个话题以后有时间再详细讲。 至于音乐耳机与人声耳机哪一种更好,其实这个没有标准的答案,天下耳机千千万,合适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这是音乐耳机与人声耳机比较典型的曲线,简单来讲,音乐耳机整体比较均衡,高频延展要求也比较高,人声耳机中频比较突出,相对来说对高频的要求没那么高。回头讲到调音,在调音方面,音乐耳机的难度会更大,因为中频很容易得到,动圈单元与动铁单元,特别是动铁单元,中频都是突出的。而高频由于波长比较短,很容易损失,想得到一个好的高频并不容易。 关于调音理念就讲这么多,欢迎提出意见和讨论,请继续关注韦工和福徕斯FLC,谢谢大家!
福徕斯FLC的调音理念 上次我简单介绍了福徕斯FLC,提到了我们多年前就开发了可调音耳机,并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有一点需要补充的是,我们的耳机受欢迎主要原因并不是可调音,主要原因是我们的调音比较受欢迎,在我看来,一个耳机音质是根本和基础,其它的功能只是辅助。 十多年来我们一直坚持“音乐性”这个调音理念。 有些朋友可能会问,音乐性不就是耳机基本要求吗?其实不然,现在的耳机绝大多数强调的并不是音乐性,而是人声。 曾经参加过一个耳机聚会,认真地对比了一通之后,在我们的福徕斯群发了以下这样的信息。 尽管做人声耳机会到更受欢迎,市场更好,但我一直没去开发,有的朋友说我们的FLC9人声感情不够我不以为然,当然,也有朋友说FLC8S 的女声很好,说林韵的人声非常有感情,当然,我也不以为然,因为这并不是我的设计本意,如果真是这样,那也是意外惊喜。我一直觉得国人对音乐特别是歌曲赋予太多的东西,以至于偏离了音乐的本质,这个话题以后有时间再详细讲。 至于音乐耳机与人声耳机哪一种更好,其实这个没有标准的答案,天下耳机千千万,合适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这是音乐耳机与人声耳机比较典型的曲线,简单来讲,音乐耳机整体比较均衡,高频延展要求也比较高,人声耳机中频比较突出,相对来说对高频的要求没那么高。 回头讲到调音,在调音方面,音乐耳机的难度会更大,因为中频很容易得到,动圈单元与动铁单元,特别是动铁单元,中频都是突出的。而高频由于波长比较短,很容易损失,想得到一个好的高频并不容易。 关于调音理念就讲这么多,欢迎提出意见和讨论,请继续关注韦工和福徕斯FLC,谢谢大家!
关于FLC9及福徕斯今后的产品地规划 这段时间有不少的朋友询问FLC9的状况,在这里我们统一回复一下。 今后我们将不再用FLC作为产品的系列,这意味着以后将不会有FLC9这个名称了。 我们将把我们的产品主要分为3个系列的产品,DD系列为纯动圈产品,BA系列为纯动铁系列,HB为圈铁系列。 我们9月份将发布DD系列产品,到时会有4~5个产品同时上市。 明年春季(三月左右)将发布HB系列(系列产品中将包含FLC9,但不再命名为FLC9);明年秋季(9~10月)将发布BA系列。 我们9月初将参加广州展,到时会展出DD系列产品的样机(声音会定型,但外观还需要改进)。 自2011年至今,我们的调音技术已从积累,量变到质量,现在正处于技术的成熟期,我们将以大量优质的产品回馈广大发烧友一直以来的大力支持。
FLC8N与FLC8S的简单测评: 所以,OK,我从一个大家都知道的卖家买了8N,买之前他们给我试听了。 这是对比8S听几个小时后的一些想法: 正面部分: 做工更好。 灰黑金的组合比8S的出厂组合好很多。 声场更宽,宽很多。 乐器定位更准。 高频更清,低频更强(出厂组合的情况下) 说明书更通俗易懂。 负面部分: 只有一种颜色选择。 没有银色线 比8S更贵。 原装线没有耳挂。 原装耳套隔音不是很理想,我用了SF。 总的来说8N是8S更精细的版本,原装线看起来与之前的一样(我知道插针不同),包装盒子相同,铝盒很重,像之前一样。
韦工谈耳机之 厚声薄声 经常听到一些发烧友说某某塞子声音薄,某某塞子厚声,那么什么是薄声呢?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下。 为什么有薄声这种感觉呢?很多人认为主要原因是单元数少,但我个人认为单元数并不是主要原因,理由是为何某些单单元的塞子没感觉到薄声,而某些多单元的反而感觉到薄声?所以我个人认为主要原因是一些高频比较亮,高频延展比好的塞子由于声音比较通透,从而有薄声的感觉。 薄声是不是一种缺点呢?其实并不是,我们只能说是一种风格,而不是优劣。薄声的塞子听流行、独唱歌声比较通透空灵(你总不希望听独唱听出合唱的效果吧!),而厚声的塞子听交响则比较有气势。
Canjam 要来中国了
上海展 我们将携林韵,Flc8n,Flc8d,Flc8s,Flc8c参加本月月十三至十五的上海音响展,展会地点:上海市锦江饭店锦楠楼161号展室,本次我们准备了六条林韵的试听机,其中两条四点四平衡版将分别放在乐图及知音堂展室配套新金菊,两条二点五平衡版分别放在山灵及凯音展室,两条单端放在我们的展室。欢迎大家前往品鉴!到我们展室的朋友我们将赠送实用耳机配件,数量不多,赠完即止。
林(籁泉)韵 静聆林中清风,闲听山润泉韵。 离却凡尘喧嚣,独享一方静土。
林(籁泉)韵 静聆林中清风,闲听山润泉韵。 离却凡尘喧嚣,独享一方静土。
世界顶级的大佬两年后再次试听林韵 Canjam Singapore.
关于FLC8d,FLC8d的致歉帖 首先,我代表福徕斯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信任及大力支持! 第二,我要对订购了FLC8d,FLC8n朋友及FLC8d,FLC8n及林韵的中奖都说对不起,新品发布之时我们没有考试到春节的因素,致使新品出现长时间的延误。 昨天有几十套壳子已回来,这几天我们会发货给大家。 谢谢大家的耐心等待!
在Hearfi上斗胆为脱塞感起一个英文单词:Earphonelessness
随便聊聊几句 很久没来这里发言了了,非常朋友们一直的守候! 其实一直在关注贴吧,特别是耳机吧,但没有发言,只是默默地看各路英雄的表演。 这次发帖,想说说几个问题。 关于林韵,林韵一直跳票,其实不是声音的问题,而是耳机内部机构的问题,能转运的齿轮再加上能调音,这是精密机械加上声学,这是两个行业的结合,是一个庞大的工程。 林韵耳机本身的声音其实是花的时间是最少的,我们用不到两周的时间就调出来了。 关于单元,这是今年耳机界最大的话题,我可以告诉大家,到目前为止我们用是都是娄氏单元,但我们不会说以后我们永远不用国产单元,事物总是向前发展,这些年大家也看到国货的成长,我们作为国产耳机也没有理由去歧视国产的单元,同时我也希望国产单元能给耳机界带来多元化。 耳机吧一种很流行的说法:有娄氏单元兜底,声音不会差到哪里,对于这个论调,我只想说,好的食材也需要好的厨师才能出佳肴,否则顶级厨师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FLC9到目前为止调音上已非常成熟,已具备量产的条件,但我们可能会推迟几个月上市,与林韵错开上市的时间。 我们在开发中高端产品的同时我们也大力推出中低端产品,FLC8d 是FLC8s的定音版,价格将比FLC8s更低,同时我们改了外观设计,外壳采用金属外壳。我们还计划推出FLC8n,这是新版的FLC8,声音比FLC8s更好听,价格也维持在2380左右。 作为国内最早开发圈铁耳机的厂家之一,从2011年我们售出第一付定制的圈铁产品,这六七年来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到目前为止我们基本完成圈铁产品的系列化调音,这些年来,我们坚持出精品的原则,产品宁缺勿滥,对于声音一直坚持自主调音,支持自己的路线。 明年我们将推出纯动铁产品系列,多年经验积累的福徕斯,在未来的两年,将来迎来精品的大暴发。
从频响曲线上反驳一下某秒天秒地的神塞 这段时间某新塞子出来了,秒天秒地,这半个月我也就以看热闹的心态看看,我想各位同行也是以这个心态看着他跳。本来想,看他跳累了会消停下来,没想到他越跳越欢,现在终于忍不住想说两句了。 他一开始就用一个频响曲线不说事。那我就从曲线的角度说说吧!第一,那个曲线实事是用了一个障眼法。 大家看下面两个图就明白:这两个图哪个更直?第一个是吧? 那我告诉你,这两个照片是同一条曲线。第一个就用了他的障眼法,把纵坐标压扁了。 第二:他那条曲线真是那么直吗? 以下是群里一个朋友分享的第三方的测试曲线。 由于是第三方,我觉得更可信。当然这高频原差异也可能是人工耳不同造成的第三,它这条曲线有什么硬伤: 1000Hz与12000Hz差了差不多20个dB, 10000Hz与12000Hz也差了差不多20个dB,10000与14000Hz也差了差不多10个dB,这是典型的高频盖过超高频,高频比较硬,显得整个塞子不够润,当然听弦乐会比较好。 第四,秒5000以下? 我们来对比Shure很多年前的530曲线:对比一下FLC8S(20~15000Hz之间的波动只是15dB左右,10000~14000Hz有个平台,平台与1000Hz的灵敏度只差7dB左右):第五,这个高频很牛逼? 看看我这几天调出来的曲线,对比一下6000~14000Hz的部分。 事实上,调出这样的高频很简单,只是很多时候不想要那么硬的高频,用滤网压下来罢了。
韦工谈耳机之: 关于耳机线重要性的讨论及简单线材结构的介绍 耳机线重不重要?这个问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 而我的答案是:绝对重要。 之前曾比较简单的介绍过我的工作经历,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有五年多的电线厂工作经验,当然,我在公司主要负责耳机的部分,如Jabra,UE, 但近墨者黑,那几年也积累了不少的电线经验,这对我目前的耳机开发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我们正在开发的新品,我在选择线材上所花的时间大约是耳机本身调音所用的时间的四倍。当然,这是闲话,我们现在言归正传。 大家可能不是很清楚,几乎所有的信号线都要进行严格的信号测试,如网线(CAT5, CAT5E, CAT6, CAT6E), USB线,1394线,HDMI线等等,其中网线要求最严,一台测评机价值上百万元可以对阻抗,信号的衰减,串音等进测验。 也许有人会说,我从来都没要求这些,能用就可以的,是的,都能用,但如果你用不合格的产品是,你的网速可能减慢了很多你还不知道原因,还一再抱怨你的带宽不够造成网速太低。 耳机线也是信号线,耳机线同样对声音产生极大的影响。只是这方面目前还没有相关的标准大家还没有意识到他的重要性罢了。 抛开复杂的技术解说,我们打一个比方,如果把耳机当作前线,那么线材就是后勤补给,古人言:“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说的就是后勤补给的重要性。 所以说,除非你的耳机很低端,否则线材的升级总能带来听很到的变化。 升级线并不一定是材质的升级,比如普通铜线,无氧铜,单晶铜,铜镀银,银线,单晶银线,还包括同种材质导体直径的增大。这就如前线的补给线,能用马车,汽车,甚至火车最好,没有马车,汽车,火车,用人力也可能,但多几个人总比少几个人好。 这里顺便提醒一下大家,目前很多商家推出了八芯线,甚至是十六芯线,大家不要被多少芯线所迷惑,并不一定是芯线越多越好,好的判定标准是芯线导体的横截面积的大小而不是芯线的多少,如果一条十六芯线但它们的导体横截面总和还不如一条四芯线大的话,我们不如选择四芯线。 一般来说,如果你对一个塞子大体满意,就是有一点点的不足,如颗粒感大一点,高频暗一些,人声远一些等等问题都可以能过换线来解决,换升级线有时甚至可以说换给比换塞子更可靠。因为这是在自己熟悉的东西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而不是对寻找自己完全不熟悉的东西。 单根芯线横截面积的大小有一个单位,那就是AWG, 普通的耳机线在32AWG到26AWG之间,极个别升级线可以粗到21/20AWG, 这里要说明的是AWG数越小,导体越粗,大家不要闹笑话了,关于每个AWG数所对应的导体横截面积是多少,大家可以百度看看。 如果大家去查了百度,可能发现30AWG(7/0.10)30AWG(19/0.06)这样的式子,这又是什么呢?其实这是芯线结构,第一个是这条30AWG的芯线是由七根直径为0.10毫米的小导体组成的,第二根是那条30AWG的芯线是由十九根直径为0.06的小导体组成,小导体的直径越小,线材越柔软,线材的寿命越长,我一般会定制0.06或者以下的导体,另,如果是镀银线的话,小导体的直径越小其横截面镀银的总周长就越长,导电性能越好!
高频延伸标准? 狗眯昨天发了个帖子,在耳机吧激起了不小的波澜。 事前我并不知道他会发这样的帖子,年轻人太冲动了,管不住自己的嘴,可能受到什么剌激到了。 既然事情已经发生,我们作为一个整体,他做的事情不论对错,我们都要一起面对,一起承担后果。 帖子我也看了,不少人提出了质问:高频延伸如何判定? 对于这个问题,比较权威的应该就是小金标了。 但我个人认为小金标有点舍本求末的感觉,毕竟,人耳听不到40K Hz的频率。 目前的入耳式耳机,可以说100%的频响曲线都是到14000Hz左右就向下滚了。 那我们就实际些,取10000Hz, 10500Hz, 11000Hz, 11500Hz, 12000Hz, 12500Hz, 13000Hz, 13500Hz, 14000Hz这九个点(或者这几个点的相近点,因为有的测试机的测试点并不一定在这九个整数点)的灵敏度,然后按以下公式计算的结果作为判标准如何,这个数值越大的越好。 公式:(10000Hz灵敏度+10500Hz灵敏度+ 11000Hz灵敏度+ 11500Hz灵敏度+ 12000Hz灵敏度+ 12500Hz灵敏度+ 13000Hz灵敏度+ 13500Hz灵敏度+ 14000Hz)/(9*1000Hz灵敏度) 再加上两个测试条件:IEC711人工耳;原装耳套。
【韦工谈耳机】之:耳塞的最高境界-----脱塞感 注: 《韦工谈耳机》系列帖子是福徕斯韦工从发烧的角度对耳塞的一些个人经验、看法及感悟,并非学院式的研究探性文章,由于只是个人的经验及看法,有时错误及偏差有所难免,如有说得不对的地方还请各位发烧友原谅及斧正。 帖子正文: 很多朋友说发烧无止境,也有很多朋友说退烧了。 发烧是否真的无上境?退烧的朋友是否真的找到了真正的发烧的神器了? 今天我们来谈谈这个话题。 我个人认为耳塞的最高境界就是脱塞感! 什么是胶塞感? 说实在的,尽管好几年前我就知道这个感觉,但两个周期之前我也不知道这个名词是什么意思,那时我只是用另一个词来代替它,我用的那个词是“完全推开”。 直到两周前与一个东莞的朋友试听新耳机时他提到了“脱塞感”这个意时我才完全明白它的意思。 脱塞感其实是这样的一种感觉:感觉声音不是从耳塞传出来的,而从身边真实的环境发生的声音,这种感觉是: 声音来自无穷,消失于无穷。 我们听好的耳塞时有时一两个声音可能使我们有些错觉,比如产生手机响了,或者有人开门的错觉,但这种某个声音让你产生错觉的感觉并不就是脱塞感,脱塞感是一直都处身自然的音源当中。 脱塞感的特点是耳塞被完全推开了,高频延伸极其优秀并且极为柔和,低频动态极佳,整个塞子的声音极为自然和谐,没有丝毫的生硬感。 如何才能得到脱塞感呢? 一.塞子要好推。 二.塞子的高频延伸优秀。 三.播放器的推力(密度)够大,必要的时候要上耳放。 脱塞感的成因又是为何? 以下是我个人的分析,不是很有理论证据的推测。 一,塞子好推动,塞子的高频延伸优秀,很多细节的声音才能体会出来。 二,播放器的推力、声音密度大,输出的信息量大。 上两者的叠加,产生共振,才能有脱塞感。 如何我们用图表来表示。 脱塞感的图应是这样的,其声音是连贯的。而普通的塞子应是这样的:由于播放器的推力(声音密度)不够大,再加上塞子的高频延伸不够好,我个人认为它们发出来的声音应是有微小断续的,在这种情况之下,当音量很小的时候它的高频极就无法听得到(例如上图蓝线框出来的部分无法听得到),于是就没有一种“声音来自无穷,消失于无穷”的感觉,也就是没有脱塞感。 我们再来打个比方,比喻到海边看日出,如果你比较幸运,那天刚好是万里无云,连丝毫有灰霾也没有,那你看到的出日应是这样的:先是海平面出现些微小、很难感觉到的光,然后光越来越亮,最后太阳慢慢的露出来,这种感觉就如脱塞感。如果您是一个灰霾很重的日子去看日出,那日出的过程肯定是这样的:天已亮很久了,还不见太阳出来,然后你再等,等到早上八九点了,太阳终于露出来了,但它已挂在半空中了,而这种感觉就如那些比较普通的耳塞。 以上仅凭个人的感觉分析,并没有查阅资料佐证,如有不当之处,请斧正。
关于分频器的一些个人观点 我本人比较少在耳机吧发主帖,认识我的人也不多。 尽管在耳机吧的级别不高,但也调出了一些朋友认可的耳机,积累了些调音的经验,现在在这里谈谈我个人对分频器的一些观点。 首先说明的是我今天发的这个关于分频器的帖子,并不是针对谁,也不是针对哪个牌子,只是结合自己的一些经验的一些思考,欢迎大家加入讨论。 我的第一个问题是:我们耳机采用多单元,主要目的是什么? 我个人认为,多单元最主要的目的有两个:1. 是为了增加声音密度,2,通过各单元不同频响曲线的互补合成设计想达到的最终曲线(声音)。这两者如果缺一,我个人认为就不会是优秀的多单元耳机。 第二个问题:分频的本质是什么? 我人认为分频的本质就是裁去某些单元的某些频段,或者通过电子元件让本来灵敏度不匹配的单元匹配了。 从这两个问题我们可以看得出,其实多单元与分频器是矛盾统一体,既矛盾又统一,所以量就很重要了。 最近看到一些宣传,都是突出分频器的,也听了一些塞子,感觉这些塞子并没达到它们应有的水平,所以就写这个主帖,就如上面所说,这个主帖并不是针对谁,只是分享我自己的一些看法,如何其他的调音师能有所借鉴有所提升,却是一件幸事。 最近听过的塞子中,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四单元以上的塞子,那个塞子我塞进耳机的第一秒的第一个反应是:空!塞子的声场很大,但大而空,这种感觉就如林妹妹,美,但弱不禁风。 我本人从来不拆别人的耳机来研究,再者,那个塞子是借来的,所以我也不知道那个塞子的分频是如何的?但我可以断定,那个塞子走极端了,也就是过分的分频了,四单元以上的塞子,大刀宽斧的裁剪之后得出一单元的声音密度。那我们投入那么多的单元成本干什么呢? 再者HIFI是一个要求很严格的东西,一个焊点足以生产可以听得到的影响,越多的的分频元件就有越多的焊点,越能破坏信号的连续性。越多的分频元件,PCB的走线就越细,越是限制了信号的通过量。这些因素都是一个调音师应该考虑到的。 所以说分频器它只能作为一个辅助材料,如果过分强调它的作用,住住会本末倒置。 仅个人观点
闲话退烧 经常看到一些退烧帖,进去看看,总觉得那些所谓的退烧设备所出来的声音远远还没达到退烧的标准。自己也参加过不少的耳机聚会,听的设备也不少,但真正给我比较深印象的几乎没有。也有很多朋友说FLC8S是个退烧塞,虽然这是对我们产品的肯定,但看了之后自己还是揺揺头。 是朋友们的要求太低还是自己的要求太高?我想或许是后者吧。 一套完美的设备可以说是可遇不可求的,在耳机吧混的朋友,我可以肯定99%还没有听过所谓完美的声音,也就是传说中的完全推开了的声音。 一个完全推开了的耳机所发出来的声音,高频是极其柔和的,高频与中频有完全分离出来的感觉,高频延伸极为优秀,有时间当一首音乐开始的时候,你根本没注意音乐的响起,但不知不觉中它已到了你的耳边,有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感觉,而一个没有被推开的耳机,从无声到有声的过程中,你总能感觉一个跳跃,一个从无声到有声的跳跃,尽管这个跳跃很小很小,但总能感觉得到。这种推开了的高频它的柔和与细腻让不同的乐器能和谐的存在,而丝毫没有感觉到相互干扰,乐器之间的作用就如水与盐的关系,已完全溶合在一起。而那些没有推开的耳机,总感觉如在水里放一把在把磨得很细很细的面粉,不管面粉磨得多细,搅得多均匀,也不能完全溶解在水里。 而推开了的低频极为宽松,但又不失气势,一些好的低频音乐甚至有气浪的感觉,而那些没推开的、也算比较好的低频,虽然有“拳拳到肉”的感觉,但声音太硬,试听几分钟也许比较吸引人,但听久了会很累。 上面说过一套完美的,可以完全推开耳机的设备是可遇不可求,这话虽然夸张了些,但也是实话,首先,需要一个推力很好的前端,就目前的水平看,单个前端就能完全推开一个耳机(耳塞)的前端还很少很少,所以大多数都需要加耳放,然后需要一条好线材,以确保前端/耳放输出的信号能最大程度的传送给耳机,最后需要一个好的耳机,能把良好的音乐信号表现出来。 就如我上面所说,我参加了很多耳机聚会,还没听到过一套完全推开的声音,而之前我听到过的唯一一次是大约五年前,一个客人拿一付我们的产品给我听,他换了线,索尼的录音笔还配了一个很大的耳放。从那之后,我一直在追求这种完美的声音,在一般便携的播放器都到得到的完美的声音。 而作为普通的发烧友,可以说退烧的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何条件允许的话请不要轻言退烧。
翻译一些国外朋友对FLC8S的评价 2016年4月30日 Head-fi上关于FLC8S的主帖已达到3333层,现翻译几个回帖给朋友们参考参考:第3328楼,原帖: 哇,我从来没想到也没试过没有调音管(应是超低频调音钉,译者注)(的FLC8S)会变成一个平头塞,以后会试试。 其实我是个中频狂热者(当然是顺滑而不是飚得很高的中频)。事实上,FLC8S是以中频为中心的入耳式耳机,这是让它成为一个杰出的耳机的原因,特别是在这个价格。恕我直言,这就是大多数高端入耳式或者定制耳机设计者所想要做到的。我不是在这里扇风点火,但这是很多人喜爱FLC的原因(笑脸)。 回复帖: 是的,我同意这个观点,FLC8S的一个伪装了的以中频为中心的圈铁耳机,当然,其它频段也很精致!第3329楼,原帖: 是的,我同意这个观点,FLC8S的一个伪装了的以中频为中心的圈铁耳机,当然,其它频段也很好! 回复帖: 正是!但由于有足够的调音选择,可能让它从一个(声音)模式变成另一个完全不同的模式,我发现它是真的多才多艺!恕我直言,真便宜! 出的耳机的原因,特别是在这个价格。恕我直言,这就是大多数高端入耳式或者定制耳机设计者所想要做到的。我不是在这里扇风点火,但这是很多人喜爱FLC的原因(笑脸)。 回复帖: 是的,我同意这个观点,FLC8S的一个伪装了的以中频为中心的圈铁耳机,当然,其它频段也精致!第3331楼,原帖: 是的,我同意这个观点,FLC8S的一个伪装了的以中频为中心的圈铁耳机,当然,其它频段也精致! 回复帖: 绝对同意这个观点,当我听其它耳机的时候,总是不知不觉的又用回FLC8S。第3332楼,原帖: 绝对同意这个观点,当我听其它耳机的时候,总是不知不觉的又用回FLC8S。 回复帖: 我试过很多旗舰定制,但我发掘的FLC8S的中频的确有点意思。第3333楼,原帖: 我试过很多旗舰定制,但我发掘的FLC8S的中频的确有点意思。 回复帖: 我还在追求更好的中频,但我还没有找到能够取代我的FLC的。
关于耳机声场,耳机素质的一些探讨 什么是耳机的声场?这是一个很难让初烧者弄明白的名词。 百度一下“声场”,得到的解析是:声场(sound field),有声波在其中传播的那部分媒质范围,是指有声波存在的弹性媒质所占有的空间。媒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和固体,环境声学涉及的媒质主要是大气。声场又可以分为自由声场 (free field)和混响声场(reverberant field)、扩散声场(diffuse sound field)等。 初烧的朋友看云里雾里,接着继续“自由声场”,“混响声场”和“扩散声场”,越看越乱。 一些不明就里的初烧朋友甚至认为声场是耳机好坏的唯一标准,结果花了大价钱去买了大声场的耳机,结果发现买到的耳机并没达自己的预期。 初烧不明白的同时,有些老烧却认为耳机(耳塞)根本没有什么声场,这就让声场这个名词更神秘了。 那么,耳机的声场是什么呢? 本帖将做一些探讨。 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来回答一个问题:如果你去国家大剧院听古典,你会坐在那个位置? 这个问题可能太偏了,我想看到这个帖子的人99%都没去过那听古典(我自己也没听过),那我们把这个问题交给度娘吧! 我们来百度:“国家大剧院听古典音乐,哪个位置好?”,在众多的结果里我们会找到一篇中关村在线的《票价越贵音效就越好吗? 浅谈现场听音》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sound.zol.com.cn%2F521%2F5217043.html&urlrefer=b41dbdee4eed79382071758d4d3e6345),文中配了一个图:图一 然后是文字解析: “我们先看一下国家大剧院音乐厅的座位图,最中间橙色的那一块,座位的标号是从中间往两头左右甩着标的,号越小座位越靠中间。这块地方也是整个音乐厅票价最贵的地方,为什么呢?首先是因为它在整个音乐厅的最中央位置。与舞台中央在同一条中轴线上,而不管是在家听音箱也好,还是在现场听音乐也好,中间的位置都是声音最平衡的位置。其次是因为与舞台的距离适中。距离过近则声音太大,层次感不好;距离过远则声音会有衰减,很多细节就听不到。” 这段文字最重要的是后面两句: “距离过近则声音太大,层次感不好;距离过远则声音会有衰减,很多细节就听不到。” 换名话来说,距离太近,声音太大,也就是说信息量太大,各种你想听的不想听的都涌入你的耳朵,会造成一种压迫感。而太远了,一些你想听的细节又听不到。只有中间橙色的位置,不远又不近,有很好的空间感及层次感,是最适合听古典的。 我们再来举两个例子: 一. 我们来到海边,闭着眼睛听海浪声,以下两个情况让你感觉大海的无边无际? 1. 站在海水边的沙滩上,海水着不多拍到你双脚的地方。 2. 站在离500~1000米的地方,能听到海浪沙沙的响声。 答案毫无疑问是第2个。 二. 这个问题可能农村的朋友比较熟悉: 夏天晚上在乡间小路夜路,远处传来几声蛙声,我们一定有身处一个很开宽,很空旷之地的感觉。 但如果有几只青蛙在你身边不停的叫,那情况就完全相反了。 从以上例子我们可以知道,其实所谓的耳机声场与物理学上的声场完全是不同的两回事, (这一点从英文单词上也可以体现出来,物理学上的声场是Sound Field, 而耳机的声场则是 Sound stage). 我个人认为:耳机的声场是其实指某些耳机通过适当弱化中频、适当减少一些信息量,让听者有一种空间感、距离感从而生产身处一个广阔空间的感觉。 有些朋友说耳机的声场是模拟出来的,这个观点我比较认同。 我们经常听到古典塞与人声塞这两个名词,古典塞其实就是声场比较好的耳塞,而人声塞则是声场较小,人声比较靠前,人声比较好的耳塞。 人声塞是相对古典塞的另一种风格,人声塞声场不大,但人声靠前、饱满,从测试曲线来说,人声塞的曲线比较平直,中频没有进行弱化。 以下图二下图的灰色曲线就古典塞的,图三下面的灰色曲线是人声塞的,这两个塞子从单曲线上看,人声塞也许更好看,因为它比较平,但从听感上很难说比较哪个好一些,哪个差一些,因为它们的风格是不一样的。图二图三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耳机的声场只是划分耳机风格的一个名词,而不是衡量耳机好坏的指标。 对于刚入行的初烧朋友,一定要明白自己喜欢听什么类型,然后选择自己适合自己的耳机风格,而不是一味追求声场宽的耳机。 上面说到声场并不是衡量耳机好坏的指标,那么,什么是可以衡量耳机的好坏呢?我个人认为是耳机的素质。 耳机的素质又是什么呢?一直以来,高素质成为高频的刺亮的代名词,这是对高素质的曲解,我个人认为高素质应是适当的高频及优秀高频延伸(也就是超高频泛音),这两者缺一不可。 为什么我把高素质定义为适当的高频及优秀的高频延伸呢?其实这里说的高频与高频延伸广义来说都是高频,但狭义来讲,我们可以定义3000~10000Hz为高频,10000Hz以上为超高频(也就是我们这里所说的高频延伸)。狭义上的高频并不是越高越好,现在的技术,可以把狭义上的高频做得很高,但却很难把超高频提上去,狭义上的高频如果太高,耳机会太亮太刺耳,齿音满天飞,为了把狭义的高频调下来,现在一般上加滤网或者并联小容量的电容,但这样一来,又把本来并不很好的超高频也压下来了,所以“适当的高频及优秀高频延伸”说起来容易,真正实现起来却很困难,这要从单元及腔体结构层面进行设计才能实现。 了解声场,人声,素质之后,以后当我们去选耳机,试听耳机的时候,第一耳朵要听的是耳机的素质如何?高频延伸够不够好,声音听够不够润,确定这一点之后再去确定声场,人声,低频质感如何。如果一开始就被低频质感等很容易听出来的因素所吸引,而忽略耳机的素质,那就是本末倒置了。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关于停止升级FLC8C的通知 各位热心支持福徕斯的朋友: 新年好! FLC6,FLC7,FLC8,FLC8S升级为FLC8C的服务也进行了半年多,不少朋友参与了这个活动。 由于业务的发展,我们的产能有限,我们即将停止升级FLC8C的服务。 服务的截止日期为:4月15日。4月15日之后我们将不再接受升级FLC8C的服务。 请知悉。 福徕斯 韦工
看看这哥们是怎样说的 Head-fi帖子: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head-fi.org%2Ft%2F777158%2Fflc-technology-flc8-and-flc8s-impressions-thread%2F990&urlrefer=30ef205bbc5afa5bc647c63a9b875c56 第992楼:这是一个国外的发烧友发的帖子,大意是:韦工是个天才的工程师,为了迎合我们耳朵的需求,他加倍努力,设计出有三十六种声音的入耳式耳机,是的,三十六种。这是入耳式耳机历上最全面的耳机之一。一条,仅仅一条flc8s就能解决整个宇宙中的任何歌曲。不是夸大报道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我们相信韦工,相信flc8s团队。
FLC Technology FLC8 and FLC8s Impressions Thread 这是美国著名耳机论坛上关于FLC8及FLC8s的帖子。 帖名《福徕斯FLC8及FLC8s印象》 链接: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head-fi.org%2Ft%2F777158%2Fflc-technology-flc8-and-flc8s-impressions-thread&urlrefer=549b32de823349472653540bd7785898 帖子目前已有50页,745层楼。 我们将一一翻译出来给大家参考,让大家更多的了解FLC8s及北美发烧友的一些动态。
关于偏音的一些探讨 最后收到一些朋友对FLC8s偏音的抱怨,现在与大家分享一下分析的结果。 结果一:极个别耳机的确是左右耳出现了偏差,这一类比较明显的能听得出来。 结果二:大多数的耳机左右两边并没有偏差,两条曲线差距很小,但听感有偏音了。 现在就第二个结果探讨一下。 下图一是客人反映的偏音耳机的左右耳的曲线,大家可以看到从20~11000Hz两条曲基本重合,这两条曲线人类是听不出区别的。那为何客人有偏音的感觉呢? 根据以往的测试经验,我们用同一边耳机换上中号耳套与小号耳套进行比较测试。 请看下图二,红色为中号耳套,绿色为小号耳套。从图二我们初步得到答案,请看下图三与客人的对话。初步的答案是左右耳道的大小不同,造成耳机入耳的深浅不同,从而造成听感的不同。 为进一步确认这个答案,我们用同一边耳机换上大,中,小,超小号耳套进行测试。请看下图四。 红色为超小号,绿色为小号,蓝色为中号,蓝绿色为大号。从这四条曲线可以进一步确认入耳深浅对听感的影响。 所以,对于这一类的偏音,主要问题不是耳机,是左右耳道大小不同造成耳机佩戴时的入耳深浅不同而产生的听感不同。 为何出现这种听感偏音的现象?多单元耳机,特别是像FLC8s这样多单元并且利用了极性调音的耳机入耳深浅影响比较大,因为入耳的深浅不同,各个单元的声音传到耳模时叠加与抵消的量也不同,所以听感也不同。 解决方案:对于这一类的听感偏音,可以用左右大小不同的耳套进行修正。 相关的两个问题: 1.用C套调整入耳深度是否可以? 答案:理论上是不可以的,C套是海棉套,海棉套的松紧会影响漏气量,从而影响低频的量。 2.为何有些耳机入耳深浅听感影响不大? 答案:单单元的耳机没有多单元声音的叠加与抵消,所以入耳深浅对听感的影响FLC8s那么大。
福 徕 斯 知 识 有 奖 问 答 公 告 奖品:FLC8s 二十八条 地址:耳 机 吧 帖子:请搜索“福徕斯”或“FLC8” 特 别 声 明: 该帖子已被删了几次,如再被删,我们有可能终止活动,敬请谅解! 福徕斯 韦工 2015.11.11
FLC8在国外的排名 下图上Head-fi上的入耳式耳机排名。FLC8在声音上得分9.4分,应是国产塞中声音排名最高的。
放假通知 农历羊年即将过去,在这里我代表福徕斯的全体员工感谢大家这一年来对我们工作的大力支持!你们的信任与支持是我们取得长足进步的巨大动力。 我们12号已开始放假,感谢小二星光同志这几天一直坚持在工岗位上。 从今天开始到26号我们的客服正式放假,27号上班。 这期间,FLC8定制版的内测优惠活动到18号为止,要订购的朋友直接到淘宝福徕斯科技下单FLC7就可以,我会不定时的查看旺旺及QQ,如有紧急事情需要联系我的请打:130 5856 5612。 QQ上请注意不要讨论政治问题,也不要讨论其他同行产品的敏感话题,谢谢大家! 祝大家幸福! 福徕斯 韦工
FLC8定制内测意见回馈帖 首先多谢各位朋友的大力支持及我们福徕斯员工的辛苦作业,第一批的FLC8内测产品日前已顺利出货。 由于腔件、’管道及入耳深浅的不同,FLC8定制版在听感方面与量产版还是有所不同。 我们也很清楚这一批产品还有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 希望第一批拿到内测产品的朋友给我们多提提意。最好是关于产品不足这方面的意见。 我们将十分重视的您的回馈,并及时改善与升级产品,以更好的产品回报大家。 多谢了!
为天天动听T2点赞 这篇帖子只是一家之言,如果不喜欢或者哗众取宠的,那就匿了吧!这个帖子我有意推后几天才发,其实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猜疑。 首先说明的是,天天动听我并不熟悉。就如广大网友一样,他们也不知道我是谁。知道天天动听也就是十来天前的事,当时我们的一个代理商发了一个微信给我,上面有一组T2的宣传照,问我对这个产品怎么看,由于微信中没有任何的说明,我看了之后也感到莫名其妙,之后上了耳机吧,看到同样的宣传照,才知道了天天动听与T2. 这几天的耳机吧很热闹,关于T2的评论赞的很多,毁的也不少。在这里我也凑凑热闹说说两句。由于我并没有听到T2,所以对其音质,外型等也没有资格去评论,至于行销途径,正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勇,我也没什么话要说,现在只是以一个同行人、一个圈铁坚定的倡导者的角度去谈谈个人的看法。 我十年前就接触圈铁产品,参与了世界第一款圈铁,UE的5Pro EB(后称5EB)的开发。由于种种的原因,5EB产量并不多,5EB也没有正式进入中国市场,但那时候起我就意识到其优越性。虽然从那之后的好几年UE再研发同类的产品,但我个人还是凭个人的兴趣,一直在摸索着,并于2011年,与K3003差不多同样的时间做出我自己的第一付圈铁耳机,并于同年11月在淘宝售出第一付圈铁定制耳机,我想这应是中国自有品牌有正式成交记录的第一个圈铁产品,也有可能是世界上第一付针对私人定制的圈铁混合耳机。这三年中,我成立了一个工作室来专门定制与开发圈铁产品,我们的产品也由最早的产品经FLC6,FLC7发展到现在 的FLC8。但由于自己的财力有限,在采购成本、制作成本、开发成本等方面没能得到有效的控制,产品也不能做到亲民价,尽管自己是圈铁的坚定倡导者,但却没有能力做到 让更多的朋友拥有圈铁耳机产品,现在想想,实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 现在天天动听来了,他们大批量的采购与生产可以使得单体价格变的很低,就像当年的福特,虽然不可以让汽车维持每一辆都是手工制作和尖端发动机,但是使得人人都能拥有一辆还不错的车,扩大了受众范围,用大批量的采购拉低售价,虽然他们的思路是一款入门的产品,但是让更多人以一个入门的价格买到了以前这个价格买不到的产品,虽然不是很尖端,但是他的价格却很美丽。他们把圈铁产品的门槛做得更低,让更多的朋友得以了解与享受圈铁产品。从这一点来说,可以说是圈铁耳机界的一大幸事,而广大的朋友则得以踏着T2进入了圈铁广阔天地。就这一点,我会为天天动听T2点赞,也希望他们能开发出更好的产品回馈广大喜欢圈铁的朋友们。
关于FLC8掉漆的问题及耳机的保护 这段时间已两位朋友向我们反映FLC8掉漆的问题,一个是试听的朋友,我们的新耳机寄给他试听,第一天就把漆弄掉了,另一个是我们的顾客,在我们的Q群中反映这个问题。在这里我觉得有必要向大家解析一下这个问题。 FLC8的表面处理是这样的:先是在塑胶件上真空电镀一层镜面,再喷一层深蓝色的漆,最后喷一层保护光油。这是很标准的工艺,索尼产品,TF10,530等耳机都是这样做的。 由于表面只是喷漆及保护层,而且两者都比较薄,所以耳机的表面是不能用过硬的物品施加太大的力去碰撞或者摩擦的。 油漆是烤漆的,一旦脱落,是补不了的,所以还请大家对耳机要多加爱护。 对于这个表面处理,行业内一般进行两个测试:耐摩测试与百格测试。 耐摩测试是用橡皮或者布施加一定的力在产品表面是摩擦,看在多少的时间内不掉漆。 百格测试是把产品的表面用刀划成很多个小格,然后用3M双面粘牢后再撕开,看能不能把保护层撕落。请看下图1。 这两个测试FLC8的耳机壳都是合格的,对于产品的品质,我们一直都是十分的重视。 另外一点要说明的是:即使是索尼的产品,如果不保护好,也用有同样的问题,(在这里提到索尼的产品,并不是要黑他们,只想说明这样问题的普遍性)下图2就是H3掉漆的照片。 图1图2
新版金管 我们推出了新版的金管,以后的出货都是配新版的金管,但目前还有配旧金管的产品在售。 新旧金管主要的区别是: 外观上:旧金管两边削平,削平的两边都有孔,新金管只有一边削平,也只有一个孔。 声音上:新金管中频(人声)没旧的突出,只是差一点点,高频比旧金管更亮一些,但没枪色管那么亮。 有需要新管的朋友请上福徕斯淘宝打小二申请,申请时请拍金管的照片给我们确认。 以后有买到新管的朋友也可以申请要旧管,我们还有一些库存,库存发完不后就不再提供了。旧管由于两边都削平,造成螺纹咬合面积太小,容易出现错牙而不能完全旋入的问题,所以装旧管时请务必把是管摆正再慢慢旋入。
福徕斯Q群 现在大多数的朋友都选择了Q群交流,福徕斯吧有点冷清,有需要的朋友也请移步到Q群与朋友们多多交流。 群号;170880505
关于福徕斯 福徕斯,字面的意思是:把福招徕到这里,传达的是中华民族一个最朴素的愿望,那就是: 祝愿大家都生活幸福、美满! 福徕斯,Forrest的中文音译,我们是中国耳机行业的阿甘,我们将上下求索、永远前进! 我们一直都是中国圈铁混合耳机的先行者,早在2010年,当绝大多数中国高档耳机的先驱者们还致力于改模与加单元升级的时候,我们的工程师已研发出第一付圈铁耳机的样品。2011年我们登陆淘宝网,并于同年11月11日售出第一付圈铁混合定制耳机,这应是中国有正式成交记录的第一副圈铁混合耳机,也有可能是世界上第一付针对私人定制的圈铁混合耳机。2014年,我们又上了一个台阶:推出了世界首款全频段可调音的耳机:FLC8. 从2010年至今,我们的产品已走过了四代,从2011年的第一代一圈一铁产品、2012年的FLC6、2013年底的FLC7到目前最新产品FLC8,在这些产品的开发、生产过程中,我们累积了丰富的调音经验。而作为定制耳机的生产厂家,我们在调音经验积累方面更具优势,因为每一副定制耳机的耳壳都是不同的,但声音却要保持不变,于是在生产过程中我们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虽然曾令我们痛苦过、气馁过,但所幸的是: 解决这些问题所付出的所有辛苦最终都成功地转化成为我们宝贵的经验。 当绝大多数圈铁产品都采用声音同轴输出的时候,我们却一直坚持双管输出,因为经验告诉我们如何利用双管输出解决各种难题,并且对这些难题加以利用。在这个奉分频器为神器的时代,我们一直坚持少用或者不用分频器,我们利用声学原理,通过调节腔体或者管道结构让各个单元所发出的声音和谐共处,而不是通过分频器对某些单元的某些频段进行粗暴的阉割。 这就是我们福徕斯品牌的故事,希望福徕斯今后更辉煌的篇章中有你、有我。 最后,感谢每一位新老朋友!是你们一直以来的关注、关心与支持陪伴着我们成长!祝大家幸福!
这两天听了一个塞子 东莞一个热心的朋友弄到了一个的塞子,单圈的,价格是我们的几倍吧!昨天晚上过来与我分享,我把它强行扣下听了两天,今天听了很长的时间,并与FLC8对比了一下。 鉴于那个塞子是比较大的动圈(可能有15毫米左右吧),我把FLC8调动 黑后调音塞+红前调音塞+默认导管。 两者大致的听感可以用一句话:FLC8低紧高松,该塞低松高紧。 这话怎么说呢?FLC8低频更结实一些,高频更为宽松一些,高频的宽松是指高频延伸更好一些,同时由于在4K~6KHz左右FLC8稍为凹几个dB,所以高频听起来没那么冲。 该塞子的测试曲线是两头翘,由于其单元比较大,低频感觉宽松一些,高频由于其高点在5K Hz左右,所以听起来,某些乐器在该频段感觉有点抢。 人声是FLC8近一些。
老客户优惠款的判断及流程 一。老客户的定义:在福徕斯买过单圈小豆点,单圈定制,双图定制,圈铁小豆点,圈铁定 制的朋友 二。老客户的判断标准:老客户的判断由我们福徕斯进行,标准是: 1: 前后购买的淘宝帐号一样的,以淘宝帐号为标准 2:如果淘宝帐号变了,收件人与收件地址不变的,以收件人及收件地址为判断标准并 提供旧的淘宝帐号以核对。 3:如果淘宝帐号与收件地址都变了,则以收件人及电话为标准并提供旧的淘宝帐号及 收件地址以核对。 4:如果淘宝帐号,收件地址,及电话都变了,则收件人不能变,而且申请退款时要提 供旧淘宝帐号,旧的电话号码及旧的收件地址以核对。 每位老客户只能享受一次优惠。 三。退款流程: 1:退款需要交易成功7天之后才能申请。 2:通过福徕斯的阿里旺旺申请。 3:需要提供第二大点中要求提供的信息,FLC8的交易信息截面图及您现在的支付 宝贴。 4:提出申请后我们要向代理商核对,所以提出申请到真正退款之间会有些时间差,一 般一到两天。
FLC8宣传海报
停止升级FLC6的通知 很抱歉通知大家从今天起我们将停止对FLC6的升级. 原因是: FLC7已推出10个月了,也就是说大多数的FLC6出货已超过一年,这一年的时间里,耳机里的单元焊点会出现多多少少的氧化,这个氧化不会影响到正常的使用,但如果升级的话会造成焊接的虚焊假焊等现象,而这些情况有时测试是测不出来的. 我们已碰到几付升级后出现偏音的情况,结果是我们是花了很多的精力去升级,但最后大家都不高兴. 敬请大家谅解!
FLC8的价格 FLC8的价格定为2380块.在小店买过单圈小豆点,单圈定制,双图定制,圈铁小豆点,圈铁定制的老客户可享88折优惠. 为了让代理商积极性更高,我们自己将不出售FLC8,全由代理商出售,所优惠的款项将是交易成功后由我们直接退到您的支付宝,而不是代理商交易时打88折,所以老客户请用之前您向我们购买产品时用的旺旺ID购买FLC8,我们将以之前的交易记录判定谁是老客户. 谢谢大家一直以来对福徕斯的支持!
FLC8的最新进展8.25 自从8.10发了<<FLC8的最新进展>>之后由于忙于产品的开发,一直没有向朋友们汇报产品的进展,很是抱歉! FLC8是一款很先进的耳机,可三处调音,这三处调音都是创新性的,我们也申请了专利. 这三处调音可以调四个频段:超低音(80HZ以下,调低频的结实度,也就是反弹感),低音(300HZ以),中音(2000HZ左右)及高音(6000HZ以上). 耳机具有36个音质模式,其中还有专门的人声模式,可以满足您对所有音乐的追求. 由于耳机比较先进,所需的模具也比较多(加上硅胶配件模具需要十多付模具),一些调音的配件对尺寸的要求比较高,我们有时不得不进行数次的调整,所以到目前为止,一些模具的进度落后了一些. 耳机的首板上周已出来,相信很快会有测评出来. 我们希望下个月初能上市. 耳机的包装我们采用了真皮皮包,所有的调音配件会装在一个配件盒中,而配件盒又能放在皮包里,我们配的硅胶耳钩也是专门开模具做的专用耳钩,我们希望提供给您的是一个人性化,高品质的产品. 另一个需要说明的是:FLC8是全新的产品,动圈比FLC7的大,另外,中频及高频的调音在私模中比较难实现,所以FLC7不能升级及FLC8,而FLC8的定制目前还不能推出. @kings1994
欲收FLC6 FLC7二手塞的朋友请注意了 我们近期发现一个问题,有人把单圈小豆点当作FLC6,FLC7来卖.一个朋友买到一个单圈小豆点,然后寄给我们欲升级为FLC7,我们收到后才发现那是单圈小豆点. 为保险起见,有心买FLC6,FLC7的朋友请向卖主索取耳机照(特别是出音口的局部特写)同时索取卖主同我购买产品时的旺旺名,并把这两个信息提供给我们验正真假.
FLC8最新进展 不少热心的朋友在关注FLC8,由于目前正是产品开发的关键阶段,外出时间比较多,不能及时回复朋友的帖子,现在抽个时间来给大家汇报一下. 可以说FLC8我们用了120%的心去做的,产品春节过后就着手开发了,本来打算用两个月的时间把产品开发出来的,但中途几易其稿,大改数次,小改无数。 先是设计外型,再设计内部结构,做第一次手板,发现高频效果不是很好,然后改内部结构,改了内部结构后发现外部形状还有很大的改动空间,可以改小很多,然后又改外形状。改了外部形状之后,突然又想起:为何不增加调音的功能?于是又重新做结构,增加了调音的功能。 现在最新的进展是:模具已出来,但还有一些小问题需要改进,包装设计也同时进行之中,下周应有首板出来,这个月底出货。
FLC7的最新优惠 现在购买FLC7, 2380的价格送388块的升级线, 交货期为收到耳印后10之内. 谢谢大家 的大力支持!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