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alibur!
小小泡泡飘飘
构造一个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都是直角~
关注数: 99
粉丝数: 212
发帖数: 25,627
关注贴吧数: 115
这玩意不是铁错?
功德圆满了
搞一堆度规是认真的吗? dτ=γdt, 2∫(dτ-dt)=2∫(γ-1)dt 一级展开(v²/c²)Δt=(vL/c²) L≈1068000m v≈97.22m/s c≈300000000m/s 带入δ≈1.15368e-9s
15铁纪念一下
这凭啥让车啊? ???
随便画一个234验证一下吧 服了某小学生了,非要看图
不是?偌大一个一个反相吧,连这么简单的几何描述都看不懂吗? 有个小学生吵吵:“你用文字描述也可以。”合着用文字他根本看不懂A、H、Θ、M都是已知点,作出R长,B在M左侧m-R处,C在右侧m+R处,这看不懂?
虚空冲击!冲!冲!冲!
反相吧友果然只有小学水平 这哥们是想说: “从A点引出已知三条线段,从长到短依次是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和高,然后画这个三角形?”? 那为什么要说“BC为底”? 又说“已知BC边”? 所以说小学生连意义表达都含糊不清。 如果是我写的题意,则解法如下: A(0,h) H(0,0) M(m,0) Θ(θ,0) B(m-R,0) C(m+R,0) BΘ/ΘC=AB/AC R=√((m-θ)(mθ+h²)/θ) 加减乘除开方都是可以尺规作图 证毕
不会真以为从AI抄个答案就一定是正确吧? 真难绷
14铁纪念一下
为什么联络也是势?
为什么电磁张量也是曲率?
13铁了纪念一下
为什么曲率定义在标架丛上而不是定义在黎曼流形上?
一年级题检测一下反相吧有有没有小学水平 如果τ是关于x、y、z、t的线性函数,则τ的函数形式是什么?问AI的归类为幼儿园
不是我打击谁,大部分反相吧友尽有初中水平
12铁纪念一下
笑岔了,反相界人才辈出 古有雷邵武微分约d。dy/dx=y/x 今有吧友函数约函数符号。f(x₁)+f(x₂)=2f(x₀)→x₁+x₂=2x₀
随缘找个11.2大米固定队。职业奶萨戒律 一般晚上在
基于纤维丛的广义相对论几何 先解释什么叫纤维丛: 先以流形M作为“底空间”,上面的点用x表示。 通过映射π⁻¹将x映射为π⁻¹(x),π⁻¹(x)就是x上长出的一根毛,叫做“纤维”。 所有纤维的并集,就叫做“纤维丛”。 底空间上点x从A移动到B,主丛上的映射就从π⁻¹(xᴬ)到π⁻¹(xᴮ),从π⁻¹(xᴬ)到π⁻¹(xᴮ)就依靠联络描述。 同样伴丛上映射从πᴰ⁻¹(xᴬ)到πᴰ⁻¹(xᴮ),从πᴰ⁻¹(xᴬ)到πᴰ⁻¹(xᴮ)就依靠协变导数描述。 基于广义相对论框架(主丛为正交标架丛,伴丛为切丛),即度量相容, →决定主丛上的联络为列维奇维塔联络 →主丛上的联络诱导伴丛上的协变导数 →向量沿给定方向的协变导数=0定义这个移动为“平移”(主丛上的“水平提升”,伴丛上的“平行运输”)
polo to no podium我法对这破车轻油没点b数吗? 明显应该黄白黄或者一停
劳森超越了维斯塔潘
要不让潘子开小牛吧
主流测相技术可不是只有时域
哪来的RZ,逻辑都捋不清还控楼
洛伦兹变换一般形式 e^-iM 其中M= (0,η₁,η₂,η₃/ η₁,0,-θ₃,θ₂/ η₂,θ₃,0,-θ₁/ η₃,-θ₂,θ₁0)/2 快度η=tanh⁻¹(v)=√(η₁²+η₂²+η₃²) ηₐ/η=vₐ/v 转角θ=√(θ₁²+θ₂²+θ₃²) 转轴(θ₁,θ₂,θ₃)
花了两小时清灰 还是很有效果
解方程3^x=12-x 看看反相的有几个会
确实是对牛弹琴
林芳才是不一样的
我发现很多法师不习惯用操控 这玩意等于一个大红啊。
协变导数和李导数的区别是什么?
抛开繁文缛节,以物理概念思考此题 先看题目有什么信息: 1、纯流体 2、静态度规 3、克尔度规 纯流体保证任意压力梯度 静态度规决定dr=dθ=0 在克尔度规下,等效势在等R处极点最低,赤道最高。静态度规需要r和θ=const,纯流体可以保证内部势来保证“静态”。则条件是可行的。 那么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静态度规必然意味着全表面等势。 再根据势定义和度规可计算r与θ的关系, 再比较不同θ处线元长即可知固有时关系。
一个显而易见的度规问题能扯这么久就离谱。 度规决定了空间的结构。一个矢量的不变量是它的模长,当你选择在哪种的空间进行分量展开,就决定了用哪种度规。而在选取的空间展开时又可以选取不同的基底,因为我们可以对某组基进行线性变换来得到一组新基。但是无论怎么选取,选择的基矢和原本矢量必须在选取的空间中。 举例来说,选择闵氏展开(t,x),对应标准基(1,0)ᵀ和(0,1)ᵀ,协变基(-1,0)和(0,1)。对应系数是t和x。 或者对标准基进行推动变换 (chφ,-shφ -shφ,chφ) 得到新基(chφ,-shφ)ᵀ和(-shφ,chφ)ᵀ 协变基(-chφ,shφ)和(-shφ,chφ) 不管是哪组基展开,都属于闵氏几何内的矢量。 这是一个自同构映射。 如果选择欧氏展开(it,x)ᵀ,对应标准基(1,0)ᵀ和(0,1)ᵀ,协变基(1,0)和(0,1)。对应系数就是it和x。 同样对标准基进行变换 (chφ,-ishφ ishφ,chφ) 等价于旋转变换 (cosiφ,-siniφ siniφ,cosiφ) 得到新基(cosiφ,siniφ)ᵀ和(-siniφ,cosiφ)ᵀ 协变基(cosiφ,siniφ)和(-siniφ,cosiφ) 但是展开系数出现了复数it,意味着这个基于欧氏的展开是不合法的,复矢量不是欧氏几何的矢量。 所以wick转动并不是一种同构映射,而是一种解析延拓。 既然基矢是基于空间结构,那么通过度规自然也能构造基矢。(是通过度规构造基矢,而不是通过基矢构造度规)即eₐ•eₑ=eₐᵀηeₑ=ηₐₑ。 或者通过克利福德关系构造克利福德基。{γₐ,γₑ}=γₐγₑ+γₑγₐ=2ηₐₑ 区别在于前者内积和外积需要额外定义 而后者通过对易关系自定义内外积 内积<γₐ,γₑ>=1/2{γₐ,γₑ},外积γₐΛγₑ= 1/2[lbk]γₐ,γₑ[rbk]
Wick转动只是数学上的解析延拓,并非时轴为虚 Wick转动后描述空间是欧氏并非闵氏。
集合石12隐修院现状
相对论等效势 根据定义静止能量为-P_t。 在无穷远处平直度规下,静止质点能量为m,在一个微扰下,质点向r减小方向运动,此时局部静止能量为m√γ。根据定义能量差值m(√γ-1)为势能变化量。 定义φ为势函数,即φ=√γ-1 由四速归一化及能量守恒可知γ=1/u^t 则u^t=(φ+1)^-2 ⇨ln|u^t|=-ln2(φ+1) 弱场下φ<<1,ln(φ+1)一阶展开为φ 即ln|u^t|≈-2φ
自然经济学? 一、基本定义 1、自然总能量为Et,(资源等价兑换为能量)En+Eh=Et。 2、计量货币总量为M。M∝E 3、人类持有总能量为Eh,Eh⊆Et。 4、自然子系统能量En,En⊆Et。 5、人类持有总能量增长为ΔEh。 二、公理与公式 1、能量与货币的锚定关系 M=κE,κ为换算系数。 2、人类净收入(剩余价值) ΔEh=Ec-Ep Ec为人类产出的有效能量 Ep为人类生产消耗的能量 ΔEh>0本质为人类从自然积累能量,驱动文明发展。 3、全局能量守恒 ΔEt=0热力学第一定律 ⇨ΔEh+ΔEn=0 ⇨ΔEt=-ΔEn。 结论:人类盈余=-自然赤字。 三、动态演化方程 自然资源衰减方程En=Et-∫(t,0)ΔEhdt dEn/dt=-ΔE<0意味着自然资源单调递减 当En→0,系统面临崩溃(能源枯竭)
为什么0角动量观者四速时间分量可以作为相对论等效势 即Φ=ln|u^t|
老王痴迷AI的结果就是前言不搭后语 dr/dt>|1-2M/r|等价于-dr/dt<-|1-2M/r| 即dr/d(-t)<-|1-2M/r|。 明明根据自己写的话就能推导时间反演t→t,非说自己是认为定义。 又一边说白洞粒子不会堆积在视界面,又一边说白洞粒子最终都堆积在视界面。
光量子态与偏振现象 一个光子的量子态由外部自由度(位置或动量波函数)和内部自由度(自旋或偏振)描述。 外部自由度。 粒子在x₀具有的态|x₀>为x₀的本征态,|ψ(x₀)|²是粒子在x₀的概率密度。每个位置都有其独立的本征态|x>,|ψ(x)|²是粒子在位置空间的概率密度函数。 ψ(x)=<x|ψ>表述为态|ψ>在基|x>下的投影,即矢量的分量展开ψ⃗=ψ(x₁)x⃗₁+ψ(x₂)x⃗₂+…+ψ(xₐ)x⃗ₐ,对于无穷维连续基|x>展开有|ψ>=∫ψ(x)|x>dx。 此式表明|ψ>是所有位置本征态的叠加态,波函数ψ(x)是其叠加系数。 粒子过双缝时,ψ(x)演化为ψ₁(x)+ψ₂(x) |ψ>= ∫ψ(x)|x>dx =∫ψ₁(x)|x>dx+∫ψ₂(x)|x>dx=α|ψ₁>+β|ψ₂>,即路径1和路径2的叠加态。 |ψ₁(x)+ψ₂(x)|²=|ψ₁(x)|²+|ψ₂(x)|²+|2ψ₁(x)ψ₂(x)| 其中2ψ₁(x)ψ₂(x)为干涉项 内部自由度 定义基矢: 左旋圆偏振|L> 右旋圆偏振|R> 水平偏振|H> 垂直偏振|V> 则有: |L>=1/√2(|H>+i|V>) |R>=1/√2(|H>-i|V>) |H>=1/√2(|L>+|R>) |V>=i/√2(|L>-|R>) 任意线偏振态|θ>=1/√2(e^iθ|L>+e^-iθ|R>)=cosθ|H>+sinθ|V> 任意椭圆偏振态|e>=cosφe^iθ|L>+sinφe^-iθ|R>=cosφ|H>+sinφe^iθ|V> 对于偏振片,相当于一个投影算符P(1,0/0,0), P|L>=1/√2|H> P|R>=1/√2|H> P|H>=|H> P|V>=0 P|θ>=cosθ|H> P|e>=1/√2|H> 投影算符本质上是对光子偏振态进行测量并筛选,P(1,0/0,0)相当于透射水平偏振态光子,吸收垂直偏振态光子。当大量相干光子经过偏振片,统计某个偏振态的光子数正比于偏振态概率,而光强正比于光子数。 对于波片,相当于一个酉算符U(1,0/0,e^iθ),作用是对垂直偏振|V>增加θ相位 以1/4波片为例, U|L>=1/√2(|H>-|V>)=|-π/4> U|R>=1/√2(|H>+|V>)=|π/4> U|H>=|H> 后面懒得算了。 通过以上推论可以得到各种偏振现象 也很容易由P|θ>=cosθ|H>得出马吕斯定律I=I₀cos²θ 外部自由度与内部自由度纠缠 代表外部自由度的路径叠加态1/√2|ψ₁>+1/√2|ψ₂> 代表内部自由度的偏振叠加态1/√2(|H>+i|V>) 两态直积得到(1/√2|ψ₁>+1/√2|ψ₂>)⊗1/√2(|H>+i|V>)=1/2(|ψ₁H>+i|ψ₁V>+|ψ₂H>+i|ψ₂V> 对于双折射晶体,将|H>投影到路径1 ,将|V>投影到路径2,再由两个直积态构成叠加态。即1/√2(|ψ₁>⊗|H>+|ψ₂>⊗i|V>),也可以视为自身路径和偏振的最大纠缠态。也可以是线偏振态入射1/√2(|ψ₁>⊗|H>+|ψ₂>⊗|V>)
集合石奶萨17铁达成
集合石3489,争取下个cd17铁
傅立叶变换总结 一、傅立叶变换与内积空间信号由一组傅立叶基展开 {1,e^jω₁t,e^j2ω₁t,e^j3ω₁t,…e^jnω₁t}/√2π 定义周期T内,其内积<f,g>=1/T∫ᵀf(x)•g(x)*dx 基具有如下性质 <e^jnω₁t,e^jmω₁t>=δ_nm, 即n=m时,<e^jnω₁t,e^jmω₁t>=1 n≠m时,<e^jnω₁t,e^jmω₁t>=0, 也就是说{1,e^jω₁t,e^j2ω₁t,e^j3ω₁t,…e^jnω₁t}/√2π是一组无穷维正交基。 f(t)=<Fn,e^jnω₁t> Fn=<f(t),e^-jnω₁t> 对于非周期信号 当T→∞,Δ(nω₁)=(n+1)ω₁-nω₁=dω=2π/T→0,即1/T=dω/2π,则f(t)=(1/2π)∫{∫f(t)e^(-jωt)dt}e^(jωt)dω其中1/2π∫f(t)e^(-jωt)dt=F(ω) 也就是信号函数f(t)是内积空间下的向量, f(t)→F(ω)类似协变展开转逆变展开 F(ω)→f(t)类似逆变展开转协变展开 也可将傅立叶变换改写为对称形式 F(ω)=(1/√2π)∫f(t)e^(-iωt)dt f(t)=(1/√2π)∫F(ω)e^(iωt)dω
玩了一个月,第七个CD 全集合石。
量子傅立叶变换 我们可以把自旋态视为一个量子比特,一个单态代表0或者1。n位量子比特即n个自旋态的直积。 傅立叶变换是将向量从一组基映射到另一组基上。通过对冲激函数做傅立叶变换,可以得到频谱上的全频率。 如果把两组基都映射到二进制数组,n个单态直积就代表一个确定的数,对其进行傅立叶变换,结果就得到n位比特内的数的全映射。 举例来说,对|1111>做傅立叶变换,结果就得到|0000>到|1111>内所有数的叠加态。利用这一点,就可以同时进行0-15的所有运算。这样复杂度就从2^n降为n^2。 所以量子傅立叶变换本质上是一种U算子。
670-675,rank2800+打12c大米,奶就是最划水的 奶里面戒律牧是最划水的,因为它没有打断。 我戒律675打12c也是突出一个混,有时候连障和终极苦修都懒得放。 但dps不行,dps但凡打个200w都可能会被人喷。
有打16的朋友吗? 奶萨目前678装等,3300+,限了16的裂口。集合石全是白戒,很难进。
量子傅立叶变换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zhuanlan.zhihu.com%2Fp%2F530478414%3Futm_psn%3D1907374035005867528&urlrefer=a52429e1e22baf8bdfe5448470ced575 这里的比特位长度对应的是时域宽度 频域宽的对应的数值误差度
第一标来了
关于实际信号分析的不确定性原理 对sin(t+1)采样,采样间隔为0.5s,当采样点分别取30个,60个,120个,480个,2000个时,用快速傅立叶变换计算其频谱峰值频率以及幅值如下: N=30: 频率0.1333Hz,幅值0.720,频率误差16.2% N=60: 频率0.1667Hz,幅值0.880,频率误差4.8% N=120: 频率0.1667Hz,幅值0.950,频率误差4.8%(幅值更接近) N=480: 频率0.1583Hz,幅值0.995,频率误差0.4% N=2000: 频率0.1590Hz,幅值0.999,频率误差0.09%
这个帖子为什么删掉?抛开内容质量不谈,它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 一直以来,学习者都围绕“光速就是光的速度”来展开讨论。包括很多反对者都是以MM实验测量光速不变来分析的。就几何上来说,时间和空间有不同的量纲,我们常在说“四坐标”,隐含着时间和空间应该有一个兑换率c,使得量纲一致。这个c的量纲刚好是速度,所以真正的光速应该是这个兑换率,而不是某个物质的速度。 在这样的定义下,经典框架也有这个c,只不过由于时间和空间彼此独立,所有c取任意都不会影响彼此。如果考虑几何上的各向同性和各项均匀,这个兑换率c应该也是一个常量,但是没有上限。(经典框架仍旧会有“光速不变的概念”)。所以在经典场论中,你可以看到瞬时传播的势场和一个无穷大的c。 而相对论框架下,由于闵可夫斯基几何特性,时空相关联,导致c成为一个有上限的常量。在相对论相关的推导中,你会发现c是多少根本不无所谓,它是常量才是关键。而限制c是上限的原因在于洛伦兹协变性,量子场论中所有无质量场,计算其得到的传播速度都是c;所有有质量场,计算传播速度都小于c。所以光的速度是光速只是一种巧合。 我一直认为c本质上是一种时空结构常数。和物理上众多的结构常数一样,是基于现实测量得到的公设。当然,公设本质上也是一种假设。
我也来一个集颜值与性能的万元神机✌️ 第一点:它颜值不错。纯白RGB海景房undefined(内存条黑的,但是被挡住了你看不到) 第二点:它性能不弱,无光追下4K通吃 第三点:升级空间不弱,cpu可换9800x3d,内存也可上海力士A-die,而且未来zen6也可上
抽空解答一下一些无脑的问题。顺便详讲傅立叶变换的本质。 要明白为什么先要理解这样几个定义: 1、信号的能量:E=∫(-∞,+∞)|f(t)|²dt 2、信号的平均功率:P= 1/T(T→∞)∫(-T/2,+T/2)|f(t)|²dt|f(t)|²,也就是(当前幅值)²,是瞬时功率(或者叫时域上的能量密度),可以证明:P瞬= 1/T(T→0)∫(-T/2,+T/2)|f(t)|²dt= d(∫|f(t)|²dt)/dt=|f(t)|²。 ∫(-∞,+∞)|f(t)|²dt 这个公式其实是《概率论》中的分布函数,|f(t)|²是《概率论》中概率密度。不明白建议去补一补《概率论》知识。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zhihu.com%2Fquestion%2F263467674%2Fanswer%2F2251981592%3Futm_psn%3D1905171305583575738&urlrefer=318c86d4729f273831dd3cc761a9e21c 也就是说红箭头指的是瞬时功率,信号在某些点P瞬↓,同样在某些点P瞬↑。 那么能量到底守不守恒? 以Asin(2π•2t)和Bsin(2π•3t)为例,计算两者平均功率为P1=A²/2,P2=B²/2,叠加后幅值(Asin(2π•2t)+Bsin(2π•3t))² =A²sin²(2π•2t)+B²sin²(2π•3t)+2Asin(2π•2t)Bsin(2π•3t), 其中A²sin²(2π•2t)+B²sin²(2π•3t)积分后= A²/2+B²/2 而2Asin(2π•2t)Bsin(2π•3t)积分后=0,因为sin(nπt)和sin(mπt)是正交基。 (为什么两个不同频率的正弦函数会组成一组正交坐标,涉及到泛函分析中的函数空间知识)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zhuanlan.zhihu.com%2Fp%2F586476028%3Futm_psn%3D1905053328901149341&urlrefer=685813d9d3aa98611fa5dfcd1c23cae7 可以看到叠加后的平均功率=叠加前之和。自然能量也是守恒的。变化的只是能量分布。 前面的贴子https://tieba.baidu.com/p/9700017851?&share=9105&fr=sharewise&is_video=false&unique=42C49B1BAFDE4539980B5E8DFAF03FE0&st=1747008148&client_type=1&client_version=12.79.1.0&sfc=copy&share_from=posthttps://tieba.baidu.com/p/9696847377?&share=9105&fr=sharewise&is_video=false&unique=F863E3DC1347E951E5748AE0043F7908&st=1747008195&client_type=1&client_version=12.79.1.0&sfc=copy&share_from=post说到“信号函数f(t)是内积空间下的向量”,同样F(ω)是同一个信号函数在不同坐标基下的表达。 傅立叶变换 F(ω)=∫f(t)e^(-iωt)dt f(t)=(1/2π)∫F(ω)e^(iωt)dω “e^(-iωt)”和“e^(iωt)”是坐标基,相当于向量分析里x、y、z的单位向量。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zhuanlan.zhihu.com%2Fp%2F336779418%3Futm_psn%3D1905140518612099320&urlrefer=21739159eff1c98f933f54680476131a 那么傅立叶变换有什么含义呢? 再以这个叠加信号为例f(t)=Asin(2π•2t)+Bsin(2π•3t) sin(2π•2t)和sin(2π•3t)也是一组正交基,类似于向量的坐标变换 Ce¹=Ae₁•e¹+Be₂•e¹ Ce₁=Ae¹•e₁+Be²•e₁ 本质上傅立叶变换和逆变换是在对信号函数做向量的坐标变换。而傅立叶展开得到的A、B、C…系数或者连续函数F(ω)相当于向量在每个轴上的分量。(F(ω)相当于无穷维连续分布的坐标轴系数,内积空间具有连续性)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zhuanlan.zhihu.com%2Fp%2F586476028%3Futm_psn%3D1905147274419478733&urlrefer=a84d134d0749478057d18c75b7d96541 也就是说傅立叶展开后的每个频率的函数都是一条独立坐标轴。 而前面能量的定义E=∫(-∞,+∞)|f(t)|²dt 也一目了然,就是再求向量模长的平方 那∫(-∞,+∞)|F(ω)|²dω自然就是在另一组坐标系下求模长,两者肯定是相等的。这就是帕斯瓦尔定理。 至于不确定性原理,基于《概率论》中方差相关定义和《泛函分析》内积空间施瓦茨定理,自然而然就能推导出来。
傅立叶变换的本质 向量空间由一组傅立叶基展开{1,e^jx,e^j2x,e^j3x,…e^jnx}/√2π定义周期T内,其内积<f,g>=∫ᵀf(x)•g(x)*dx 具有如下性质 <e^jnx,e^jmx>=2πδ_nm, 即n=m时,<e^jnx,e^jmx>=2π n≠m时,<e^jnx,e^jmx>=0, 也就是说{1,e^jx,e^j2x,e^j3x,…e^jnx}/√2π是一组无穷维正交基。其投影空间是希尔伯特内积空间。也就是信号函数f(t)是内积空间下的向量,信号能量E=∫[lbk]-∞,+∞[rbk]|f(t)|²dt是f(t)自身的内积,而空间向量具有内积不变性,由此得出帕斯瓦尔定理:∫[lbk]-∞,+∞[rbk]|F(ω)|²dω=∫[lbk]-∞,+∞[rbk]|f(t)|²dt。 Cn向量系数则对应了频率的权重。而傅立叶变换是信号向量在另一组基下的展开{1,e^-jx,e^-j2x,e^-j3x,…e^-jnx}/√2πz
信号分析中时域和频域的不确定性原理 《概率论》中,连续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函数为g(x),在其全域积分∫[lbk]-∞,+∞[rbk]g(x)dx=1。 其方差为∫[lbk]-∞,+∞[rbk]x²g(x)dx。 《信号分析》中,信号总能量E=∫[lbk]-∞,+∞[rbk]|f(t)|²dt, 对于非周期信号具有有限能量,归一化得到∫[lbk]-∞,+∞[rbk]|f(t)|²dt=1, 对于周期信号具有无限能量,对其平均功率归一化P= 1/T(T→∞)∫[lbk]-T/2,+T/2[rbk]|f(x)|²dx=1。|f(x)|²即时域上的能量/功率密度。 由帕斯瓦尔定理可知,∫[lbk]-∞,+∞[rbk]|F(ω)|²dω=1。|F(ω)|²即频域上的能量/功率密度。 根据定义有: 时域的方差σt= ∫[lbk]-∞,+∞[rbk]t²|f(t)|²dt 频域的方差σω=∫[lbk]-∞,+∞[rbk]ω²|F(ω)|²dω 又因为d[lbk]f(t)[rbk]/dt傅立叶变换对应iωF(ω),ωF(ω)傅立叶变换对应-id[lbk]f(t)[rbk]/dt,σω=∫[lbk]-∞,+∞[rbk]ω²|F(ω)|²dω=∫[lbk]-∞,+∞[rbk]|d[lbk]f(t)[rbk]/dt|²dt。 标准差√σt•√σω=√{∫[lbk]-∞,+∞[rbk]t²|f(t)|²dt}•√{∫[lbk]-∞,+∞[rbk][rbk]d[lbk]f(t)[rbk]/dt|²dt},应用柯西•施瓦茨不等式(向量内积小于等于各自范数乘积) √σt•√σω ≥|∫[lbk]-∞,+∞[rbk]tf(t)•f’(t)dt|=1/2 时域标准差和频域标准差分别代表时域宽度和频域宽度,即信号分析的不确定性原理。
黑戒集合石13全限达成 修道院给我打麻了
用牛顿和广相分别计算引力场光频红移和蓝移 牛顿:光子在r₁处频率为ν₁,r₂处为ν₂,能量分别为hν₁、hν₂,等效牛顿引力势分别为-GMhν₁/r₁c²、-GMhν₂/r₂c², 能量守恒有hν₁-GMhν₁/r₁c²=hν₂-GMhν₂/r₂c², 即ν₁/ν₂=1+GM/c²(1/r₁-1/r₂)/(1-GM/r₁c²), 弱场下GM/r₁c²→0,原式近似为ν₁/ν₂=1+GM/c²(1/r₁-1/r₂) 广相:令A=1-2GM/rc²,光的世界线0=-A(cdt)²+A⁻¹(dr)²,对于静态观者cdt/dτ=√(A⁻¹),光子能量hν=-c²dt/dτ=-c√(A⁻¹), 则两点频率ν₁/ν₂=√(A₁⁻¹)/√(A₂⁻¹), 弱场下2GM/rc²→0,对其泰勒展开近似为ν₁/ν₂=1+GM/c²(1/r₁-1/r₂)
玩了三周,12全限了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