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天虎前进º naofantian129
关注数: 2 粉丝数: 113 发帖数: 8,015 关注贴吧数: 33
林森浩亲笔信承认投毒 不同意换律师,不同意无罪辩护 林森浩亲笔信承认投毒,2013年4月震惊国人的复旦大学投毒案再次牵扯众人的目光。7月21日,复旦投毒案被告林森浩在狱中写的两份亲笔信曝光,林森浩承认投毒。其中一封信写给父亲林尊耀,另一封信写给律师斯伟江。林森浩在亲笔信中告诉父亲,不同意为自己作无罪辩护,决定保留斯伟江、唐志坚作为自己死刑复核阶段的辩护律师,并坦承,“我确实向黄洋投了毒,我只能认,也必须认。”林森浩在另一份信中邀请律师斯伟江重新作自己的辩护律师。 林森浩亲笔信承认投毒 2013年4月16日,复旦大学医学院研究生黄洋遭投毒后医治无效死亡,上海警方认定其室友林森浩有重大作案嫌疑。2014年2月18日,林森浩以故意杀人罪被一审判处死刑。同年12月8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二审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死刑判决依法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2015年5月6日,该案二审辩护律师斯伟江发表声明,称与林尊耀解除了《委托协议》,而律师唐志坚继续跟进该案死刑辩护工作。 2015年7月7日,澎湃新闻记者获得了由林森浩父亲林尊耀亲笔书写的《撤销委托通知书(撤销委托声明书)》。 根据该声明书,林尊耀正式决定撤销与唐志坚的委托关系和授权委托。他决心更换律师主要是不认同辩护策略,不满意二审律师放过关于林森浩到底有没有投毒行为中的疑点,仅凭口供就确认林森浩的投毒行为。林尊耀决定另外聘用专业代理死刑复核业务的律师谢通祥,作为林森浩死刑复核阶段的代理律师。 对此,唐志坚于7月8日发表声明称,林森浩故意杀人案二审宣判后,林森浩本人委托其作为其死刑复核阶段辩护律师,林尊耀并非委托人。“若林森浩同意其父亲的意见,我即刻退出;若林森浩拒绝其父亲意见,仍要求我为之代理,我将继续担任其死刑复核阶段律师,捍卫其合法权利。”唐志坚在声明中表示,他本着对林森浩负责的态度,目前暂不退出此案,待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法官征求林森浩个人意见后再作决定。 7月21日,澎湃新闻记者获得了林森浩的两封亲笔信。 林森浩在给父亲的亲笔信的开头写道,“本人林森浩,现作出如下决定:保留斯伟江、唐志坚作为我死刑复核阶段的辩护律师。”对于这一决定,林森浩向父亲阐述了自己的理由:1.他不同意给自己作无罪辩护,他确实向黄洋投了毒;2.“临阵换帅往往是不利的”;3.他信任斯伟江和唐志坚两位律师。在信的结尾,林森浩写道:“爸,我是个不孝的儿子,望您老保重!” 在给斯伟江的亲笔信中,林森浩回顾了此前撤换律师的经过,并请求斯伟江重新担任自己的辩护律师。 对于两封信件的内容,斯伟江认为,从信中可以看出林森浩还是很有担当的。“他自己做了错事,他能勇于承认,说明他的悔罪态度非常坚决,也很诚恳。”斯伟江说,两封信件也反映出林森浩在看守所的日子里确实看了不少书籍,“生命有了厚度”。
关于黄金案的开头的翻译问题,请高人指教 上译版: 三名男子就座于悲欢阁的顶层,一边眺望着从京师北门出城而去的大道,一边各自默默饮酒。这是一座老字号的三层酒楼,位于松林密布的小丘之上,不知从何时起,这里便成了京官专门送别外放官员的地方,待到他们任期已满、返回京城时,亦在此处相迎。正如镌刻在前门上的开篇诗句所言,这阁子因其迎来送往之用而得名。 北联版: 大唐高宗龙朔年间,京城长安北门外小山坡上有一座松柏掩映的三层古雅酒楼,此楼原是送往迎来之所,故名“悲欢楼”。其正门之上即题刻着上面这首无名古诗,大意是那别亲去友、离京赴任的朝廷官员与友朋同僚感伤话别、相互劝勉及立志建功立业、报效朝廷之事。因这诗情真意切,引得过路文人多驻足吟诵,以致传扬开来,使得京城里人人皆知悲欢楼的大名,便有人到此饯别宴迎,互诉衷肠。 且说这日又有三位身着官服之人来到悲欢楼上落座。此三人均为三十上下年纪,其中一人头戴乌纱帽,姓狄名仁杰,人称狄公,乃新任蓬莱县令,正欲离京赴职。另二人一人姓梁名体仁,一人姓侯名钧,皆头戴纱帽。二人俱是狄公同僚好友,这日专为狄公饯行来此。三位官人在悲欢楼顶楼上只管推杯换盏,却并不多言一语。酒过数巡,三人移目窗外,极目远眺,久久凝视那北门外通往远方的大道。 陈胡版: 这诗单表大唐名臣狄仁杰狄公居官清正,仁慈爱民,义断曲直,扶着锄恶的高风亮操。看官但知狄公乃盛唐名相,国之鼎鼐,他出为统帅,人为宰辅,执朝政,理万机,播名海内,流芳千秋。其实狄公早年官吏生涯更有可大书特书者,史载狄仁杰高宗仪凤年间为大理寺丞,一年断滞狱一万七千人,无冤诉者,一时朝野传为美谈。仙机妙算,断狱如神之名,不胫而走。在担任县、州衙官员期间,勘破疑案无数,其中多有曲折离奇,惊心骇目者。   大唐高宗皇帝调露元年,狄公欢仁杰由京师外放登州蓬莱县任县令。京师一班同年僚友于东门外五里地的悲欢亭设宴饯送。时值暮春三月,淫雨绵绵,一连十几日不见天晴,亭外的桃花、杏花纷纷被风吹落,狼藉一片。一条曲折的石子幽径湿涔涔满眼绯红粉白,这景象不由使离别人更添几分怅惘。   饯席约莫有了一个时辰,见亭外雨渐渐小了,只是丝丝凉风偶尔夹着几点雨珠。来送行的官员纷纷告辞退席,执手咽噎,叮咛赠言。狄公—一屈躬称谢,并不感伤。驿车在远处的一株虬松下等候。   亭内如今只剩三人:梁体仁和侯钧,同是刑部员外郎,与狄公最是莫逆。——狄公官为大理寺丞,与刑部的官员过往甚密,职司隶属虽有差异,但理刑析狱等却是雷同的公事。两下又时常为断决滞狱互通案情,往复公牍,遇有疑难,也常在一起切磋议析,故最为投契。梁、侯二人对狄公自荐外放深感惋惜,临到此时尚存一线希望,力图劝他口心转意,仍旧留在京师任上。
林森浩作死的过程中,家人送上了神助攻 林森浩被执行死刑,复旦投毒案告一段落。 除了林森浩自己作死之外,我主要想谈谈林森浩的家人在这场风波里,到底是怎么把他一步步送上刑场的。 在案件发生之后,依照法律常识,凶手想减轻判罚必须先认罪,再积极赔偿,然后取得被害人家属的谅解,尤其是最后一项,几乎可以左右法院的判决,司法实践中死刑和死缓的区别也就在这几点了。 然而林森浩家人是这么做的 1 在一审判决出来之前,整整8个月的时间,没有向黄洋家人道歉,黄洋的父亲说“一个道歉短信都没收到。” 林森浩父亲更是拒绝一审律师认罪赔偿求轻判的路线,坚持:无罪辩护。 在一审死刑判决之后林父还说“当时跟律师提出,我想去看看黄父,无论如何都要表示一下。律师说,没有一两百万元,你去见人家没用!没必要去,别给他们添乱。”强行甩锅给律师。 然而律师只想说:这锅我们不背。 江沁洪律师:“他儿子有罪,自己承认了,林父偏偏说无罪,经过两次尸体鉴定,黄洋确实死于这个药物,林父说不是死于这个药物,家属直到庭审前,几乎都在要求我们做无罪辩护,要把他自己的认知强加给你。林父在跟我们接触的时候一直在说他儿子没杀人,黄洋不是死于N-二甲基亚硝胺,没有表现出歉疚,这让我们心里非常不满意。律师辩护是独立的,不受当事人约束的,这一点他理解不了。” 林森浩也在一审期间抛出了“愚人节开个玩笑”理论,一审上诉理由是坚持不是故意杀人。这种言论对黄洋家人的伤害该有多大。林家也把留住林森浩这条命的可能性堵的差不多了。 2 复旦一群猪队友 一审之后,复旦177名学生联名上书要求不判林森浩死刑。 几个槽点 ①林森浩不是一贯的凶残。(嗯?只是偶尔的凶残我们也受不了啊) ②林森浩对病人做B超很负责。(嗯?你在逗我) ③林森浩应该对黄洋家人尽孝来赎罪。(我捐五毛钱汽油烧死这117个猪队友) 看完这封联名信之后,连局外旁观者都愤怒了,林森浩到底是把毒投到了饮水机里,还是投这些人的脑子里了?真的有人考虑过黄洋家人的心情吗? 3一审后,林家人才开始慌了。 林森浩的父亲在一审判决之后的第二天下午,就找到黄洋父母位于塘桥的住处向黄洋父母谢罪,遭到了黄洋父母的拒绝,期间后者更是拨打110驱赶了林森浩家人。黄洋父亲表示一审后曾收到林森浩父亲发来的“求情短信”。他说,自警方确定林森浩是嫌疑人起,直至庭审结束,黄家都未收到过一丝来自林森浩家属表达的歉意;而今通过短信道歉,“无非是想求得谅解,轻判林森浩”。黄家人对此感觉心寒,不予理会,并一致要求“严惩凶手”。 为了二审能够改判,林森浩及家人才开始作秀般的道歉,这真的太晚了。 2 林森浩手写道歉信、当庭痛哭两分钟 道歉信第一句话是对不起叔叔阿姨,第二句话是:人生若只如初见,那该有多好。 。。。。。我竟无言以对,然而比这个还大的槽点是,这封所谓的手写信是由媒体先看到然后公开的,还说信是用黑色水笔所写,林森浩不善于表达,无法向黄洋的父母当面道歉,所以手写,通过律师转交。黄洋父亲压根没收到过这样一封所谓的手写信,他表示自己收到的信是电脑打印的。当时还说监狱条件还好嘛,还有电脑打字。看完信之后觉得不像林森浩写的,有点像律师写的,觉得林森浩的致歉不够诚恳。 诚恳!这两个字很重要。 试想,如果当时林家没有通过媒体风雨满城的炒作这封手写信,而是亲手递交,会不会结局不一样。林家到这个时候了,还企图左右舆论。 5 无穷无尽的带着媒体骚扰 二审期间,黄国强说,这几个月家人仍住在荣县县城,但时不时会被打扰,“心情很烦躁,很伤心”。林父曾多次来到荣县,但他并不想见林家人。 为啥不想见?和执行死刑前前往四川的那次目的一样,林森浩父亲的目的并不是道歉,而是希望黄洋父母能够写谅解书。 第一次致歉: 一审判决死刑之后,黄国强回忆,林尊荣并没有道歉的意思,而是说孩子(林森浩)是开玩笑,希望黄家原谅他,一直不承认儿子投毒这件事情。 第二次致歉: 黄国强回忆,2014年五六月份他们回到四川后,曾收到了林尊耀发到黄洋手机上的短信。短信已经删掉,但他仍记得大致意思就是说林森浩是开玩笑才这么做的,说林森浩是社会经验不足,才犯了错,“短信里根本没有检查林森浩的犯罪行为,都是在为他的罪行开脱。” 第三次致歉: 2014年3月,在林森浩大伯和叔叔的陪同下,林森浩父亲林尊耀来到荣县,希望面见黄洋的父母替子道歉赔罪,却始终未能打通黄国强的电话。林尊耀随后前往公墓给黄洋上香。黄国强说,当时他们并不在家,后来也是听邻居说的,“他们带着记者来照相,给人的感觉就是为了抓新闻,作秀。” 第四次致歉: 2014年12月,二审开庭前。林森浩“手写信道歉”,黄洋父亲“那封信我看了,但是也是不诚心,也是在开脱自己的罪行。” 最后一次致歉: 2015年12月10日,林森浩死刑执行之前。林森浩叔叔赴四川,黄洋家人选择了躲避,黄洋的父亲则表示: 非诚,勿扰。 至此,林森浩和家人的作死之路,终于结束了。 再回首2013年的那个春天,林森浩也是自己走上了这条作死的道路,蓄意投毒后主动上网查询二甲基亚硝酸铵的致死案例,却没有阻止黄洋喝水。黄洋喝水住院之后,三次前往医院看望黄洋,期间还发微博感慨现代医疗技术多无力,却没有主动告知有医生到底是什么毒,导致医院一直按照胃肠炎来治疗,而这期间林森浩还与黄洋父亲见过面,在看到黄洋妈妈和阿姨痛哭的时候还主动问黄洋的病怎么样了,何其歹毒。 在被捕之后不主动坦白交代案情,在二审时候更是编造“主动清洗饮水机”这样的话企图改变量刑。 林森浩真的是一念之差才投毒的吗?I DONOT BUY IT。他有太多机会挽回黄洋的命了,然而他一个都没有做。他只是冷眼旁观黄洋在挣扎中死去。而且同时,黄洋的父母和其他的亲人,也目睹了黄洋人生中最后的13天,看着黄洋在重症监护室全身插满导管,听着黄洋的每次哀叫,这才是痛不欲生吧。而现在,黄洋,终于可以安息了,黄洋的家人,也终于不用被骚扰了。 另外,还在纠结质谱图的人们,有这个时间纠结,本案公开审理,透明度极高,请先看看双方律师的代理词和判决书好吗。 死刑的意义何在?后来林森浩要去实验室,头脑里闪过之前“朱令案”最终没有破案,这给了他一个直接的刺激,“算是侥幸心理吧。”林森浩说。 看到了吗?惩戒凶手,警示后人,这就是目的。 朱令案的凶手,你也一样跑不掉。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