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色过往 秋色过往
关注数: 0 粉丝数: 19 发帖数: 1,770 关注贴吧数: 81
论 通 俗 音 乐 [原创} 此标题原名为“通俗音乐浅谈”,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整理,现改为“论通俗音乐”,也想和各位音乐爱好者朋友们能够进一步更详细的交流有关知识和个人的看法。 什么是通俗音乐 【通俗音乐一般指的是通俗歌曲。通俗歌曲是歌曲创作中一种常见的音乐体裁。“通俗歌曲”这个概念,究竟包括哪些内容?是狭义的还是广义的?在音乐界乃至文艺界争论颇多,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于通俗歌曲的概念与内涵,从美学的角度来讲,至尽仍没有一种大家认同的,权威性的解释。严格的讲通俗歌曲如同声乐艺术中的“通俗唱法”一样,只是目前采用的一种约定俗成的说法,尚不是科学的定义。我认为,至少通俗歌曲的范围应包括所有用通俗唱法演唱的歌曲】.(此段原作者-作曲家龚耀年先生) 通俗歌曲的题材十分广泛,它善于捕捉人们瞬间的思想情感,歌曲内容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歌曲有很大的自娱性,适合人们自演自唱,因此很受群众尤其是青年的喜爱。 那么什么又是“通俗唱法”多用自然嗓音,吐字清晰,亲切随意。这种因通俗歌曲而产生的唱法,即可称之为通俗唱法,通俗唱法讲究歌手声音的个性与特点。音乐的衡量 音乐没有好与坏的分别,只是每个人的口味和喜好不同.什么类型的人听什么样的音乐;什么心情的人听什么样的音乐.一个真正会聆听音乐的人,不会完全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认识与衡量某种音乐风格.写出来的音乐也不是为了让人评价给意见的;如果作者写出的音乐是源自真正心灵源泉的东西(我们暂先抛去理论的东西),那么音乐---只有感悟~~~.好的音乐是不分时代与流行的.现在音乐的流派众多,不管是你追求商业化,思想化,个性化等等,每种音乐风格都有它固定的人群与市场,你是属于哪个市场里的,你的音乐是哪个市场里的,这里就谈到了音乐风格"定位"的问题;这个"定位"最为重要,它也许能决定一个歌手的命运.怎样定位:首先要认清自身的特点,风格与路线,"不是说你喜欢什么样的音乐风格,你就能搞什么样风格的东西,而是自己真正适合什么样的音乐风格". 有的朋友常把自己的歌词贴出来让大家分享,内心总想问问大家;我的歌词写的怎么样?好不好啊?那么你有没有想过,衡量你歌词好坏的标准是什么?(我们暂先完全抛开写作的理论与技巧,只说内容),你的歌词你有没有写出你自己真正想要,想表达出来的东西呢?要想让别人说你的东西好;有共鸣,那不就是你写出了自己真正的感受和想写出的东西吗?比方说;这首歌其他的人都不喜欢,就你一个人喜欢,这首歌曲的作者也没有白写,也是一个成功.因为,只有你能在这歌里找到你想要的东西和共鸣~~ 那么你一定会说;“这是一首好的音乐” 音乐的理论与写作的技巧,是为了更好更完美的表达音乐,固然重要.音乐要表达的是人的心境,意境和感受;音乐绝对不是用来追求难度和技术的. 歌曲的"雅"与"俗". 歌曲 "雅" 而 阳春白雪: 歌曲 "俗" 而 遍地开花. 各有千秋.不管是未出名的歌手还是已经名气很大的歌手,有的也同样会遭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批评. 现在市面上有些很流行的歌曲,有人说没有内涵,都说俗,但它为之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呢?在如某些红的都发紫的歌曲,它像是这个年代的歌曲吗?它能流行的原因是什么呢?要记得;听众是听众,玩音乐的是玩音乐的;搞音乐的就是搞音乐的; 想法差之甚大.歌曲是艺术,但也是一种商品. 现在的流行乐坛,是一个多元化的乐坛,也是一个追求个性化的乐坛,我们要真正的确定自己,了解自己,作出真正源自心灵的音乐,感动每个人~~~~~~
什 么 人 可 以 学 习 声 乐? 中央音乐学院 赵登营 具备正常的听说能力,有一定基础的青少年都可以学习唱歌。由于人们生理条件的不同,对音乐感知能力的差异,有的人可以选择歌唱为自己的职业,他们会成为音乐学院的高材生;有的则可能把唱歌选择为自己的业余爱好――艺术特长。拥有一技之长是他们受到各重点院校的欢迎。 学习唱歌最重要的是热爱歌唱,这种热爱是发自内心的,不可抑制的。是不带功利色彩的。 学习唱歌要注意保护自己的耳朵,培养自己敏锐的分辨能力:对音的高低,强弱,音色的不同有较强的分辨能力,对不同的语言有清晰,敏锐的辨别力。 学习唱歌要掌握一定的基本乐理和试唱练耳知识,如果能较熟练地掌握一门乐器,将会对日后的声乐学习发展长生积极的影响。 学习唱歌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健康的心理,健康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是歌唱的首要条件。体育锻炼不仅使肌肉和内脏器官活动能力加强,使嗓子更加结识,发声更加持久,而且对抵抗各种传染疾病有机记得意义。同样,一个健康的心理对歌唱产生积极的影响。一个精神不振作,爱生闷气,爱发脾气得人,一定会对嗓子产生负面的影响,所以学习唱歌一定要具备乐观向上的情绪和平常的心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才能不断的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不断的取得进步。
【 通 ☆ 俗 ☆ 音 ☆ 乐 ☆ 浅 ☆ 谈 】 通俗音乐浅谈 音乐的衡量 音乐没有好与坏的分别,只是每个人的口味和喜好不同.什么类型的人听什么样的音乐;什么心情的人听什么样的音乐.一个真正会聆听音乐的人,不会完全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认识与衡量某种音乐风格.哪怕你是音乐评委也是一样.写出来的音乐也不是让人评价给意见的;如果作者写出的音乐是来自真正心灵源泉的东西(我们暂先抛去理论的东西),那么音乐---只有感悟~~~.好的音乐是不分时代与流行的.现在音乐的流派众多,不管是你追求商业化,思想化,个性化等等,每种音乐风格都有它固定的人群与市场,你是属于哪个市场里的,你的音乐是哪个市场里的,这里就谈到了音乐风格"定位"的问题;这个"定位"最为重要,它也许能决定一个歌手的命运.怎样定位:首先要认清自身的特点,风格与路线,不是说你喜欢什么样的音乐风格,你就能搞什么样风格的东西,而是自己真正适合什么样的音乐风格. 有的朋友常把自己的歌词贴出来让大家分享,内心总想问问大家;我的歌词写的怎么样?好不好啊?那么你有没有想过,衡量你歌词好坏的标准是什么?(我们暂先完全抛开写作的理论与技巧,只说内容),你的歌词你有没有写出你自己真正想要,想表达出来的东西呢?要想让别人说你的东西好;有共鸣,那不就是你写出了自己真正的感受和想写出的东西吗?比方说;这首歌其他的人都不喜欢,就你一个人喜欢,这首歌曲的作者也没有白写,也是一个成功.因为,只有你能在这歌里找到你想要的东西和共鸣~~ 那么你一定会说;"这是一首好的音乐".(记得有一个朋友曾说过;“什么是好的音乐呢?---你自己喜欢的音乐就是好的音乐”。这句话看似简单,但在我看来,是个真理,一个衡量音乐的真理~) 音乐的理论与写作的技巧,是为了更好更完美的表达音乐,固然重要.但它是辅助性的东西,音乐要表达的是人的心境,意境和感受;音乐绝对不是用来追求难度和技术的. 歌曲的"雅"与"俗". 歌曲 "雅" 而 阳春白雪: 歌曲 "俗" 而 遍地开花. 各有千秋.不管是未出名的歌手还是已经名气很大的歌手,有的也同样会遭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批评. 现在市面上有些很流行的歌曲,有人说没有内涵,都说俗,但它为之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呢?在如某些红的都发紫的歌曲,它像是这个年代的歌曲吗?它能流行的原因是什么呢?要记得;听众是听众,玩音乐的是玩音乐的;搞音乐的就是搞音乐的; 想法差之甚大.搞音乐的首先考虑的就是市场 ,这也是很现实的一句话。歌曲是艺术,但也是一种商品. 现在的流行乐坛,是一个多元化的乐坛,也是一个追求个性化的乐坛,我们要真正的确定自己,了解自己,作出真正源自心灵的音乐,感动每个人~~~~~~ -秋色过往2004年写于沈阳
★★★【 关 于 学 习 作 曲 的 一 些 看 法 】★★★ 谈到作曲,在有一些朋友的思想当中,认为作曲很神秘,甚至对自己而言是件遥不可及的事情,其实不然。它并不是属于少数的天才!最初你只要具备几个条件就可,也不是说在完全掌握了基本乐理之后才能作曲。那么我们开始学习作曲需要具备什么条件呢?应该怎样去写呢? 以我个人的一点经验和认识,我大致归纳了几点供大家借鉴参考。 首先,要具有一定的模仿力。去多听,多接触,多分析各种体裁的音乐,炼出自己的音乐感觉(乐感),积累自己的音乐语言。在模仿别人写作的过程当中,要不断总结经验,找到自己适合,擅长的音乐风格,最后形成自己独有的音乐个性。由最初的模仿,到最后的展翅翱翔,这也是不可否认的一个过程。对于写歌,大家千万不可求急,最开始哪怕你只写出了一小节旋律,也是一个成功。 要具有一定的想像能力。这个想像力结合你真实化的生活,能够体现表达出歌曲的心境与意境。你的想像力也是决定你音乐个性的基础。但这个想像力不是说在你写歌词或旋律的时候凭空想像,无病呻吟,平时要善于观察生活,多思考。 要具有一定的文学基础。所谓的文艺就是文学与音乐的结合,它们是分不开的。哪怕你不作词只作曲,这一点也不可忽略,最起码在你为歌词谱曲的时候能更深的理解歌词的内涵。所以我们要多学习,关心文学。 (再者,要是会演奏一门和声乐器就更好了。吉他,钢琴,电子琴都属和声类乐器。它们伴奏出来都有着不同的音色效果,会更加丰富你的创作感觉)。 最后,自己要会乐理中的记谱法,能够自己记下所写的旋律,我们总不能靠录音设备去哼唱呀,这样时间长了也不是好办法。 以上的几点要求是针对初学作曲的朋友,让朋友们的脑海中有个印象,应该知道注意些什么。创作是需要时间和阶段性的。我所说的以上几点的“具备”,有的朋友可能先天就已经具备了,不太了解的朋友也没关系,后天也完全可以培养。你别看我上面说的有点难,其实你要用心去做用不了多长时间的,所以对自己有信心学作曲的朋友不要放弃。 开始要是具备了以上几点,你就算刚开始作曲,作出的歌曲无论从质量上,成熟度上来讲,一定会很高。 还是那句话,由浅入深,不断的学习研究,随着自己的创作不断提高之后,我们自己就会明白更多的东西。 我在这里也是很随意的和大家交流了一些看法,有暂时没想到的地方和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望朋友们给予意见。也欢迎朋友们在这里询问有关知识,尽我的薄力,为大家解答,谢谢!
匈牙利作曲家 李斯特 李斯特 ----弗伦兹·李斯特 (1811一1886)天才的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和音乐活动家。他生于匈牙利雷定,六岁起学钢琴,曾先后作为萨里埃里、车尔尼、雷哈、巴埃尔的弟子。他十六岁时定居巴黎,受雨果、拉马丁、夏多布里昂等浪漫主义文艺家思想的影响,向往资产阶级革命。在音乐上他主张标题音乐,首创了交响诗体裁,作有《塔索》、《前奏曲》、《匈牙利》等交响诗共十三部。李斯特还受帕格尼尼的影响,创作了十九首《匈牙利狂想曲》和十首钢琴练习曲。他树立了与学院风气、市民习气相对立的新的浪漫主义原则,并支持阿尔贝尼斯、斯美塔那、柏辽兹、瓦格纳等作曲家的创作。相传贝多芬听了他的演奏后,非常赞赏他的天才,曾上台拥抱亲吻李斯特,这成为李斯特音乐成长的佳话。1848年起他常住维马,并定期回匈牙利。他创建了布达佩斯国立音乐院并任院长。李斯特创作活动的进步的民主主义的倾向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匈牙利的民族解放运动相联系的----钢琴曲《匈牙利狂想曲》是和李斯特的名字分不开的,正如圆舞曲和施特劳斯、交响曲与贝多芬的名字分不开一样。它的钢琴曲已列入世界古典钢琴曲的文献宝库----李斯特所创作的十九首钢琴曲《匈牙利4狂想曲》,在他的钢琴作品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这些作品不但充分发挥了钢琴的音乐表现力,而且,为狂想曲这个音乐体裁创作树立了杰出的音乐典范。这些作品部是以匈牙利和匈牙利吉普赛人的民歌和民间舞曲为基础,进行艺术加工和发展而成的,因而都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这些乐曲结构精炼、乐思丰富活跃,音乐语言与音乐表现方法同匈牙利乡村舞蹈音乐和城市说唱音乐有密切联系,乐曲的形式虽然不时的变化,可是音乐形象始终鲜明而质朴,体现了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完美统一。
中国传统音乐简介 国乐、新音乐、中国音乐、中国传统音乐的内涵和外延各不相同。 中国传统音乐可分五类 >>   中国传统音乐简介:我们在许多民乐CD中都可看到“国乐”二字,这“国乐”指的是从古代流传下来,在近代又有所发展的属于“国粹”的音乐,可见“国乐”的创作时间指的是古代;   “新音乐”指的是那些学习过西方音乐的人所写的音乐,如学堂乐歌,可见新音乐的创作时间是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   “中国音乐”则不仅指古代传承下来的音乐,也指中国人按西方理论创作和改编的音乐。   “中国传统音乐”是指中国人运用本民族固有方法、采取本民族固有形式创造的、具有本民族固有形态特征的音乐,不仅包括在历史上产生、流传至今的古代作品,还包括当代作品。可见,传统音乐包括“国乐”但不包括“新音乐”,但它们都是“中国音乐”。   传统音乐是我国民族音乐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音乐与新音乐的区别并不在于创作时音的先后,而是在于其表现形式及风格特征。如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渔舟唱晚》虽是近代音乐作品,但其表演形式属中华民族所固有,所以也是传统音乐。相反,学堂乐歌、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等因其音乐形态特征借鉴了西方音乐,故不是传统音乐。
天才的作曲家莫扎特 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是欧洲维也纳古典乐派 的代表人物之一,作为古典主义音乐的典范,他对欧洲音乐 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莫扎特一主共创作了22部歌剧、41 部变响乐、42部协奏曲、一部安魂曲以及数百部奏鸣曲、室内 乐、宗教音乐和歌曲等作品。歌剧是莫扎特创作的主流,他与 格鲁克、瓦格纳和威尔第一样,是欧洲歌剧史上四大巨子之 一。在交响乐领域,他又与海顿、贝多芬一起为欧洲音乐史写 下了最光辉的一页。莫扎特还是钢琴协奏曲的奠基人,他对 于欧洲器乐协奏曲的发展同样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另外,他的 《安魂曲》也成为宗教音乐中难能可贵的一部杰作。作为18世 纪末时的欧洲作曲家,莫扎特的音乐深刻地反映了这个时代 的精神,尤其是体现在歌剧作品中的市民阶层的思想,无疑在 当时具有进步的意义。莫扎特赋予音乐以歌唱性,然而,其中 又深合着悲伤,这正反映了莫扎特时代知识分子的命运。 金色的童年和少年 back to the top 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1756年1月27日诞生在莱奥波尔德·莫扎特是一个提琴家、管风琴家、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他所著的小提琴演奏教程,不仅在奥地利和德国,而且在欧洲其他国家都享有盛名。 莫扎特从三岁时就显出了非凡的音乐天才,他时常走到钢琴前面,按着琴键细听,并努力弹出他曾经听到过的音乐。有一次,莫扎特的父亲和朋友一起回家,年方四岁的莫扎特正坐在桌旁,父亲问他在干什么,他说他正在写钢琴协奏曲,当他父亲把五线谱纸拿过来看时,激动得流出了眼泪,他对朋友说:“你看,这里写的一切是多么正确而且是有含义的啊!” 莫扎特有着惊人的听觉和音乐记忆力。七岁的时候,有一次他用父亲的朋友沙赫特涅尔的小提琴演奏,两天后莫扎特又在自己的提琴上练习。当沙赫特涅尔再次上门时,莫扎特对他说,我现在用的小提琴比前两天奏的那把小提琴低八分之一个音。沙赫特涅尔以为他在开玩笑,但莫扎特的父亲完全了解自己儿子,他请朋友把小提琴从家里取来,经校对后,发现莫扎特的判断完全正确。 1762年,将近六岁的莫扎特就掌握了古钢琴的弹奏技术,与此同时,他又开始学习拉小提琴。这年秋天,父亲从大主教那里为自己挣得了休假,他带着莫扎特和姐姐南涅尔到维也纳去。莫扎特一家的到来,使维也纳大为轰动。在别人的建议下,父亲把莫扎特姐弟俩带进了宫廷,皇族让孩子们单独地演奏或四手联弹,并根据别人所给的主题作即兴演奏;人们还用布蒙上琴键,让莫扎特演奏复杂的曲子。谅人的技奥地利萨尔茨堡城的一个杰出的音乐家的家庭里。他的父亲巧同儿童的纯朴天真结合在一起,音乐使周围的人们感动不已。在宫廷里,他们表演了两个星期之久才离开。 父亲的休假结束了,1763年初,他们回到萨尔茨堡。同年夏天,莫扎特的父亲又向大主教请假,带着孩子们做更长的音乐会旅行。在去巴黎的旅途中,他们先后去了德国的许多城市,如募尼黑、海德堡、法兰克福、波恩.科隆等地。每到一处,莫扎持姐弟俩都举行一次音乐会,每次音乐会都轰动了当地的贵族和居民。在法兰克福有这样一张海报:“今天8月31 日,星期三晚六时将举行最后一次音乐会,十二岁的女孩和七岁的男孩进行古钢琴演奏,除了这个女孩演奏伟大大师们最难的作品以外,男孩将演奏小提琴协奏曲。在演奏交响曲时,男孩还将以古钢琴伴奏,并将在盖上布的琴键上自如地演奏。人们如果在古钢琴或其他任何乐器上弹一个音或一个和弦,或者用其他东西,如小铃、玻璃杯等发出声音,他都能准确地说出这些音的音名。最后他将用钢琴和管风琴作即兴演奏,并用听众向他要求的任何调性作即兴演奏。”从海报上看,可见音乐会在当时的影响之大。 1763年11月,莫扎特和家人一起终于到了巴黎,法国首都的音乐生活极大地开阔了他的艺术视野。在巴黎,他听了许多名演奏家的演奏,还听了不少交响音乐会、教会合唱及管风琴音乐会。巴黎复杂的社会生活、激烈的文艺论战以及自由和广阔的思想观点是德国和奥地利那种闭塞的生活所不能比的。面对着一个崭新的文化环境,莫扎特在巴黎尽情地活动着,他非常成功地举行了两次公开音乐会,并且成为巴黎上流社会最引人注目的形象,尤其是受到宫廷的百般宠爱,甚至在新年的时候准许他站在国王的桌子边,这对当时的音乐家来说是一个莫大的荣誉。在巴黎期间,莫扎特还创作了不少音乐作品,并在那里出版了最初的四首小提琴和钢琴奏鸣曲,这时候,他才七岁。
释 迦 牟 尼 佛 传 1.太子降生  我听到过这样的故事:   二千五百年前,大约在公元前563年之间,乔答摩·悉达多(乔答摩是姓,悉达多是名)诞生在中印度一个名叫迦毗罗卫的国家里。迦毗罗卫国位于世界最高峰喜马拉雅山的南麓,这是一个小国家,由部落酋长也即刹帝利种释迦族的净饭王领导着。它的首府是迦毗罗卫城。迦毗罗卫城在今天的尼泊尔境内。繁茂的森林,富庶的物产,纯朴的民风,是这个城市的特质。释迦牟尼佛即乔答摩·悉达多太子就这样诞生在迦毗罗卫国迦毗罗卫城郊外的蓝毗尼花园一棵美丽而鲜艳的无忧树下,据说他的母亲摩耶夫人在回娘家生产的途中路过这个花园,她有些累,于是来到这个花园暂时小憩。在这棵无忧树下,她手攀着树枝,悉达多太子就这样从母亲的右胁降生了下来。母子安祥,全无痛苦。这一天正是农历的四月八日。太子的诞生给这个国家带来了许多和乐的气氛,给膝下久虚的净饭大王带来了从未有过的大喜悦。   据说,在太子降生前,具体地说,是在太子降生前一年,四十岁的摩耶夫人尚未怀上一男半女,这使净饭王为了将来王位的继承人问题而整日忧心忡忡。摩耶夫人是拘利族领有天臂城的善觉大王的胞妹,仪表端庄秀丽,性格温和贤淑,自从与净饭王缔结美满的金玉姻缘之后,他们的生活一直过得恩恩爱爱,美美满满。虽然他们的生活有如人间的天堂,可是寒来暑往,春去秋迎,日子像流水一般地消逝,净饭大王和摩耶夫人的青春岁月也随着匆匆的时光之轮而渐渐远去了。然而一团暗淡、忧郁而烦闷的阴影终于不知不觉地弥漫在可爱的繁华的王宫的空气中了。这是他们两个人之间的心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没有王子的生活使他们两人都有些焦躁不安。   正是摩耶夫人四十岁那一年的夏秋之交,一个万籁俱寂的夜晚,摩耶夫人如往常一样舒适地躺在自己的床上。一轮明月高挂在碧蓝透澈的天空,阵阵夜风吹拂在洁白而柔软的象牙床上,碧绿的椰子树也随着夜风轻轻舞动,大地,天空,山川,草木,以及一切所在都充满着温暖而祥和的气氛,这是一个诞生美妙事物的时光,摩耶夫人正以无比舒畅而甜美的心情安静地进入梦中。   朦胧中,摩耶夫人忽然看到天门静静地打开,一位仪表俊秀的男子骑着一条六牙白象腾空而来,从她的右胁进入腹中。一切都像是天意安排的,摩耶夫人身心安乐,好像服下了清甜的甘露,处处都那么舒快,那么和美。摩耶夫人回头看见自己的身体就像日月照耀着的样子,通体透亮得无一丝纤尘。见此情景,摩耶夫人欢快无似,竟至无法抑制住高兴的心情,突然一跃从床上跳了起来。   醒来之后,王后见到自己做了一枕南柯之梦,然而她觉得这个梦做得很奇怪,于是,她赶忙来到净饭王的住所,将这个稀奇古怪的梦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净饭王。净饭王听了王后的讲说,心里也觉得十分诧异,他对摩耶夫人说道:“我刚才也看见有巨大的光明从天而来,现在觉得你颜貌异常,也许会有不寻常的事发生吧。”   说也奇怪,自从摩耶夫人做了这个奇怪的梦之后,以前那担心、忧愁、烦闷的情绪不见了,心情变得宁静、祥和,经常一个人喜欢独自呆在林间散步或者在池畔静坐沉思。   没过多久,王后怀孕的喜讯就传遍宫中,传遍整个迦毗罗卫国的土地上了。   又据说,在太子降生时,有很多吉祥瑞相。当时天地大放光明,百花竞艳,众鸟齐鸣,一派安乐祥和欢快的气氛。无忧树下忽然生出七宝莲花,大如车轮,太子从母亲右胁降落下来之后就掉在这七宝莲花台上。刚刚出生的太子不需要任何人扶持,突然站了起来,右手指天,左手指地,周行七步,开口作狮子吼,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话一说完,就有四大天王用天上的彩缯围裹太子的身体,天帝落下许多各色名贵的香草香花,释提桓因手拿宝盖,大梵天王手持白色的拂尘侍立左右,难陀龙王、优波难陀龙王在虚空中喷出清净香水,一温一凉,灌洗太子。浴佛节就这样传了下来。浴佛节是中国佛教传统最大的节日。--这就是至今佛教寺庙为什么在佛的诞生日都要举行一次规模盛大的浴佛节的来历。
举报 葫芦丝 吧 (~~~~~~~~~~~~~~~~~~~~~) 管理员您好,不好意思,占用您几分钟的时间,希望您能把我的这些话看完,谢谢。 我不知道在前些日子你们有没有注意过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我看葫芦丝吧的吧主是不想干了(实在是欺人太甚,让人忍无可忍)。最先,平白无故删我发言,封我ID。而且始终不给我任何的理由,当时我在此投诉,管理员您有您的看法 不受理此事 我也没有怨言。之后,我到吧主吧发表了我的一些对此事的看法,想和大家交流,葫芦丝吧其中的某位吧主看其形式不秒,便给我了一个删贴的理由,说我的发言有误人子弟的嫌疑,这个理由是多么的牵强,那么试问,论坛就是用来交流的,我的发言有误人子弟的嫌疑, 你要有什么高见,可以给我指点,不至于达到删我帖子,2话不说就封我ID的地步吧。请管理员恢复此主题地址的全部对话:(请您和大家认真的看看这些对话,包括某吧主骂我的那些话在内) http://post.baidu.com/f?ct=335675392&tn=baiduPostBrowser&sc=1424510886&z=158530208&pn=0&rn=50&lm=0&word=%B0%C9%D6%F7#1424510886 最后,经过恢复了我的发言,那位吧主是“实在没有咒念”便确定了我的发言是没有毛病的,并向我道了歉,解封了我的ID。我也不是那么步步相逼,不懂情趣的人,我没有再斤斤计较。最后经过吧主吧,小吧主★新兰之恋★的劝和,我们大家平息了此事。 之后我到葫芦丝吧想调节一下和吧主之间的关系,我便说了一些我这些日子以来的心里话,也是我要与他和好的一个表现,请管理员恢复我这个帖子的主题:(现在又被他们删除)并http://post.baidu.com/f?kz=158950108 也和网友们交流了一些葫芦丝演奏方面的话题。但在近日 他们又删除了我所有的发言,现在也是2话不说又封了我的ID,这简直就是个笑话,我实在不知道说什么好,也许一个“私”字便能说明他们。 请管理员恢复此地址 3,4楼我的发言:http://post.baidu.com/f?kz=159268940请恢复此地址4楼的发言:http://post.baidu.com/f?kz=157960420管理员,您看看我的发言有没有毛病?你坚定之后 再讨论这个吧吧主的问题。我对葫芦丝吧吧主还是那一句话:对我的发言,你要有什么高见,可以给我指点,不至于达到删我帖子,2话不说就封我ID的地步吧?你已经多次对我这样了,不要在让人那么费解。 其中之事 请管理员恢复我我的帖子 大家一看就更为明了,其实都可以是个小说了 真挺有意思的 大家不妨看看。 请管理员先恢复我的帖子,坚定完了之后 再探讨吧主的问题。 谢谢!
仙 叹 的 故 事 从前有个富人,名叫仙叹,他的家产多得难以计数,谁也说不清他到底有多少钱。  仙叹后来信了佛教心想:世上的一切,都是变化不定的,连生命和财产,也不是永远属于自己的,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失去;只有多做好事、积点功德才是真正有好处的。”  于是他马上发出告示说:如果有人缺乏资财请速来取数量不限。  告示贴出去几个月了,由于当时政通人和、国家安定、百姓生活富足,谁也不需要他的钱。  仙叹又想:“看来大家并不需要钱,可是谁也免不了会闹头疼脑热的,还是买药给百姓治病为上策。”  仙叹便四处采购弄来各种名贵药材,每天在市上免费供应病人。  仙叹的善心得到大家的称赞,没有多久时间,名声传遍远近四方。东南西北各地的病人,都慕名前来接受治疗。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终于仙叹的财产渐渐地用尽了,但他仍然四处为病人采药、找药。有一天,他在离家一百多里采药的路上见到几辆牛车车上都是患有各种疾病的人。  他忍不住问道:“你们要到哪儿去呀?”  车上的人答道:“我们要去仙叹那里,请他救命。”  仙叹立即同他们回去找到国王,向他借了五百两黄金买了许多药给这些人治病。  经过仙叹的精心护理、医治,病人的病慢慢都好了。可是,仙叹却欠下大量的债,过着窘迫的日子。  当时常有一些商人为了赚钱结伴下海去捞海底珍宝。  仙叹想碰碰运气,就跟着一伙商人出海寻宝去了。  众人辛辛苦苦地努力了许久,得到不少宝物,于是兴高采烈地返乡。一路上交通极为不便,又因天气干旱少水,每个人经过长途跋涉,都干渴难忍。  仙叹忽然发现路边有一口水井,就快步奔过去,开怀畅饮起来。  那些商人早已注意到,仙叹采集的海中宝物里,有一颗灿烂夺目的大白珍珠,是世上稀有的宝贝,他们心里又羡慕又嫉妒,总希望自己也能得到。众人一看,仙叹在井边弯腰喝水是个天赐良机,便齐拥上前,将仙叹推到井底。  由于仙叹做了那么多好事,他的善行感动了神仙,天神在这危险的时刻,在井底接住了他,使他安然无恙,连皮都没有擦破。  那些商人回国后,去见国王。  国王问道:“你们都回来了,那仙叹到哪儿去了?”  商人们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对国王说:“大王!我们也不知道。自从离开国境之后他就与我们大家分手了不知道他去了哪里。”  国王不相信,又问:“说实话是不是你们把他害死了?”  商人们赶忙否认地叫道:”不!不!绝没有这样的事!”  仙叹被天神托住后,发现井壁上有个洞,正好能容他钻过去。他顺着洞走,不一会儿就见到亮光,从另一个洞口走出了水井。又经过七天的跋涉,终于回到自己的国家。  国王见到他,问道:“商人们都满载而归,你下海采宝怎么却两手空空地回来了?”  仙叹含糊地说:“我没有发现任何宝物只得空手而归。”  国王听了他的话起了疑心沉思着:“这当中必有缘故。”  随即着人把那些商人都找了来命令道:“你们必须从实招来才有活路,否则只有一死。”  商人们吓坏了,便老老实实地招了供。  国王听说他们在归途上谋害仙叹,十分生气,便下令把他们统统关进监牢,要将他们定罪。  仙叹闻讯后,焦虑万分,急驰王宫,叩头请罪。  国王说:“你没有罪!他们的罪已定,是不可改变的。”  仙叹再三请求道:“国王陛下请无论如何原谅他们的愚昧无知吧!”  国王经仙叹再三请求,便答应了他,赦免了商人们的罪过,命令他们归还从仙叹那里夺走的宝物。  商人们感激涕流,都拣自己最好的宝物送给仙叹。仙叹只取其中的一半。  商人们一看,又恳求道:“承蒙您的善心,我们才保全了性命!您救了我们大家,这些小意思,请您一定要收下。”  仙叹只好收下那些宝物,将这些钱还清了国王的债,又施舍给老百姓。  邻国闻说,皆交口称赞,无不佩服仙叹的崇高道德。
波 耶 王 的 故 事  从前波罗奈国有个国王,名叫波耶。他当政时以仁慈之心治理国家,从不用武力,老百姓也都遵纪守法,国内太平无事。武器、监狱等全部废除了,大家丰衣足食,连天神也赞叹波耶王的善行。  邻国的国王,听说这个国家如此繁荣富足,便与大臣们商量:“那个国家如此富足我要占领它,我一定要得到它。”大臣及王妃们都表示非常赞同。  于是,那个国王便调集全部兵力,发兵攻打波罗奈国。  波罗奈国的百姓听到这个消息,纷纷动员起来,准备抵抗外来的侵略他们加紧训练制造兵器储备粮食和水做好了抵御强敌的一切准备。  波耶王看到两国随时都有可能开战,形势紧迫,难过地说:这是因为我一个人的缘故啊!打起仗来,双方都会死伤无数百姓、毁掉大批物资,这么多无辜百姓要遭殃!为什么不能以德服人,却非要用豺狼虎豹一般残忍的办法呢?我宁可失去自己的性命也不能放弃自己的慈悲心。”  于是他对聚集的大臣们说:“请诸位退下,明日再来商议。”  当夜,波耶王换了衣服,悄悄地出城,走到一座山里。  月亮弯弯地挂在树梢,发出冰冷的银光,波耶王坐在一棵大树下沉思着。  这时,在朦胧的月光下,沿着蜿蜒的山路,走过来一位老婆罗门。见树下有人坐着,老婆罗门上前问安并道:“你们的国王安然无恙吧?”  波耶王答道:“他已经死了。”  老婆罗门听到这句话,伤心得痛哭流涕,不能自已。  波耶王见他这样悲恸心里有些奇怪,就问他:“您为什么这样悲伤呢?您是谁啊?”  老婆罗门说:“我早就听说波耶王对百姓非常爱护、仁慈如同天帝释对众生一样。我从很远的地方赶来,就是要去他那里,可真没想到,他竟然已不在人世了。我又老又穷,为了到波耶王那里去,已经花掉毕生的积蓄,现在我该怎么办呢?”  波耶王说:“您别难过我就是波耶王。现在有一个机会可以让您发财:邻国的国王知道我的国家丰足富饶,钱财众多,下了命令要攻打我的国家。现在,他已经占领我国的首都,并悬赏要我的首级,说:‘凡是得到波耶国王头者,赏男女仆人各一千人、马一千匹、牛一千头、金银各一千斤。’您要是割下我的头,带着我的金王冠和宝剑为证,送给那个国王,那么丰厚的赏赐,就可以供您使用,并且可以传给后代子孙,他们再也不会受穷了。这样,我心里也愉快。”  老婆罗门马上回答:“大王!您是一番好意,但这种不仁不义的事,我宁死也不会做的。”  波耶王心里想:“看来这位老人宁可穷死、饿死也不会杀害我的。  可是如果我自己把头送给他他不是就没罪了吗?”  于是,波耶王拜了拜十方,泪流满面地说:“在百姓遇到危难时,我应该拯救他们、安抚他们;在百姓不懂道理,而走向邪路时,我应该引导他们、帮助他们。但现在面对这位老人我要用自己的头,来帮助他摆脱贫困,又让他无罪。”说完就拔剑自杀。  老婆罗门拿了他的头,带着王冠和宝剑,进城去见邻国的国王。  在王宫门口,一位大臣带他进去拜见国王。  国王奇怪地向波耶王派来的大臣询问道:“大臣啊!那个波耶王力大无比,能独挡千人,难道是这个老头一个人捉到的?”  大臣哀恸地伏倒在地,无法回答。  国王又问老婆罗门:“那么他是你杀死的吗?”  老婆罗门将事情经过详细地讲一遍。  这件事很快地传遍全城成千上万的男女老少知道了都涌上街头,痛哭哀悼,有些人甚至因哀伤过度,而吐血或休克而死;连那些雄赳赳的武士们,也都失声痛哭。  国王深深被波耶王的行为感动了仰天长叹道:“我真是太残忍了!是我杀害了这位仁慈的国王啊!”  随即取来波耶王的尸体,将头与身体用金牌连在一起,放在正殿上;又立波耶王的儿子为王。  全国上下都很热爱波耶王的儿子。  后来这两个国家世代和好,再也没有打过仗。据《六度集经》卷二《波耶王经》改编参见《大正藏》第三卷第6页”
快 乐 与 痛 苦 快乐与痛苦达摩难陀   昙照禅师每日与信徒开示,都离不开:“快乐呀!快乐呀!人生好快乐呀!”  可是有一次他害病了,在生病中不时叫说:“痛苦呀!痛苦呀!好痛苦呀!”  住持大和尚听到了,就来责备他:“喂!一个出家人有病,老是喊苦呀,苦呀,多难看啊! ”  昙照回答说:“健康快乐,生病痛苦,这是理所当然的事,为什么不能叫苦呢?”  住持和尚说:“记得当初你有一次掉进水里,快要淹死时,你仍然面不改色,毫无畏惧,视死如归,你那种豪情如今在什么地方呢?你平时都讲快乐,快乐,为什么到病的时候,要讲痛苦,痛苦呢?”  昙照禅师对住持和尚说:“你来,你来,你到我床前来!”  住持和尚到了他床边,昙照禅师轻轻地问道:“住持大和尚,你刚才说我以前讲快乐呀,快乐呀!现在都是说痛苦呀,痛苦呀!请你告诉我,究竟是讲快乐对呢?还是讲痛苦对呢?”  生活要实事求是,需要有务实的精神。该是什么就是什么,快乐时就说快乐,痛苦时就说痛苦,这才是生活真实的感受,没有必要刻意去掩饰或说违心的话,人如果掩饰得太多,就会使我们生活得很累,所以我们应该是怎样就怎样,这样我们才会轻松。  生活就是一个五味瓶,酸甜苦辣咸,五味杂陈。生活不可能永远是幸福,也不可能永远是痛苦。所以,在幸福的时候体会幸福的感觉,在痛苦的时候品味痛苦的滋味,并且相信这都是生活中的真实感受,能坦然接受,我们也因此能够活得轻松了。                     摘自《佛学经苑》
最 美 的 孩 子 有一个猎人到森林里去打猎,他沿着清净鉴人、纤尘不染的溪流走入森林里, 只见林中树木蓊郁苍翠、高耸参天,遮荫出一片清凉静谧的桃源世界,没有尘嚣的吵闹热恼。各种各样的动物徜徉其间,雄武勇猛的狮虎、庞大温和的大象、矫健善行的飞马、机伶敏捷的猴子……还有身披艳丽羽衣的各种飞禽,栖息枝头,竞相引吭高歌。它们遵守着森林中的规则,相安无事,共生共存于森林里,但是猎人的到来,却破坏了它们和谐安宁的生活。  猎人背着长长的猎枪, 睁着鹰隼般的眼睛搜索他的猎物, 长靴踏在密密厚厚的落叶上,发出“沙、沙”的响声, 仿佛一声一声的警钟。猎人走呀走的,突然看到一只羽毛漆黑的鸟停歇在一株灌木树上,正敞开喉咙在唱歌,看到猎人经过,赶忙飞跃到猎人面前。“喂!猎人!你要到哪去啊?”“我要到林中打猎呀!”   “我看你的枪法神乎其技,百发百中,一定有丰硕的收获。我想请求你一件事,林中有许许多多珍奇的飞禽走兽,你都可以捕捉,但是请你千万不要杀害我的孩子。”  “天下慈母心,我答应你的请求。但是我不认识你的孩子,我如何去避免悲剧的发生?你们又是什么鸟类呢?”  “我们的族类叫鸟,天下羽毛最光泽、歌声最悦耳的鸟就是我的孩子,我的孩子是世界最美的鸟。”   “你放心,我一定遵守诺言,不杀害你的孩子。”  乌鸦放下忐忑不安的心,唱着轻悦的歌飞走了。猎人继续他的搜寻,脑际里回荡着乌鸦的话:  “世界最美丽的,就是我的孩子。”  猎人一面思索,一面寻找,突然眼前一亮,一只戴着宝冠的鸟正悠闲自在地舒展着身子,一身扇状的羽毛光彩夺目,叫人不忍离开视线。猎人举枪正待射出,蓦然想起对乌鸦的承诺:   “这只鸟如此美丽,一定是乌鸦的孩子, 我不能杀它。”   为了遵守诺言,猎人只好放弃美丽的猎物,怅然间,转头一看,枝上有一只轻盈小巧的鸟,从这个枝丫跳到那个枝丫,和着吱吱唧唧的妙音,舞出一片碧绿的光点。猎人心想:  “这只鸟轻歌曼舞,如此可爱, 一定也是乌鸦的孩子,看来今天只好空手而回了。”  正待举身离去,突然看到一团乌黑的东西,发出嘎嘎的怪叫声, 冲着猎人迎面扑来, 猎人一惊,天下有如此丑陋的鸟,毫不迟疑一枪射中。猎人俯身正要拾起自己的斩获,乌鸦却飞到跟前,伤心欲绝地指责道:  “你不是答应我不杀我的孩子吗?你怎么可以言而无信,出尔反尔呢?”  “我是答应不杀害你美丽的孩子,但是这只鸟如此难看,怎么可能是你的孩子呢?”  “在天下父母的眼中,他的孩子永远是最美丽的。”  世间有许多丑陋的人、丑陋的事,我们多用一点慈母的爱心,去包容它,接受它,必然能转丑陋为美丽。在母亲的眼中,无论如何智障缺陷的孩子,永远是千金不换的至宝;我们的社会也有许多的弊病,如果大家能够多一份慈母关爱而不嫌弃的心,一定能使我们的社会更为健康安详。                   摘自《人间巧喻》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