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荻草
凤荻草
关注数: 37
粉丝数: 183
发帖数: 13,369
关注贴吧数: 23
黑龙江卫视,发现2013——张学良与郭松龄 大家看看视频能不能放
不知不觉九级鸟——整军经武 一祝常来的诸位,不管是会员还是非会员,春节快乐,凤小草给乃们拜个早年。 二愿张吧能越来越好,排名越来越靠前,讨论越来越精彩,新的一年,新的景象
918后张学良:蒋介石称两年内不赶走日本人就辞职 出处:野鸡网历史频道 评论:委员长说话算话? 一楼敬度娘
删帖集中营 说明:本帖只为记录各吧主、小吧删帖记录,并提供申诉和解答 请各位吧主、小吧在删帖或者回复之前先将所删内容复制或截图到本帖,单开一楼,以供记录。如发帖人申诉,请在楼下回复中申诉,禁止单开一楼用于申诉。
小郭精品文:张伯伯,你错了 度娘一楼,汉帅,你错了
搅动北洋的乱局——曹锟(节选自文史参考,张学良友情出场) 先来一段北京事变的描写: 曹锟能当上总统,冯玉祥是一大功臣,但最后论功行赏,吴佩孚当了直鲁豫巡阅使,副使由王承斌兼任,湖北督军萧耀南兼了两湖巡阅使,江苏督军齐燮元做了苏皖赣巡阅使,使冯玉祥没有分得地盘,仅仅被任命了一个陆军巡阅使的空衔。(草注:这段多像郭松龄反奉众多版本的前提呀)。 1924年9月,皖系硕果仅存的浙江督军卢永祥联合南方刮民党和东北奉系,发动对直系的复仇,以致引发第二次直奉战争时,冯玉祥率部倒戈。 10月23日,冯军控制北京,曹锟被囚。 此处省略文章中间细节描写。 1926年初,张作霖粉碎了冯玉祥与郭松龄的联合反奉,国民军退出北京,这位曹三爷才恢复了自由(草注:此处想到了《世纪行过》里的曹四爷,此时这位四爷已被冯玉祥枪毙)。张学良去探望曹锟,见面就倒地磕头:“三大爷,我给您老赔不是来了。我爸爸说对不起您,我们一定拥护您复位,大总统还是您的。”曹锟道:“瞎!不能干了,我德薄能鲜,以后国家大事要靠你们青年人了。”张学良一拍胸脯道:“我爸爸说了,您老尽管复位,做您的大总统,有他老在旁边站着,看谁敢说什么。”(感觉这段又是一种真性情) 曹锟看奉系想帮忙,还真有东山再起的想法,就派人到汉口征求吴佩孚的意见。当时在反对冯玉祥的旗号下,吴佩孚已然复出与奉系结盟。吴佩孚对曹锟的使者道:“三爷这人你不是不清楚,在前台他是唱不好的,我看还是请他在后台呆呆吧。等我把大局奠定,咱再商量。”这样一来,复位的事情成了泡影,曹锟只好彻底下野。
重发张闾蘅专访视频
20121211非常说名——专访张学森长女张闾蘅 一楼送给饥饿的度娘
张学良版千秋家国梦, 某网友原创,后被删除,此次上传为本人手机下载版本,清晰度有限,请见谅。
纪念张学良诞辰110周年暨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沈举行 辽宁日报讯 记者杨竞报道 今年是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将军诞辰110周年。为弘扬张学良将军的民族气节与爱国主义精神、推动张学良研究的不断深入,由辽宁张学良暨东北军史研究会、张氏帅府博物馆联合主办的“纪念张学良诞辰110周年暨国际学术研讨会”于6月1日至2日在沈阳举行。 来自世界各地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及张学良将军亲属参加了此次学术研讨会。学术研讨会以张学良口述历史为主题,这也是继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公开张学良口述历史资料后,国内首次以张学良口述历史为研究对象举行的专题学术会议。据介绍,以口述历史的形式对张学良进行研究始于上世纪90年代,曾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并取得了丰硕成果。据专家介绍,此次研讨会是张学良逝世后辽宁学术界举办的参会范围最广、权威专家最多的一次张学良学术研讨交流盛会。
给大家拜年了 虎年到了,祝大家在线的一年里,吉祥如意,额……偶这个嘴笨的,之说这么多了,其他的留给能说的吧
张家后人今安在? 一楼百度
祝所有吧友新年快乐 虎,虎,虎的2010年就要到了,小凤在这里预祝大家新年快乐,欢迎大家多来张吧做客,新一年有新收获,额……嘴笨的小凤就说这么多了,剩下的留给各位发挥
1990年张学良接受日本电视台采访[组图] 一楼怀念,二楼贴图
谁说不放一枪让东北,大家来看图 一层给大叔
【公告】有关删帖和发言 【张学良吧建于2004年,所有的管理者均以维护张学良将军的名誉为宗旨,维护张学良 吧整体的利益为前提,不会因为任何少数群体或者个人的质疑而有任何的偏颇,任何时 候,一旦个人或者少数群体的利益与张学良将军,或者张吧的利益出现冲突,管理组的 选择只可能有一个(当然我们能做到的只有删帖)。】 首先声明:张学良吧所提到的“张学良将军”特指历史人物,而非政治人物,请喜欢讨 论问题的朋友另寻平台,吧规如下: 1、本吧即是借助百度平台建立起来,需依据百度相关贴吧协议,一些具有争议性的话 题,不在本吧的讨论范围之内(所谓“争议性”这个尺度视情形而定,吧主在删帖时会 注明); 2、所有删除的帖子都将在删帖集中营中公示(只公布ID和发帖时间,以节省空间), 未登录者发表的帖子,或发言中辱骂和不当的言辞,删除且不公示。 3. 匿名者可以回帖,但不可以发帖。 4、请不要动不动就使用民意、代表多数这种言语,既是您一个人在发言,谨代笔自 己吧。 5 如有求助的,投诉的,请到吧务贴中发表,无需专门开帖子出来,吧主会尽快回复。 概括起来一句话:尊敬张学良将军的朋友们既是同道相逢,请大家尊重他人,尊重自己 (“朋友”范畴之外的请主动离开)。 --------张学良吧管理组上----------- 此贴禁水
吧务管理贴(删帖集中营) 本贴专门公布小吧删帖,每日所删帖子,将会在此帖中公布,并公布原因和删帖人。
汉卿体育场不拆了
张学良传记作家大PK
参考资料:东北军各时期战斗序列表 一、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先后被南京国民ZF任命为东北边防军司令官和全国陆海空军副总司令。他于1931年5月1日将原东北军部队按国民革命军序列和东北军地方特点改组,各部编制如下:
张学良公馆:这里曾酝酿世纪风云 一楼防抽
强力推荐郭冠英作品:《张学良口述历史》诞生详情 一楼给百度
taiguanyuan:台湾不是guojia 乃“中国叛离一省” 而今的郭冠英 小凤原本以为,用小郭鬼子形容这个人,有的时候会让人对郭松龄产生误解,因为他不够鬼,但是从《亡的男人》开始,我们慢慢接受了,今天这篇新闻让我们知道,他真的比郭鬼子还鬼。我们要说的是,这些年来,小郭鬼子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因为有千千万万和他观点相同的人,与他站在一起。我们永远支持你
追着张学良的历史奥运 第一层给百度
是中国人就不应该忘记的12月28日——东北易帜 1928年12月28日,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从此结束了1911年以来中国两个政府的状况,一切听从于南京。很多年以来,东北易帜的光环一直被西安事变所淹没,很多敬佩张学良的人,往往过多地关注于争议比较大的西安事变,而东北易帜,只是在那边的唁电中才提上几笔。但是,正是这场改旗易帜说明了张学良对于国家的忠心和赤诚。八十年过去了,今天的我们,更应该纪念这场改变了整个中国命运的易帜。
原创:被忘却的统一——纪念东北易帜八十周年 试着发了几次,实在贴不上来,只好麻烦大家去我的空间了http://hi.baidu.com/%B7%EF%DD%B6%B2%DD/blog/item/de30cf5424b23e51564e00de.html
求助:报考外埠院校的准考证问题 我选择的是自己所在城市的学校作为考场,也就是到那里确认 完毕了,可是我的准考证怎么办?它怎么到我手里,一般什么时候能到我手里?中间会不会出差错?
最新消息:尤勇版张学良出现在北京市面 昨天去中关村图书大厦买资料时看见的,名字叫《震关东》而不是《张学良将军》,主演是尤勇、孙飞虎。欲购,赶快托人。
开国上将肖克去世,1955年上将仅剩吕正操一人 随着两年来杨成武将军、洪学智将军和昨天肖克将军的去世,开国上将中只剩下104岁的吕正操将军(1904——)。他是少帅的部下、副官,也是少帅的学生,更是为数多的出身东北讲武堂的将领。让我们一起祝福老爷子,祝福老爷子看到他的校长没有看到的统一吧。无论是谁,只要是中国人,都应该对他表示感谢,没有他的执着,就没有数千万的同胞免遭日寇残害,没有他的努力,就不会有青藏铁路……
想询问学哥学姐关于历史学院复试的问题
张学良回大陆即将成行 ldf突然找他谈话 留给百度,顺便说一句ldf混蛋。
(原创)被忘却的统一——纪念东北易帜八十周年 第一层留给百度
四川地震,有钱捐钱,有血献血 网友们,四川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灾难,作为炎黄子孙,作为中国的一员,希望大家在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献出我们的爱,有钱捐钱,尽自己所能,身体好的,请走上街道鲜血,或许400cc鲜血,对于我们来说不足十分之一,但在灾区,这些鲜血有可能可以救助一个生命。希望大家能在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献出我们的一份力。少帅生前,曾经目睹“9 11”的惨状,悲痛不已,而他在世时,就力主慈善,所以,我希望百度张学良吧的朋友们,也要在中国遭受灾难时,尽自己所能,献出我们的一份力。
询问一下,南开历史学院研究生就业去向 我本人是学法学的,但学校不好,专业成绩也不好,准备考贵校的历史系研究生,向询问一下,历史学院研究生的就业情况。当然,准备学历史,就是准备吃苦,我只是想知道,毕业以后一般会从是什么行业?
张学良传记作家里面,谁最受欢迎
祝大家新年快乐 希望在2008年里,张学良吧能越来越有人气,希望更多有识网友能加入这个贴吧。也祝福大家在新的一年里,一切顺利。
东北军军歌——黄族歌 黄人应享黄海权,亚人应种亚洲田,青年青年,切莫同种自相残,坐教着欧美先鞭。不怕死,不爱钱,丈夫决不受人怜,洪水纵滔天,只手挽狂澜,方不负整军经武后哲前贤。摘自毕万闻《英雄本色》
举报 张学良 吧 希望能解封我的账号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一层留给百度
月寒辽海百伤心——汉公六周年祭 第一层留给百度
申请吧主 本人申请百度张学良吧吧主职务。希望能在今后的日子里,更好地为大家服务。
关于张学良的影视剧以及纪录片 第一层留给百度
张学良晚年生活点滴:生死关头 仍不忘幽默一把 今天上午十时许,一辆外表普通的黑色轮椅被抬进了西安事变纪念馆的陈列室,它的主人就是中国现代历史上的传奇人物张学良、赵一荻夫妇。此间业内人士表示,尽管张学良将军最终没能回到阔别数十年的故居——位于西安市建国路金家巷的张学良公馆,但忠实陪伴张将军晚年生活的轮椅回来了…… 来自美国夏威夷、一身唐装打扮的赵荔女士是这件遗物的捐赠人,也是张学良夫人赵一荻的侄孙女。她从一九九三年张学良偕夫人定居夏威夷以后,就开始了照顾老人日常生活以及对外联络工作,陪伴两位老人七年多,并为他们送终。 赵女士用流利的汉语告诉记者,张学良夫妇定居夏威夷后,深居简出,生活极其规律。平日里,老人除了每个礼拜天上教堂做礼拜外,就是去海边散步,赏日出日落,看游人在沙滩嬉戏,享受海滩的阳光和清新的空气。起居简单,客厅加卧室仅有四十平方米左右。偶尔打几圈麻将,听几出小戏。兴致所至,还会唱上几段京剧,最爱唱的是《武家坡》里的片段。 在陈列室里,赵女士抚摩着张学良轮椅的把手,睹物思人,泪光莹然,她说张学良将军最后的晚年时光几乎是在轮椅中度过的,出行,上教堂,甚至在家接待客人,都是坐轮椅进行的。这辆轮椅忠实记录了先生晚年生活的点点滴滴。 “不怕死,不爱钱,丈夫决不受人怜。顶天立地男儿汉,磊落光明度余年。”众所周知,此系张学良将军恢复自由后,写下的一首抒发内心豪放情怀的打油诗。其实,晚年的少帅还有“童真”的一面,他最爱开玩笑,当有人夸他是“英雄”的时候,他总予以否认,说自己是“狗熊”。 二00一年,美国发生“九一一”恐怖事件的那个晚上,张学良先生肺炎发作,呼吸困难,被送入急诊室。当地医生表示尽力抢救,但气管割开,插上呼吸机后是否还能拔掉很难说。张先生得知情况,只说了一句话:“上帝的恩典够我用了。”生死关头,仍然不忘幽默一把。 天不变,道亦不变。 一生信奉“爱人如己”的张学良给了这句格言最好的诠释。摘自中华网文史频道
近代东北历史上有名的父子、兄弟 子承父业型1、张作霖,张学良提起对近代东北乃至近代中国有影响的父子,张作霖和张学良都是不可不提的人物,老帅为国家而死,少帅因为国家失去了自由,一对可歌可泣的父子,同样的民族英雄。父亲出身草莽,但很重视对子女的教育,这或许就是张家代有人才出的原因;儿子出身行伍,却和那个年代的很多军人不同,有着一颗为国家而跳动的心脏。老帅的经历富有传奇色彩,他用自己的智慧保护着东北,他用一颗宽容的新包容着自己的下属,无论是曾经和他作对的冯邻葛、吴俊升,还是郭松龄、杨宇霆,在老练的老帅面前,都是部下。他的纳谏使东北军强大,他的大略,至今仍然被很多人称赞。无论治军还是治家,张作霖都是一个极其严格的人,这或许就是为什么东北人在很多领域都扮演者重要角色的原因,也是为什么他的儿子没有一个庸才的缘故。很多时候,我常常思考,张学良为什么会让那么多人喜欢,后来,我终于在自己这里找到原因,这不是很多人认为的传奇般的人生,未能归根的悲剧,更不是所谓浪漫的爱情,而是和历史书上那些高大全的人物相比,张学良更像是个人,他有错误,但他最终用自己的一生去弥补这个错误,这就是张学良。我四人认为,在1928年前,张学良是个人,他同样有着自己的情绪,因为老师和父亲而烦恼,但父亲的离去使他成为一个神,年未而立,却能从容主持大局,使国家免于战祸,但“九一八”让他变回了人,“西安事变”之后的张学良,成了历史书上的神,晚年出现在电视画面上的张学良仍然是个人——一个孤独的老人。历史学家唐德刚曾经说过,张家父子就像是戏台上的杨家将,缺一不可,相互映衬。与小说中的杨家一样,张家经历了很多悲剧,以至于张家的后人很少从政,多数从事商业。或许是巧合,张学良的一生,有两个其关键作用的人物都姓杨,一个是两朝元老杨宇霆,另一个是杨虎城将军。
最新消息,电骡上面有十八集的《张学良》
首博开展西安事变七十件文物,在北京的朋友可以去 在军博和木樨地之间,事物大楼那里。
纪念西安事变七十周年
急需《冀东兄弟行》全文,请各位帮帮忙。
郭冠英《张学良在台湾》(又名《张学两侧写〉)序 序张学良,过去十年,这是我朝思暮想的一个名字。我想见他,与他谈谈话,我想很多很多,就像手里有个鸡蛋的小女孩一样。后来,我的梦想实现了,我见到了张先生,进入了上帝之殿,但由于自己的忿事急躁,鲁莽操切,历史又将我推出了门墙之外。在门外,我翻阅着这几年的历史,想着这近一世纪的中国历史。我想:是留点历史下来的时候了。刘绍唐,这位穷一生经历在史堆中月月添白发的先生,也一再督促我做点记录的工作,我无法再偷懒了,这本书乃告产生。张夫人常说:“不用说,不必说,上帝那有本帐。”我还是说了,这本书就是一本人间帐,我希望它与上帝的那本尽量接近。当然,由于肤浅、由于环境,这十几篇文章与上帝那本帐有很多出入的地方,我都尽量在文章的注中做一点反省及解释。我对张先生是非常认真的。在我认真的过程中,遭到了不少的挫折。看到一件宝出土却不能免于风吹雨打,我有时会感到苦恼、灰心。但是我总这么想,有谁能有我这份不世的机缘?就算这是上帝的试炼吧!我一念之诚,但求劲力耳。这份机缘从何起呢?1949年,当张先生还住在头前溪头的清泉时,我生在溪尾的新竹医院里。懵懵懂事的时候,隐约知道我为什么会生在这里,与一个叫“西安事变”的东西有关,它使一件好事功亏一篑,一个部下劫持了我们的蒋总统,犯下了忏悔也无法挽救的大错。再长一点,我知道这个部下关在竹东,名叫张学良。竹东,好远,在那云雾缭绕的深山里。我想,为什么他要住在那里呢?他住的地方是什么样子呢?我的小学老师来自竹东,她多说了这几句话,又翻到下一课。后来,初中、高中、大学,我愈受过去那一套教育的灌输,愈就认为国家今天的一切不好,都是张学良害的,他是罪魁,他死了没有?好像死了,嗯,又听说住在北投;至于那个杨虎城,他失踪了,他到底怎么了?我有一点好奇,但也只有一点而已。在后来,我在学校遇到了同学王一方,我们成了好朋友。在他家楼上塞了一肚子的上海菜以后,我们就钻入地下室打弹子,楼上楼下进出间,偶尔看到了一对老夫妇,先生秃头带副黑眼镜,有时头戴着顶线帽。又似乎有一次,看完电影回来,那位先生说:那部电影不错。一方说他是张学良,我也只“哦“了一声。后来,我慢慢懂事了,我去了旧金山,在柏克莱大学的中国图书馆里看到很多中国近代史的书,我的观念转变了。张学良悲剧英雄的形象在我的脑海中不断扩大,在那一栏栏的活动书架间,我用手摇开了历史。当我读到杨虎城全家被匕首杀死,八、九岁的稚子都不能免时,我眼泪夺眶而出。我那时初为人父,知道新生生命的可贵,也知道如此摧残生命的可鄙。我的手不断摇着,书不断翻着,我在矫枉,也纵容自己过正。在我了解历史时,我认识了唐德刚、吴天威、王冀、傅虹霖等历史学者,他们都是关心这段历史的人。还有,几位参与这段历时的人,这些,都是机缘。这时候,历史也在改变着。但是,历史的禁忌仍留下了划痕,它仍难跨越。这时,我对一方说:你父亲去世了,他说张学良告诉他许多的故事,但是他来不及留下一份记录就走了,现在,你与张先生亲近,是少数能打开这上帝之殿的人,你有重大的历史责任,不容轻忽。一方静静的听着,说他等等看,看看历史是否有了转机。1988年10月31日,老总统生日,行政院例行举办健行爬山,我与儿子经过大屯山山脚下张先生的公馆前。我走入了后面的山沟竹林,看看树丛中的岗哨,感觉那个墙后是多么的神秘啊!我想着那些半夜敲更示警的山坡:修文、桐梓、息烽,心中有股莫名的恐惧。在那片竹林中,我的儿子看着我,不了解父亲为何要他来这个地方。4个月后,门开了,张先生下山来与我们见面了,接着的历史成几何级数的倍速前进着:做寿、访问、访美,快得令我们都瞠乎其后,吵得令我们都心有所忧,我们就像推了一部停在斜坡上的车子,它滑动之后连我们都追不上了。这时,我的儿子会说:“张爷爷又上电视了。”再后来,我进了那个大门之内,庭园、花房、砖屋、书房、那盏几乎贴到桌面的日光灯,以及桌板下压着的大陆小女孩来的信……当张先生打开书桌,看我在旁,说:“这里面是我的秘密,你可别偷翻!”然后,他笑了。原来,上帝之殿是很平凡的,它并不神秘——我这时知道,张先生是人,不是神,神是人造的。我生长在说道神要低空一格的时代。现在,那一格空白被填满了。我为此尽了点力,感到很有意义。突然,世界历史也在这个世纪末加速变化着,柏林墙垮了。我拿了块围墙的碎块嵌在一块陶板中,烧上这几个字祝贺张先生的九十大寿: “菩萨是泥塑的, 围墙是土堆的, 石头再坚硬, 也会被风化, 只有活在人心中, 才能得永生。”最后,我要谢谢王一方,他是那在上帝之殿门口,被我扯着翅膀不胜其烦得天使。我们的关系,可以张先生的这副对联来形容: “酒肉之殷,情同兄弟; 认真之争,宛若张杨。”另外,我还要对唐德刚、王冀等说抱歉,在他们认真的过程中,也遭遇了许多挫折。像唐德刚,由于张先生欣赏他的文章,所以在他90年3月来台时,我才问了张先生,而有后来一系列的会见。一个治史者,遇见一个不世出的造史者,自然要穷史问史。但是张先生对上帝的那本帐总是有所保留,他不想伤害他人,加上历史禁忌留下来的一些残余,结果反而为这些心向明月的学者们带来困扰。我的努力,并没有带来圆满的结果。直八误真,不胜遗憾! 郭冠英 1992年4月22日
首页
1
2
3
下一页